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论死亡(3)

回复
ValarMorghulis(非死不可)楼主
正式会员
正式会员
帖子互动: 2
帖子: 27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16日 18:59

人到中年论死亡(3)

帖子 ValarMorghulis(非死不可)楼主 »

很多老莫家里,会在角落里放一个神龛,摆个基督像,放些花和水果,还有几张去世家人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时候高高的挂在墙上靠近天花板的地方,有的时候就在墙中间。

很多老中家里,会有些类似的布置。基督像换成观音或者关公,花和水果换成香炉,照片一般就高高的挂在墙上。小时候,上面的照片是我爷爷奶奶也许还有太爷爷,都没怎么见过真人,好歹还有个名字,或许还有个生卒年。素描大头照,眼睛直勾勾的从上看下来,颇为瘆人。后来,我太奶奶上去了,再后来,我父亲也上去了,这次换了彩照。于是就有些不愿意多看了,难受。

老莫在电影《coco》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被他人遗忘,才是彻底死亡。所以家人不能遗忘死去的亲人,这样亲人才能在每年的死人节重返人间,享受些香火。这和中国习俗很相似。每年的清明,国内要去扫墓,祭祀亲人。在我家乡,要做一桌好吃的,请老祖宗到家里吃饭,保佑子孙后辈。

只是,这些老祖宗们的姓名,大多不知道了。在老莫们看来,就彻底死亡了。

以前有家谱。我们前后两个村庄基本都是一个姓,都是一家人。起码在清朝光绪年间还有祠堂 – 当年翻修祠堂,立了石碑,记录每家人捐款数额,我小时候在一户人家墙上发现这石碑的片断。后来呢?家谱没了,祠堂没了,祖坟拆迁了好几回,到现在我连自己爷爷奶奶叫什么都不记得,再往上就更不用说了。我妈那边,据说是宋朝南迁来的,上千年的定居,一样找不到家谱。

偶尔在这边找到一本书,我家乡某个大家族的工商业发展记录。家族千年传承,唐宋的时候还有些不清不楚,明以后每代人出了哪些优秀子弟,都记录在案。这是因为家族大了,有钱了,解放前很多子弟逃离大陆去了香港和外国,所以家谱还保留着,所以先辈的轶事还可以流传。如我等虽然家族人数不少,解放前发了财的也有那么一两家,但积累不够,未能惠及他人。家谱一烧,祠堂一倒,家族记忆就烟消云散。

也许年轻的时候我没有觉得家族记忆如何如何,现在想来,土工作孽,把中国人的传统生生掐灭。我家几百年上千年的根,就这么断了。所以还谈什么落叶归根?
thrifty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89
帖子: 367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4:02

Re: 人到中年论死亡(3)

帖子 thrifty »

写得好
ValarMorghulis 写了: 2023年 8月 6日 07:23 很多老莫家里,会在角落里放一个神龛,摆个基督像,放些花和水果,还有几张去世家人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时候高高的挂在墙上靠近天花板的地方,有的时候就在墙中间。

很多老中家里,会有些类似的布置。基督像换成观音或者关公,花和水果换成香炉,照片一般就高高的挂在墙上。小时候,上面的照片是我爷爷奶奶也许还有太爷爷,都没怎么见过真人,好歹还有个名字,或许还有个生卒年。素描大头照,眼睛直勾勾的从上看下来,颇为瘆人。后来,我太奶奶上去了,再后来,我父亲也上去了,这次换了彩照。于是就有些不愿意多看了,难受。

老莫在电影《coco》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被他人遗忘,才是彻底死亡。所以家人不能遗忘死去的亲人,这样亲人才能在每年的死人节重返人间,享受些香火。这和中国习俗很相似。每年的清明,国内要去扫墓,祭祀亲人。在我家乡,要做一桌好吃的,请老祖宗到家里吃饭,保佑子孙后辈。

