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版主: verdelite, TheMatrix
#1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关于量子场论的教材选择,不同书籍的定位和风格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和需求来决定。以下是对两本经典教材的评价以及综合推荐:
1. 对Peskin《量子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的评价
优点:
权威性与全面性: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标准教材,涵盖从正则量子化、费曼图、重整化到标准模型的完整内容,逻辑严谨,是研究生课程的经典选择。
实用性强:详细推导关键公式(如LSZ约化、Ward恒等式),并包含大量高能物理中的具体计算(如散射截面、圈图计算)。
与前沿接轨:对标准模型、对称性破缺等现代课题有深入讨论。
缺点:
对新手不友好:默认读者已有扎实的场论基础(如从经典场论过渡到量子化的困难被快速略过),数学推导常省略中间步骤。
风格偏技术性:注重计算而非物理图像,可能导致读者陷入技术细节而忽略概念理解。
部分内容过时:如对有效场论(EFT)的讨论较简略,而现代研究更依赖EFT框架。
适合人群:已掌握初等量子场论(如通过Schwartz或Srednicki入门)、计划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的学生。
2. 对Zee《简明量子场论》(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的评价
优点:
物理直观突出:通过类比和启发式讨论(如将路径积分比作“分数量子数”),帮助读者建立场论的物理图像。
内容广度大:涵盖拓扑场论、超对称、重整化群等进阶课题,甚至涉及凝聚态物理中的场论方法。
语言风趣生动:通过幽默的比喻和“物理学家式”的简化推导降低学习门槛。
缺点:
数学严谨性不足:许多结论通过启发式论证得出,缺乏严格证明,可能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形成错误直觉。
缺乏系统性:章节间跳跃性较大,不适合作为唯一教材。
计算细节缺失:对具体计算(如费曼积分、重整化方案)的指导较少,需配合其他教材练习。
适合人群:作为入门辅助读物(尤其适合自学),或已掌握技术细节后梳理物理图像。
3. 如何选择最佳场论教材?
场论教材的“最佳”取决于学习阶段和目标:
(1) 初学入门
推荐教材:
Anthony Zee《A Quantum Field Theory, Nutshell》:激发兴趣,建立物理图像。
Michael Peskin《量子场论》:需搭配课程或导师指导,避免陷入细节。
Tong的讲义(Cambridge Part III QFT Notes):免费在线资源,平衡直观与严谨性。
关键点:优先理解路径积分、对称性与守恒量、费曼规则等核心概念,避免过早陷入复杂计算。
(2) 进阶学习
推荐教材:
Weinberg《The Quantum Theory of Fields》:从对称性原理出发重构场论,适合追求理论深度的学生。
Schwartz《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现代视角,包含更多有效场论和标准模型细节。
Srednicki《Quantum Field Theory》:清晰的结构与大量习题,适合自学。
关键点:深入重整化群、非阿贝尔规范场、反常等课题,结合具体研究方向(如粒子物理、凝聚态)选择补充材料。
(3) 数学严格性需求
推荐教材:
Huang《Quantum Field Theory: From Operators to Path Integrals》:从算符形式过渡到路径积分的桥梁。
Folland《Quantum Field Theory: A Tourist Guide for Mathematicians》:强调数学结构(如分布理论、纤维丛)。
Glimm & Jaffe《Quantum Physics: A Functional Integral Point of View》:公理化场论的经典参考。
(4) 特定领域应用
凝聚态物理:Altland & Simons《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或Tsvelik《Quantum Field Theory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弦理论:Polchinski《String Theory》或Blumenhagen《Basic Concepts of String Theory》。
4. 终极建议
