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版主: Softfist
#2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美国怎么会敢让台湾独立呢?
我都不敢想,台湾又不是航母,开不走的。离大陆那么近,捣蛋都不需要,只需要火箭炮。
我都不敢想,台湾又不是航母,开不走的。离大陆那么近,捣蛋都不需要,只需要火箭炮。
#6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火箭上有北斗制导。其实已经不是火箭了,应该叫集束导弹。
拿钱发帖带节奏的死全家
#8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然并卵。两大烟囱就是给海洋增加了不少污染啊,应该是军头们拉着稀土去走私了,回来的时候装着半船美钞,美滋滋的想着在美国的大奶二奶满堂儿孙们又能嘚瑟半年,可算是送了口气。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呐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呐
#9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我怀疑我鳖的航母现在根本还没有多少战斗力。
也就表演一下还行
也就表演一下还行
共产党就是赤裸裸黑手党
#10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这次出行看上去是那么回事了 不过双航母编队只有五十架舰载机 少了点 而且也没有看到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降落 造航母不就是为了舰载机吗
-
- 论坛支柱
VladPutin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385
- 帖子: 12028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1:12
#13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三号航母服役的时候,战斗力能增加60%
四号航母已经在造,五年后服役,战斗力还能增加50%
如果现在就已经对峙状态,那五年后啥状态?
#14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只要是这种军备竞赛,而又不打的状态
美军怎么办?
美军参谋不可能不看十年以后吧
那时候至少五艘航母,甚至六艘,可以四艘在外,两艘在休息
美军怎么办?
美军参谋不可能不看十年以后吧
那时候至少五艘航母,甚至六艘,可以四艘在外,两艘在休息
#15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太平洋战争美军出动最大的一次出动了差不多一千搜军舰 整个编队绵延几百海里
#16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基本上就是珍珠港事件前的日美海军实力对比了。只不过这次美国自己是站在当年日本的位置上。
以下从这些维度进行详细比较,基于1941年时的公开历史数据和分析。由于数据可能因来源而略有差异,我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对比,并尽量确保准确性。
1. 舰艇数量与吨位对比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为主)
航母:3艘(“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另有数艘在其他舰队(如大西洋)。总吨位约10万吨。
战列舰:9艘(珍珠港驻扎8艘,含“宾夕法尼亚号”“亚利桑那号”等),总吨位约30万吨。
巡洋舰:约37艘(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总吨位约25万吨。
驱逐舰:约80艘,总吨位约12万吨。
潜艇:约50艘,总吨位约7万吨。
总吨位:太平洋舰队总吨位约80-90万吨(不含辅助舰艇)。
特点:美国海军舰艇吨位较大,战列舰和巡洋舰火力强大,但航母数量较少,且珍珠港的舰艇集中部署,易受突袭。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
航母:6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总吨位约15万吨。
战列舰:10艘(含“大和号”尚未服役,“长门号”“陆奥号”等为主力),总吨位约35万吨。
巡洋舰:约38艘(18艘重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总吨位约30万吨。
驱逐舰:约100艘,总吨位约15万吨。
潜艇:约60艘,总吨位约10万吨。
总吨位:联合舰队总吨位约100-110万吨。
特点:日本海军航母数量占优,舰艇设计注重速度和进攻性(如重巡洋舰的鱼雷配备),但防护和损管能力稍逊。
小结:
数量:日本在航母和驱逐舰数量上占优,美国在战列舰和潜艇上略胜。
吨位:日本联合舰队总吨位略高于美国太平洋舰队,但美国整体海军(含大西洋舰队)吨位远超日本。
2. 舰载火力对比
