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hanbiao 写了: 2025年 8月 11日 22:03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排量越来越小。排量越小怠速以及低转速吸气才会越小,而高转速输出可以通过增大增压来实现。简单说PV=nRT,只要你的中冷器足够强能降低T,涡轮足够强能够增大P,就能用一个比较小的V实现更多的n。
跟不上时代的唯排量论的这帮人是理解不了这个的。
我作为一个外行,仅仅凭基本常识和实际测量观察说话:
----
(1)涡轮的压气增强了进气的压力和速度,而且极为稳定(不像自吸要看天),导致了燃烧室进气管路非常容易设计,燃烧温度高得多,提高了整体燃烧效率(也需要强化的活塞连杆)。这个效率稳定性和降低成本(燃烧室CFD 极度烧钱)超过自吸
----
(2)涡轮压气机利用比较免费的排气能量,压气机功率非常恐怖,等于发出大排量能力的小排量,我们都知道大排量惯量、摩擦、气门阻力、零件数量、直接和间接增重量,比小排量费油不可避免,最好就是小排量体型大排量马力。如果是飞机就更加无比重要!
----
(3)涡轮的排气噪音很小,涡轮发动机最明显最明显的:排气噪音大大减小,要听排气声音激情的话,涡轮远远不如自吸,因为速度都给涡轮吃掉了,不像自吸是一个个高速脉冲,涡轮是一个稳定漫流。这太明显了,只有不懂车的才不知道
排气出口温度区别不大,但是涡轮header 温度远超过了自吸header,ΔT也增大。注意:四冲程公式不含排气温度,四冲程的扩张率也不可能吃下排气温度,所以涡轮利用排气的扩张减温旋转,虽然单级离心涡轮很微小,但是是绝对净赚,这是自吸发动机把能量直接完全浪费打进空气的。
涡轮本身就是最高效最高效的Δk 和ΔT 都免费赠送给你了。涡轮相当于最高效的蒸气涡轮机发电站的涡轮,都是消耗蒸汽或燃气的速度和温度发电么?这就是把本来浪费的免费利用了。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后面说。。。
----
(4)Δp,涡轮在利用动能和温度的同时,肯定会增长排气压力(因为有这个负荷,涡轮才会在排气歧管得到更过高温度可以利用),通常在低负荷买菜没有可见增加,发动机中负荷3000rpm以上开始出现,最高出力7000-8000转,排气压可以达到进气压的2倍。增压30psi,排气面临60psi 压力。
补充一点不要以为自吸没有排气压,自吸歧管排气阻力普遍2-4psi。和低速时涡轮机没有区别,但高速时小得多(进气压当然也小得多)。要想没有排气压,就只能像古代radial 一样,individual runners,那才是自吸的极限但能把司机都给吵死。(低速没有scavenge 可能不怎么样,高速时排气压定常接近0)
----
(5)汽车涡轮一般是单级离心涡轮,效率不如轴流,轴流是在优化工况极高效的。汽车工况复杂,不像飞机可以为高空巡航很稳定优化。但是一旦能加入多级轴流,就是立即高效,比如
----
(6)就不说可变几何之类高设计成本了。就说一个最简单的,电动wastegate 现在是大路货,非常理想的排气阀门控制,无数人使用。只要厂家放开了用,未来涡轮循环机制可以无穷方法无穷优化
--------
综合来说,我对OP 的意见不同在于,我认为涡轮出力虽然帮助发动机出力,而且这个出力非常恐怖发动机600hp 涡轮压气可能是几乎免费的200-300hp,600hp油耗轴上总运动力达到800-900hp当然高效,但是毕竟压气机不做在主轴驱动轮子只能算一个循环细节,似乎不能算在整体热效里面。反而增加排气出口压力等于CR降了2.0。另外涡轮动力远远不止200-300hp,随着转速增高会迅速超过活塞可以承受的极限,所以高功率最适合涡轮发力的时候,反而wastegate 又把大部分排气能量放掉,和自吸一样浪费,不浪费那么多而已。
当然,直接算
整体热效轮子功率+压气机功率,涡轮远远超过了自吸,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把自吸浪费掉的排气收回一部分。但我不认为可以使用基本四冲程公式,更准确应该用机体四冲程+Brayton 涡轮方程。当然,作为混合,机体机器增压排气也不得不增压,Brayton 进气等于把机体作为燃烧室。
普通汽车涡轮减小发动机排量(惯量、摩擦、气门阻力、零件数量)省油,改善进气省油(等于比自吸喇叭进气还高效涡流得多),现在涡轮机CR 和自吸完全相当无区别了同样省油,但是排气增压等于踩到高转7000转时CR比自吸还是低了2费油。整体是更省油的但是
重点在于:高端卡车把涡轮直接连接到了曲轴和变速箱,高端赛车直接用涡轮带动发电机混动轮子,这就很恐怖了,排气用燃气轮原理回收到轮子上。本来wastegate 放掉的能量直接作为负载,和原来的能量一起加到轮子和发电机上。