组合使用教材:用Zee或Tong入门,以Peskin/Schwartz夯实技术细节,辅以Weinberg提升理论深度。
重视习题:Peskin、Srednicki、Schwartz均提供大量习题,完成计算是掌握场论的关键。
关注现代工具:学习有效场论(EFT)和重正化群(RG)的现代处理方法(如David Skinner的讲义)。
最终,量子场论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反复通过不同视角(路径积分、算符形式、对称性分析)深化理解。选择教材时,不必追求“完美”,而应注重阶段性目标与实践结合。
1. 对Peskin《量子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的评价
优点:
权威性与全面性: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标准教材,涵盖从正则量子化、费曼图、重整化到标准模型的完整内容,逻辑严谨,是研究生课程的经典选择。
实用性强:详细推导关键公式(如LSZ约化、Ward恒等式),并包含大量高能物理中的具体计算(如散射截面、圈图计算)。
与前沿接轨:对标准模型、对称性破缺等现代课题有深入讨论。
缺点:
对新手不友好:默认读者已有扎实的场论基础(如从经典场论过渡到量子化的困难被快速略过),数学推导常省略中间步骤。
风格偏技术性:注重计算而非物理图像,可能导致读者陷入技术细节而忽略概念理解。
部分内容过时:如对有效场论(EFT)的讨论较简略,而现代研究更依赖EFT框架。
适合人群:已掌握初等量子场论(如通过Schwartz或Srednicki入门)、计划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的学生。
2. 对Zee《简明量子场论》(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的评价
优点:
物理直观突出:通过类比和启发式讨论(如将路径积分比作“分数量子数”),帮助读者建立场论的物理图像。
内容广度大:涵盖拓扑场论、超对称、重整化群等进阶课题,甚至涉及凝聚态物理中的场论方法。
语言风趣生动:通过幽默的比喻和“物理学家式”的简化推导降低学习门槛。
缺点:
数学严谨性不足:许多结论通过启发式论证得出,缺乏严格证明,可能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形成错误直觉。
缺乏系统性:章节间跳跃性较大,不适合作为唯一教材。
计算细节缺失:对具体计算(如费曼积分、重整化方案)的指导较少,需配合其他教材练习。
适合人群:作为入门辅助读物(尤其适合自学),或已掌握技术细节后梳理物理图像。
3. 如何选择最佳场论教材?
场论教材的“最佳”取决于学习阶段和目标:
(1) 初学入门
推荐教材:
Anthony Zee《A Quantum Field Theory, Nutshell》:激发兴趣,建立物理图像。
Michael Peskin《量子场论》:需搭配课程或导师指导,避免陷入细节。
Tong的讲义(Cambridge Part III QFT Notes):免费在线资源,平衡直观与严谨性。
关键点:优先理解路径积分、对称性与守恒量、费曼规则等核心概念,避免过早陷入复杂计算。
(2) 进阶学习
推荐教材:
Weinberg《The Quantum Theory of Fields》:从对称性原理出发重构场论,适合追求理论深度的学生。
Schwartz《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现代视角,包含更多有效场论和标准模型细节。
Srednicki《Quantum Field Theory》:清晰的结构与大量习题,适合自学。
关键点:深入重整化群、非阿贝尔规范场、反常等课题,结合具体研究方向(如粒子物理、凝聚态)选择补充材料。
(3) 数学严格性需求
推荐教材:
Huang《Quantum Field Theory: From Operators to Path Integrals》:从算符形式过渡到路径积分的桥梁。
Folland《Quantum Field Theory: A Tourist Guide for Mathematicians》:强调数学结构(如分布理论、纤维丛)。
Glimm & Jaffe《Quantum Physics: A Functional Integral Point of View》:公理化场论的经典参考。
(4) 特定领域应用
凝聚态物理:Altland & Simons《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或Tsvelik《Quantum Field Theory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弦理论:Polchinski《String Theory》或Blumenhagen《Basic Concepts of String Theory》。
