浙江理工大学王兴兴:读普通大学我很自卑,但后来发现顶尖学校不过如此

wanmeishijie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读普通大学我很自卑,但后来发现顶尖学校不过如此

央视春晚上,一群穿着花棉袄、转着手绢的机器人火爆全网。这也让这些机器人背后宇树科技及其创始人王兴兴成为“顶流”!

近日,王兴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谈话,更是成为热搜

这位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大学的90后在谈及自己成长历程时说,“自己上的是普通一本大学,自己一度很自卑,觉得自己考的不够好”。

但是之后的研究生阶段,当他有足够的自由投入机器人研发时,他发现“那些顶尖大学的人也不过如此”。他所研发的机器人“比海外顶尖教授的实验室做的还要好一些。”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军事天地(Military)

共 79 条评论

  1. Tutu
    Tutu

    _notalandlord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02:43 书已经说了。高考时人生一个阶段的总结。虽然考进清北本科有多种因素,但智商时主因,外加一点学习习惯。
    清北学子毕业后人生际遇各异,混的差不少,但不表示智商就降低了。 反之你各种成功了,也不表示你智商就上去了。over!
    看你怎么定义智商 现在的智商 大部分是记忆力
    但是这块 被 ai 和网络弥补的差不多了
  2. wanmeishijie
    wanmeishijie

    chinav5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2:10 他要报复名校生,敢不敢公开说,他公司不招名校生?

    所以,还是情商和智商都不怎么样。
    这叫快意恩仇,直接打击所谓名校的溢价。

    许多人已经开始反思了,给这帮名校那么多经费,到底换来了什么
  3. huangchong
    huangchong

    tu55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44 做一些纳米级别的空洞,用电磁驱动 不知道可行不
    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感觉有点像压电陶瓷。
    现在国内基本把普通压电陶瓷给白菜化了。 这种微观结构加电变形的材料,可以通过堆叠来实现比较宏观的变形。但是陶瓷的问题在于比较硬,拿来做微型动作器很合适(比如超声马达,线性马达等等,很多很多很成熟),拿来驱动机器人还是差点,一不小心就磕坏了。
  4. chinav5
    chinav5

    他要报复名校生,敢不敢公开说,他公司不招名校生?

    所以,还是情商和智商都不怎么样。
    wanmeishijie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2:06 这是要报复以前看不起他的名校生
  5. wanmeishijie
    wanmeishijie

    chinav5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45 话术还是很重要的。

    他如果换一种说法,那么他的好感度恐怕要好上一个数量级,且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读普通大学我很自卑,但后来发现,做好一件事情跟上不上顶尖学校无关。


    这样讲既不得罪人,也更励志。
    这是要报复以前看不起他的名校生
  6. firecloud
    firecloud

    wanmeishijie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08:14 波士顿动力根本不是电传系统,这就是两回事
    莱特兄弟的飞机还用的绳子控制的,你能说是波音发明的飞机?用什么方式控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怎么控制
  7. chinav5
    chinav5

    话术还是很重要的。

    他如果换一种说法,那么他的好感度恐怕要好上一个数量级,且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读普通大学我很自卑,但后来发现,做好一件事情跟上不上顶尖学校无关。


    这样讲既不得罪人,也更励志。
    wanmeishijie 写了: 2025年 2月 14日 23:08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读普通大学我很自卑,但后来发现顶尖学校不过如此

    央视春晚上,一群穿着花棉袄、转着手绢的机器人火爆全网。这也让这些机器人背后宇树科技及其创始人王兴兴成为“顶流”!