A study by Simmons and Giakoumis [4, Nova Science Publisher: New York, NY, USA, 2017] suggests turbochargers accounted for 33% of net fuel savings from all technologies among new vehicles sold over two representative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就说简单的现在卡车、赛车,使用双涡轮双级离心+
轴流涡轮!!!(当然现在主要为了package,未来优化高效的可能性和上限大大提高了。别说什么轴流太局限于最优工况,只要有电子wastegate,想怎么优化全都随便你,普通人不需要专家就能随便设计)Merc F1赛车极限热效达到了一次53%。。。



另一种是用更多的是双涡轮。当然更简单了,现在双涡的车多了去了。其中一个驱动发电机或直接驱动轮子。双普通离心涡轮的
好处是控制管路更容易,真的白菜价了,DIY新手 / 或路边低端排气管店 焊个不锈钢管甩一个E-wastegate,就做完了。

只要复合了涡轮驱动轮子,用四冲公式就不太直接,低速=一台进气效率更高,涡流完善的自吸;高速=一台效率较高的自吸+一台级数较少,工况复杂但是用完全免费的排气剩余动能/温度来发电的Brayton。等于四冲效率+Brayton效率 的联合效率(和现在发电站是发电效率+循环利用效率一个道理)
虽然现在民用小车用得很少,但未来成本会越来越低没理由不用:(1)如果涡轮成本继续降低现在Holset 无锡$100地摊货,增加一个
更便宜的驱动用涡轮简直可以忽略。更便宜因为把整个压气机都省掉了,加粗加长主轴和轴承就完了。(2)齿轮传动便宜不下来,但发电机可是很便宜。(3)管路和控制更不用说,随便找个现在的普通排气管店、涡轮店都能做。
(自吸如果要走一样的目标,成本就极为恐龙!!!。。。如果用自吸达到效率不可能,功率就更不可能了。需要极度优化,特性设计的形制变X态活塞和汽缸和各种零件,全都匪夷所思,边际成本就更加匪夷所思。我也更喜欢自吸,排气是高速脉冲比涡轮稳定呜呜好听多了,但涡轮白菜价、安装简单,真正是穷鬼车党的希望和脊梁)
现在比较硬扯比较初级的卡车复合,在任何功况下不管日常买菜还是高速拉货稳定改善耗油5%-15%。自吸?永远永远都不可能,最高效的内燃机(大型机,涡轮和外部压气机增压,压燃二冲程)热效达到了60%!!! All two-stroke diesel engines require artificial aspiration to operate, and will either use a mechanically driven blower or a turbo-compressor to charge the cylinder with air. 自吸做梦也不可能。
自吸买菜可以比涡轮更省油,因为既然现在的涡轮没有复合到轮子上,那么毕竟是多增加了一个涡轮压气机的阻力,如果低速时小排量自吸已经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增压,小排量涡轮低速压气机这时也没有明显进气改善,假设CR相同进气道燃烧室都设计良好,如果这种工况下,那么自吸高效(省去涡轮阻力)。一般大排自吸热效远逊于小排涡轮,但高输出时自吸排气压4psi,涡轮排气压60psi,等于涡轮CR降低了2.0, 减少了大排自吸的劣势。对此:(1)如果使用电动wastegate 低速无法起转时避开涡轮,涡轮和自吸一样,但是要加个E-gate 小成本。(2)初次以外,原理上即使不复合也是涡轮可以更好,就看厂家是按经济还是按性能来设计调试。
--------
外行瞎扯到这一步了,就纯粹废话句turbo compound 是大量实用到卡车和赛车的科技,实际还是非常流行的,只不过对车厂来说,成本效益和PR 并不显著,不如老老实实赚hypes。
但工程师想的可不只是这些,(二冲程六冲程排放难达标不说)其实涡轮复合只是显性的。更深层的叫
bottom cycle。不光回收废气,也回收冷却液。简单说
(1)涡轮复合回收了
废气速度。剩下的
(2)废气温度烧冷却液,和发动机一起把冷却液烧成超高压蒸汽。
(3)高压蒸汽推动Rankine (而不是Brayton)驱动轮子或发电机带轮子。
(4)出来的低温蒸汽大面积
冷凝降温。蒸发冷凝大幅
提高冷却系统效果,涡轮复合提高进气效果,
(5)可以再
提高比功率,超小排量大功率。超小排量当然又省。
。。。当然实际不现实,系统太复杂占空间高成本,而且汽车司机要考锅炉 license,还要顶着恐怖的高压超温管道和大面积冷凝器。即使远洋轮都懒得这么麻烦复杂,直接二冲程柴油增压就能达到稳定50%热效。发电厂直接用涡轮机,不是做bottom cycle 而是把活塞机给扔掉。(但高效发电厂是燃气涡轮发电+废热蒸汽涡轮发电,联合循环发电,也是把蒸汽做bottom cycle 也是这个保底循环名词由来。 热效60% 最好的CNG 火力电站全都是这样的)
历史上和现在Reno,最强的活塞发动机统统是蒸发冷凝散热系统。就是说不管效率,至少发力非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