4. 终极建议
组合使用教材:用Zee或Tong入门,以Peskin/Schwartz夯实技术细节,辅以Weinberg提升理论深度。
重视习题:Peskin、Srednicki、Schwartz均提供大量习题,完成计算是掌握场论的关键。
关注现代工具:学习有效场论(EFT)和重正化群(RG)的现代处理方法(如David Skinner的讲义)。
最终,量子场论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反复通过不同视角(路径积分、算符形式、对称性分析)深化理解。选择教材时,不必追求“完美”,而应注重阶段性目标与实践结合。
标签/Tags: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3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我觉得Sidney Coleman演讲录非常好。零基础入门的最佳选择则是Jakob Schwichtenberg的黑书。AI给的列表有年头了。还有格列菲斯的粒子物理入门也不错,讲了怎么算费曼图。saibaster 写了: 2025年 2月 2日 06:03 关于量子场论的教材选择,不同书籍的定位和风格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和需求来决定。以下是对两本经典教材的评价以及综合推荐:
1. 对Peskin《量子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的评价
优点:
权威性与全面性: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标准教材,涵盖从正则量子化、费曼图、重整化到标准模型的完整内容,逻辑严谨,是研究生课程的经典选择。
实用性强:详细推导关键公式(如LSZ约化、Ward恒等式),并包含大量高能物理中的具体计算(如散射截面、圈图计算)。
与前沿接轨:对标准模型、对称性破缺等现代课题有深入讨论。
缺点:
对新手不友好:默认读者已有扎实的场论基础(如从经典场论过渡到量子化的困难被快速略过),数学推导常省略中间步骤。
风格偏技术性:注重计算而非物理图像,可能导致读者陷入技术细节而忽略概念理解。
部分内容过时:如对有效场论(EFT)的讨论较简略,而现代研究更依赖EFT框架。
适合人群:已掌握初等量子场论(如通过Schwartz或Srednicki入门)、计划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的学生。
2. 对Zee《简明量子场论》(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的评价
优点:
物理直观突出:通过类比和启发式讨论(如将路径积分比作“分数量子数”),帮助读者建立场论的物理图像。
内容广度大:涵盖拓扑场论、超对称、重整化群等进阶课题,甚至涉及凝聚态物理中的场论方法。
语言风趣生动:通过幽默的比喻和“物理学家式”的简化推导降低学习门槛。
缺点:
数学严谨性不足:许多结论通过启发式论证得出,缺乏严格证明,可能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形成错误直觉。
缺乏系统性:章节间跳跃性较大,不适合作为唯一教材。
计算细节缺失:对具体计算(如费曼积分、重整化方案)的指导较少,需配合其他教材练习。
适合人群:作为入门辅助读物(尤其适合自学),或已掌握技术细节后梳理物理图像。
3. 如何选择最佳场论教材?
场论教材的“最佳”取决于学习阶段和目标:
(1) 初学入门
推荐教材:
Anthony Zee《A Quantum Field Theory, Nutshell》:激发兴趣,建立物理图像。
Michael Peskin《量子场论》:需搭配课程或导师指导,避免陷入细节。
Tong的讲义(Cambridge Part III QFT Notes):免费在线资源,平衡直观与严谨性。
关键点:优先理解路径积分、对称性与守恒量、费曼规则等核心概念,避免过早陷入复杂计算。
(2) 进阶学习
推荐教材:
Weinberg《The Quantum Theory of Fields》:从对称性原理出发重构场论,适合追求理论深度的学生。
Schwartz《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现代视角,包含更多有效场论和标准模型细节。
Srednicki《Quantum Field Theory》:清晰的结构与大量习题,适合自学。
关键点:深入重整化群、非阿贝尔规范场、反常等课题,结合具体研究方向(如粒子物理、凝聚态)选择补充材料。
(3) 数学严格性需求
推荐教材:
Huang《Quantum Field Theory: From Operators to Path Integrals》:从算符形式过渡到路径积分的桥梁。
