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声”采访李天纲教授的那篇文章,简直是个“宝藏”,随便翻一翻,就能翻到让你三观尽毁的段落。
李天纲教授认为,上海租界的历史,不是作为半殖民地的耻辱,而是作为“全球化”的先锋和标杆,“海派”是世界意义上的“海派”,不是中国的“海派”。
他认为,清末民国的上海,是先进的,国际化的,不存在什么帝国主义和殖民者,在上海的外国人,都是拥有归属感的“上海人”。
比如这一段中,李天纲教授明确讲当时在上海的犹太商人维克多.沙逊,就自认为“上海人”。
这就离了大谱了,李教授大概是完全无视了沙逊在中国是做什么生意的。维克多.沙逊,首先是个殖民者和毒品贩子,他在中国最大的生意,就是毒品、高利贷和房地产。
维克多.沙逊,旧上海首富,英籍犹太人。出身于沙逊家族,世袭准男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英国皇家空军,作战中左脚负伤致残,人称“跛脚沙逊”。1918年在印度继承家产,取得新沙逊洋行的经营权。20世纪20年代,由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便将新沙逊洋行的经营重点转移至上海。1923年,来上海主持业务,除贩卖鸦片、军火外,还扩大房地产投资,建造了沙逊大厦、河滨大楼、华懋公寓、格林文纳公寓、都城大楼、汉弥尔顿大楼等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又建造了凡尔登公寓、仙乐斯产业等房产,还有罗别根花园、伊扶司乡村别墅等产业。又相继开设了华懋洋行、业广地产公司、祥泰本行、安利洋行等企业。
近代历史上第一批向中国贩卖鸦片、搞毒品贸易的,就是犹太人。犹太人在1553年就跟随葡萄牙人开始对中国贩卖鸦片了,而清朝林则徐虎门销烟销毁的大部分鸦片,就是犹太沙逊家族的烟,1836年时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中国的3万箱鸦片,97%是犹太贩毒集团干的,其中沙逊一家就控制了20%。
甚至连中英鸦片战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犹太富豪利用在英国的影响力游说英国政府出兵,最终《南京条约》中,就有一大笔赔款是用于赔偿犹太商人的鸦片。
在民国时期,在旧上海租界,犹太人就是中国最大的鸦片贸易商,如沙逊、嘉道理、所罗门等家族,都是上海滩著名的毒品家族,二战时,从欧洲逃难来的犹太人,一到上海就干老本行,以贩卖鸦片、放高利贷为生,在上海迅速积累起财富。沙逊家族,在上海建立了很多企业和银行,是上海有名的房地产商。如今南京路知名的和平饭店所处的那座沙逊大厦就是沙逊家族的,以及香港汇丰银行也是在沙逊的支持下创办的。
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犹太富豪们看到新中国禁毒品、禁高利贷,于是纷纷逃离了上海,留下了代表他们当年势力的那些建筑。
因为,维克多.沙逊或许真的“爱”上海。
但他爱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社会的那个上海,当人民胜利解放上海,建立新世界的时候……他就夹着尾巴跑路了。
李教授把维克多.沙逊认做“上海人”,和认贼作父没啥区别吧?
#微博新知博主#
上海南蛮子搞文化分裂海派洋奴被批判
版主: Softfist
-
- 论坛元老
wanmeishijie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007
- 帖子: 67743
-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10日 23:58
#1 上海南蛮子搞文化分裂海派洋奴被批判
理解了老将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你就理解了老将
viewtopic.php?t=120513
理解了它们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它们为什么会嘲笑不愿意当狗的人,以及为什么会害怕想要反抗的人,就都可以理解了:
“放着好好的狗不当”
viewtopic.php?t=120513
理解了它们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它们为什么会嘲笑不愿意当狗的人,以及为什么会害怕想要反抗的人,就都可以理解了:
“放着好好的狗不当”

标签/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