    近日,王兴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谈话,更是成为热搜

    这位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大学的90后在谈及自己成长历程时说,“自己上的是普通一本大学,自己一度很自卑,觉得自己考的不够好”。

    但是之后的研究生阶段,当他有足够的自由投入机器人研发时,他发现“那些顶尖大学的人也不过如此”。他所研发的机器人“比海外顶尖教授的实验室做的还要好一些。”
  8. tu55
    tu55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25 压电材料,比如石英,压电陶瓷,PVDF。。。廉颇

    你说的也是很多搞机器人的梦想。

    除了上面列的这些,有个有趣的设计是用金属丝围在高度螺旋的尼龙丝外面,加电以后发热, 尼龙丝会松开还是收紧螺旋。但是这个效应效率不好。

    此外还有用液压或者气压实现人造肌肉的,那些看起来更像动物肌肉的工作方式。但是因为不是直接电驱,所以有局限性。
    做一些纳米级别的空洞,用电磁驱动 不知道可行不
  9. huangchong
    huangchong

    现在学术界比较热的是做各种所谓软体机器人,其实就是些硅胶袋子。往里充水就会变形。 (显然可以做假鸡巴)
  10. huangchong
    huangchong

    这个人造肌肉的设计更简洁,直接用硅胶管绕很多圈,一端密封。然后往里打气,硅胶管一膨胀,就会缩短,因为绕了很多圈,就能产生足够的合力。

    当然这个设计的缺陷就是因为气体要跑很长的距离,受其粘性限制,速度肯定是不行的,而且能量损失也很厉害,气体流动要损失,硅胶管自己拉伸收缩也会损失很多能量
  11. huangchong
    huangchong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31 可靠性确实也是一个方面。人的肉是自己会修复的,而且肌肉到骨骼的连接其实是纳米级的分子bonding,相当的精巧(再考虑一两厘米大的小青蛙。全身也是几十块肌肉呢)。像我上面那个视频,重复几万次动作以后,那些人造肌肉肯定就磨烂了,末端松动了。

    所以目前跟自然比,人造肌肉还是差得太远太远
    另外人肉不仅是动作器,一定程度上也是储能器,短时间内的爆发力是靠肌肉里自己存的糖酵解产能。 控制系统是无数的神经末梢直接搭在肌肉纤维上释放信号,还有原位的传感器,闭环控制。。。。实在是太精巧了。
  12. huangchong
    huangchong

    Caravel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27 万一失灵了不松开怎么办
    可靠性确实也是一个方面。人的肉是自己会修复的,而且肌肉到骨骼的连接其实是纳米级的分子bonding,相当的精巧(再考虑一两厘米大的小青蛙。全身也是几十块肌肉呢)。像我上面那个视频,重复几万次动作以后,那些人造肌肉肯定就磨烂了,末端松动了。

    所以目前跟自然比,人造肌肉还是差得太远太远
  13. Caravel
    Caravel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25 压电材料,比如石英,压电陶瓷,PVDF。。。廉颇

    你说的也是很多搞机器人的梦想。

    除了上面列的这些,有个有趣的设计是用金属丝围在高度螺旋的尼龙丝外面,加电以后发热, 尼龙丝会松开还是收紧螺旋。但是这个效应效率不好。

    此外还有用液压或者气压实现人造肌肉的,那些看起来更像动物肌肉的工作方式。但是因为不是直接电驱,所以有局限性。
    万一失灵了不松开怎么办
  14. huangchong
    huangchong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25
    此外还有用液压或者气压实现人造肌肉的,那些看起来更像动物肌肉的工作方式。但是因为不是直接电驱,所以有局限性。
    例如这个。它的人造肌肉其实就是一个橡皮管塞在电脑用来整理电线的那种尼龙网管里。当橡皮管充气的时候,会把尼龙网撑粗,于是尼龙网管就变短了。这个设计应该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要实现高速收缩伸展就不大容易。

  15. huangchong
    huangchong

    tu55 写了: 2025年 2月 15日 11:18 能不能有一种材料电击之后会收缩?如果有的话就可以用电流直接控制运动,就像神经控制肌肉一样,如果有的话就不用电机了
    压电材料,比如石英,压电陶瓷,PVDF。。。廉颇

    你说的也是很多搞机器人的梦想。

    除了上面列的这些,有个有趣的设计是用金属丝围在高度螺旋的尼龙丝外面,加电以后发热, 尼龙丝会松开还是收紧螺旋。但是这个效应效率不好。

    此外还有用液压或者气压实现人造肌肉的,那些看起来更像动物肌肉的工作方式。但是因为不是直接电驱,所以有局限性。
  16.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

© 2024newmitbbs.com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