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写了: 2022年 9月 14日 08:34 天伦之乐可以写成大家爱看的好文章啊,当然不只是几个好玩的案例,要看整篇文章怎么样了。名人确实容易发文章,不过作家大都也是从无名之辈开始发文章的。生活小文章可以投稿报刊杂志,如果发表了就也有稿费啦。发得多了没准也成了个小小的名人,哈哈。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版主: kazaawang, wh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年轻时候当然都是无名之辈,但是这些无名之辈的后面大都有一个有来头的老爹,或者至少其他什么近亲。仔细看看这些名人,就会发现知识界名人差不多都是书香世家出来的,大量的二代。这些背景就意味着人脉,意味着在无名阶段就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机会,包括发表作品成为名人的机会,并非只有成名之后才容易发。这钱钟书一家子都是这样。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我感觉学者有家学渊源的多,读书积累比别人早很占优势。作家更需要天赋。钱钟书主要还是学者,《围城》记得是他教书之余的消遣之作,其他还有少许短篇、散文等;绝大部分是学术研究。reknaz 写了: 2022年 9月 15日 23:23 年轻时候当然都是无名之辈,但是这些无名之辈的后面大都有一个有来头的老爹,或者至少其他什么近亲。仔细看看这些名人,就会发现知识界名人差不多都是书香世家出来的,大量的二代。这些背景就意味着人脉,意味着在无名阶段就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机会,包括发表作品成为名人的机会,并非只有成名之后才容易发。这钱钟书一家子都是这样。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我也想过长生不老药,但是又觉得会不会很孤独无聊伤感呢(假设其他人都是正常寿命)?
像星际穿越里,男主角看着自己的女儿白发苍苍的样子...或者三体里罗辑跨越几个世纪后的那种孤独苍凉
想起一个电影 age of adaline,就是由长生不老引出的故事
我其实最想要的是孙猴子的那些神通法术,哈哈
像星际穿越里,男主角看着自己的女儿白发苍苍的样子...或者三体里罗辑跨越几个世纪后的那种孤独苍凉
想起一个电影 age of adaline,就是由长生不老引出的故事
我其实最想要的是孙猴子的那些神通法术,哈哈
wh. 写了: 2022年 9月 12日 08:51 我也不关心政治。仙家法宝么,我要长生不老药,哈哈。你呢?
是,钱钟书作为学者,在国外研究中国文学必然是边缘性工作。就像很多出国的作家、学者、艺人大都泯然众人,失去主场,难有大发展。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家学渊源的本质其实就是早年接触书籍和受教育的条件和无名时候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文科出身的父母孩子也是搞文科的多,理工的大牛挖挖都有理工的长辈。这些对普通资质的人特别重要,直接决定起始台阶有多高。钱家这三口,即便同样的才华,如果生于普通之家,恐怕也是另一番景象,毕竟清华破格录取不是随便给的。wh. 写了: 2022年 9月 16日 04:34 我感觉学者有家学渊源的多,读书积累比别人早很占优势。作家更需要天赋。钱钟书主要还是学者,《围城》记得是他教书之余的消遣之作,其他还有少许短篇、散文等;绝大部分是学术研究。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荒原》开头引用古罗马神话里的Sybil,向阿波罗求得了长生,但忘了求不老。后来皱缩成核桃壳一样的老女人,关在笼子里被小男孩们嘲笑。男孩问她要什么,她说I want to die. 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还有一个记忆女神还是什么女神是倒行的,永远往后看,带着所有的回忆,却又无可奈何地往前飞。emtf 写了: 2022年 9月 16日 22:53 我也想过长生不老药,但是又觉得会不会很孤独无聊伤感呢(假设其他人都是正常寿命)?
像星际穿越里,男主角看着自己的女儿白发苍苍的样子...或者三体里罗辑跨越几个世纪后的那种孤独苍凉
想起一个电影 age of adaline,就是由长生不老引出的故事
我其实最想要的是孙猴子的那些神通法术,哈哈
Age of Adaline回头找来看看。还想起Groundhog Day,男主每天过同一日,后来腻味得天天想办法自杀,就是死不掉,哈哈。
孙猴子太辛苦了,不如做猪八戒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是,学者更多靠积累,世家出身的多。不过作家是完全不同的路径,更多靠天赋。两代或隔代作家也有,但少得多。reknaz 写了: 2022年 9月 17日 10:47 家学渊源的本质其实就是早年接触书籍和受教育的条件和无名时候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文科出身的父母孩子也是搞文科的多,理工的大牛挖挖都有理工的长辈。这些对普通资质的人特别重要,直接决定起始台阶有多高。钱家这三口,即便同样的才华,如果生于普通之家,恐怕也是另一番景象,毕竟清华破格录取不是随便给的。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钱一边写小说,一边显摆自己聪明,一边刻薄别人,是够忙的。wh 写了: 2022年 9月 4日 02:19 如果一对知青夫妇都是上海的,一块回城的概率大概比较大。我叔叔和婶婶都是去桂林的上海知青,姑姑和姑父都是去昆明的上海知青,都一块回城,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同时。可能有先后。我当时很羡慕他们去的都是那么漂亮的地方。
《围城》我读中学时看的,当时不太喜欢,印象中就是沈从文说的“聪明脑壳打架”,小心眼、刻薄、互相看不起等等。不过我后来看杨绛的书很喜欢,总想再复习一下《围城》,说不定也会改观。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钱学术研究是什么?谈艺录算吗?管锥编算吗?还是宋诗选注?算文学研究?觉得他就是玩,只有一些只砖片瓦。而且管锥编所用的手法就是top down,一bottom up就容易出问题。wh 写了: 2022年 9月 16日 04:34 我感觉学者有家学渊源的多,读书积累比别人早很占优势。作家更需要天赋。钱钟书主要还是学者,《围城》记得是他教书之余的消遣之作,其他还有少许短篇、散文等;绝大部分是学术研究。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还是大哥看人比较准。我第一次读围城的时候惊为天人,反复看了好几遍,很多段子都能背下来,经常拿来和好友互相嘲讽。主要是他的那种风格以前从来没见过。后来又找了他的其他著作学习,觉得可能是自己水平太低,领会不到。再后来突然想到,也许围城就是他的巅峰了

