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1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几年里,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病毒的威胁。无论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还是接种疫苗,所有人都在努力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然而,即便如此,你可能听说过或认识一些人,他们从未感染新冠病毒。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躲过了新冠肺炎,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到 2023 年底,大约1/8的美国人可能没有感染过新冠。

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难道真的是运气好?

2024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或许揭示了这个谜底。

图片

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让志愿者故意感染病毒

这项研究由英国的科学家们在2021年进行,恰逢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他们招募了16名健康的年轻志愿者,参与了一项极具争议的实验——故意让他们感染新冠病毒。这种实验被称为“挑战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用于观察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挑战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需要多少病毒量才能引发感染,并进一步探索免疫系统在面对新冠病毒时的反应机制。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弄清楚在感染初期,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强度是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病程发展的。

然而,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只有6名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感染症状。

这让研究团队感到困惑:为什么其他人没有生病?

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快速反应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团队发现,那些没有出现感染症状的志愿者体内,一个名为HLA-DQA2的基因表现得异常活跃。这个基因主要作用于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对抗体内的病毒入侵。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身体里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他们在敌人(病毒)入侵的第一时间就能冲上前线,将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那些出现感染症状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则可能反应较慢,导致病毒在体内扩散,最终引发了疾病。

在这10名接触了病毒却没有生病的志愿者中,有7名志愿者从未检测出阳性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广泛但不易察觉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影响了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和MAIT细胞。

简单来说,这些免疫细胞就像身体的“侦察兵”,它们能够在病毒入侵时迅速做出反应,并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警报。这种变化虽然不如其他免疫反应那么明显,但正是这些“侦察兵”的默默工作,可能帮助这些人避免了感染。

另外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出现了短暂感染,但他们的身体很快就关闭了它,他们从未感到不适。

研究发现,这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仅1天内,鼻腔内就出现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具体来说,这些反应包括了高水平的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蛋白,它能够帮助其他免疫细胞迅速定位并攻击病毒。

相比之下,那些最终生病的志愿者则需要5天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免疫反应。这意味着,免疫系统越早做出反应,越有可能在病毒大规模繁殖之前将其遏制住。

进一步的检测还显示,那些没有感染的志愿者在接触新冠病毒之前,体内的HLA-DQA2基因活性就显著高于其他人。这表明,HLA-DQA2基因可能在新冠病毒入侵的早期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得这些志愿者能够更快地识别并对抗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在感染初期时,身体迅速做出免疫反应,可能是防止病毒复制并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这项研究由荷兰癌症研究所的Rik Lindeboom教授团队主导,并于2023年6月19日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还可能为未来的抗病毒研究和疫苗开发带来新的思路。

耶鲁大学的免疫学家Akiko Iwasaki 表示,HLA-DQA2基因的活动或许有助于发出某人患病风险的信号。她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或许能够预测谁容易受到感染”。

正如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免疫遗传学家Jill Hollenbach博士所言,这类挑战实验虽然存在争议,但其价值不可低估。通过这种实验,研究人员能够从病原体与宿主相遇的第一刻起,全面追踪免疫反应的全过程。这种罕见的“快照”视角让我们得以一窥感染早期发生的复杂生物学反应。

这项研究引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讨论:除了疫苗接种和社会防护措施外,人体的天然免疫力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有多大?HLA-DQA2基因的发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人体内还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的“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帮助部分人群在病毒面前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免疫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直接关系到我们抵御各种病原体的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

然而,遗传因素在免疫系统的表现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某些人可能天生拥有更强的免疫反应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些人更容易生病,而有些人却几乎从不生病。HLA-DQA2基因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基因奥秘。尽管这种“幸运”可能源于个体免疫系统的快速反应,但我们每个人仍然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引用

期刊:S.Jackson等人。接种SARS-CoV-2的健康、血清阳性英国成人的安全性、耐受性、病毒动力学和免疫保护相关性: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1期对照人体感染研究。《柳叶刀微生物》。第5卷,2024年7月,第655页。doi:10.1016/S2666-5247(24)00025-9。

