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说的这两个国家都是鞑子势力范围内,他们是想跳出鞑子势力范围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版主: Softfist
#102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中国有幸被北方的满族人统治,接受中原文化。如果被南方引进的洋人统治,现在都它妈的天天耶稣基督。
满族人比英美好一万倍。
中国有幸被北方的满族人统治,接受中原文化。如果被南方引进的洋人统治,现在都它妈的天天耶稣基督。
满族人比英美好一万倍。
x1

#103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有人已经论证过了,你有杂胡血统。杂胡和波罗的海三国还是土鸡国有点亲戚关系吧hhcare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8:1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中国有幸被北方的满族人统治,接受中原文化。如果被南方引进的洋人统治,现在都它妈的天天耶稣基督。
满族人比英美好一万倍。
#104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属实hhcare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8:1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中国有幸被北方的满族人统治,接受中原文化。如果被南方引进的洋人统治,现在都它妈的天天耶稣基督。
满族人比英美好一万倍。
#105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对同一个民族, 领土越大越好.
octane 写了: 2024年 12月 20日 10:36 首先,国土大不一定就好。鹅毛领土大,但是很多鹅毛人都想移民到欧洲小国
第二,要看利益的主体是哪一个。如果是侵略一方,他们包括他们的后代李代桃僵,当然觉得赚到了。如果是被侵略一方,不光本代人可能会死,很多后代被迫改变传统,逃到国外,甚至被迫换了血统,怎么算也不会觉得赚到,即使国土大到木星上去了又怎么样
#106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属实。但是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强盗杀进你们家,把男的全杀光,然后留在你们家当家作主,号称跟你们家是同一家同一族。过个几十年,强盗的后代说你们家和强盗原来的家加起来领土越大越好,既然是同一族就不要太计较了
#107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明末杀光了吗? 你的中国历史是美国黑人教的?
octane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9:23 属实。但是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强盗杀进你们家,把男的全杀光,然后留在你们家当家作主,号称跟你们家是同一家同一族。过个几十年,强盗的后代说你们家和强盗原来的家加起来领土越大越好,既然是同一族就不要太计较了
#108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这才刚过了一百年, 好了伤疤又忘了痛了.
看看清末的人对那个时代是怎么评价的? 这是一个悲哀的年代,已经彻底的没有了人才, 连盗贼都变得愚笨无比. 那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恶心状况现代社会的人是很难能体会到的. 清末的革命家陈天华, 就是那位写下<警世钟>和<猛回头>两篇名著的. 有空去读一下这两篇文章, 看看经过满清统治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陈天华最后自杀了, 因为他虽然高声呐喊, 却没法改变全国几亿人那种愚昧麻木的样子, 整个社会一片死气沉沉.
几千年历史上, 就算是五胡乱华时期都没有满清统治时期这么恶心.
看看清末的人对那个时代是怎么评价的? 这是一个悲哀的年代,已经彻底的没有了人才, 连盗贼都变得愚笨无比. 那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恶心状况现代社会的人是很难能体会到的. 清末的革命家陈天华, 就是那位写下<警世钟>和<猛回头>两篇名著的. 有空去读一下这两篇文章, 看看经过满清统治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陈天华最后自杀了, 因为他虽然高声呐喊, 却没法改变全国几亿人那种愚昧麻木的样子, 整个社会一片死气沉沉.
几千年历史上, 就算是五胡乱华时期都没有满清统治时期这么恶心.
hhcare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8:1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中国有幸被北方的满族人统治,接受中原文化。如果被南方引进的洋人统治,现在都它妈的天天耶稣基督。
满族人比英美好一万倍。
#110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我只是指出了你的历史知识/逻辑思维(就是智商啊)的欠缺
再说一遍, 对同一个民族, 领土越大越好. 用领土大的A族对比领土小的B族, 来证明领土大未必越大越好的, 属于弱智
再说一遍, 对同一个民族, 领土越大越好. 用领土大的A族对比领土小的B族, 来证明领土大未必越大越好的, 属于弱智
#111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明朝是个奇葩朝代, 居然恢复了殉葬. 中国汉代之后就基本没有殉葬了吧?
还有就是朱元璋的后代, 不准从事实业, 必须当猪养. 而且这帮人还不交税. 东林党等文人集团又不准收江南的税, 最后都压在普通农民身上了.
还有就是朱元璋的后代, 不准从事实业, 必须当猪养. 而且这帮人还不交税. 东林党等文人集团又不准收江南的税, 最后都压在普通农民身上了.
jump 写了: 2024年 12月 20日 09:51 而满清政权给中国留下个千万国土。是不是应该感谢吴三桂领清军入关。如果你穿越成当时吴三桂5分钟,做出这个决定,作为爱国者,是要后世960万还是360万的中国?
#112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你少来偷换概念。问题的关键是,不是同一族,所谓领土大的利益的主体不同wokao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9:33 我只是指出了你的历史知识/逻辑思维(就是智商啊)的欠缺
再说一遍, 对同一个民族, 领土越大越好. 用领土大的A族对比领土小的B族, 来证明领土大未必越大越好的, 属于弱智
#113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问题的关键不是你说的,而是这个:
强盗来了,你有两个选择,抵抗被杀光,服从苟活。中国人民选择了后者。从五胡乱华的部分苟活,到元清的全民苟活。

