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分析
全诗共四联八句(按对仗来看为八联十六句),对仗工整,格律严谨,诗歌语调昂扬,有很强的叙事性与抒情性,描绘了从夜宿庐山、回忆革命岁月,到现实中的誓言与抱负,最后升华为对国家兴盛的期许。
二、内容解析
开篇写景抒怀:
夜宿牯岭傍美庐,岚光如织树影疏。
垣墙寂寂人何在?风过梧桐忆昔途。
诗人夜宿庐山牯岭旁边的“美庐”,即蒋介石旧居,借夜色、岚光、树影等描写出静谧的氛围;
“人何在”引出追忆,风吹梧桐,触景生情,忆及旧日革命征程。
回顾革命斗争与誓言:
卧薪尝胆图王事,羽檄频飞战未输。
渝州再聚中流誓,夙夜为谋共捧枢。
引用“卧薪尝胆”典故,表示艰苦奋斗的志向;
“羽檄”即战事频繁,强调革命斗争的激烈;
“渝州再聚”可指重庆时期中共与国民党的博弈或重要会议;
“共捧枢”意指同心协力谋国事,表露出历史担当。
胜利与现实变迁:
百万雄师开虎步,江山易帜隔烟濡。
欲登旧隐穿云路,重入名门感慨殊。
描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南下,改变国家命运;
“江山易帜”暗指政权更迭;
登庐山再入“名门”(指美庐),感慨物是人非,时代变迁。
收束升华:
七六开元兴社稷,千山万水尽宏图。
蛰龙奋起冲天势,同舟共济御外侮。
点明“七六开元”(1976年后改革开放或新时期开始),国家重新出发;
“蛰龙奋起”喻国家崛起,百废俱兴;
最后一句表现团结抗敌、民族凝聚的力量。
三、艺术特色
用典得当:如“卧薪尝胆”、“羽檄”、“江山易帜”、“蛰龙”等;
情景交融:前半部分景中有情,后半转为历史叙述,最后抒发时代抱负;
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显示出较高的诗艺修养;
情感深沉:从缅怀到感慨再到振奋,情绪起伏有致。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纪念革命历史、缅怀前人、激励当下的抒情史诗。既有历史纵深感,也有现实温度,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写景起笔,过渡到历史回顾,最后抒发理想和信念,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丘成桐作诗
版主: kazaawang, wh
#22 Re: 丘成桐作诗
laocat那段没你的通俗易懂awaydream 写了: 2025年 5月 7日 16:52 五步打油诗之 包帝近平
帖子 由 awaydream » 8月 22, 2022, 3:09 pm
五步打油诗之 包帝近平
说英雄,道英雄
英雄待在北京城
十里山路不换肩
五湖四海背书名
卢梭雨果伏尔泰
盘盘都是我的菜
斯密德曼李嘉图
就问你们谁不服
民主自由喊上天
修完宪法当大仙
仙人指路无人挡
谁挡谁到路边躺
春风十里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相逢不敢开小口
怕得妄议全能神
全能大神法力宽
党徒遍及宇宙间
想捞黑鱼捞黑鱼
想要香煎就香煎
新冠封城阴森森
恐怖大白夜登门
腰悬东厂格杀令
专抓发烧咳嗽人
法力虽然非常大
劲用过了也害怕
呱呱婴儿日日少
苍苍白发大爆炸
人数没少劳力枯
白发泱泱黑发疏
六条老根一根韭
割不胜割日见秃 (本节为laocat 作)
经济不涨有点急
想起房产大生意
党员每人买五套
红红火火把山移
种种复杂如翻山
翻山如履平地间
不怕牛鬼蛇神绊
一心一意只向前
十月大会一声响
红色江山还属党
党的恩泽遍天下
党的寿命万年长
完
by awaydream于梦远斋 ,兼听laocat意见
08/22/2022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

#24 Re: 丘成桐作诗
我没觉得是阴谋,不过读起来还是很好玩,描写生动入微awaydream 写了: 2025年 5月 7日 16:56 二十五步打油诗之胡锦涛被驱离中共20大会场
帖子 由 awaydream » 2022-10-22 10:48
共产黑帮选大王
会场千人乌泱泱
东厂锦衣直闯入
欲捕退位老贤王
贤王左顾复右盼
不见众将来帮忙
司农司徒大司空
目不斜视向前方
唯有太尉欲援手
大内司礼拊其旁
双手半空惊缩回
毛巾擦脸掩慌张
贤王愧见大势去
亦自强忍悲与伤
轻触赳赳司马背