期刊:RGH Lindeboom等人。人类SARS-CoV-2挑战揭示局部和全身反应动态。《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s41586-024-07575-x。

期刊:B.Israelow和A.Iwasaki。首次接触SARS-CoV-2:COVID易感性的免疫画像。《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d41586-024-01644-x。

期刊:M.Saichi等人。重症COVID-19患者血液抗原呈递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揭示抗病毒免疫中的多过程缺陷。《自然细胞生物学》。第23卷,2021年5月23日,第538页。doi:10.1038/s41556-021-00681-2。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2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RE LOL 打脸那个不信基因的老逼将李奇微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4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re 哈哈哈哈哈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20
帖子: 18738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4日 14:15

#5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

yugong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2:53 re 哈哈哈哈哈
我上个月特意近距离接触了两个新冠阳性的,还是没得上。回来后感觉有点发烧,喉咙发痒,鼻子也不舒服,洗了个冷水澡就没事了。也许是心理作用。
头像
none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625
帖子: 2174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3:46

#6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none »

是在说我吗? :lol:
yugong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1:25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几年里,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病毒的威胁。无论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还是接种疫苗,所有人都在努力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然而,即便如此,你可能听说过或认识一些人,他们从未感染新冠病毒。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躲过了新冠肺炎,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到 2023 年底,大约1/8的美国人可能没有感染过新冠。

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难道真的是运气好?

2024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或许揭示了这个谜底。

图片

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让志愿者故意感染病毒

这项研究由英国的科学家们在2021年进行,恰逢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他们招募了16名健康的年轻志愿者,参与了一项极具争议的实验——故意让他们感染新冠病毒。这种实验被称为“挑战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用于观察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挑战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需要多少病毒量才能引发感染,并进一步探索免疫系统在面对新冠病毒时的反应机制。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弄清楚在感染初期,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强度是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病程发展的。

然而,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只有6名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感染症状。

这让研究团队感到困惑:为什么其他人没有生病?

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快速反应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团队发现,那些没有出现感染症状的志愿者体内,一个名为HLA-DQA2的基因表现得异常活跃。这个基因主要作用于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对抗体内的病毒入侵。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身体里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他们在敌人(病毒)入侵的第一时间就能冲上前线,将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那些出现感染症状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则可能反应较慢,导致病毒在体内扩散,最终引发了疾病。

在这10名接触了病毒却没有生病的志愿者中,有7名志愿者从未检测出阳性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广泛但不易察觉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影响了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和MAIT细胞。

简单来说,这些免疫细胞就像身体的“侦察兵”,它们能够在病毒入侵时迅速做出反应,并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警报。这种变化虽然不如其他免疫反应那么明显,但正是这些“侦察兵”的默默工作,可能帮助这些人避免了感染。

另外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出现了短暂感染,但他们的身体很快就关闭了它,他们从未感到不适。

研究发现,这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仅1天内,鼻腔内就出现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具体来说,这些反应包括了高水平的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蛋白,它能够帮助其他免疫细胞迅速定位并攻击病毒。

相比之下,那些最终生病的志愿者则需要5天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免疫反应。这意味着,免疫系统越早做出反应,越有可能在病毒大规模繁殖之前将其遏制住。

进一步的检测还显示,那些没有感染的志愿者在接触新冠病毒之前,体内的HLA-DQA2基因活性就显著高于其他人。这表明,HLA-DQA2基因可能在新冠病毒入侵的早期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得这些志愿者能够更快地识别并对抗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在感染初期时,身体迅速做出免疫反应,可能是防止病毒复制并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这项研究由荷兰癌症研究所的Rik Lindeboom教授团队主导,并于2023年6月19日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还可能为未来的抗病毒研究和疫苗开发带来新的思路。

耶鲁大学的免疫学家Akiko Iwasaki 表示,HLA-DQA2基因的活动或许有助于发出某人患病风险的信号。她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或许能够预测谁容易受到感染”。

