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mjridgway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50
帖子: 3035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17日 10:33

#141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mjridgway »

政委也是直接指挥实战的。戚继光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已。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8日 22:36 楼上的不懂,把袁崇焕这样的政委拿来跟戚继光比
mjridgway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50
帖子: 3035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17日 10:33

#142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mjridgway »

剿匪的斩首数没有含金量。洪承畴曹变蛟这些人打闯贼能斩首几十万,碰到八旗就只能全军覆没。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8日 15:44 戚继光干倭寇是实打实的战功,特别是那些斩首数,明朝有文官督军,不是你随便报多少就是多少。尤其这都是在内地,汉地核心区域,想杀良冒功也没那么容易,不像李成梁在辽东。
mjridgway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50
帖子: 3035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17日 10:33

#143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mjridgway »

明军内讧是常态,城门被流民打开也是常态,老袁能避免常态发生就是非常之人。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8日 20:26 老袁打了几个城防战你吹上了天,充其量也就是不败,胜利都谈不上。八旗兵没有大炮之前,攻城能力也不强。只是当时明军出丑太多,什么沈阳城门被流民打开,相比之下,袁算个老老实实守城池的。
mjridgway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50
帖子: 3035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17日 10:33

#144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mjridgway »

满桂有勇无谋,没有袁督师,他也就是杜松刘挺一路货色。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8日 21:26 他哪有什么野战,坚守不出大炮轰就是老袁的秘诀,满桂要出城野战,每次都被袁制止。

北京城下大捷也是扯淡,满朝文武,打仗谁占上风应该很容易看懂把,如果大捷,不至于要让袁崇焕下狱。
maddaemon(买买提老id)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158
帖子: 1409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28日 23:09

#145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maddaemon(买买提老id) »

古代打仗真是绞肉机啊,现在毛子乌克兰,以色列哈马斯,都还是差远了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77
帖子: 2703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46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0:30 宁锦大捷后金攻宁远时,明军是出城野战了的。至少没输啊。之前明军野战每次都是被后金全歼,连带逃回城时来不及关城门把城池也丢了。

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军队包围锦州,进而攻打宁远(今辽宁兴城)。袁崇焕等率明军固守,城得保全。是月十一日,后金军队直抵锦州,四面合围后绕过锦州南下,攻克防线中的诸多堡垒,掠其物资。巡抚袁崇焕认为守卫宁远的明军主力不能随意调动,于是挑选精锐骑兵4000,令尤世禄、祖大寿统率,绕至后金军队后方,又另外派遣水师东出相牵制。世禄、大寿等将行,后金军大军已抵宁远城下。袁崇焕与中官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战,列营濠内,集中大炮猛烈轰击后金军队。而世禄、大寿等率军大战城外,士卒多死,仍力战不退。后金遂解宁远围,增兵围锦州,据说士卒损伤无数,然锦州终不可破。又因毛文龙此时率东江军直逼辽阳,后金被迫退兵后撤回援。袁崇焕本人事后称“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八,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奏言),时称宁锦大捷。
这不就是城头打炮,只有4000骑兵袭扰。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77
帖子: 2703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47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0:34 广渠门之战,袁崇焕率关宁铁骑跟女真骑兵野战,非但没输,而且居然打赢了。这在明清战争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了。别看不起这个战例,其他吹的再牛逼的军队比如什么浙军,或者将领,比如洪承畴吴三桂,面对八旗野战,几乎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在野战中非但全身而退,还能击退八旗骑兵的,唯有袁督师一人。

广渠门之战是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一月二十日明朝与后金在明朝的首都北京广渠门下爆发的一场战争,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经过数小时的血战,成功击退了后金军。

皇太极率大军设立营地在北京城北,分为两翼。侦察兵报告皇太极,明军正集结在德胜门等地。皇太极率领右翼的军队前进。另外得到报告称东南边也有明军袁崇焕部队集结,皇太极遂派遣左翼军队前去攻击。[1][2]

