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版主: Softfist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李尚福当国防部长后,关于红色基因传承,将门虎子的一类的文章多了。特别是李尚福受美帝制裁,大大依然安排他出任负责军事外交的国防部长突显大大爆操美帝的风采。等出官方新闻了,咱再一篇篇重新细细品一下,这里就不说了,单聊李尚福他爹的军衔。
1,目前资料看李绍珠55年并未授勋,他在军队干了一辈子,始终没有拿军衔,一个原因可能是对55年授衔的级别不满,当然也会有其他原因。看有人质疑为什么一个老红军解放战争才是个团长,其实这个级别已经算是中等偏上了,上中产了。
红军到达陕北的有几万人,红一有七千人。55年授勋,十元帅,十大将,55上将,174中将,798少将,后来补授加晋升到65年军衔取消时少将有1360人,55年授勋的大校1266位大校、4439位上校、8139位中校、20799位少校。
由此可见,55年将军和大校一级也不过两千多人,加上上校将近七千人,就算是个上校,也起码是老红军的top 五分之一了,上中产稳稳的。
2,那么李绍珠如果授衔的话,军衔大概是多少呐? 大校能够到,但从他没衔的情况看,可能当时没拿到大校。
李绍珠在红军时期做到步兵连长,炮兵连长,要拿八一勋章,连级干部只能拿三级八一勋章,有人提的吴法宪是二级八一勋章,长征结束时他是红二团的政委,邱会作也是二级八一勋章,他是军委四局的科长,四局没处,下面就是科。二级八一勋章授予的是红军时期团营团级干部。二级八一勋章授予的有1467人,三级的有5339人。
李绍珠差不多就是大校上校之间。
李绍珠在抗战时期八年营长,这个是标准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和连级及与其职务相当的干部。 这时候吴法宪邱会作颗都是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了。一共313人获得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勋时4152人发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31098人以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虽然也是三级,但是相对地位可就下降太多了,同级三万人呐
解放战争时期,李绍珠是团长,这也是三级解放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团营级干部。一共993人获得一级解放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军以上干部,里面有100个大校呐。4,932人授予二级解放勋章,54879人三级解放勋章。
所以李绍珠是标准的三个三级勋章,这样的资历大校够呛,也可以上,上校又富裕一点。
3,李绍珠能力有问题吗?
说句实话,没问题。李绍珠红军时期做到红一军团的炮连连长。炮连在旧军队算是高科技兵种。蒋介石看不上其他人,对自己军事技能非常自信,也是因为在日本读的是炮科。老蒋到处指点阵地安排,确实有他一定的道理,国军军事教育太差。老彭也到处指责别人阵地安排,看啥都不顺眼。
陈诚会打炮,三年升师长,是国军流行的顺口溜。彭德怀在我军横着走,谁都看不起,也是因为他是炮兵出身。
李绍珠能从步兵连长当到炮兵连长,肯定足够聪明。
4,红军起点低是后来地位的致命弱点
李绍珠是32年参加的红军,这在中央红军里不算早。要造反得趁早,早日造反摆脱小粉红才是要点。红军也分时期,一个是32年之前,那时候红军还算少,你要是2728年29年就入伙了,那是可以奢望个将军的,而且是中将以上。3031年也可以,这个就要看能力造化了。
32年周恩来到了苏区,红军开始正规化,很大规模的扩了一次红,这就是二十万规模的扩红,在这里面想要脱颖而出就很难了。上面有老红军压着,进步就慢。李绍珠当兵不到一年33年升了班长,还在红二师要一直到遵义前才当上排长。
