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的开皮卡,还是值得赞赏一下,可惜是个丰田脑残饭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版主: lexian
#22 Re: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更有可能是工艺设计的问题。
比如说去毛刺,腔体等复杂结构的去毛刺比较麻烦(成本高)。比如从一个腔体外面钻一个贯穿孔,内部孔边缘就有可能有毛刺,使用旧了可能会脱落。
再比如说铸造件,其表面可能有没有脱落的氧化皮,肉眼不一定看得出来,但是将来可能像油漆皮一样剥落。
这些只能靠试错积累
#23 Re: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mingliu 写了: 2024年 5月 31日 12:46 更有可能是工艺设计的问题。
比如说去毛刺,腔体等复杂结构的去毛刺比较麻烦(成本高)。比如从一个腔体外面钻一个贯穿孔,内部孔边缘就有可能有毛刺,使用旧了可能会脱落。
再比如说铸造件,其表面可能有没有脱落的氧化皮,肉眼不一定看得出来,但是将来可能像油漆皮一样剥落。
这些只能靠试错积累
这个我感觉是日本人,乃至东亚人的一个常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东亚人的思维方式会先考虑是否可以在操作层面解决,比如增加工序,加强员工培训之类。解决不了再考虑改进工艺、换更好的工具/机器之类。而欧美人的思维方式正相反,遇到问题先考虑是否能从改进/改变制度、工艺、机器、工具等方面解决,如果那些解决不了,再考虑在操作层面上解决。
所以丰田的工人素质都很高,但是工厂工艺不行。美国三大正相反,工厂工艺都很好,但是工人不好好干活。
x3

#24 Re: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那日本在美国的厂呢?工艺不行,再加上美国工人岂不是更惨geniushanbiao 写了: 2024年 5月 31日 12:54 这个我感觉是日本人,乃至东亚人的一个常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东亚人的思维方式会先考虑是否可以在操作层面解决,比如增加工序,加强员工培训之类。解决不了再考虑改进工艺、换更好的工具/机器之类。而欧美人的思维方式正相反,遇到问题先考虑是否能从改进/改变制度、工艺、机器、工具等方面解决,如果那些解决不了,再考虑在操作层面上解决。
所以丰田的工人素质都很高,但是工厂工艺不行。美国三大正相反,工厂工艺都很好,但是工人不好好干活。
话说当年日本精益制造在全世界都火了好长一段时间,
kanban人人都用,甚至包括IT
#25 Re: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在美国工厂的工人培训还是很严格的,比三大的工人强很多,但是比不上日本的工人。所以在美国组装的丰田质量是不如日本组装的。mrmaja 写了: 2024年 5月 31日 13:45 那日本在美国的厂呢?工艺不行,再加上美国工人岂不是更惨
话说当年日本精益制造在全世界都火了好长一段时间,
kanban人人都用,甚至包括IT
#35 Re: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大哥, 你还是不了解资本主义。每个公司的策略都是符合当地情况,最省钱的方案。。。geniushanbiao 写了: 2024年 5月 31日 12:54 这个我感觉是日本人,乃至东亚人的一个常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东亚人的思维方式会先考虑是否可以在操作层面解决,比如增加工序,加强员工培训之类。解决不了再考虑改进工艺、换更好的工具/机器之类。而欧美人的思维方式正相反,遇到问题先考虑是否能从改进/改变制度、工艺、机器、工具等方面解决,如果那些解决不了,再考虑在操作层面上解决。
所以丰田的工人素质都很高,但是工厂工艺不行。美国三大正相反,工厂工艺都很好,但是工人不好好干活。
#36 Re: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东亚人多地少,人是最好使的资源,遇到问题先堆人矿geniushanbiao 写了: 2024年 5月 31日 12:54 这个我感觉是日本人,乃至东亚人的一个常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东亚人的思维方式会先考虑是否可以在操作层面解决,比如增加工序,加强员工培训之类。解决不了再考虑改进工艺、换更好的工具/机器之类。而欧美人的思维方式正相反,遇到问题先考虑是否能从改进/改变制度、工艺、机器、工具等方面解决,如果那些解决不了,再考虑在操作层面上解决。
所以丰田的工人素质都很高,但是工厂工艺不行。美国三大正相反,工厂工艺都很好,但是工人不好好干活。
欧美相反,加上几百年的近现代科学技术传统,遇到问题先改进机器
#37 Re: 至少十万辆新款tundra的发动机完球了
本来还在想弄个4Runner来玩会儿。是不是要在等两年?malta 写了: 2024年 5月 31日 11:42 幸亏前年没买红衫,哈哈哈,尼玛。我还真询价了,dealer还给我打了电话,说订车不加价。还好我不是逢日必添的那种傻逼老中,这种不懂车的老中在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里面是绝大多数。
raeba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