Folland《Quantum Field Theory: A Tourist Guide for Mathematicians》:强调数学结构(如分布理论、纤维丛)。
Glimm & Jaffe《Quantum Physics: A Functional Integral Point of View》:公理化场论的经典参考。
(4) 特定领域应用
凝聚态物理:Altland & Simons《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或Tsvelik《Quantum Field Theory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弦理论:Polchinski《String Theory》或Blumenhagen《Basic Concepts of String Theory》。
4. 终极建议
组合使用教材:用Zee或Tong入门,以Peskin/Schwartz夯实技术细节,辅以Weinberg提升理论深度。
重视习题:Peskin、Srednicki、Schwartz均提供大量习题,完成计算是掌握场论的关键。
关注现代工具:学习有效场论(EFT)和重正化群(RG)的现代处理方法(如David Skinner的讲义)。
最终,量子场论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反复通过不同视角(路径积分、算符形式、对称性分析)深化理解。选择教材时,不必追求“完美”,而应注重阶段性目标与实践结合。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4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你也学过量子场论?你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吗?wdong 写了: 2025年 2月 2日 12:00 我觉得Sidney Coleman演讲录非常好。零基础入门的最佳选择则是Jakob Schwichtenberg的黑书。AI给的列表有年头了。还有格列菲斯的粒子物理入门也不错,讲了怎么算费曼图。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8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都歇歇吧,
叔早言,目前的‘人工弱智’毕竟只不过是个极端复杂的‘认知器’(上世纪50年代的发明,本质上是个可变电阻网络)而已,他是人脑功能的一部分,所以在‘模式识别’领域一定大有作为,
但是,叔要说但是了:
它只会‘总结共识’,并不会’发现真理’,指望他去探索世界、探索未知、探索真理,想瞎你的心吧,
还是叔的那句话,你可以训练出一个‘学富五车的物理学者’,‘真正有无中生有能力的物理学家’,是没法通过固定模式程序化地训练出来的,
那个应该是量变、突变、随机、进化。
多说一句,不得不说,这玩意确实很适合‘上论坛’忽悠‘人类弱智’,建设‘信息与认知茧房’。,
你想呀,给他假象,他照样也‘按你给的假象总结共识’呀,这不正好当个自动工具忽悠‘人类弱智’嘛。
从这一点上,你也能看出他和智能的差异,甚至和一条狗的‘智能’比也有差距,你骗狗狗多了,狗狗就知道你骗他,这货连最基本的防忽悠手段都没有,更别说高级的‘价值发现’了,比如,他自己发现了,原来种族主义并非人类价值,他只是一种精神疾病罢了,这个才叫专业,这个才叫智能。
叔早言,目前的‘人工弱智’毕竟只不过是个极端复杂的‘认知器’(上世纪50年代的发明,本质上是个可变电阻网络)而已,他是人脑功能的一部分,所以在‘模式识别’领域一定大有作为,
但是,叔要说但是了:
它只会‘总结共识’,并不会’发现真理’,指望他去探索世界、探索未知、探索真理,想瞎你的心吧,
还是叔的那句话,你可以训练出一个‘学富五车的物理学者’,‘真正有无中生有能力的物理学家’,是没法通过固定模式程序化地训练出来的,
那个应该是量变、突变、随机、进化。
多说一句,不得不说,这玩意确实很适合‘上论坛’忽悠‘人类弱智’,建设‘信息与认知茧房’。,
你想呀,给他假象,他照样也‘按你给的假象总结共识’呀,这不正好当个自动工具忽悠‘人类弱智’嘛。
从这一点上,你也能看出他和智能的差异,甚至和一条狗的‘智能’比也有差距,你骗狗狗多了,狗狗就知道你骗他,这货连最基本的防忽悠手段都没有,更别说高级的‘价值发现’了,比如,他自己发现了,原来种族主义并非人类价值,他只是一种精神疾病罢了,这个才叫专业,这个才叫智能。
x3

上次由 xexz 在 2025年 2月 3日 18:51 修改。
#10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楼主不妨问问Ward恒等式究竟与经典物理里面的什么一一对应?