所以他红军地位低是致命弱点,地位低人脉就不够,后来想调动也找不到贵人。像邱会作,想去东北就去东北,想上谁的船就上谁的船,那就是人脉啊。
5,红军地位低也还好,但后来脱离了红一体系
其实红军地位低也还好,毕竟红二师,根红苗正。但是李连长到了快抗日时期运气就不好。应该是因为我党认为他人很可靠,直罗镇战役后,他从红二师炮兵连连长转任到新部队红30军当连长
红三十军是什么部队呐。李木匠就当过红30军军长,当时红30军随着西路军在河西覆灭,李木匠有担当,带队逃去了新疆。即使在我党领导下,部队没了,番号也是要复用的。我党就把这个番号给了陕北红军,但不是刘志丹部,刘志丹部编的是红28军,红30军给的阎红彦,阎红彦虽是陕北红军,但和刘志丹不是一伙的,后来小说反党就是阎红彦搞的,针对习仲勋。
红30军番号给了阎红彦,但阎红彦部只有六百人,所以中央从后方延安部队中又补了600人给红30军,李连长不幸命中。东征时张闻天给后方发电提到此事,“2月初由阎红彦和蔡树藩新组建的红三十军仅600人,须再补充600人,希望以延安脱离生产之部队进行补充。”。
李连长显然当时政治过关,毕竟是去掺石头的,石头要过硬啊,其次他当时没拉去生产算是精锐了。总之这样他稀里糊涂的去了红30军当连长,离开了红2师,当然也就离开了双红一体系。
东征后,又编入129师,他就去129师当了129师炮兵连连长。本来虽然莫名其妙从双红一的根红苗正成为了有反贼污点的杂牌军,但重回军事正途也是好事。但是过了几个月,李连长升官了,升官伴随着调动,他去了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当一营营长,而且这个团长还是阎红彦,所以还是跟着陕北红军部队混,双红一正途的去了杂牌。
他要一直在八路军留守兵团混也还好,45年后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整个去了东北,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带着留守兵团里原来115师的老部队去找林总了。但李营长42年跟着警备第一旅划归了晋绥,掉到晋绥坑里去了。
作为对比,38年八路军组建炮兵团,武亭当团长,政委是彭德怀起义时的炮班班长邱创成中将,炮团的参谋长匡裕民后来也是中将,政治部主任袁光是少将。炮兵团组建叫团,其实部队就三个炮兵连。李营长要是不去保卫延安,作为115师的炮连连长,129师的炮连连长,到里面混个连长不在话下。几乎可以保证55年授勋一个大校,在65年前晋升少将。
要是解放战争去了东野,在红二师老师长刘亚楼那里,混个炮兵师师长总可以吧。反正起码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是能保住的。
细究起来,李营长这么颠沛流离,其实和他这个炮兵有关。红军在延安没什么炮,也没炮弹,炮连就是训练而已。又打不了仗,那么有什么事都能摊上。上级让红一去支援下红30军,红一首长一看谁闲着呐,炮连啊,那连长去吧。八路军留守部队找人,向各师要人,129师一看,闲着个炮连呐,连长去一下吧,还能升官。一句话,炮连当时没用,有什么顶缸的,炮连连长上吧
问题是留守兵团和晋绥这地方,又扩不了编,穷地方养不起人;又不打仗,死不了人,没空缺空出来补。所以抗战八年,李营长一直是营长。
6,晋绥大坑
李营长42年到了晋绥贺总门下,他1937年12月升的营长到45年8月,日本要投降了,我党要抢地盘,各路诸侯纷纷组建野战军,贺龙也组建晋绥野战军,这样扩编,有了坑,李营长才成为李副团长。要是留在115师,或者在129师,李营长早升团长,当军分区司令,呼唤意大利炮了,到处泡女护士女学生了。
这倒不是说贺总山头主义,当然贺总山头主义是前几的,晋绥也实在是没坑。一直到49年2月李副团长才把副字去掉。这就落后老兄弟们很大一块了。
而且更要命的,其实他这个部队和地方部队一个待遇,不是主力。他的部队属于一野第七军,谁的嫡系都不是。所以胜利后第一批裁撤,第7军裁撤,李团长所在师改编成了铁道兵第五师,李团长升任参谋长。
所以到授勋时,老李的衔不好授。他当副团长团长在独十旅,独十旅旅长,后来铁道部5师师长何辉燕老资历,29年加入红军,红四出身,抗大工作过,有文化,在晋绥385旅当过旅参谋长,然后担任晋绥独十旅旅长,李在独十旅担任副团长团长,55年少将。