#114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汉族是个动态概念. 所谓的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入主中原, 并不是满清才有的, 北魏也不是第一个. 商就是一个, 黄帝搞不好也是.
本来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古汉语大量的从阿尔泰语而来的常用词, 说明这些阿尔泰语系的民族是汉族的原始股
上次由 wokao 在 2024年 12月 28日 09:45 修改。
#116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崖山之后无中国,指的是蒙元之后,包括明朝,就变得野蛮不开化了wokao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9:36 明朝是个奇葩朝代, 居然恢复了殉葬. 中国汉代之后就基本没有殉葬了吧?
还有就是朱元璋的后代, 不准从事实业, 必须当猪养. 而且这帮人还不交税. 东林党等文人集团又不准收江南的税, 最后都压在普通农民身上了.
但是这都是鞑子惹的祸,不管是蒙鞑还是满鞑
五胡乱华至少有三次: 晋朝末年,蒙鞑,满鞑
后两次导致天朝在近代饱受西方列强欺辱,一直到现在还是被压着打
#117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明朝暗弱,活活穷死。早在仁宣之治,西人已经开始远洋占领地盘了。等明朝中后期美洲被占,中国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已经doomed。种族对抗上几无胜算,只有些阿贵还在我厉害了。

#118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蚩尤之后无中国, 因为黄帝是鞑子, 炎帝是戎, 就是五胡中四胡的祖先.
测测你的DNA吧, 搞不好你也是鞑子的后代. 汉人有百分之十几的C, 百分之五的Q, 百分之五的N, 这些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些基本是春秋以前就在中原了. 比如孔子, 祖先就是鞑子.
测测你的DNA吧, 搞不好你也是鞑子的后代. 汉人有百分之十几的C, 百分之五的Q, 百分之五的N, 这些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些基本是春秋以前就在中原了. 比如孔子, 祖先就是鞑子.
octane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9:45 崖山之后无中国,指的是蒙元之后,包括明朝,就变得野蛮不开化了
但是这都是鞑子惹的祸,不管是蒙鞑还是满鞑
五胡乱华至少有三次: 晋朝末年,蒙鞑,满鞑
这导致天朝在近代饱受西方列强欺辱,一直到现在还是被压着打
#120 Re: 从长远尺度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明末成功阻止建奴入关,则中国国土350万
这个帖子的主题是,强盗来了要不要抵抗的问题wokao 写了: 2024年 12月 28日 09:49 蚩尤之后无中国, 因为黄帝是鞑子, 炎帝是戎, 就是五胡中四胡的祖先.
测测你的DNA吧, 搞不好你也是鞑子的后代. 汉人有百分之十几的C, 百分之五的Q, 百分之五的N, 这些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些基本是春秋以前就在中原了. 比如孔子, 祖先就是鞑子.
你不要胡搅蛮缠
我们是黄帝的后代,即使跟鞑子基因比较接近,并不能说这个结论不对:只有坚持抵抗才能存续下去
上次由 octane 在 2024年 12月 28日 09:57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