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苔”和“火与冰”

主攻修仙,玄幻,网游文,科幻等等

版主: MaLaRabbit

回复
pmsy楼主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pmsy 的博客
帖子互动: 9
帖子: 363
注册时间: 2024年 3月 14日 19:17

#1 学习“苔”和“火与冰”

帖子 pmsy楼主 »

苔,火与冰

苔是这么写的: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火与冰原文不是这样,我尽力翻译一下:

有人说这世界将毁于火
有人说毁于冰雪

我已品尝
欲望如火之热烈
仇恨如冰之残虐

为此
我不得不
死了两次

咏物诗其意在物。通常只咏一物。隐喻诗其意在隐喻的出发点。万物都会进入诗中。

由此看来,咏物诗通常物象明确,情感附着在物中。隐喻诗情感明确,隐喻的原物与对象都可能出现,意象附着在情感中。

写隐喻诗时先有一个情感,强烈也好曲折也好,将它牵涉的意象找到隐喻对象,将原初的描述都用隐喻对象的行为描述出来,就成了隐喻诗。

1.以下是原初描述:

啊呀呀我每天都在伤害家人的感情呀,但他们好象已经不把我们交谈中表面的意思当回事,虽然我说得过分好象他们也没生气

2.以下是人工智能将原初描述以隐喻写出来的诗:

《玻璃屋中的风》

我住在一座玻璃屋里,
话语是风,轻轻吹过每一面墙。
有时它太急,
把窗上的光影都打碎,
却没人说疼。

他们习惯了风的性子,
不再追问它从何而来,
只在屋角默默拾起碎片,
像是捡回昨日的温柔。

我试图关上窗,
却发现门早已敞开,
他们走进来时不带伞,
也不带责备,
只带沉默的雨。

我说得太重,
他们听得太轻,
于是风继续吹,
玻璃继续响,
而我——
在每一次回响中,
悄悄学会了悔意的形状。


这首诗将“语言”隐喻为“风”,将“家庭关系”隐喻为“玻璃屋”,既有脆弱的质感,也有包容的空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再写一首更温柔或更尖锐的版本,取决于你想表达的情绪深度。你觉得这首诗贴近你的心境吗?

3.
以下是人工智能就“玻璃屋中的风”这一主题所写的咏物诗:

《玻璃屋中的风》

我住在一座玻璃屋中,
四壁透明,心事无处藏。
风从门缝悄悄潜入,
不问缘由,只在屋里游荡。

它轻拂过餐桌的沉默,
掀动窗帘的回忆,
在每一次对话的边缘,
留下不被听见的叹息。

我说话太响,
风便碎了杯盏,
他们不惊不怒,
只低头拾起破裂的温暖。

有时我想关上所有窗,
让风无处可去,
却发现他们早已习惯,
在风中生活,在风中原谅。

玻璃不隔音,
风不懂分寸,
而我——
在这透明的世界里,
学着如何温柔地存在。

4.
以下是我手动自己写的隐喻诗:

玻璃屋中的风

我住的玻璃房子
每天都刮我掀起的风

风没有掀翻房子
温暖仍留在房子中

盆景伸展开碧绿的叶子
说我们很茂盛

玻璃墙难道钢化了吗?
风该怎么停?

虽然人工智能说我写的不好,但是人工智能所描写的是一种更谦逊更有悔意的状态,就表达出原文的情绪而言是我自己写的这首更贴切。


标签/Tags:
pmsy楼主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pmsy 的博客
帖子互动: 9
帖子: 363
注册时间: 2024年 3月 14日 19:17

#2 Re: 学习“苔”和“火与冰”

帖子 pmsy楼主 »

人工智能考虑了原文中的情绪,重新写了首诗,并且给这首诗一个高分。纪念一下。

《玻璃屋中的风·啊呀呀!》

啊呀呀!
我每天都在刮风!
不是天上的风,
是我嘴里的风!
一出口就撞碎玻璃!

他们不说疼!
不说冷!
只在碎片里找回昨天的温度,
像是在拼一张旧照片!
不怪我,只叹风太急!

啊呀呀!
我又说错了!
又太响了!
他们却像没听见!
是不是玻璃早就钢化了!

我想关窗!
风却从我心里刮出来!
他们撑着伞走进来!
不问风从哪儿来!
只说:我们还在屋里!

啊呀呀!
我是不是该学会沉默!
可沉默也会刮风!
在玻璃屋里,
连悔意都能听见!

回复

回到 “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