《崇祯实录》记:“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公阵于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至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
战役过程

当天,袁崇焕、祖大寿率骑兵在广渠门外,有九千骑兵,以及一些步兵队伍。[3][4]袁崇焕传令,令祖大寿在右翼埋伏于南面森林,王承胤在左翼北面,袁崇焕亲自带中路军,辽军结成“品”字形阵,阙东面以待。

后金军发动攻击,莽古尔泰先派出第一批先锋,攻击袁崇焕中路军,爆发激烈战斗。随即后金军大队开始攻击,由将领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豪格带队进攻。

豪格先攻击辽军左翼,而左翼南下汇合中路军,形成大阵。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带队从中路进攻辽军大阵。

此时后金军大批队伍拥挤在辽军大阵正面东方,则辽军左翼北方只有豪格队伍。

袁崇焕率领将士,英勇抵御,奋力鏖战。袁崇焕被箭矢射中,但因身穿重甲没被射穿。后金军有精锐队伍突袭到袁崇焕旗帜大纛前。而辽军将领袁升高,带队击败后金军精锐队伍,成功保护袁崇焕旗帜大纛。

有些后金军队伍见到战况惨烈,开始退缩。[5]

战至最炽热阶段,辽军右翼祖大寿,从南面森林突出袭击正面后金军,目标要与辽军大阵一起夹击后金军队伍。

后金军将领莽古尔泰、多铎,带队压阵后方,见此情形立刻派第一批队伍截击祖大寿右翼,但是右翼击退后金军这批拦截队伍,并成功汇合辽军大阵,前后夹击正面的后金军大队伍。

莽古尔泰此时集结全部压阵队伍,继续突击右翼祖大寿,并接应后金军大队伍撤退。[6]期间辽军左翼的豪格队伍没得到接应,于是辽军包围绞杀豪格队伍,豪格苦战许久,后金军才派队伍到左翼接应豪格撤退。[7]

后金军且战且退,辽军追杀发起多次冲击,一直追杀到运河边。[8]

战斗从中午打到下午,辽军伤亡大约数百,在夜晚打扫战场完毕才返回营地。[9] 祖大寿和袁崇焕的盔甲,都被箭矢射中,有轻伤。[10]
战后结算

战斗当天早晨,袁崇焕察觉士兵和战马都疲劳饥渴,已经连续三天了,于是派遣亲信旗鼓官传递奏疏,请求城内速发粮草给辽军。[11][12][13]战斗结束后,辽军终于收到了一批粮食,有酒肉麦饼。袁崇焕将食物分发士兵,并拿着食物抚慰伤员。[14]此时伤兵都在城外营地,餐霜宿露,无法入城休息。[15]

依据后金记载,八旗军伤亡颇多:图鲁什,与护军同攻,镶黄旗护军二人阵亡,携其尸归。 伊尔登,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色勒,锁骨被射断。 哈宁阿,手被砍一处,箭伤一处,盔伤四处,甲袖刀伤二处,马刀伤二处。 鄂罗色臣,手伤一处,马伤一处。乌赖,进击负伤。 布颜图,率先进击,手被锤击。[16][17]

此战后金军的蒙古仆从军溃败。[18]一名蒙古人将领,索诺木,阵亡了。[19]

皇太极处罚一批八旗军官,包括康古礼、章京郎球、韩岱等将领的退缩行为,剥夺职务并罚款赎罪,并对一个总兵官剥夺牛录人口给其弟。 对于蒙古仆从军则严重惩罚,要求必须缴纳大量财宝赎罪。皇太极又下令,犒赏迎战有功的将领。有罪将领的罚款财宝一半,分给有功的将领士兵。[20]
依据后金记载,八旗军伤亡颇多:图鲁什,与护军同攻,镶黄旗护军二人阵亡,携其尸归。 伊尔登,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色勒,锁骨被射断。 哈宁阿,手被砍一处,箭伤一处,盔伤四处,甲袖刀伤二处,马刀伤二处。 鄂罗色臣,手伤一处,马伤一处。乌赖,进击负伤。 布颜图,率先进击,手被锤击。[16][17]