独十旅政委朱绍田是贺龙警卫员,29年入伍,担任过红军时期的师政委,手里应该肃过不少反。这个没法比,55年少将。
独十旅副旅长,周智高,江西人,六军团的,红二系统的人。红军时当过特务营营长,抗战时当过晋绥吕梁军区九分区司令员。55年大校。
所以老李授勋,大校封顶,但最后没有军衔,应该是大校没拿到。觉得丢份,干脆不要了。这个当时不少人这么干的。不少人这么干就转地方了,但铁道兵特殊,本来就军民之间,所以也就对付着来了。
7,塞翁失马
老李没留在115师系统,也没留在129师系统,看来是发展差了,但塞翁失马。他这资历是从红一的红二师炮连,到了红四129师炮连连长,再到晋绥120师系统当营长。在我军有类似经历的也有一人,不过级别就高多了。
谁呐,我党柱国大将军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之父张宗逊上将啊。张宗逊是跟着老毛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的,在31团当连长的,正经双红一,当过红12军军长,三军团四师师长。红一红四会师后,去红四第四军担任参谋长。抗战后到120师担任358旅旅长,后来担任一野副司令员。
老李和张宗逊地位看着差得远,但真聊,可就有共同语言了。特别是儿子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
所以塞翁失马,焉知福祸啊。
1,目前资料看李绍珠55年并未授勋,他在军队干了一辈子,始终没有拿军衔,一个原因可能是对55年授衔的级别不满,当然也会有其他原因。看有人质疑为什么一个老红军解放战争才是个团长,其实这个级别已经算是中等偏上了,上中产了。
红军到达陕北的有几万人,红一有七千人。55年授勋,十元帅,十大将,55上将,174中将,798少将,后来补授加晋升到65年军衔取消时少将有1360人,55年授勋的大校1266位大校、4439位上校、8139位中校、20799位少校。
由此可见,55年将军和大校一级也不过两千多人,加上上校将近七千人,就算是个上校,也起码是老红军的top 五分之一了,上中产稳稳的。
2,那么李绍珠如果授衔的话,军衔大概是多少呐? 大校能够到,但从他没衔的情况看,可能当时没拿到大校。
李绍珠在红军时期做到步兵连长,炮兵连长,要拿八一勋章,连级干部只能拿三级八一勋章,有人提的吴法宪是二级八一勋章,长征结束时他是红二团的政委,邱会作也是二级八一勋章,他是军委四局的科长,四局没处,下面就是科。二级八一勋章授予的是红军时期团营团级干部。二级八一勋章授予的有1467人,三级的有5339人。
李绍珠差不多就是大校上校之间。
李绍珠在抗战时期八年营长,这个是标准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和连级及与其职务相当的干部。 这时候吴法宪邱会作颗都是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了。一共313人获得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勋时4152人发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31098人以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虽然也是三级,但是相对地位可就下降太多了,同级三万人呐
解放战争时期,李绍珠是团长,这也是三级解放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团营级干部。一共993人获得一级解放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军以上干部,里面有100个大校呐。4,932人授予二级解放勋章,54879人三级解放勋章。
所以李绍珠是标准的三个三级勋章,这样的资历大校够呛,也可以上,上校又富裕一点。
3,李绍珠能力有问题吗?
