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原名徐五六,汤和原名汤八一,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陈友谅原名陈九四, 朱元璋原名朱八八。
陈友谅老爹姓谢,还是老谢家入赘后改姓的,跟谢永什么关系不知道。
徐达原名徐五六,汤和原名汤八一,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陈友谅原名陈九四
版主: Softfist
-
- 论坛元老
wanmeishijie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033
- 帖子: 68112
-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10日 23:58
#1 徐达原名徐五六,汤和原名汤八一,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陈友谅原名陈九四
理解了老将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你就理解了老将
viewtopic.php?t=120513
理解了它们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它们为什么会嘲笑不愿意当狗的人,以及为什么会害怕想要反抗的人,就都可以理解了:
“放着好好的狗不当”
viewtopic.php?t=120513
理解了它们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它们为什么会嘲笑不愿意当狗的人,以及为什么会害怕想要反抗的人,就都可以理解了:
“放着好好的狗不当”

#3 Re: 徐达原名徐五六,汤和原名汤八一,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陈友谅原名陈九四
明太祖即位后御撰的《朱氏世德碑》,碑文回忆了自己家的谱系,并详细记录了朱家祖上的名字。
详细碑文就不录了,只说从碑文当中捋出的他家人特色鲜明的名字:
朱元璋的五世祖叫朱仲八,娶妇陈氏,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一,老三叫朱百六。
四世祖朱百六娶胡氏,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朱四五,老二叫朱四九。
朱四九娶了侯氏,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他娶了王氏,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朱五四娶了陈氏,生了几个孩子分别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和朱元璋自己(本名朱重八)。
然后朱元璋还说了说他伯父朱五一家孩子的名字,他们分别是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嗯,他们家一定是祖传会计家庭。)
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当然首先是因为没文化——这不是讽刺他家。元代不重视中华文化,不重视教育,大量底层人民都没机会学文化,识字率非常低。因此,元代很多底层人都是以数目字为名的。具体这数目字怎么来呢?有的是以此子出生时父母或祖父母的年龄相加得来,比如朱四五、朱百六这种;有的是以出生时的日期为名,比如朱初一、朱重八这种;还有的是以出生时的重量为名,类似九斤老太那种。
朱元璋本名是朱重八,意思就是八月八日生。不过他发达之后,就不愿意用这个名了,而是给自己起名兴宗,后又改名元璋,字国瑞。他还给已经亡故的父亲与三位兄长追起了名字:父亲朱五四名世珍,大哥朱重四名兴隆,二哥朱重六名兴盛,三哥朱重七名兴祖。哥四个的名字连起来,正好是“隆盛祖宗”。
详细碑文就不录了,只说从碑文当中捋出的他家人特色鲜明的名字:
朱元璋的五世祖叫朱仲八,娶妇陈氏,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一,老三叫朱百六。
四世祖朱百六娶胡氏,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朱四五,老二叫朱四九。
朱四九娶了侯氏,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他娶了王氏,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朱五四娶了陈氏,生了几个孩子分别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和朱元璋自己(本名朱重八)。
然后朱元璋还说了说他伯父朱五一家孩子的名字,他们分别是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嗯,他们家一定是祖传会计家庭。)
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当然首先是因为没文化——这不是讽刺他家。元代不重视中华文化,不重视教育,大量底层人民都没机会学文化,识字率非常低。因此,元代很多底层人都是以数目字为名的。具体这数目字怎么来呢?有的是以此子出生时父母或祖父母的年龄相加得来,比如朱四五、朱百六这种;有的是以出生时的日期为名,比如朱初一、朱重八这种;还有的是以出生时的重量为名,类似九斤老太那种。
朱元璋本名是朱重八,意思就是八月八日生。不过他发达之后,就不愿意用这个名了,而是给自己起名兴宗,后又改名元璋,字国瑞。他还给已经亡故的父亲与三位兄长追起了名字:父亲朱五四名世珍,大哥朱重四名兴隆,二哥朱重六名兴盛,三哥朱重七名兴祖。哥四个的名字连起来,正好是“隆盛祖宗”。
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4 Re: 徐达原名徐五六,汤和原名汤八一,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陈友谅原名陈九四
明祖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1385年(洪武十八年)为其高祖父(玄皇帝)、曾祖父(恒皇帝)修建的衣冠塚,这里亦是其祖父朱初一(裕皇帝)的实际埋葬地。位于泗州城北杨家墩,即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淮河以北的洪泽湖畔。清朝康熙年间被洪泽湖淹没,直到1966年洪泽湖的枯水季节方又露出水面。1976年,进行了初步的整理發掘;1980年,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化厅拨款进行修复。原有享殿、配殿早已不存。在2011年5月又因乾旱而又重见天日。[1][2]
陵前尚有神道石刻、华表若干保存至今。现陵区总面积为35.1万平方米,围堤栽种松、柏、杨、柳等树木九千七百余株,并新建曲拱桥一座和陈列室五间。
陵前尚有神道石刻、华表若干保存至今。现陵区总面积为35.1万平方米,围堤栽种松、柏、杨、柳等树木九千七百余株,并新建曲拱桥一座和陈列室五间。
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
- 论坛元老
wanmeishijie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033
- 帖子: 68112
-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10日 23:58
#8 Re: 徐达原名徐五六,汤和原名汤八一,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陈友谅原名陈九四
理解了老将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你就理解了老将
viewtopic.php?t=120513
理解了它们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它们为什么会嘲笑不愿意当狗的人,以及为什么会害怕想要反抗的人,就都可以理解了:
“放着好好的狗不当”
viewtopic.php?t=120513
理解了它们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它们为什么会嘲笑不愿意当狗的人,以及为什么会害怕想要反抗的人,就都可以理解了:
“放着好好的狗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