总共就死了两人,这就是一个小规模冲突,难怪皇上问袁崇焕大胜斩首多少?0. 你是崇祯你还相信他么?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77
帖子: 2703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48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Caravel楼主 »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5:12 依据后金记载,八旗军伤亡颇多:图鲁什,与护军同攻,镶黄旗护军二人阵亡,携其尸归。 伊尔登,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色勒,锁骨被射断。 哈宁阿,手被砍一处,箭伤一处,盔伤四处,甲袖刀伤二处,马刀伤二处。 鄂罗色臣,手伤一处,马伤一处。乌赖,进击负伤。 布颜图,率先进击,手被锤击。[16][17]

总共就死了两人,这就是一个小规模冲突,难怪皇上问袁崇焕大胜斩首多少?0. 你是崇祯你还相信他么?
满桂勤王在北京城外打得很卖力,一对比崇祯选择相信了满桂。关宁军战斗力有一点,但是这些兵将战品很差,经常临阵逃跑,害了友军,浑河川军和浙军就是受害者。洪城筹也是。

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进行到关键时刻,洪承畴所率的十三万明军精锐因粮道和后路被清军断掉,陷入不利局面。

经过商议,洪承畴和各个部队的总兵们决定约定时间,十三万大军集体向南突围。

但还没到出击的时间,大同总兵王朴就率部先跑了,随后,吴三桂也赶紧带着部队跑了。

他们一逃,彻底打乱了明军的步奏,剩余的六位总兵中有四位也开始逃跑,明军瞬间崩溃。

明军主帅洪承畴因此突围不成,被围困在松山城,坚守约半年后城破,洪承畴被俘降清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49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大同总兵王朴带头先跑的,王朴又不是什么关宁军。而且这可以说是洪承畴治军无方,作为主帅没法节制住底下将领。袁督师带兵就从来没有这种情况。而且松锦战役到了明军要突围时,明军败局已定,即使王朴吴三桂不先逃跑,明军败局也已经注定无可改变。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5:25 满桂勤王在北京城外打得很卖力,一对比崇祯选择相信了满桂。关宁军战斗力有一点,但是这些兵将战品很差,经常临阵逃跑,害了友军,浑河川军和浙军就是受害者。洪城筹也是。

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进行到关键时刻,洪承畴所率的十三万明军精锐因粮道和后路被清军断掉,陷入不利局面。

经过商议,洪承畴和各个部队的总兵们决定约定时间,十三万大军集体向南突围。

但还没到出击的时间,大同总兵王朴就率部先跑了,随后,吴三桂也赶紧带着部队跑了。

他们一逃,彻底打乱了明军的步奏,剩余的六位总兵中有四位也开始逃跑,明军瞬间崩溃。

明军主帅洪承畴因此突围不成,被围困在松山城,坚守约半年后城破,洪承畴被俘降清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50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我从来没说广渠门是大胜啊,但是至少是正面硬刚八旗骑兵不败,八旗先退了。八旗阵亡的两人是将领,又不是八旗士兵全体只死了2人。要是八旗全体士兵只死了2人,皇太极还犯得着责罚一大批将领吗?野战骑兵对骑兵正面硬刚八旗保持不败,除了袁督师还有谁能做到?你吹上天的浙军可是不到半天就被八旗全歼了的。

《崇祯实录》记:“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公阵于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至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

《满文老档》,太宗皇帝第四函第二十四册,天聪四年二月:“初十日,由遵化遗书云:二月初五日,汗与诸贝勒会审众蒙古兵,同袁都堂交战于都城南关东门时,为袁击败一事。”

此战后金军的蒙古仆从军溃败。[18]一名蒙古人将领,索诺木,阵亡了。[19]