说句实话,没问题。李绍珠红军时期做到红一军团的炮连连长。炮连在旧军队算是高科技兵种。蒋介石看不上其他人,对自己军事技能非常自信,也是因为在日本读的是炮科。老蒋到处指点阵地安排,确实有他一定的道理,国军军事教育太差。老彭也到处指责别人阵地安排,看啥都不顺眼。
陈诚会打炮,三年升师长,是国军流行的顺口溜。彭德怀在我军横着走,谁都看不起,也是因为他是炮兵出身。
李绍珠能从步兵连长当到炮兵连长,肯定足够聪明。
4,红军起点低是后来地位的致命弱点
李绍珠是32年参加的红军,这在中央红军里不算早。要造反得趁早,早日造反摆脱小粉红才是要点。红军也分时期,一个是32年之前,那时候红军还算少,你要是2728年29年就入伙了,那是可以奢望个将军的,而且是中将以上。3031年也可以,这个就要看能力造化了。
32年周恩来到了苏区,红军开始正规化,很大规模的扩了一次红,这就是二十万规模的扩红,在这里面想要脱颖而出就很难了。上面有老红军压着,进步就慢。李绍珠当兵不到一年33年升了班长,还在红二师要一直到遵义前才当上排长。
所以他红军地位低是致命弱点,地位低人脉就不够,后来想调动也找不到贵人。像邱会作,想去东北就去东北,想上谁的船就上谁的船,那就是人脉啊。
5,红军地位低也还好,但后来脱离了红一体系
其实红军地位低也还好,毕竟红二师,根红苗正。但是李连长到了快抗日时期运气就不好。应该是因为我党认为他人很可靠,直罗镇战役后,他从红二师炮兵连连长转任到新部队红30军当连长
红三十军是什么部队呐。李木匠就当过红30军军长,当时红30军随着西路军在河西覆灭,李木匠有担当,带队逃去了新疆。即使在我党领导下,部队没了,番号也是要复用的。我党就把这个番号给了陕北红军,但不是刘志丹部,刘志丹部编的是红28军,红30军给的阎红彦,阎红彦虽是陕北红军,但和刘志丹不是一伙的,后来小说反党就是阎红彦搞的,针对习仲勋。
红30军番号给了阎红彦,但阎红彦部只有六百人,所以中央从后方延安部队中又补了600人给红30军,李连长不幸命中。东征时张闻天给后方发电提到此事,“2月初由阎红彦和蔡树藩新组建的红三十军仅600人,须再补充600人,希望以延安脱离生产之部队进行补充。”。
李连长显然当时政治过关,毕竟是去掺石头的,石头要过硬啊,其次他当时没拉去生产算是精锐了。总之这样他稀里糊涂的去了红30军当连长,离开了红2师,当然也就离开了双红一体系。
东征后,又编入129师,他就去129师当了129师炮兵连连长。本来虽然莫名其妙从双红一的根红苗正成为了有反贼污点的杂牌军,但重回军事正途也是好事。但是过了几个月,李连长升官了,升官伴随着调动,他去了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当一营营长,而且这个团长还是阎红彦,所以还是跟着陕北红军部队混,双红一正途的去了杂牌。
他要一直在八路军留守兵团混也还好,45年后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整个去了东北,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带着留守兵团里原来115师的老部队去找林总了。但李营长42年跟着警备第一旅划归了晋绥,掉到晋绥坑里去了。
作为对比,38年八路军组建炮兵团,武亭当团长,政委是彭德怀起义时的炮班班长邱创成中将,炮团的参谋长匡裕民后来也是中将,政治部主任袁光是少将。炮兵团组建叫团,其实部队就三个炮兵连。李营长要是不去保卫延安,作为115师的炮连连长,129师的炮连连长,到里面混个连长不在话下。几乎可以保证55年授勋一个大校,在65年前晋升少将。
要是解放战争去了东野,在红二师老师长刘亚楼那里,混个炮兵师师长总可以吧。反正起码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是能保住的。
细究起来,李营长这么颠沛流离,其实和他这个炮兵有关。红军在延安没什么炮,也没炮弹,炮连就是训练而已。又打不了仗,那么有什么事都能摊上。上级让红一去支援下红30军,红一首长一看谁闲着呐,炮连啊,那连长去吧。八路军留守部队找人,向各师要人,129师一看,闲着个炮连呐,连长去一下吧,还能升官。一句话,炮连当时没用,有什么顶缸的,炮连连长上吧
问题是留守兵团和晋绥这地方,又扩不了编,穷地方养不起人;又不打仗,死不了人,没空缺空出来补。所以抗战八年,李营长一直是营长。
6,晋绥大坑
李营长42年到了晋绥贺总门下,他1937年12月升的营长到45年8月,日本要投降了,我党要抢地盘,各路诸侯纷纷组建野战军,贺龙也组建晋绥野战军,这样扩编,有了坑,李营长才成为李副团长。要是留在115师,或者在129师,李营长早升团长,当军分区司令,呼唤意大利炮了,到处泡女护士女学生了。
这倒不是说贺总山头主义,当然贺总山头主义是前几的,晋绥也实在是没坑。一直到49年2月李副团长才把副字去掉。这就落后老兄弟们很大一块了。
而且更要命的,其实他这个部队和地方部队一个待遇,不是主力。他的部队属于一野第七军,谁的嫡系都不是。所以胜利后第一批裁撤,第7军裁撤,李团长所在师改编成了铁道兵第五师,李团长升任参谋长。