嘿嘿,这个99%的课本都不说
嘿嘿,这个99%的课本都不说
saibaster 写了: 2025年 2月 2日 06:03 关于量子场论的教材选择,不同书籍的定位和风格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和需求来决定。以下是对两本经典教材的评价以及综合推荐:
1. 对Peskin《量子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的评价
优点:
权威性与全面性: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标准教材,涵盖从正则量子化、费曼图、重整化到标准模型的完整内容,逻辑严谨,是研究生课程的经典选择。
实用性强:详细推导关键公式(如LSZ约化、Ward恒等式),并包含大量高能物理中的具体计算(如散射截面、圈图计算)。
与前沿接轨:对标准模型、对称性破缺等现代课题有深入讨论。
缺点:
对新手不友好:默认读者已有扎实的场论基础(如从经典场论过渡到量子化的困难被快速略过),数学推导常省略中间步骤。
风格偏技术性:注重计算而非物理图像,可能导致读者陷入技术细节而忽略概念理解。
部分内容过时:如对有效场论(EFT)的讨论较简略,而现代研究更依赖EFT框架。
适合人群:已掌握初等量子场论(如通过Schwartz或Srednicki入门)、计划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的学生。
2. 对Zee《简明量子场论》(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的评价
优点:
物理直观突出:通过类比和启发式讨论(如将路径积分比作“分数量子数”),帮助读者建立场论的物理图像。
内容广度大:涵盖拓扑场论、超对称、重整化群等进阶课题,甚至涉及凝聚态物理中的场论方法。
语言风趣生动:通过幽默的比喻和“物理学家式”的简化推导降低学习门槛。
缺点:
数学严谨性不足:许多结论通过启发式论证得出,缺乏严格证明,可能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形成错误直觉。
缺乏系统性:章节间跳跃性较大,不适合作为唯一教材。
计算细节缺失:对具体计算(如费曼积分、重整化方案)的指导较少,需配合其他教材练习。
适合人群:作为入门辅助读物(尤其适合自学),或已掌握技术细节后梳理物理图像。
3. 如何选择最佳场论教材?
场论教材的“最佳”取决于学习阶段和目标:
(1) 初学入门
推荐教材:
Anthony Zee《A Quantum Field Theory, Nutshell》:激发兴趣,建立物理图像。
Michael Peskin《量子场论》:需搭配课程或导师指导,避免陷入细节。
Tong的讲义(Cambridge Part III QFT Notes):免费在线资源,平衡直观与严谨性。
关键点:优先理解路径积分、对称性与守恒量、费曼规则等核心概念,避免过早陷入复杂计算。
(2) 进阶学习
推荐教材:
Weinberg《The Quantum Theory of Fields》:从对称性原理出发重构场论,适合追求理论深度的学生。
Schwartz《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现代视角,包含更多有效场论和标准模型细节。
Srednicki《Quantum Field Theory》:清晰的结构与大量习题,适合自学。
关键点:深入重整化群、非阿贝尔规范场、反常等课题,结合具体研究方向(如粒子物理、凝聚态)选择补充材料。
(3) 数学严格性需求
推荐教材:
Huang《Quantum Field Theory: From Operators to Path Integrals》:从算符形式过渡到路径积分的桥梁。
Folland《Quantum Field Theory: A Tourist Guide for Mathematicians》:强调数学结构(如分布理论、纤维丛)。
Glimm & Jaffe《Quantum Physics: A Functional Integral Point of View》:公理化场论的经典参考。
(4) 特定领域应用
凝聚态物理:Altland & Simons《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或Tsvelik《Quantum Field Theory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弦理论:Polchinski《String Theory》或Blumenhagen《Basic Concepts of String Theory》。
4. 终极建议
组合使用教材:用Zee或Tong入门,以Peskin/Schwartz夯实技术细节,辅以Weinberg提升理论深度。
重视习题:Peskin、Srednicki、Schwartz均提供大量习题,完成计算是掌握场论的关键。