皇太极处罚一批八旗军官,包括康古礼、章京郎球、韩岱等将领的退缩行为,剥夺职务并罚款赎罪,并对一个总兵官剥夺牛录人口给其弟。 对于蒙古仆从军则严重惩罚,要求必须缴纳大量财宝赎罪。皇太极又下令,犒赏迎战有功的将领。有罪将领的罚款财宝一半,分给有功的将领士兵。[20]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5:12 依据后金记载,八旗军伤亡颇多:图鲁什,与护军同攻,镶黄旗护军二人阵亡,携其尸归。 伊尔登,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色勒,锁骨被射断。 哈宁阿,手被砍一处,箭伤一处,盔伤四处,甲袖刀伤二处,马刀伤二处。 鄂罗色臣,手伤一处,马伤一处。乌赖,进击负伤。 布颜图,率先进击,手被锤击。[16][17]

总共就死了两人,这就是一个小规模冲突,难怪皇上问袁崇焕大胜斩首多少?0. 你是崇祯你还相信他么?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51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满桂也出城正面交战了。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后金在宁远城下一天就伤亡4000.

https://m.mingchaonaxieshier.com/da-jie-ju-02.html

 按照惯例,进攻是这样开始的,明军守在城头,架设大炮,后金军架好营帐,准备云梯、弓箭,然后开始攻城。

  但这一次,他看到的,是整齐的明军——站在城外总兵孙祖寿率军,驻守西门,满桂、祖大寿率军,驻守西门,其余兵力驻守南、北方向。宁远守军共三万五千余人,位列城外,准备迎战。

  现在的袁崇焕,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击败纵横天下的后金骑兵,不用龟缩城内,不用固守城池,击败他们,就在他们的面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

  皇太极的神经被彻底搞乱了,这个阵势已经超越了他的理解能力,于是他下达命令,暂停进攻,等等看看先。

  看了半天,他明白了——这是挑衅,随即发出了怒吼:

  “当年皇考太祖(努尔哈赤)攻击宁远,没有攻克,今天我打锦州,又没攻克,现在敌人在外布阵,如果还不能胜,我国威何存?!”

  皇太极认为,不打太没面子,必须且一定要打,但有人认为,不能打。

  所谓有人,是指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换句话说,四大贝勒里,三个都不同意。

  虽说皇太极是拍板的,但毕竟是少数派,双方陷入僵持。

  于是皇太极说,你们都回去吧,我再考虑考虑。

  三个人撤了,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听见了进攻的号角。

  对这三位大哥级人物,皇太极还是给面子的:至少把他们忽悠走了再动手。

  一向只敢躲在城里打炮的明军,竟然站出来单干,实在太嚣张了,他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愤怒,率全军发动了总攻。

  很多时候,愤怒者往往是弱者。

  三位贝勒毫无提防,事已至此,只能跟着冲了。

  但当他们冲到城边时,才终于发现,明军敢来单干,是有原因的。

  皇太极发动进攻,是打过算盘的,骑兵作战,明军不是后金军的对手,放弃拿手的大炮,偏要打马战,不占这个便宜实在不好意思。

  袁崇焕之所以摆这个阵势,是因为他认定,关宁铁骑的战斗力,足以与后金骑兵抗衡,但更重要的是,他也没说不用大炮。

  皇太极认为,当双方骑兵交战时,城头的大炮是无法发射的,因为那样可能误伤自己的军队。

  袁崇焕知道这一点,但他认为,大炮是可以发射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双方骑兵展开厮杀时,用大炮轰后金的后继部队。