美国海军
战列舰火力:主力战列舰配备14英寸至16英寸主炮(如“西弗吉尼亚号”8门16英寸炮),单舰火力强大,但射速较慢。
巡洋舰火力:重巡洋舰(如“新奥尔良级”)配备8英寸炮,轻巡洋舰(如“布鲁克林级”)配备6英寸炮,火力均衡。
驱逐舰与鱼雷:驱逐舰配备5英寸炮和鱼雷,鱼雷威力逊于日本。
防空火力:防空能力较弱,舰艇多配备1.1英寸和0.5英寸机枪,缺乏高效近防系统。
特点:火力集中于战列舰,适合传统舰队决战,但防空和鱼雷战能力不足。
日本海军
战列舰火力:主力战列舰(如“长门号”)配备16英寸炮,火力与美国相当,但射速和精度稍优。
巡洋舰火力:重巡洋舰(如“高雄级”)配备8英寸炮并携带“长矛”鱼雷,夜战能力强;轻巡洋舰(如“川内级”)火力稍逊。
驱逐舰与鱼雷:驱逐舰配备5英寸炮和“九三式”氧气鱼雷(射程远、威力大),鱼雷战能力全球领先。
防空火力:防空能力同样有限,主要依赖25mm高射炮,数量不足且精度较差。
特点:火力设计偏向夜战和鱼雷突袭,航母协同作战能力强,但舰艇防护较弱。
小结:
主炮火力:双方战列舰火力接近,美国略占优势(炮管数量多)。
鱼雷战:日本凭借“长矛”鱼雷和夜战训练遥遥领先。
防空:双方均较弱,但美国稍好(更多高射炮)。
3. 航空力量对比
美国海军
舰载机数量:太平洋舰队约300架舰载机(3艘航母,每艘约70-90架)。
机型:
战斗机:F4F“野猫”(性能逊于零式,但结构坚固)。
轰炸机:SBD“无畏”俯冲轰炸机(精准但速度慢)。
鱼雷机:TBD“蹂躏者”(老旧,性能差)。
岸基飞机:珍珠港约400架(含P-40战斗机、B-17轰炸机等),但多为训练机或非战斗状态。
特点:舰载机质量和数量不足,岸基航空力量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日本海军
舰载机数量:6艘航母约400-450架舰载机(珍珠港偷袭使用约350架)。
机型:
战斗机:A6M“零式”(速度快、机动性强,但防护差)。
轰炸机:D3A“爱知”俯冲轰炸机(精度高)。
鱼雷机:B5N“九七式”(性能优于TBD,携带“长矛”鱼雷)。
岸基飞机:日本在太平洋岛屿的岸基飞机较少,主要依赖航母。
特点:舰载机质量和数量占优,飞行员训练精良(平均飞行小时超700小时)。
小结:
数量:日本舰载机数量多50%-60%,质量更优。
性能:零式战斗机和九七式鱼雷机在1941年技术领先。
训练:日本飞行员经验丰富,美国飞行员训练不足。
4. 人员对比
美国海军
总人数:太平洋舰队约13万人(含海军陆战队)。
训练:人员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新兵缺乏实战经验。
士气:和平时期士气平稳,但对战争准备不足,珍珠港驻军戒备松懈。
后勤:美国工业基础雄厚,后勤补给能力强,但太平洋补给线较长。
日本海军
总人数:联合舰队约15万人。
训练:日本海军训练严格,夜战和航母协同作战能力突出,飞行员和舰员经验丰富。
士气:高昂,珍珠港偷袭前士气处于巅峰,军官充满进攻性。
后勤:日本后勤依赖有限资源,短期作战能力强,但长期补给不足。
小结:
人数:日本略多,但差距不大。
训练与士气:日本训练更精良,士气更高。
后勤:美国长期后勤占优,日本短期作战更强。
5. 综合对比与战略背景
美国优势:
工业基础强大,舰艇和飞机生产能力远超日本。
战列舰吨位和火力略占优势,潜艇力量较强。
长期后勤和资源支持能力无与伦比。
美国劣势:
航母和舰载机数量不足,航空力量质量落后。
珍珠港舰队集中,缺乏戒备,易受突袭。
训练和实战经验不足,指挥体系较为分散。
日本优势:
航母和舰载机数量与质量领先,适合快速进攻。
鱼雷战和夜战能力全球顶尖,飞行员训练精良。
偷袭战略(珍珠港计划)准备充分,士气高昂。
日本劣势:
舰艇防护和损管能力较弱,易受重创。
资源匮乏,后勤补给难以支撑长期战争。
战略目标分散,珍珠港后缺乏清晰后续计划。
#17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这就像现在的nasa打不了60年代的nasa一样
你只需要和你同时代的比,不需要和历史上最强的人比
#18 Re: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航母战斗群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辽宁舰、山东舰齐发,光055大驱就去了4艘 1000个垂发单元
你再来写一个现在的对比
一个2035年的对比
我其实挺奇怪的,美国没有人才看得到2035年的情形吗
张家墩,余茂春,法轮功真是害死美国了
一个2035年的对比
我其实挺奇怪的,美国没有人才看得到2035年的情形吗
张家墩,余茂春,法轮功真是害死美国了
LittleBear 写了: 2025年 6月 13日 12:12 基本上就是珍珠港事件前的日美海军实力对比了。只不过这次美国自己是站在当年日本的位置上。
以下从这些维度进行详细比较,基于1941年时的公开历史数据和分析。由于数据可能因来源而略有差异,我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对比,并尽量确保准确性。
1. 舰艇数量与吨位对比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为主)
航母:3艘(“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另有数艘在其他舰队(如大西洋)。总吨位约10万吨。