所以到授勋时,老李的衔不好授。他当副团长团长在独十旅,独十旅旅长,后来铁道部5师师长何辉燕老资历,29年加入红军,红四出身,抗大工作过,有文化,在晋绥385旅当过旅参谋长,然后担任晋绥独十旅旅长,李在独十旅担任副团长团长,55年少将。
独十旅政委朱绍田是贺龙警卫员,29年入伍,担任过红军时期的师政委,手里应该肃过不少反。这个没法比,55年少将。
独十旅副旅长,周智高,江西人,六军团的,红二系统的人。红军时当过特务营营长,抗战时当过晋绥吕梁军区九分区司令员。55年大校。
所以老李授勋,大校封顶,但最后没有军衔,应该是大校没拿到。觉得丢份,干脆不要了。这个当时不少人这么干的。不少人这么干就转地方了,但铁道兵特殊,本来就军民之间,所以也就对付着来了。
7,塞翁失马
老李没留在115师系统,也没留在129师系统,看来是发展差了,但塞翁失马。他这资历是从红一的红二师炮连,到了红四129师炮连连长,再到晋绥120师系统当营长。在我军有类似经历的也有一人,不过级别就高多了。
谁呐,我党柱国大将军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之父张宗逊上将啊。张宗逊是跟着老毛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的,在31团当连长的,正经双红一,当过红12军军长,三军团四师师长。红一红四会师后,去红四第四军担任参谋长。抗战后到120师担任358旅旅长,后来担任一野副司令员。
老李和张宗逊地位看着差得远,但真聊,可就有共同语言了。特别是儿子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
所以塞翁失马,焉知福祸啊。
上次由 lgw 在 2023年 9月 17日 20:57 修改。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成功。
红一到陕北的有7200人,红2是一万一,红四除去西征的2万多,有一万2到了陕北。陕北本地红军7000人。这些人,能活到解放后的,估计不到万人。
所以,他爹去了杂牌部队,没打仗,成功活了下来,也是运气好 。没人关照,进步就慢。
功成不必在我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陕北本地没那么多,大头是红25军吧,起码五千多人。刘志丹只有八九百,阎红彦三四百。总书记 写了: 2023年 9月 17日 21:16 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成功。
红一到陕北的有7200人,红2是一万一,红四除去西征的2万多,有一万2到了陕北。陕北本地红军7000人。这些人,能活到解放后的,估计不到万人。
所以,他爹去了杂牌部队,没打仗,成功活了下来,也是运气好 。没人关照,进步就慢。
活到解放后的起码两万多人,三万人。后来死的没那么多了,主要是病死了。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对,陕北7000就是25加地方杂牌lgw 写了: 2023年 9月 17日 21:19 陕北本地没那么多,大头是红25军吧,起码五千多人。刘志丹只有八九百,阎红彦三四百。
活到解放后的起码两万多人,三万人。后来死的没那么多了,主要是病死了。
功成不必在我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扯这么多没扯到点子上。李绍珠在授勋前已经转到铁道兵序列了。铁道兵是工程部队,不是战斗部队,除了司令员、政委等少数头头有军衔,大部分中下级干部都没授勋。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要留在军队,妥妥的大将。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当时五师的师长政委授了了少将,副师长授了大校。madcoffee 写了: 2023年 9月 17日 21:32 扯这么多没扯到点子上。李绍珠在授勋前已经转到铁道兵序列了。铁道兵是工程部队,不是战斗部队,除了司令员、政委等少数头头有军衔,大部分中下级干部都没授勋。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要留在军队,妥妥的大将。
老李60年代升任师长,接任的罗崇富是大校,他当参谋长时的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后来当了师政委的张汉民是上校。
铁道兵是授衔的。
滕代远没授衔是不给他大将。而且当时铁道兵司令兼政委是王震上将啊。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老狗汪真是懒婆娘的裹脚 LOL
傻逼搞清楚了伍豪和康生谁是特务的总领导了吗?