  换句话说,就是引诱皇太极的骑兵进攻,等上钩的人差不多了,就用大炮攻击他们的后队,截断增援,始终保持人多打人少。

  在大炮的轰鸣声中,满桂率领骑兵,向蜂拥前来的后金军发动了冲锋。

  一直以来,在后金军的眼里,明军骑兵很好欺负,一打就散,一散就跑,一跑就死,很明显,眼前的这帮对手也是如此。

  但自第一次交锋开始时起,自信就变成了绝望。

  首先,这帮人使用的不是马刀,而是铁制大棒,抡起来呼呼作响,撞上就皮开肉绽,更可怕的是,这种大棒还能发射火器,打着打着冷不丁就开枪,实在太过缺德。

  而且这帮人的精神状态明显不正常,跟打了鸡血似的,一点不害怕,且战斗力极强,见人就往死里打,身中数箭数刀,依然死战不退。

  在这群恐怖的对手面前,战无不胜的后金军,终于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经历——崩溃。

  当后金军如潮水般涌来的时候,满桂知道,胜利的时刻到了。

  关宁铁骑是一群不太正常的人,他们和以往的明军骑兵不同,不但是因为他们经过长期训练,且装备先进武器三眼火铳(即当枪打,又当棒使),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根据袁崇焕的原则“以辽人守辽土”,关宁铁骑的主要成员都是辽东人,因为根据以往长期实践,外地人到辽东打仗,一般都没什么积极性,爱打不打,反正丢了就丢了,正好回老家。

  而对于关宁铁骑来说,他们已经无家可归,这里就是他们唯一的家。

  但最终决定他们拼命精神的,是袁崇焕的第二条原则:“以辽土养辽人”。

  和当年的李成梁一样,袁崇焕很明白,要人卖命,就要给人好处,在这一点上,他毫不含糊,只要打仗就给军饷,此外还分地,打回来的地都能分,反正是抢来的,也没谁去管,爱怎么分怎么分,更有甚者,据说每次打仗,抢回来的战利品,他都敢分,没给朝廷报帐。

  这么一算就明白了,拼死打仗,往光明了说,是保卫家园,保卫大明江山,往黑了说,打仗有工资拿,有土地分,还能分战利品。

  国仇家恨外加工资外快,要不拼命,实在没有天理。

  因此每次打仗的时候,关宁铁骑都格外激动,所谓保家卫国,对他们而言,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因为踩在脚底下那块土,没准就是他自己的家和地(地契为证)。

  所以这场战斗的结局也就不难预料了,关宁铁骑如同疯子一般冲入后金骑兵队,大砍大杀,时不时还射两枪,威慑力极大,后金军损失惨重,只能收缩等待后续部队。

  而与此同时,城头的大炮开始怒吼,伴随着后金军后队的惨叫声,宣告着残酷的事实:他们的攻击已经失败。

  皇太极并没有气馁,死人嘛,很正常的事情,死光拉倒,把城攻下来就行。

  在他的指挥下,后金军略加整顿,向宁远城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战斗持续到中午,在关宁铁骑的强大冲击力下,后金军损失极大,却依然没有退却。

  然而就在此时,皇太极得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锦州出事了自五月十二日进攻开始,就一直呆在城里不露头的赵率教终于出现了,他没有出来喊话,而是带着一群人,冲进了锦州城边的后金大营,一阵乱砍乱杀之后,又冲了出来,回到了城中。

  这招实在太狠,城下的后金军做梦都想不到,城里这帮人竟然还敢冲出来,以致于人家砍完、杀完、跑完了,看着眼前的尸体,还以为是在做梦。

  当赵率教看见城下的后金军绕开锦州,前往宁远那一刻起,他就知道,战役的结局已经注定。

  宁远的骑兵和大炮,将彻底打碎皇太极的梦想,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对城下的这些留守人员,是可以趁机打几下的,当然,要等他们的主力走远点。

  这次进攻导致后金军伤亡近五百人,更重要的是,它让皇太极认识到,锦州不是安全的后方,那个死不出头的赵率教可能随时出头,将自己置于死地。

  他打算放弃了,但按照以往的习惯,临走前,他还要再试一把。

  后金军对宁远发动了最猛烈也是最后一次进攻,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尽管未能攻破关宁铁骑,部分后金军依然冲到了宁远城边。

