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的文章。叔的老板,叔的廉颇都是祖籍广东的上海人。
1840年鸦片战争,1843年上海开埠,至今已有168年的历史,上海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至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回顾这段历史,除了外国人,哪个省的人对上海的贡献最大呢?
答案首推广东人,到上海“搵食”的广东人又以中山人最多,其次是潮汕人、佛山人、广州人。
当年上海滩几个最大的买办,如太古洋行的郑观应、怡和洋行的唐廷枢,还有宝顺洋行的徐润等,无一不是广东人。
1906年,有人在一篇演中讲到上海滩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上海一地竟然聚集了二十万广东人,这些广东人拖家带口、聚族而居,扎根到上海。再者,民国时期大上海最摩登的四家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他们的老板全部都是以前广州府中山县人。
无怪乎民国时期的人就观察到,对于近代上海发展影响最大的两种人,其一是宁波人,他们把持了上海的银行界;其二就是广东人,他们操控着上海的工商界。比如创办先施等四大公司的郭乐、郭标、郭泉、郭葵(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创始家族)、马应彪(中国第一家现代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创始人),及其佛山籍夫人霍庆棠、蔡昌(上海大新公司创始人)、李敏周和刘锡基(上海新新公司创始人)、方举赞(上海第一家机器厂发昌厂的创办人)、郑伯昭(永泰和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这些数以万计的广东商界精英扎根到上海经商,在英国、法国的庇护下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