LOL
傻逼搞清楚了伍豪和康生谁是特务的总领导了吗?
LOL
lgw 写了: 2023年 9月 17日 20:38 李尚福当国防部长后,关于红色基因传承,将门虎子的一类的文章多了。特别是李尚福受美帝制裁,大大依然安排他出任负责军事外交的国防部长突显大大爆操美帝的风采。等出官方新闻了,咱再一篇篇重新细细品一下,这里就不说了,单聊李尚福他爹的军衔。
1,目前资料看李绍珠55年并未授勋,他在军队干了一辈子,始终没有拿军衔,一个原因可能是对55年授衔的级别不满,当然也会有其他原因。看有人质疑为什么一个老红军解放战争才是个团长,其实这个级别已经算是中等偏上了,上中产了。
红军到达陕北的有几万人,红一有七千人。55年授勋,十元帅,十大将,55上将,174中将,798少将,后来补授加晋升到65年军衔取消时少将有1360人,55年授勋的大校1266位大校、4439位上校、8139位中校、20799位少校。
由此可见,55年将军和大校一级也不过两千多人,加上上校将近七千人,就算是个上校,也起码是老红军的top 五分之一了,上中产稳稳的。
2,那么李绍珠如果授衔的话,军衔大概是多少呐? 大校能够到,但从他没衔的情况看,可能当时没拿到大校。
李绍珠在红军时期做到步兵连长,炮兵连长,要拿八一勋章,连级干部只能拿三级八一勋章,有人提的吴法宪是二级八一勋章,长征结束时他是红二团的政委,邱会作也是二级八一勋章,他是军委四局的科长,四局没处,下面就是科。二级八一勋章授予的是红军时期团营团级干部。二级八一勋章授予的有1467人,三级的有5339人。
李绍珠差不多就是大校上校之间。
李绍珠在抗战时期八年营长,这个是标准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和连级及与其职务相当的干部。 这时候吴法宪邱会作颗都是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了。一共313人获得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勋时4152人发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31098人以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虽然也是三级,但是相对地位可就下降太多了,同级三万人呐
解放战争时期,李绍珠是团长,这也是三级解放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团营级干部。一共993人获得一级解放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军以上干部,里面有100个大校呐。4,932人授予二级解放勋章,54879人三级解放勋章。
所以李绍珠是标准的三个三级勋章,这样的资历大校够呛,也可以上,上校又富裕一点。
3,李绍珠能力有问题吗?