战列舰:9艘(珍珠港驻扎8艘,含“宾夕法尼亚号”“亚利桑那号”等),总吨位约30万吨。
巡洋舰:约37艘(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总吨位约25万吨。
驱逐舰:约80艘,总吨位约12万吨。
潜艇:约50艘,总吨位约7万吨。
总吨位:太平洋舰队总吨位约80-90万吨(不含辅助舰艇)。
特点:美国海军舰艇吨位较大,战列舰和巡洋舰火力强大,但航母数量较少,且珍珠港的舰艇集中部署,易受突袭。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
航母:6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总吨位约15万吨。
战列舰:10艘(含“大和号”尚未服役,“长门号”“陆奥号”等为主力),总吨位约35万吨。
巡洋舰:约38艘(18艘重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总吨位约30万吨。
驱逐舰:约100艘,总吨位约15万吨。
潜艇:约60艘,总吨位约10万吨。
总吨位:联合舰队总吨位约100-110万吨。
特点:日本海军航母数量占优,舰艇设计注重速度和进攻性(如重巡洋舰的鱼雷配备),但防护和损管能力稍逊。
小结:
数量:日本在航母和驱逐舰数量上占优,美国在战列舰和潜艇上略胜。
吨位:日本联合舰队总吨位略高于美国太平洋舰队,但美国整体海军(含大西洋舰队)吨位远超日本。
2. 舰载火力对比
美国海军
战列舰火力:主力战列舰配备14英寸至16英寸主炮(如“西弗吉尼亚号”8门16英寸炮),单舰火力强大,但射速较慢。
巡洋舰火力:重巡洋舰(如“新奥尔良级”)配备8英寸炮,轻巡洋舰(如“布鲁克林级”)配备6英寸炮,火力均衡。
驱逐舰与鱼雷:驱逐舰配备5英寸炮和鱼雷,鱼雷威力逊于日本。
防空火力:防空能力较弱,舰艇多配备1.1英寸和0.5英寸机枪,缺乏高效近防系统。
特点:火力集中于战列舰,适合传统舰队决战,但防空和鱼雷战能力不足。
日本海军
战列舰火力:主力战列舰(如“长门号”)配备16英寸炮,火力与美国相当,但射速和精度稍优。
巡洋舰火力:重巡洋舰(如“高雄级”)配备8英寸炮并携带“长矛”鱼雷,夜战能力强;轻巡洋舰(如“川内级”)火力稍逊。
驱逐舰与鱼雷:驱逐舰配备5英寸炮和“九三式”氧气鱼雷(射程远、威力大),鱼雷战能力全球领先。
防空火力:防空能力同样有限,主要依赖25mm高射炮,数量不足且精度较差。
特点:火力设计偏向夜战和鱼雷突袭,航母协同作战能力强,但舰艇防护较弱。
小结:
主炮火力:双方战列舰火力接近,美国略占优势(炮管数量多)。
鱼雷战:日本凭借“长矛”鱼雷和夜战训练遥遥领先。
防空:双方均较弱,但美国稍好(更多高射炮)。
3. 航空力量对比
美国海军
舰载机数量:太平洋舰队约300架舰载机(3艘航母,每艘约70-90架)。
机型:
战斗机:F4F“野猫”(性能逊于零式,但结构坚固)。
轰炸机:SBD“无畏”俯冲轰炸机(精准但速度慢)。
鱼雷机:TBD“蹂躏者”(老旧,性能差)。
岸基飞机:珍珠港约400架(含P-40战斗机、B-17轰炸机等),但多为训练机或非战斗状态。
特点:舰载机质量和数量不足,岸基航空力量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日本海军
舰载机数量:6艘航母约400-450架舰载机(珍珠港偷袭使用约350架)。
机型:
战斗机:A6M“零式”(速度快、机动性强,但防护差)。
轰炸机:D3A“爱知”俯冲轰炸机(精度高)。
鱼雷机:B5N“九七式”(性能优于TBD,携带“长矛”鱼雷)。
岸基飞机:日本在太平洋岛屿的岸基飞机较少,主要依赖航母。
特点:舰载机质量和数量占优,飞行员训练精良(平均飞行小时超700小时)。
小结:
数量:日本舰载机数量多50%-60%,质量更优。
性能:零式战斗机和九七式鱼雷机在1941年技术领先。
训练:日本飞行员经验丰富,美国飞行员训练不足。
4. 人员对比
美国海军
总人数:太平洋舰队约13万人(含海军陆战队)。
训练:人员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新兵缺乏实战经验。
士气:和平时期士气平稳,但对战争准备不足,珍珠港驻军戒备松懈。
后勤:美国工业基础雄厚,后勤补给能力强,但太平洋补给线较长。
日本海军
总人数:联合舰队约15万人。
训练:日本海军训练严格,夜战和航母协同作战能力突出,飞行员和舰员经验丰富。
士气:高昂,珍珠港偷袭前士气处于巅峰,军官充满进攻性。
后勤:日本后勤依赖有限资源,短期作战能力强,但长期补给不足。
小结:
人数:日本略多,但差距不大。
训练与士气:日本训练更精良,士气更高。
后勤:美国长期后勤占优,日本短期作战更强。
5. 综合对比与战略背景
美国优势:
工业基础强大,舰艇和飞机生产能力远超日本。
战列舰吨位和火力略占优势,潜艇力量较强。
长期后勤和资源支持能力无与伦比。
美国劣势:
航母和舰载机数量不足,航空力量质量落后。
珍珠港舰队集中,缺乏戒备,易受突袭。
训练和实战经验不足,指挥体系较为分散。
日本优势:
航母和舰载机数量与质量领先,适合快速进攻。
鱼雷战和夜战能力全球顶尖,飞行员训练精良。
偷袭战略(珍珠港计划)准备充分,士气高昂。
日本劣势:
舰艇防护和损管能力较弱,易受重创。
资源匮乏,后勤补给难以支撑长期战争。
战略目标分散,珍珠港后缺乏清晰后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