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姥的寿材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mnls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406
帖子: 258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15:55

#21 Re: 太姥姥的寿材

帖子 mnls楼主 »

诺华老药工 写了: 2025年 10月 11日 09:24

我是说把棺材板烧了。反正是穷人,无主的尸骨可能是埋到该家族祖坟的近旁了。我记得有个老头声称,棺材板烧的水他都能尝出来。

老一辈人把“一套好发送“看的比下半生的吃饱穿暖还重要。只要有可能,50岁一过就要准备好。
现在没有人愿意放些木头在家里了。都有一条龙的生意。人去世了马上送一个金属的冰棺在家里停灵。同时通知棺材铺开始做,上漆,上等的松木的也就五六千元。来个挖土机几下就挖一个深坑。火化以后放入棺材入土。原意立碑的几天之后会送来。
好像北方现在因为亲朋在外地很多,与时俱进,一直到五七的所有流程都压缩在下葬这一天完成。傍晚都是包饭店大吃一顿,相当于一个 extended family reunion
对于大葬,印家谱这种增加GDP的活动,地方政府都是默许的。

是啊,老一辈人特别看重自己的寿材,重视的程度一点都不比自己住的房子低,毕竟在观念里,是自己过世后要一直住下去的。年纪大了以后,人活着,成了一天天的重复,会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就好像等死一般,有个让自己满意的寿材,是个寄托和念想。不像现代人,倒是受教育了,也享受科技的成果了,不过脑子里都是空空如也,百无禁忌,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信仰,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慎终追远,小时候老家还是很看重的,会请很多人抬棺,下葬,都有很多讲究,仪式感拉满。现在家里没几个年轻人,门里头愿意帮忙免费抬棺的人也找不到几个了。都是花钱请个挖掘机,挖个坑,放下去。又快又好,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标签/Tags:
mnls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406
帖子: 258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15:55

#22 Re: 太姥姥的寿材

帖子 mnls楼主 »

liexpress 写了: 2025年 10月 11日 15:38

不是那种。很长的一条,有若干大小门,进去是过廊、天井、堂屋,几个家庭share,然后有各自的房间。

农村小孩大概都是听着鬼故事长大的。我们那房子后面不远就是山,可以看见山上的坟地。小时候夏天晚上在晒谷场乘凉,听到的都是鬼故事,又害怕又想听。晒谷场边上就是水渠,传说有水鬼,淹死不少人,包括我们一个小学同学。前面说到祠堂,我妈是小学老师,所以我还在里面住过。等到上初中就更狠了,我们学校建在山边,上下学要路过一大片坟地,包括一些古坟,还有更丰富精确定位到某一座坟的鬼故事。早晚自习落单路过的时候简直了。

你们村这个地主家够阔气的,解放后怎么过来的,不是被毙了吧?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小时候虽然害怕,其实很喜欢听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说的人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在加油添醋的发挥一下,听起来栩栩如生。我听到过一个老人去世后,七天回魂的故事。说有鬼魂会在第七天回家,把家里所有东西摸一遍,所以那天所有人都要外出躲避,否则摸谁谁死。老人有个大胆的侄子不相信,就躲在门口洗脸架的镜子后面。结果老人果然回魂了,摸到镜子,感应到有生人气,镜子立马破了,摸到了侄子。侄子吓得跑回家,一病不起去世了。说是第二天,家人检查了一遍屋子,在面缸里看到一个被摸过的五指印。这个故事把我吓得不清,一度不敢走夜路。

农村淹死人是常有的事情,我小时候,亲眼看到村里一个淹死的小孩,被捞起来,肚子朝下放在一个倒扣的大铁锅上。他跟我在一个学校上学,低两个年级。我们那计划生育不严,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他妈当场崩溃了,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人都被抬着走回家的。计划生育真是造孽,现在倒好,又鼓励让多生。

我们小学校据说也是建在一块乱葬岗上,所以一旦学校里有什么意外事故,就有人说那里阴气太重,有鬼魂作祟。后来重新修操场,挖土的时候,挖出很多骨头,说是人的骨头,不知道真假。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