关注现代工具:学习有效场论(EFT)和重正化群(RG)的现代处理方法(如David Skinner的讲义)。
最终,量子场论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反复通过不同视角(路径积分、算符形式、对称性分析)深化理解。选择教材时,不必追求“完美”,而应注重阶段性目标与实践结合。
x1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11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说得有道理。xexz 写了: 2025年 2月 2日 20:12 都歇歇吧,
叔早言,目前的‘人工弱智’毕竟只不过是个极端复杂的‘认知器’(上世纪50年代的发明,本质上是个可变电阻网络)而已,他是人脑功能的一部分,所以在‘模式识别’领域一定大有作为,
但是,叔要说但是了:
它只会‘总结共识’,并不会’发现真理’,指望他去探索世界、探索未知、探索真理,想瞎你的心吧,
还是叔的那句话,你可以训练出一个‘学富五车的物理学者’,‘真正有无中生有能力的物理学家’,是没法通过固定模式程序化地训练出来的,
那个应该是突变、是随机。
多说一句,不得不说,这玩意确实很适合‘上论坛’忽悠‘人类弱智’,建设‘信息与认知茧房’。,
你想呀,给他假象,他照样也‘按你给的假象总结共识’呀,这不正好当个自动工具忽悠‘人类弱智’嘛。
从这一点上,你也能看出他和智能的差异,甚至和一条狗的‘智能’比也有差距,你骗狗狗多了,狗狗就知道你骗他,这货连最基本的防忽悠手段都没有,更别说高级的‘价值发现’了,比如,他自己发现了,原来种族主义并非人类价值,他只是一种精神疾病罢了,这个才叫专业,这个才叫智能。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16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所以可以看出,ward identity的问题上,中文胡说八道,英文就说得很正确,这说明英文世界有人问有人答有课本和网站解释,但是中文世界无人问津,中文课本的作者自己都不明白哪里会写。
更大的问题的,目前的ai不会翻译并查找其他语言的对应知识区域。
更大的问题的,目前的ai不会翻译并查找其他语言的对应知识区域。
#17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这不是从知乎照抄的么
saibaster 写了: 2025年 2月 2日 06:03 关于量子场论的教材选择,不同书籍的定位和风格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和需求来决定。以下是对两本经典教材的评价以及综合推荐:
1. 对Peskin《量子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的评价
优点:
权威性与全面性: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标准教材,涵盖从正则量子化、费曼图、重整化到标准模型的完整内容,逻辑严谨,是研究生课程的经典选择。
实用性强:详细推导关键公式(如LSZ约化、Ward恒等式),并包含大量高能物理中的具体计算(如散射截面、圈图计算)。
与前沿接轨:对标准模型、对称性破缺等现代课题有深入讨论。
缺点:
对新手不友好:默认读者已有扎实的场论基础(如从经典场论过渡到量子化的困难被快速略过),数学推导常省略中间步骤。
风格偏技术性:注重计算而非物理图像,可能导致读者陷入技术细节而忽略概念理解。
部分内容过时:如对有效场论(EFT)的讨论较简略,而现代研究更依赖EFT框架。
适合人群:已掌握初等量子场论(如通过Schwartz或Srednicki入门)、计划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的学生。
2. 对Zee《简明量子场论》(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的评价
优点:
物理直观突出:通过类比和启发式讨论(如将路径积分比作“分数量子数”),帮助读者建立场论的物理图像。
内容广度大:涵盖拓扑场论、超对称、重整化群等进阶课题,甚至涉及凝聚态物理中的场论方法。
语言风趣生动:通过幽默的比喻和“物理学家式”的简化推导降低学习门槛。
缺点:
数学严谨性不足:许多结论通过启发式论证得出,缺乏严格证明,可能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形成错误直觉。
缺乏系统性:章节间跳跃性较大,不适合作为唯一教材。
计算细节缺失:对具体计算(如费曼积分、重整化方案)的指导较少,需配合其他教材练习。
适合人群:作为入门辅助读物(尤其适合自学),或已掌握技术细节后梳理物理图像。
3. 如何选择最佳场论教材?