正如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免疫遗传学家Jill Hollenbach博士所言,这类挑战实验虽然存在争议,但其价值不可低估。通过这种实验,研究人员能够从病原体与宿主相遇的第一刻起,全面追踪免疫反应的全过程。这种罕见的“快照”视角让我们得以一窥感染早期发生的复杂生物学反应。

这项研究引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讨论:除了疫苗接种和社会防护措施外,人体的天然免疫力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有多大?HLA-DQA2基因的发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人体内还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的“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帮助部分人群在病毒面前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免疫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直接关系到我们抵御各种病原体的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

然而,遗传因素在免疫系统的表现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某些人可能天生拥有更强的免疫反应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些人更容易生病,而有些人却几乎从不生病。HLA-DQA2基因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基因奥秘。尽管这种“幸运”可能源于个体免疫系统的快速反应,但我们每个人仍然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引用

期刊:S.Jackson等人。接种SARS-CoV-2的健康、血清阳性英国成人的安全性、耐受性、病毒动力学和免疫保护相关性: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1期对照人体感染研究。《柳叶刀微生物》。第5卷,2024年7月,第655页。doi:10.1016/S2666-5247(24)00025-9。

期刊:RGH Lindeboom等人。人类SARS-CoV-2挑战揭示局部和全身反应动态。《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s41586-024-07575-x。

期刊:B.Israelow和A.Iwasaki。首次接触SARS-CoV-2:COVID易感性的免疫画像。《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d41586-024-01644-x。

期刊:M.Saichi等人。重症COVID-19患者血液抗原呈递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揭示抗病毒免疫中的多过程缺陷。《自然细胞生物学》。第23卷,2021年5月23日,第538页。doi:10.1038/s41556-021-00681-2。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20
帖子: 18738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4日 14:15

#7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

我怀疑我已经感染过很多次了,只是症状轻微,自己都没感觉。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20
帖子: 18738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4日 14:15

#8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

none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2:59 是在说我吗? :lol:
你有没特意找正在发作期的新冠患者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感染。我试了两会,也没什么症状。也许是感染上了,只是自己反应没那么明显。
cnnmnbnj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95
帖子: 3782
注册时间: 2023年 8月 3日 14:41

#9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cnnmnbnj »

yugong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1:25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几年里,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病毒的威胁。无论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还是接种疫苗,所有人都在努力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然而,即便如此,你可能听说过或认识一些人,他们从未感染新冠病毒。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躲过了新冠肺炎,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到 2023 年底,大约1/8的美国人可能没有感染过新冠。

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难道真的是运气好?

2024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或许揭示了这个谜底。

图片

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让志愿者故意感染病毒

这项研究由英国的科学家们在2021年进行,恰逢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他们招募了16名健康的年轻志愿者,参与了一项极具争议的实验——故意让他们感染新冠病毒。这种实验被称为“挑战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用于观察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挑战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需要多少病毒量才能引发感染,并进一步探索免疫系统在面对新冠病毒时的反应机制。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弄清楚在感染初期,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强度是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病程发展的。

然而,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只有6名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感染症状。

这让研究团队感到困惑:为什么其他人没有生病?

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快速反应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团队发现,那些没有出现感染症状的志愿者体内,一个名为HLA-DQA2的基因表现得异常活跃。这个基因主要作用于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对抗体内的病毒入侵。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身体里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他们在敌人(病毒)入侵的第一时间就能冲上前线,将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那些出现感染症状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则可能反应较慢,导致病毒在体内扩散,最终引发了疾病。

在这10名接触了病毒却没有生病的志愿者中,有7名志愿者从未检测出阳性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广泛但不易察觉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影响了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和MAIT细胞。

简单来说,这些免疫细胞就像身体的“侦察兵”,它们能够在病毒入侵时迅速做出反应,并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警报。这种变化虽然不如其他免疫反应那么明显,但正是这些“侦察兵”的默默工作,可能帮助这些人避免了感染。