只是,这些老祖宗们的姓名,大多不知道了。在老莫们看来,就彻底死亡了。

以前有家谱。我们前后两个村庄基本都是一个姓,都是一家人。起码在清朝光绪年间还有祠堂 – 当年翻修祠堂,立了石碑,记录每家人捐款数额,我小时候在一户人家墙上发现这石碑的片断。后来呢?家谱没了,祠堂没了,祖坟拆迁了好几回,到现在我连自己爷爷奶奶叫什么都不记得,再往上就更不用说了。我妈那边,据说是宋朝南迁来的,上千年的定居,一样找不到家谱。

偶尔在这边找到一本书,我家乡某个大家族的工商业发展记录。家族千年传承,唐宋的时候还有些不清不楚,明以后每代人出了哪些优秀子弟,都记录在案。这是因为家族大了,有钱了,解放前很多子弟逃离大陆去了香港和外国,所以家谱还保留着,所以先辈的轶事还可以流传。如我等虽然家族人数不少,解放前发了财的也有那么一两家,但积累不够,未能惠及他人。家谱一烧,祠堂一倒,家族记忆就烟消云散。

也许年轻的时候我没有觉得家族记忆如何如何,现在想来,土工作孽,把中国人的传统生生掐灭。我家几百年上千年的根,就这么断了。所以还谈什么落叶归根?
Wawa123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240
帖子: 958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1:09

Re: 人到中年论死亡(3)

帖子 Wawa123 »

圣经里有太祖先清清楚楚
中帝家谱也是一样

一个因素 为什么有太人抱团
中帝人心散了
x1 图片
头像
CTRL-Z(回到从前)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59
帖子: 963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4日 10:43

Re: 人到中年论死亡(3)

帖子 CTRL-Z(回到从前) »

ValarMorghulis 写了: 2023年 8月 6日 07:23 很多老莫家里,会在角落里放一个神龛,摆个基督像,放些花和水果,还有几张去世家人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时候高高的挂在墙上靠近天花板的地方,有的时候就在墙中间。

很多老中家里,会有些类似的布置。基督像换成观音或者关公,花和水果换成香炉,照片一般就高高的挂在墙上。小时候,上面的照片是我爷爷奶奶也许还有太爷爷,都没怎么见过真人,好歹还有个名字,或许还有个生卒年。素描大头照,眼睛直勾勾的从上看下来,颇为瘆人。后来,我太奶奶上去了,再后来,我父亲也上去了,这次换了彩照。于是就有些不愿意多看了,难受。

老莫在电影《coco》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被他人遗忘,才是彻底死亡。所以家人不能遗忘死去的亲人,这样亲人才能在每年的死人节重返人间,享受些香火。这和中国习俗很相似。每年的清明,国内要去扫墓,祭祀亲人。在我家乡,要做一桌好吃的,请老祖宗到家里吃饭,保佑子孙后辈。

只是,这些老祖宗们的姓名,大多不知道了。在老莫们看来,就彻底死亡了。

以前有家谱。我们前后两个村庄基本都是一个姓,都是一家人。起码在清朝光绪年间还有祠堂 – 当年翻修祠堂,立了石碑,记录每家人捐款数额,我小时候在一户人家墙上发现这石碑的片断。后来呢?家谱没了,祠堂没了,祖坟拆迁了好几回,到现在我连自己爷爷奶奶叫什么都不记得,再往上就更不用说了。我妈那边,据说是宋朝南迁来的,上千年的定居,一样找不到家谱。

偶尔在这边找到一本书,我家乡某个大家族的工商业发展记录。家族千年传承,唐宋的时候还有些不清不楚,明以后每代人出了哪些优秀子弟,都记录在案。这是因为家族大了,有钱了,解放前很多子弟逃离大陆去了香港和外国,所以家谱还保留着,所以先辈的轶事还可以流传。如我等虽然家族人数不少,解放前发了财的也有那么一两家,但积累不够,未能惠及他人。家谱一烧,祠堂一倒,家族记忆就烟消云散。

也许年轻的时候我没有觉得家族记忆如何如何,现在想来,土工作孽,把中国人的传统生生掐灭。我家几百年上千年的根,就这么断了。所以还谈什么落叶归根?
写写好,但是别太难受了

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个体生S观的东西

还有更复杂的大中小社群生存观的东西

千言难尽的

冥冥中自有天意
x1 图片
回复

回到 “人到中年(Mid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