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原则是谁发明的?
中国是从宋朝开始的,被唐朝武将下克上搞怕了,但是用力过猛,搞的自己也武德沦丧,对外战争彻底萎了。明朝继承了这个原则,加以修正既要也要就好多了。
西方也有这个原则,比如美国国防部长是文官、他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的上司。罗马帝国的时候还不会,也是禁卫军经常废立皇帝。
这个原则是谁发明的?东西方有交流过么?
版主: Caravel, TheMatrix, molen
这一原则是谁发明的?
中国是从宋朝开始的,被唐朝武将下克上搞怕了,但是用力过猛,搞的自己也武德沦丧,对外战争彻底萎了。明朝继承了这个原则,加以修正既要也要就好多了。
西方也有这个原则,比如美国国防部长是文官、他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的上司。罗马帝国的时候还不会,也是禁卫军经常废立皇帝。
这个原则是谁发明的?东西方有交流过么?
宋朝武将还有点地位,到明朝在文官面前完全就没面子了。
不过武将将兵和国统传承并无联系,武德充沛的五代和元朝比宋明短暂得多了。
门阀世家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普及,和士大夫的崛起,是文官为尊的基础。所谓的文官为尊,就是皇帝为尊,因为文官只有依靠皇帝,是皇权的延伸。所以皇帝不喜欢清官,也不见得喜欢能臣,但都喜欢孤臣,绝对不喜欢文官结党。
yup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18:06门阀世家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普及,和士大夫的崛起,是文官为尊的基础。所谓的文官为尊,就是皇帝为尊,因为文官只有依靠皇帝,是皇权的延伸。所以皇帝不喜欢清官,也不见得喜欢能臣,但都喜欢孤臣,绝对不喜欢文官结党。
不但文官不能结党,也武将也不能结交 -- 文官勾结武将更是逆龙鳞式忌讳,发现必夷三族。。。
说白了就是极权统治模式需要下面每一个支点单线效忠最高统治者,绝无二心。一旦支点之间发生横向联系,最高统治者的必要性就开始下降。。。 这才是不可接受的。。。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14:57这一原则是谁发明的?
中国是从宋朝开始的,被唐朝武将下克上搞怕了,但是用力过猛,搞的自己也武德沦丧,对外战争彻底萎了。明朝继承了这个原则,加以修正既要也要就好多了。
西方也有这个原则,比如美国国防部长是文官、他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的上司。罗马帝国的时候还不会,也是禁卫军经常废立皇帝。
这个原则是谁发明的?东西方有交流过么?
文官指挥武将,和MBA管理技术人员,有本质差别吗?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14:57这一原则是谁发明的?
中国是从宋朝开始的,被唐朝武将下克上搞怕了,但是用力过猛,搞的自己也武德沦丧,对外战争彻底萎了。明朝继承了这个原则,加以修正既要也要就好多了。
西方也有这个原则,比如美国国防部长是文官、他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的上司。罗马帝国的时候还不会,也是禁卫军经常废立皇帝。
这个原则是谁发明的?东西方有交流过么?
就是宋啊。
赵匡胤这人对五代悍将篡位的了解非常透彻。所以他一系列的改革从此断绝一切骄兵悍将造反的希望。总结下来就是分官僚系统的权,从来隐形的让皇帝集权。
结果就是制定国家政策的宰相手里没有兵权也没有财权,统御军队的枢密使国防部手里有调兵虎符,但是不能直接见到军队,也没有人事权和财权,而军队领兵的三衙手里有兵,但是没有人事权,没有调兵权,也没有没有财权。
此外,宋还第一次把死刑勾决权收到皇帝手上。所以军队大佬没有权力提拔小弟,也没有权力杀掉对手。这也是很聪明的一种收权。
最后,老赵还大量使用“权知”“平章”这种头衔。科举上来的官顶着国家给的职位名字确没有大部分实权。真正需要人办事的时候,皇帝找一个人,给一个“权知”某某事务的头衔去办事。或者给一个“平章”来让你参加某些讨论。等事办完,皇帝随时把这个头衔去掉。然后你就又没有实权了。
比如
天平节度使石守信兼侍中
忠武节度使王审琦,并加同平章政事
石守信就是吃白饭,而王审琦则可以参加政治决策的讨论。如果老赵有天不开心了,把这个“加同平章政事”一抹掉。王审琦就也吃白饭了。
这样一折腾,兵,人事,财,基本完全分开了。而只有皇帝有统合这一切的资格。
你要经常学习我的主题帖
站内帖子:宋朝的思路是对的,可惜时代不对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14:57这一原则是谁发明的?
中国是从宋朝开始的,被唐朝武将下克上搞怕了,但是用力过猛,搞的自己也武德沦丧,对外战争彻底萎了。明朝继承了这个原则,加以修正既要也要就好多了。
西方也有这个原则,比如美国国防部长是文官、他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的上司。罗马帝国的时候还不会,也是禁卫军经常废立皇帝。
这个原则是谁发明的?东西方有交流过么?
宋朝武将有个屁的地位。从宋仁宗开始,武将就是个断了脊梁的狗了。
焦用犯了事,被韩琦抓住了,狄青去求情,说焦用打仗很勇猛,是个好男儿,韩琦回狄青: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就是说,你们武官算个屁好男儿,中了状元的才是好男儿。然后当着狄青的面把焦用给砍了,狄青吓得屁话都不敢说。
对,文官节制武官是对的,但不应当把武人的面皮死命往地上摩擦。
宋朝,就有点太羞辱武人军人了,军人愿意打仗才怪。所谓贼配军,当兵要在脸上刺字。
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也完全没有地位。
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8月 29日 02:33对,文官节制武官是对的,但不应当把武人的面皮死命往地上摩擦。
宋朝,就有点太羞辱武人军人了,军人愿意打仗才怪。所谓贼配军,当兵要在脸上刺字。
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也完全没有地位。
罪犯发配充军才要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