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家庭成分不好的还不能参军?好像记得咱们讨论过军装和武装带

版主: kazaawang, wh
比如说同是文格电影的活者霸王别姬,里面就没有任何缅怀,只有激情壮志。因为拍摄的时代的人和观众,对那个时代的事情还充满了情绪。wh 写了: 2024年 4月 3日 22:41 他拍出来的调调给我感觉就是缅怀自己的青春、彼时的美女……一股sentimental的味儿。演员的表演也单薄。
我很喜欢无问西东,历史感民族感厚重,演员也好,王力宏和赵倩男让我刮目相看,香港不只是文化贫瘠之地哦![]()
我是从上网之后一次次地见识人心之暗黑,谈笑风生的表面撕开之后,下面是无底的恶毒刻薄阴暗暴戾。以前学哲学时相信人性本无善恶,就是一团乱麻,后天才有伦理道德观念,分出善恶;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文革这样的集体暴力,对恶没有深切体会。上网让人更看透人性,大部分人是很容易被裹挟到集体暴力里、不由自主地作恶的;能守住良善的很少很宝贵。cng 写了: 2024年 4月 3日 17:35 当年的现实比小说更残酷。每次看到这类小说或电影都会把我带回那个年代。从那时起我就再也不信"人之初性本善"这类玩义儿了。人,就是动物的一种。只要没有外力控制动物本性就会出来。
霸王别姬我记得的两个镜头都很凶残,一个是切手指,是不是小孩六个指头,切掉了一个?是他自己还是别人切的?不忍卒睹……另一个就是张虞姬的自杀,真是宛转蛾眉马前死,太心痛了。cfgatw 写了: 2024年 4月 3日 22:48 比如说同是文格电影的活者霸王别姬,里面就没有任何缅怀,只有激情壮志。因为拍摄的时代的人和观众,对那个时代的事情还充满了情绪。
文格这种类型的电影,是不能拍出什么青春片回忆片软绵绵的东西的。亿眸在2000年之后拍的什么山楂树来信啊什么的,也是因为拍成了软绵绵的东西,外加严重过时过气,所以根本没有观众。
拍充满暴乱时期的历史情绪电影,你只能拍雄壮和激烈气氛的。这是铁的定律。不管过不过时。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懂文格。更别说主演了。比如说山楂树。整个电影的气氛就是,cbc和国内少女在玩过佳佳。
cbc 加拿大华裔小孩,现在成了澳门赌王家族的女婿。wh 写了: 2024年 4月 3日 23:08 霸王别姬我记得的两个镜头都很凶残,一个是切手指,是不是小孩六个指头,切掉了一个?是他自己还是别人切的?不忍卒睹……另一个就是张虞姬的自杀,真是宛转蛾眉马前死,太心痛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青春回忆片好像口碑不错?我印象中不大喜欢。现在也只记得两大帮派的小混混斗殴,规模仗势挺吓人。
山楂树之恋看过小说,可能没看电影。cbc是谁?
人类世界全然败坏,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要义之一。这个世界充满恶意,每个人有意无意地都在作恶,或者做过恶。只有充满斗争精神和能量的人,习惯了泥地里摔跤的人,大概才能活得比较滋润,但也仅仅是的滋润而已。wh 写了: 2024年 4月 3日 23:01 我是从上网之后一次次地见识人心之暗黑,谈笑风生的表面撕开之后,下面是无底的恶毒刻薄阴暗暴戾。以前学哲学时相信人性本无善恶,就是一团乱麻,后天才有伦理道德观念,分出善恶;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文革这样的集体暴力,对恶没有深切体会。上网让人更看透人性,大部分人是很容易被裹挟到集体暴力里、不由自主地作恶的;能守住良善的很少很宝贵。
我记得蓝风筝也不激烈。不过好像不止文革。维基简介:cfgatw 写了: 2024年 4月 4日 01:29 cbc 加拿大华裔小孩,现在成了澳门赌王家族的女婿。
阳光这个片子,核心思想是借用文革这个主题,搞荷尔蒙爆发类型的电影。剧情一切围绕荷尔蒙的爆发为主轴,包括宁静的露奶还有文革打斗等等等等。因此这是符合文革片必须拍的激烈的(激烈的情绪),这个范畴的。
小说也有改开后的英雄末路,感觉就是英雄如恐龙,绝迹且不合时宜……所以男主必须死。FoxMe 写了: 2024年 4月 4日 17:17 《芳华》不是文革片,而是文革背景下的文艺片。有的人喜欢看文革的阴暗面,而《芳华》展示的是那个特殊时期人们也有青春,美好和激情,也讽刺了改开后对奉献者的冷落,比小说的境界高。
但作为一部文艺片,《芳华》的票房达到14亿,非常成功,说明有很多人喜欢。人们的评价不同很正常,比如我就不觉得《霸王别姬》特别好。
只知道路德的因信称义……我看到的倒也不是每个人;尤其放到更大的环境里,比如一个版的架吵到全站时,总有更多人出来说公道话。见过不少版面吵架,好像一个版的人很容易形成利益小团体,遇到利益冲突的人事就不能容忍。匿名网络更容易恶言相向。现在的环境更差,现实和网络上都盛行怀疑论。当年的康蕾事件放到今天可能更惨。peyote 写了: 2024年 4月 5日 07:57 人类世界全然败坏,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要义之一。这个世界充满恶意,每个人有意无意地都在作恶,或者做过恶。只有充满斗争精神和能量的人,习惯了泥地里摔跤的人,大概才能活得比较滋润,但也仅仅是的滋润而已。
仅仅要求自己温良恭俭让,而没有一个超越的信仰,是很难得到内心平安的。善良的人的出路和希望应该就在这里吧。
田壮壮在他的巅峰时代也没有红,反而落了个和王丹一样的结局,这和他拍电影的思想理念很有关系wh 写了: 2024年 4月 5日 17:32 我记得蓝风筝也不激烈。不过好像不止文革。维基简介: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8%93%9 ... E%E7%AD%9D
故事以一个居住在北京的小男孩铁头的眼光,讲述了他童年时期经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
从反右运动、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最初他的父亲(濮存昕饰)被错误划为右派,在劳动改造的时候被大树砸死:之后父亲的好友—“叔叔”(李雪健饰)开始照顾铁头和母亲(吕丽萍饰)二人,又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因肝病而死;文革时期,母亲为铁头找了个继父(郭宝昌饰),却在红卫兵批斗时心脏病复发而死。
与其他反映文革的电影《霸王别姬》、《活着》等相比,《蓝风筝》更直接的反映了文革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国家的政治运动高于人民的人权,电影导演田壮壮准确地反映了事实,而导演的八年封禁也是中国大陆导演最严厉的处罚。肖矛(《蓝风筝》编剧)认为本片表达了人道主义情怀。本片被认为是田壮壮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