另外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出现了短暂感染,但他们的身体很快就关闭了它,他们从未感到不适。

研究发现,这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仅1天内,鼻腔内就出现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具体来说,这些反应包括了高水平的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蛋白,它能够帮助其他免疫细胞迅速定位并攻击病毒。

相比之下,那些最终生病的志愿者则需要5天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免疫反应。这意味着,免疫系统越早做出反应,越有可能在病毒大规模繁殖之前将其遏制住。

进一步的检测还显示,那些没有感染的志愿者在接触新冠病毒之前,体内的HLA-DQA2基因活性就显著高于其他人。这表明,HLA-DQA2基因可能在新冠病毒入侵的早期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得这些志愿者能够更快地识别并对抗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在感染初期时,身体迅速做出免疫反应,可能是防止病毒复制并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这项研究由荷兰癌症研究所的Rik Lindeboom教授团队主导,并于2023年6月19日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还可能为未来的抗病毒研究和疫苗开发带来新的思路。

耶鲁大学的免疫学家Akiko Iwasaki 表示,HLA-DQA2基因的活动或许有助于发出某人患病风险的信号。她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或许能够预测谁容易受到感染”。

正如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免疫遗传学家Jill Hollenbach博士所言,这类挑战实验虽然存在争议,但其价值不可低估。通过这种实验,研究人员能够从病原体与宿主相遇的第一刻起,全面追踪免疫反应的全过程。这种罕见的“快照”视角让我们得以一窥感染早期发生的复杂生物学反应。

这项研究引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讨论:除了疫苗接种和社会防护措施外,人体的天然免疫力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有多大?HLA-DQA2基因的发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人体内还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的“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帮助部分人群在病毒面前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免疫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直接关系到我们抵御各种病原体的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

然而,遗传因素在免疫系统的表现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某些人可能天生拥有更强的免疫反应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些人更容易生病,而有些人却几乎从不生病。HLA-DQA2基因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基因奥秘。尽管这种“幸运”可能源于个体免疫系统的快速反应,但我们每个人仍然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引用

期刊:S.Jackson等人。接种SARS-CoV-2的健康、血清阳性英国成人的安全性、耐受性、病毒动力学和免疫保护相关性: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1期对照人体感染研究。《柳叶刀微生物》。第5卷,2024年7月,第655页。doi:10.1016/S2666-5247(24)00025-9。

期刊:RGH Lindeboom等人。人类SARS-CoV-2挑战揭示局部和全身反应动态。《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s41586-024-07575-x。

期刊:B.Israelow和A.Iwasaki。首次接触SARS-CoV-2:COVID易感性的免疫画像。《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d41586-024-01644-x。

期刊:M.Saichi等人。重症COVID-19患者血液抗原呈递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揭示抗病毒免疫中的多过程缺陷。《自然细胞生物学》。第23卷,2021年5月23日,第538页。doi:10.1038/s41556-021-00681-2。
怕染新冠,让你逃回国内,再也回不来了,心理耿耿于怀 :D 你这种贪生怕死的人,美帝淘汰你太正确了 :D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10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none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2:59 是在说我吗? :lol:
当然是在说我自己 啊哈哈哈哈哈哈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11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cnnmnbnj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02 怕染新冠,让你逃回国内,再也回不来了,心理耿耿于怀 :D 你这种贪生怕死的人,美帝淘汰你太正确了 :D
你这个新来的1450,你是从来没在老买买提呆过一天吧。连叔是谁都不知道吧。啊哈哈哈哈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20
帖子: 18738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4日 14:15

#12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翻墙五毛(五毛 IP所在地: 廊坊) »

cnnmnbnj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02 怕染新冠,让你逃回国内,再也回不来了,心理耿耿于怀 :D 你这种贪生怕死的人,美帝淘汰你太正确了 :D
哈哈哈。原来留在美国的都是不怕死的。
cnnmnbnj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95
帖子: 3782
注册时间: 2023年 8月 3日 14:41

#13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cnnmnbnj »