  然后,他们看到了一道沟,很深的沟。

  挖这条沟的,是袁崇焕手下的一支特殊部队——车营。

  车营,是为应对后金的骑兵冲击组建的战斗团体,由步兵和战车组成,作战时推出战车,挖掘战壕,阻挡骑兵冲击,并使用火枪和弓箭反击,攻击说不上,防守是没问题的。

  没戏了,毕竟马不是坦克,开不过去,在被赶过来的关宁铁骑一顿猛打后,后金军彻底放弃,退出了战斗。

  五月二十九日,皇太极离开宁远,向锦州撤退。

  宁远之战,明军方面,出城迎战的满桂身中数箭(没死),他和将领尤世威的坐骑也被射死。

  但在后金方面,死得就不只是马了,其伤亡极为惨重,贝勒济尔哈朗重伤,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萨哈廉和瓦克达重伤,将领觉罗拜山、备御巴希战死,仅仅一天,后金损失高达四千余人。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3:17 这不就是城头打炮,只有4000骑兵袭扰。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52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祖大寿尤世录带4000骑兵出战,满桂战前是在山海关驻防,但是战时也出现在宁远城下和八旗正面野战。满桂祖大寿两军加起来至少上万。



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明廷重新设立辽东巡抚,并以袁崇焕担任,魏忠贤派其党羽刘应坤、纪用一同前来镇守,袁崇焕上疏请求将其调离,但遭到拒绝,明廷又加袁崇焕为兵部右侍郎,子孙世荫锦衣千户。

但不久之后,袁崇焕解了宁远之围,逐渐骄横起来,与大将满桂闹不和,于是袁崇焕上疏请求将满桂调往别处,明廷于是召满桂回朝。经略王之臣奏书请求留住满桂,袁崇焕又因此与王之臣闹不和。明廷担心这两个人闹矛盾会影响大事,于是将两人分开,王之臣督关内,袁崇焕守关外。



同年八月,努尔哈赤病死,皇太极在激烈的竞争之后即位。袁崇焕派遣使者前往吊唁,以刺探虚实,皇太极遣使回报。袁崇焕想要和后金议和,于是自写书一封再次派遣使者前往。

到了十月,袁崇焕领刘应坤、纪用、赵率教等将巡视锦州、大小凌河等地,想要大兴屯田,恢复高第放弃的疆土,魏忠贤、刘应坤等人的子孙因此可以享受世代荫袭锦衣千户,袁崇焕从原来的锦衣千户进升为指挥佥事。

他于是上书:“辽东的败坏,虽然是人心不稳固,也因为失去了有形的险要,没有东西可用来坚固人心。部队不利于野战,只有依凭坚固的城墙和使用大炮一种方法。如今山海关的四座城池已经修复一新,应当再修松山诸城,轮值的军队四万人,缺一不可。”皇上回书给袁崇焕答应了他的请求。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同意了袁崇焕的请和,举兵渡鸭绿江征讨朝鲜。明廷觉得袁崇焕与王之臣不能相互协作,于是将王之臣召回,不再设立经略一职,关内外尽属袁崇焕管理。袁崇焕于是趁皇太极举兵朝鲜之际,派人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

而朝鲜和毛文龙同时向明廷告急,明廷命袁崇焕前往救援。袁崇焕派遣水军增援毛文龙,又派左辅、赵率教、朱梅等人率领九千兵力逼近三岔河,以牵制后金军。而朝鲜倒向清廷进攻毛文龙,却被毛文龙击败,后金军也被毛文龙击退,史称“丁卯之役”。



同年四月,赵率教在锦州督护城防建造工程,明廷派尤世禄前来接替赵率教,又以左辅为前锋总兵官,驻扎大凌河。

五月,皇太极从朝鲜退兵后,率兵直抵锦州,将其包围。赵率教与纪用一方面闭城坚守,一方面派遣使者议和,想以此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使者跑了三个来回仍旧没有决定,而后金军的攻势越来越猛。袁崇焕以宁远的兵力不能轻易调动,于是让尤世禄、祖大寿率领精锐骑兵四千绕到大军后面决战。

