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氏族源
晋国狐氏的族源有二种说法,其一来源于晋国首封之君唐叔虞,此说法来自春秋时期郑国叔詹。当时公子重耳流亡至郑国,郑文公不礼公子重耳,叔詹向郑文公谏言的时候道出了狐氏源自唐叔虞。
“今晋公子有三祚焉,天将启之。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
这是指重耳之父晋献公娶狐突的女儿狐姬生了重耳,而狐突的祖先就是唐叔虞的“别子”,此子去了戎狄,戎狄中狐氏一支就是此人的后代。叔詹的意思是重耳是同姓所生,不是“灾”就是“福”,若不以礼,不如杀之。
另一种说法是,狐氏源自周平王之子王子狐。
关于公子狐《左传》只记载一件事,周平王与郑庄公矛盾甚重,几乎到了开战的地步,为平息矛盾,双方决定互换人质,郑国让郑公子忽(后郑昭公)到周朝去做人质,周朝让公子狐到郑国做人质。
同年,周平王去世,太子忽才得以回到郑国。公子狐也回国准备继承王位,但在途中病死,王位由平王的孙子姬林(公子狐兄长之子)继承,是为周桓王。
二种说法,都指明狐氏出自姬姓,但唐叔虞的说法较为可信。





x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