翻墙五毛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07 哈哈哈。原来留在美国的都是不怕死的。
可不,你还是在鳖监狱里体会自豪和骄傲吧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14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翻墙五毛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01 你有没特意找正在发作期的新冠患者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感染。我试了两会,也没什么症状。也许是感染上了,只是自己反应没那么明显。
按照这个理论,不易感染不是不会感染,如果你在医院这种有大量病毒的地方持续吸入病毒,T细胞和免疫系统杀不完进入身体的病毒,那么还是会发病。

但是如果你只是在办公室偶尔吸到几口别的同事呼出的病毒 那么你的免疫系统能杀掉这些病毒,那么它们无法复制,你就没有症状也不会感染。


而不是这种基因的人,身体不认识新冠病毒,那么哪怕就是只吸入一口病毒,等过两天大量复制以后就发病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你劳累,剧烈运动,T细胞会被抑制十几个小时 这时候你就算是不易感染的HLA基因,你还是会感染,因为没有干活的免疫T细胞了。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cellcycle1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ellcycle1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63
帖子: 6404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5:59

#15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cellcycle1 »

HLA-DQA2,, 看名字是 组织相容性抗原,,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16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cellcycle1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11 HLA-DQA2,, 看名字是 组织相容性抗原,,
其实叔两年前就在买买提说基因测试报告和论坛里里在讨论HLA分型和新冠感染的关系。估计那时候论文还没有过审或者还在研究中 只不过有千老把资料发在论坛里了

比如这几个帖子的日期

图片



图片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cellcycle1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ellcycle1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63
帖子: 6404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5:59

#17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cellcycle1 »

yugong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17 其实叔两年前就在买买提说基因测试报告和论坛里里在讨论HLA分型和新冠感染的关系。估计那时候论文还没有过审或者还在研究中 只不过有千老把资料发在论坛里了

比如这几个帖子的日期

图片



图片
这些 是 忽悠,,,,刷文章的, 毫无实际用处,,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18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cellcycle1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24 这些 是 忽悠,,,,刷文章的, 毫无实际用处,,
LOL 你这是嫉妒人家发文章了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赖美豪中(my pronouns: ha/ha)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帖子互动: 3705
帖子: 42231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6日 12:50

#19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赖美豪中(my pronouns: ha/ha) »

实验室病毒都有这种特性,就是只能感染一部分人,因为是基因改造的,不是演化的
yugong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1:25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几年里,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病毒的威胁。无论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还是接种疫苗,所有人都在努力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然而,即便如此,你可能听说过或认识一些人,他们从未感染新冠病毒。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躲过了新冠肺炎,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到 2023 年底,大约1/8的美国人可能没有感染过新冠。

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难道真的是运气好?

2024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或许揭示了这个谜底。

图片

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让志愿者故意感染病毒

这项研究由英国的科学家们在2021年进行,恰逢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他们招募了16名健康的年轻志愿者,参与了一项极具争议的实验——故意让他们感染新冠病毒。这种实验被称为“挑战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用于观察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挑战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需要多少病毒量才能引发感染,并进一步探索免疫系统在面对新冠病毒时的反应机制。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弄清楚在感染初期,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强度是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病程发展的。

然而,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只有6名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感染症状。

这让研究团队感到困惑:为什么其他人没有生病?

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快速反应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团队发现,那些没有出现感染症状的志愿者体内,一个名为HLA-DQA2的基因表现得异常活跃。这个基因主要作用于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对抗体内的病毒入侵。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身体里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他们在敌人(病毒)入侵的第一时间就能冲上前线,将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那些出现感染症状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则可能反应较慢,导致病毒在体内扩散,最终引发了疾病。

在这10名接触了病毒却没有生病的志愿者中,有7名志愿者从未检测出阳性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广泛但不易察觉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影响了一些特殊的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和MAIT细胞。

简单来说,这些免疫细胞就像身体的“侦察兵”,它们能够在病毒入侵时迅速做出反应,并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警报。这种变化虽然不如其他免疫反应那么明显,但正是这些“侦察兵”的默默工作,可能帮助这些人避免了感染。