场论教材的“最佳”取决于学习阶段和目标:
(1) 初学入门
推荐教材:
Anthony Zee《A Quantum Field Theory, Nutshell》:激发兴趣,建立物理图像。
Michael Peskin《量子场论》:需搭配课程或导师指导,避免陷入细节。
Tong的讲义(Cambridge Part III QFT Notes):免费在线资源,平衡直观与严谨性。
关键点:优先理解路径积分、对称性与守恒量、费曼规则等核心概念,避免过早陷入复杂计算。
(2) 进阶学习
推荐教材:
Weinberg《The Quantum Theory of Fields》:从对称性原理出发重构场论,适合追求理论深度的学生。
Schwartz《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现代视角,包含更多有效场论和标准模型细节。
Srednicki《Quantum Field Theory》:清晰的结构与大量习题,适合自学。
关键点:深入重整化群、非阿贝尔规范场、反常等课题,结合具体研究方向(如粒子物理、凝聚态)选择补充材料。
(3) 数学严格性需求
推荐教材:
Huang《Quantum Field Theory: From Operators to Path Integrals》:从算符形式过渡到路径积分的桥梁。
Folland《Quantum Field Theory: A Tourist Guide for Mathematicians》:强调数学结构(如分布理论、纤维丛)。
Glimm & Jaffe《Quantum Physics: A Functional Integral Point of View》:公理化场论的经典参考。
(4) 特定领域应用
凝聚态物理:Altland & Simons《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或Tsvelik《Quantum Field Theory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弦理论:Polchinski《String Theory》或Blumenhagen《Basic Concepts of String Theory》。
4. 终极建议
组合使用教材:用Zee或Tong入门,以Peskin/Schwartz夯实技术细节,辅以Weinberg提升理论深度。
重视习题:Peskin、Srednicki、Schwartz均提供大量习题,完成计算是掌握场论的关键。
关注现代工具:学习有效场论(EFT)和重正化群(RG)的现代处理方法(如David Skinner的讲义)。
最终,量子场论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反复通过不同视角(路径积分、算符形式、对称性分析)深化理解。选择教材时,不必追求“完美”,而应注重阶段性目标与实践结合。
If printing money would end poverty, printing diplomas would end stupidity.
#18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这个说法有啥问题?
If printing money would end poverty, printing diplomas would end stupidity.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19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中文英文说的不都是Noether定理吗?弃婴千枝 写了: 2025年 2月 3日 09:32 所以可以看出,ward identity的问题上,中文胡说八道,英文就说得很正确,这说明英文世界有人问有人答有课本和网站解释,但是中文世界无人问津,中文课本的作者自己都不明白哪里会写。
更大的问题的,目前的ai不会翻译并查找其他语言的对应知识区域。
#20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no
经典物理里面有很多守恒率,比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问题是,这些守恒率量子化后是不是还守恒?这跟noether定理无关,noether是classical范畴的,这个问题说的是经典与量子一致性的问题。
比如charge current守恒,量子化后因为ward identity,说明还是守恒的,经典与量子是一致的。
那么有不守恒的吗?有,这些现象叫anomal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omaly_(physics)
anomaly是个topology问题,参见geometry topology and physics, chap 13:
http://www.stat.ucla.edu/~ywu/GTP.pdf
总之,物理里面的很多细节是一笔糊涂账,你真不能细看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1324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21 Re: deepseek对量子场论教材的评价
也就是说Ward Identity对应经典理论里的Noether定理,但不是每一条都能对上。大部分能对上,对不上的叫anomaly。弃婴千枝 写了: 2025年 2月 3日 11:42 no
经典物理里面有很多守恒率,比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问题是,这些守恒率量子化后是不是还守恒?这跟noether定理无关,noether是classical范畴的,这个问题说的是经典与量子一致性的问题。
比如charge current守恒,量子化后因为ward identity,说明还是守恒的,经典与量子是一致的。
那么有不守恒的吗?有,这些现象叫anomal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omaly_(physics)
anomaly是个topology问题,参见geometry topology and physics, chap 13:
http://www.stat.ucla.edu/~ywu/GTP.pdf
总之,物理里面的很多细节是一笔糊涂账,你真不能细看
上次由 TheMatrix 在 2025年 2月 3日 11:56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