说句实话,没问题。李绍珠红军时期做到红一军团的炮连连长。炮连在旧军队算是高科技兵种。蒋介石看不上其他人,对自己军事技能非常自信,也是因为在日本读的是炮科。老蒋到处指点阵地安排,确实有他一定的道理,国军军事教育太差。老彭也到处指责别人阵地安排,看啥都不顺眼。
陈诚会打炮,三年升师长,是国军流行的顺口溜。彭德怀在我军横着走,谁都看不起,也是因为他是炮兵出身。
李绍珠能从步兵连长当到炮兵连长,肯定足够聪明。
4,红军起点低是后来地位的致命弱点
李绍珠是32年参加的红军,这在中央红军里不算早。要造反得趁早,早日造反摆脱小粉红才是要点。红军也分时期,一个是32年之前,那时候红军还算少,你要是2728年29年就入伙了,那是可以奢望个将军的,而且是中将以上。3031年也可以,这个就要看能力造化了。
32年周恩来到了苏区,红军开始正规化,很大规模的扩了一次红,这就是二十万规模的扩红,在这里面想要脱颖而出就很难了。上面有老红军压着,进步就慢。李绍珠当兵不到一年33年升了班长,还在红二师要一直到遵义前才当上排长。
所以他红军地位低是致命弱点,地位低人脉就不够,后来想调动也找不到贵人。像邱会作,想去东北就去东北,想上谁的船就上谁的船,那就是人脉啊。
5,红军地位低也还好,但后来脱离了红一体系
其实红军地位低也还好,毕竟红二师,根红苗正。但是李连长到了快抗日时期运气就不好。应该是因为我党认为他人很可靠,直罗镇战役后,他从红二师炮兵连连长转任到新部队红30军当连长
红三十军是什么部队呐。李木匠就当过红30军军长,当时红30军随着西路军在河西覆灭,李木匠有担当,带队逃去了新疆。即使在我党领导下,部队没了,番号也是要复用的。我党就把这个番号给了陕北红军,但不是刘志丹部,刘志丹部编的是红28军,红30军给的阎红彦,阎红彦虽是陕北红军,但和刘志丹不是一伙的,后来小说反党就是阎红彦搞的,针对习仲勋。
红30军番号给了阎红彦,但阎红彦部只有六百人,所以中央从后方延安部队中又补了600人给红30军,李连长不幸命中。东征时张闻天给后方发电提到此事,“2月初由阎红彦和蔡树藩新组建的红三十军仅600人,须再补充600人,希望以延安脱离生产之部队进行补充。”。
李连长显然当时政治过关,毕竟是去掺石头的,石头要过硬啊,其次他当时没拉去生产算是精锐了。总之这样他稀里糊涂的去了红30军当连长,离开了红2师,当然也就离开了双红一体系。
东征后,又编入129师,他就去129师当了129师炮兵连连长。本来虽然莫名其妙从双红一的根红苗正成为了有反贼污点的杂牌军,但重回军事正途也是好事。但是过了几个月,李连长升官了,升官伴随着调动,他去了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当一营营长,而且这个团长还是阎红彦,所以还是跟着陕北红军部队混,双红一正途的去了杂牌。
他要一直在八路军留守兵团混也还好,45年后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整个去了东北,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带着留守兵团里原来115师的老部队去找林总了。但李营长42年跟着警备第一旅划归了晋绥,掉到晋绥坑里去了。
作为对比,38年八路军组建炮兵团,武亭当团长,政委是彭德怀起义时的炮班班长邱创成中将,炮团的参谋长匡裕民后来也是中将,政治部主任袁光是少将。炮兵团组建叫团,其实部队就三个炮兵连。李营长要是不去保卫延安,作为115师的炮连连长,129师的炮连连长,到里面混个连长不在话下。几乎可以保证55年授勋一个大校,在65年前晋升少将。
要是解放战争去了东野,在红二师老师长刘亚楼那里,混个炮兵师师长总可以吧。反正起码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是能保住的。
细究起来,李营长这么颠沛流离,其实和他这个炮兵有关。红军在延安没什么炮,也没炮弹,炮连就是训练而已。又打不了仗,那么有什么事都能摊上。上级让红一去支援下红30军,红一首长一看谁闲着呐,炮连啊,那连长去吧。八路军留守部队找人,向各师要人,129师一看,闲着个炮连呐,连长去一下吧,还能升官。一句话,炮连当时没用,有什么顶缸的,炮连连长上吧
问题是留守兵团和晋绥这地方,又扩不了编,穷地方养不起人;又不打仗,死不了人,没空缺空出来补。所以抗战八年,李营长一直是营长。