另派遣水军从东面进行牵制,并请求蓟镇等地发兵东护关门。明廷命山海关的满桂移驻前屯,三屯孙祖寿移往山海关,宣府黑云龙移往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到关城,又调动昌平、天津、保定的部队奔赴上关;传檄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守将整备好兵马听候调遣。



之后,皇太极率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阿济格、萨哈廉等八旗官兵来攻宁远,袁崇焕与刘应坤、毕自肃率将士登上城楼防守,在濠沟内排列阵营,用炮远距离轰击。而明总兵满桂、副将尤世威率军迎战,短兵相接。明军城上城下互相配合,炮火、箭矢齐发,皇太极大帐被炸毁,济尔哈朗等受重伤,后金军死伤累累,被迫撤兵。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3:17 这不就是城头打炮,只有4000骑兵袭扰。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53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值得注意的是,宁锦之战前后20多天,皇太极先攻锦州不下,然后绕过锦州去打宁远又不下,回头二次攻锦仍然失败,时值酷暑,清军非战斗减员也很多。即使如此,一般认为宁锦大捷里清军的损失加起来上限也就万把人,我个人认为可能不到一万。这是前后20多天,至少三次大战,加上非战斗减员给清军造成的总损失,不过上限一万人。这也再次证明了浑河战役里清军伤亡根本不可能近万。要知道浑河战役清军可是一天内就连续轻松攻破川军和浙军的大营,将对方全歼,清军自身损失最多也就千把人,主要还是川军造成的。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54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第一次宁远之战,后金连续进攻宁远2天不下,就撤了,伤亡最多也就千把来人。不过是努尔哈赤生平唯一一次败仗--努酋自己都承认的。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77
帖子: 2703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55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8:26 我从来没说广渠门是大胜啊,但是至少是正面硬刚八旗骑兵不败,八旗先退了。八旗阵亡的两人是将领,又不是八旗士兵全体只死了2人。要是八旗全体士兵只死了2人,皇太极还犯得着责罚一大批将领吗?野战骑兵对骑兵正面硬刚八旗保持不败,除了袁督师还有谁能做到?你吹上天的浙军可是不到半天就被八旗全歼了的。

《崇祯实录》记:“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公阵于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至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

《满文老档》,太宗皇帝第四函第二十四册,天聪四年二月:“初十日,由遵化遗书云:二月初五日,汗与诸贝勒会审众蒙古兵,同袁都堂交战于都城南关东门时,为袁击败一事。”

此战后金军的蒙古仆从军溃败。[18]一名蒙古人将领,索诺木,阵亡了。[19]

皇太极处罚一批八旗军官,包括康古礼、章京郎球、韩岱等将领的退缩行为,剥夺职务并罚款赎罪,并对一个总兵官剥夺牛录人口给其弟。 对于蒙古仆从军则严重惩罚,要求必须缴纳大量财宝赎罪。皇太极又下令,犒赏迎战有功的将领。有罪将领的罚款财宝一半,分给有功的将领士兵。[20]
就是广渠门被吹成大捷,崇祯问斩首多少,袁承焕拿不出来一个,这才让崇祯怀疑老袁的以往战绩是不是都是吹的。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77
帖子: 2703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56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09:01 第一次宁远之战,后金连续进攻宁远2天不下,就撤了,伤亡最多也就千把来人。不过是努尔哈赤生平唯一一次败仗--努酋自己都承认的。

凭借坚城正常就是不容易打下来,之前就是因为有内应。所以我说老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不可高估,平辽不大可能,顶多撑住局面,以拖待变。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57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你这个说法,有史料依据吗?