另外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出现了短暂感染,但他们的身体很快就关闭了它,他们从未感到不适。

研究发现,这3名志愿者,在接触病毒后仅1天内,鼻腔内就出现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具体来说,这些反应包括了高水平的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蛋白,它能够帮助其他免疫细胞迅速定位并攻击病毒。

相比之下,那些最终生病的志愿者则需要5天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免疫反应。这意味着,免疫系统越早做出反应,越有可能在病毒大规模繁殖之前将其遏制住。

进一步的检测还显示,那些没有感染的志愿者在接触新冠病毒之前,体内的HLA-DQA2基因活性就显著高于其他人。这表明,HLA-DQA2基因可能在新冠病毒入侵的早期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得这些志愿者能够更快地识别并对抗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在感染初期时,身体迅速做出免疫反应,可能是防止病毒复制并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这项研究由荷兰癌症研究所的Rik Lindeboom教授团队主导,并于2023年6月19日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还可能为未来的抗病毒研究和疫苗开发带来新的思路。

耶鲁大学的免疫学家Akiko Iwasaki 表示,HLA-DQA2基因的活动或许有助于发出某人患病风险的信号。她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或许能够预测谁容易受到感染”。

正如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免疫遗传学家Jill Hollenbach博士所言,这类挑战实验虽然存在争议,但其价值不可低估。通过这种实验,研究人员能够从病原体与宿主相遇的第一刻起,全面追踪免疫反应的全过程。这种罕见的“快照”视角让我们得以一窥感染早期发生的复杂生物学反应。

这项研究引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讨论:除了疫苗接种和社会防护措施外,人体的天然免疫力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有多大?HLA-DQA2基因的发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人体内还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的“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帮助部分人群在病毒面前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免疫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直接关系到我们抵御各种病原体的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

然而,遗传因素在免疫系统的表现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某些人可能天生拥有更强的免疫反应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些人更容易生病,而有些人却几乎从不生病。HLA-DQA2基因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基因奥秘。尽管这种“幸运”可能源于个体免疫系统的快速反应,但我们每个人仍然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引用

期刊:S.Jackson等人。接种SARS-CoV-2的健康、血清阳性英国成人的安全性、耐受性、病毒动力学和免疫保护相关性: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1期对照人体感染研究。《柳叶刀微生物》。第5卷,2024年7月,第655页。doi:10.1016/S2666-5247(24)00025-9。

期刊:RGH Lindeboom等人。人类SARS-CoV-2挑战揭示局部和全身反应动态。《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s41586-024-07575-x。

期刊:B.Israelow和A.Iwasaki。首次接触SARS-CoV-2:COVID易感性的免疫画像。《自然》。2024年6月19日在线发表。doi:10.1038/d41586-024-01644-x。

期刊:M.Saichi等人。重症COVID-19患者血液抗原呈递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揭示抗病毒免疫中的多过程缺陷。《自然细胞生物学》。第23卷,2021年5月23日,第538页。doi:10.1038/s41556-021-00681-2。
If printing money would end poverty, printing diplomas would end stupidity.
cellcycle1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ellcycle1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63
帖子: 6404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5:59

#20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cellcycle1 »

yugong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32 LOL 你这是嫉妒人家发文章了
我干这领域,有机会也会发这样的文章,而且nature, 但 没啥实际用处,
头像
yugong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37
帖子: 22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04

#21 Re: Nature: 有人从未感染新冠? 科学家找到了他们的“护身符”

帖子 yugong楼主 »

cellcycle1 写了: 2024年 8月 12日 13:36 我干这领域,有机会也会发这样的文章,而且nature, 但 没啥实际用处,
LOL 你这就好像说我也能挣钱,我就是不去挣,挣钱没有用。啊哈哈哈
黄金又大涨,本版炒股亏到屁股的野猪老逼将被叔用金条抽脸打到满嘴痔疮无还手之力啊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