寥寥数语做收场
亦曾轻拍丞相肩
动作轻微意味长
似曾相识三国事
司马三公控全场
先赚曹爽再灭魏
王濬楼船下淮扬
宫廷今日生此事
不知明日向何方
武统台湾未知否
硬刚美帝亦不详
文革改革两条道
前路坎坷泪茫茫
新冠清零百业凋
九州各地看桥忙
水亦载舟亦覆舟
不可贪功学隋炀
功名未立身首异
一剖黄土枉断肠
胡锦涛被拖离20大会场
Former Chinese leader Hu unexpectedly leaves Congress closing ceremony | AFP

#25 Re: 丘成桐作诗
你改的还是AI改的?... 写了: 2025年 5月 7日 17:00 稍做修改
夜宿牯岭傍美庐,岚光如织树影疏。
垣墙寂寂人何在?风过梧桐忆昔途。
卧薪尝胆图王事,羽檄频飞战未输。
渝州再聚中流誓,夙夜为谋共捧枢。
百万雄师开虎步,江山易帜隔烟濡。
欲登旧隐穿云路,重入名门感慨殊。
七六开元兴社稷,千山万水尽宏图。
蛰龙奋起冲天势,同舟共济御外侮。
原诗
暮春夜宿廬山
夜宿牯嶺傍美廬,嵐煙靄靄樹扶疏。
垣牆依稀人已矣,梧桐静倚想當初。
鷹揚虎視逐神州,羽飛檄馳戰未休。
渝州重會道久違,八年克難是同仇。
百万雄師旗幟改,國共對峙隔一海。
試登名山入宅門,復道久違多感慨。
七六年來闢天地,極目山河真壯麗。
外禦其侮並比肩,毋礙蟄龍沖天勢。
丘成桐
二零二五年五月七
#26 Re: 丘成桐作诗
看看ai改的
ChatGPT 说: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主要围绕诗人夜宿庐山美庐旧地的感怀,追忆国共内战、解放战争的艰辛历程,以及对统一与复兴的情感寄托。整首诗有较强的历史感、抒情性与时代特征。下面是具体分析及修改建议:
一、原诗内容分析
1. 首联:
夜宿牯岭傍美庐,岚烟霭霭树扶疏。
描绘夜宿庐山,环境清幽,树影扶疏,霭气缭绕,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引发沉思。
2. 颔联:
垣墙依稀人已矣,梧桐静倚想当初。
通过废旧的垣墙和静默的梧桐,引出对往昔的缅怀,借景抒情,“人已矣”传递出历史人物已成过往,抒发怀旧与感叹。
3. 颈联:
鹰扬虎视逐神州,羽飞檄驰战未休。
渝州重会道久违,八年克难是同仇。
回顾抗战与国共合作历史。“鹰扬虎视”形容奋勇抗敌,强调统一中华的志向;“八年克难”指抗战胜利,点出同仇敌忾之情。
4. 尾联:
百万雄师旗帜改,国共对峙隔一海。
试登名山入宅门,复道久违多感慨。
七六年来辟天地,极目山河真壮丽。
外御其侮并比肩,毋碍蛰龙冲天势。
尾声通过现实与理想对比,抒发对历史分裂局面的感慨与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热切期待。“蛰龙冲天”象征民族复兴的力量。
二、优点总结
情感深沉,抒发历史感慨自然流畅;
用典得当,如“羽飞檄驰”“蛰龙冲天”;
结构完整,时间线清晰(从当下回溯抗战,再回到现实);
对仗工整,用词庄重有力。
三、存在问题与修改建议
语言略显陈旧,缺乏新意
建议适当引入现代汉语表达或新意象,使诗歌更具时代气息。
“百萬雄師旗幟改”句意略显含糊
原句表达有些跳跃,建议更明确,如改为:
百万雄师逐鹿去,旗帜分张隔海遥。
结构略显松散,可精炼集中
最后一联(尤其是“极目山河真壮丽”)略显口号式,可精炼为:
七六开来天地阔,极目神州气象新。
押韵不够统一,建议统一韵脚
如全诗采用“u”韵(如庐、疏、初、仇、休、感慨等),建议在尾联维持一致,避免出现“丽”“势”这种“i”韵。
四、综合建议(简化版本)
保留整体情感基调与结构;
统一押韵;
增强语言新意,减少陈词;
精简尾联,增强诗的整体凝练感与回响力。
以下是根据你的原诗进行润色修改后的版本,保持原意、情感与结构的同时,优化语言表达、押韵和节奏:
夜宿庐山美庐侧,岚烟缥缈树扶疏。
残垣断瓦人何在?梧桐静倚梦当初。
鹰扬虎视争神州,檄电飞驰战未休。
渝地重逢谈旧谊,八年同仇志未休。
百万雄师逐鹿去,旌旗分裂隔汪流。
重登名岭开旧户,再入堂前感慨稠。
七六年来天地阔,极目山河气象浮。
共御外侮肩并立,蛰龙破雾上云头。
修改要点简述:
语言现代化:“缥缈”“梦当初”等词更具诗意且现代感;
意象清晰:“檄电飞驰”“蛰龙破雾”增强画面感;
押韵统一:基本采用“u”韵结尾,统一音律;
结构紧凑:删去部分重复或赘述的表达,使节奏更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