wh 写了: 2022年 9月 4日 02:19 《围城》我读中学时看的,当时不太喜欢,印象中就是沈从文说的“聪明脑壳打架”,小心眼、刻薄、互相看不起等等。不过我后来看杨绛的书很喜欢,总想再复习一下《围城》,说不定也会改观。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钱钟书和张爱玲当年被美国学者夏志清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两个最伟大的作者。这个和国内的的观念大相径庭,当年掀起了钱钟书的热潮。现在回头看看,当年的排名还是有些道理。这两个作家的成就还是敢不上鲁迅巴金矛盾老舍。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比较文学?他记性绝佳,拿一条素材就能想起中外十几条类似素材。不过似乎没有理论上升,只限于数据比较。我一个老师说他还是传统的中式文人,不是西式学者。forecasting 写了: 2024年 10月 31日 11:07 钱学术研究是什么?谈艺录算吗?管锥编算吗?还是宋诗选注?算文学研究?觉得他就是玩,只有一些只砖片瓦。而且管锥编所用的手法就是top down,一bottom up就容易出问题。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我的感觉是他其实没什么自诩,不知道前面楼里有没有提过,他对杨绛一片赤子之心,年轻时在她脸上画乌龟,到年纪大了还每天下班后去杨绛工作的外文所,两个老人在办公室嘻嘻哈哈捉迷藏,一派纯真。他当社科院副院长时非常低调,不讲大话喊口号。去世前遗言不举行仪式,不要花篮花圈,不留骨灰。不过他确实看不起虚荣、势利、虚伪……的圈内人,下笔尖刻。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哈哈你怎么也搞笑叫大哥……我是小弟我是小弟maywhite 写了: 2024年 10月 31日 11:57 还是大哥看人比较准。我第一次读围城的时候惊为天人,反复看了好几遍,很多段子都能背下来,经常拿来和好友互相嘲讽。主要是他的那种风格以前从来没见过。后来又找了他的其他著作学习,觉得可能是自己水平太低,领会不到。再后来突然想到,也许围城就是他的巅峰了![]()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夏志清反中,崇尚唯美派,说话又很夸张。不过对国内一时独大的革命文学有反拨效果,张爱玲、沈从文、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唯美派曾经风行一时。各有各的好Zhive 写了: 2024年 10月 31日 14:15 钱钟书和张爱玲当年被美国学者夏志清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两个最伟大的作者。这个和国内的的观念大相径庭,当年掀起了钱钟书的热潮。现在回头看看,当年的排名还是有些道理。这两个作家的成就还是敢不上鲁迅巴金矛盾老舍。

Re: 转一篇从黄蜀芹的《孽债》和《围城》引发的深度八卦
看来你您对他们两位都比较熟
。杨绛认为唐晓芙的原型就是自己,您觉得呢?

wh 写了: 2024年 10月 31日 16:00 我的感觉是他其实没什么自诩,不知道前面楼里有没有提过,他对杨绛一片赤子之心,年轻时在她脸上画乌龟,到年纪大了还每天下班后去杨绛工作的外文所,两个老人在办公室嘻嘻哈哈捉迷藏,一派纯真。他当社科院副院长时非常低调,不讲大话喊口号。去世前遗言不举行仪式,不要花篮花圈,不留骨灰。不过他确实看不起虚荣、势利、虚伪……的圈内人,下笔尖刻。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