斩首多也未是真正的大捷,有可能是杀良冒功。真正的大捷未必有多少斩首。比如明军抗日援朝攻克平壤是公认的大捷,斩首也不过一百多。

崇祯也不是什么英明的君主,他杀了多少总兵大臣督师,最后弄的自己也完蛋了。明史都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而且我从来没把广渠门说成是大捷,只是袁崇焕正面硬刚八旗铁骑保持不败,这在明末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那些吹上天的劲旅什么浙军戚家军或者将领比如洪承畴,遇到八旗也只有全军覆没束手就擒的下场。可见八旗战斗力是超强的。袁崇焕在宁远、宁锦和广渠门三次面对八旗居然能保持不败,这已经不仅是奇迹,而是神话了。袁之前之后都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做到这一点。而且三次大战并非一次孤证,说明不是蒙的。

战果多少其实一般都是很难核实的,但是战场态势不会骗人。宁远努尔哈赤亲帅八旗主力攻城不下被迫撤退,努尔哈赤和满清自己都承认这是他生平唯一一次战败。宁锦皇太极率八旗主力20多天先攻锦州不下再攻宁远连城墙的皮都没摸到被明军野战挡在城外回头二攻锦州还是不下,20多天清军连遭三次挫败被迫撤军。广渠门双方骑兵在城外野战激战,清军被击退不少骑兵坠入冰河。这些都是有史料记录的。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10:10 就是广渠门被吹成大捷,崇祯问斩首多少,袁承焕拿不出来一个,这才让崇祯怀疑老袁的以往战绩是不是都是吹的。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05
帖子: 275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58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ridgway »

袁崇焕之前的沈阳辽阳清河抚顺,袁下狱之后的大凌河锦州松山,多少坚城不都被满清攻克了?只有袁崇焕一人能对满清保持不败。而且老袁打一仗进一步,第一次宁远就是缩在城里,第二次宁远可以背城和满清野战,驰援北京广渠门更是可以在野战击败八旗骑兵。老袁平不了辽,戚继光更不可能。
Caravel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10:59 凭借坚城正常就是不容易打下来,之前就是因为有内应。所以我说老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不可高估,平辽不大可能,顶多撑住局面,以拖待变。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77
帖子: 2703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59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11:04 袁崇焕之前的沈阳辽阳清河抚顺,袁下狱之后的大凌河锦州松山,多少坚城不都被满清攻克了?只有袁崇焕一人能对满清保持不败。而且老袁打一仗进一步,第一次宁远就是缩在城里,第二次宁远可以背城和满清野战,驰援北京广渠门更是可以在野战击败八旗骑兵。老袁平不了辽,戚继光更不可能。
我承认袁都督有一点的能力,至少可以约束手下,背城野战可以打一打,但是他就是个政委或者监军的角色,跟戚继光这样的军事天才不是一回事。
赖美豪中(my pronouns: ha/ha)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帖子互动: 4382
帖子: 45816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6日 12:50

#160 Re: 浑河血战八旗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帖子 赖美豪中(my pronouns: ha/ha) »

你们都在瞎吵,明末满八旗得战力应该是相当拉跨得,能赢是因为明军更拉跨,战争烈度大体在村民互殴得水平。比如萨尔胡就很明显,整个战事没有啥描述,所谓几十万大军得战事就是几个主将身边得家丁打光了就算完事了,所以估计真实情况就是明军万把人得队伍,被满兵万把人伏击,主帅嗝屁这事就结束了。
八旗战力从清初得那些三番之乱,准噶尔之乱就看的很清楚了,应该整体是非常拉跨得
ridgway 写了: 2024年 8月 29日 11:04 袁崇焕之前的沈阳辽阳清河抚顺,袁下狱之后的大凌河锦州松山,多少坚城不都被满清攻克了?只有袁崇焕一人能对满清保持不败。而且老袁打一仗进一步,第一次宁远就是缩在城里,第二次宁远可以背城和满清野战,驰援北京广渠门更是可以在野战击败八旗骑兵。老袁平不了辽,戚继光更不可能。
If printing money would end poverty, printing diplomas would end stupidity.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