6,晋绥大坑
李营长42年到了晋绥贺总门下,他1937年12月升的营长到45年8月,日本要投降了,我党要抢地盘,各路诸侯纷纷组建野战军,贺龙也组建晋绥野战军,这样扩编,有了坑,李营长才成为李副团长。要是留在115师,或者在129师,李营长早升团长,当军分区司令,呼唤意大利炮了,到处泡女护士女学生了。
这倒不是说贺总山头主义,当然贺总山头主义是前几的,晋绥也实在是没坑。一直到49年2月李副团长才把副字去掉。这就落后老兄弟们很大一块了。
而且更要命的,其实他这个部队和地方部队一个待遇,不是主力。他的部队属于一野第七军,谁的嫡系都不是。所以胜利后第一批裁撤,第7军裁撤,李团长所在师改编成了铁道兵第五师,李团长升任参谋长。
所以到授勋时,老李的衔不好授。他当副团长团长在独十旅,独十旅旅长,后来铁道部5师师长何辉燕老资历,29年加入红军,红四出身,抗大工作过,有文化,在晋绥385旅当过旅参谋长,然后担任晋绥独十旅旅长,李在独十旅担任副团长团长,55年少将。
独十旅政委朱绍田是贺龙警卫员,29年入伍,担任过红军时期的师政委,手里应该肃过不少反。这个没法比,55年少将。
独十旅副旅长,周智高,江西人,六军团的,红二系统的人。红军时当过特务营营长,抗战时当过晋绥吕梁军区九分区司令员。55年大校。
所以老李授勋,大校封顶,但最后没有军衔,应该是大校没拿到。觉得丢份,干脆不要了。这个当时不少人这么干的。不少人这么干就转地方了,但铁道兵特殊,本来就军民之间,所以也就对付着来了。
7,塞翁失马
老李没留在115师系统,也没留在129师系统,看来是发展差了,但塞翁失马。他这资历是从红一的红二师炮连,到了红四129师炮连连长,再到晋绥120师系统当营长。在我军有类似经历的也有一人,不过级别就高多了。
谁呐,我党柱国大将军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之父张宗逊上将啊。张宗逊是跟着老毛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的,在31团当连长的,正经双红一,当过红12军军长,三军团四师师长。红一红四会师后,去红四第四军担任参谋长。抗战后到120师担任358旅旅长,后来担任一野副司令员。
老李和张宗逊地位看着差得远,但真聊,可就有共同语言了。特别是儿子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
所以塞翁失马,焉知福祸啊。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我早就分析过了,和你得出的数字差不多。
Pokerfuker 写了: 2023年 9月 17日 15:14 33年红军大概3~4万人。一个班15人,班长就是top 3000。49年放军大概500万,一个团1500人,团长就是top 3000。这么算,老李属于中规中矩。
Re: 聊一下李尚福他爹的军衔吧
写的不错,赞一个。
人生就是巧合。文中提到的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莫文骅,49年响当当的正兵团级,但是授衔中是唯一一个不是上将的。就是因为当年高岗是西北局书记,他理所应当认为自己应该是留守兵团政委,党指挥枪嘛。但莫是牵头反对的一个,结下梁子了。
到了50年代预备军衔制,部队领导开始定级,作为东北地方领导的老高发了一句话,老干部不要骄傲自满嘛,结果老莫一个毫无争议的正军团级成了副职,中将。高岗干完这个事就倒了。
老将军一辈子过不了这个坎,据说题词的落款都是:“中将莫文骅”。
人生就是巧合。文中提到的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莫文骅,49年响当当的正兵团级,但是授衔中是唯一一个不是上将的。就是因为当年高岗是西北局书记,他理所应当认为自己应该是留守兵团政委,党指挥枪嘛。但莫是牵头反对的一个,结下梁子了。
到了50年代预备军衔制,部队领导开始定级,作为东北地方领导的老高发了一句话,老干部不要骄傲自满嘛,结果老莫一个毫无争议的正军团级成了副职,中将。高岗干完这个事就倒了。
老将军一辈子过不了这个坎,据说题词的落款都是:“中将莫文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