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Re: 53的童年
发表于 : 2025年 8月 6日 13:45
你记错时间了呗。不明白的话自己查查什么是“曼德拉效应”。
我也站在自行车边买过冰棍。但那决不是在1981年或1982年。
1981年、小青年、崭新的自行车、锃亮的手表、卖冰棍,这些是互斥的。
我也站在自行车边买过冰棍。但那决不是在1981年或1982年。
1981年、小青年、崭新的自行车、锃亮的手表、卖冰棍,这些是互斥的。
摆拍一下就很容易满足条件。我小舅舅80左右结的婚,除了没买冰棍其他都有。有远房亲戚卖冰棍,但是手表和自行车不是新的。农村人比较好面子,如果有人拍照借都会弄点新东西。geust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3:45 你记错时间了呗。不明白的话自己查查什么是“曼德拉效应”。
我也站在自行车边买过冰棍。但那决不是在1981年或1982年。
1981年、小青年、崭新的自行车、锃亮的手表、卖冰棍,这些是互斥的。
70s就有这种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卖冰棍的小商人了。70S.geust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3:45 你记错时间了呗。不明白的话自己查查什么是“曼德拉效应”。
我也站在自行车边买过冰棍。但那决不是在1981年或1982年。
1981年、小青年、崭新的自行车、锃亮的手表、卖冰棍,这些是互斥的。
qqqqzj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3:58 摆拍一下就很容易满足条件。我小舅舅80左右结的婚,除了没买冰棍其他都有。有远房亲戚卖冰棍,但是手表和自行车不是新的。农村人比较好面子,如果有人拍照借都会弄点新东西。
生产队年终凭工分扣除粮草钱得钱,找钱。要是生产队还有分红这一说,平生第一次听说。ID666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04 你是那个组长么? 那个组长对农村根本不了解。 工分这玩意,连我都不完全了解。 他去农村呆两个星期就知道了?
一个壮劳力一年工分就值 18 块钱, 36 块钱怎么可能呢?就这点钱光主食就不够吃。
估计是年底分红 18 块还有可能。 自己工分挣的, 除去生产队里分的粮食,蔬菜,柴火等,年底结账 只能拿到 十几块钱现金分红。 这种情况才可能。 有些人家,劳动力不足,或者生病出不了工, 年底倒欠生产队的也有可能。
ID666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04 你是那个组长么? 那个组长对农村根本不了解。 工分这玩意,连我都不完全了解。 他去农村呆两个星期就知道了?
一个壮劳力一年工分就值 18 块钱, 36 块钱怎么可能呢?就这点钱光主食就不够吃。
估计是年底分红 18 块还有可能。 自己工分挣的, 除去生产队里分的粮食,蔬菜,柴火等,年底结账 只能拿到 十几块钱现金分红。 这种情况才可能。 有些人家,劳动力不足,或者生病出不了工, 年底倒欠生产队的也有可能。
不至于,小商小贩不构成投机倒把,上了规模就是投机倒把,贪污那得是国家干部
那个时候,小商小贩一直是国家管控的对象,在生产队,小商小贩不出工是要一直交钱的,拿钱换工分,没有工分是不能换粮草的。不是过来人不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那个时候,小商小贩一直是国家管控的对象,在生产队,小商小贩不出工是要一直交钱的,拿钱换工分,没有工分是不能换粮草的。不是过来人不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ID666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04 你是那个组长么? 那个组长对农村根本不了解。 工分这玩意,连我都不完全了解。 他去农村呆两个星期就知道了?
一个壮劳力一年工分就值 18 块钱, 36 块钱怎么可能呢?就这点钱光主食就不够吃。
估计是年底分红 18 块还有可能。 自己工分挣的, 除去生产队里分的粮食,蔬菜,柴火等,年底结账 只能拿到 十几块钱现金分红。 这种情况才可能。 有些人家,劳动力不足,或者生病出不了工, 年底倒欠生产队的也有可能。
照片里应该是城里,农村里想做得有门道。80年代初大部分农村已经包产到户了吧,农民也没啥粮票,交完国家的预购,留下自己的口粮。Laobagang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21 那个时候,小商小贩一直是国家管控的对象,在生产队,小商小贩不出工是要一直交钱的,拿钱换工分,没有工分是不能换粮草的。不是过来人不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这个分红的数据可能不是指现金,应该得钱和粮草的总和,人均分得16元现金在我们地方生产队是不现实的。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23 澄清一下,那个数字,XX县人均公分分红年16元,是我们从县统计局调来的机密数据,不过已经过去三十几年,应该过了解密期,我这也不算泄密。
ID666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25 年底算账,有的家庭工分多的能拿回来些钱,有的还得倒找钱。
你没听说不是很正常吗? 你本来就是孤陋寡闻, 道听途说, 然后再加上老将滤镜。
农村里除了粮食,还有些别的东西啊。 比如水果,山珍,鱼塘里的鱼, 多余的蔬菜等。 还有棉花这种作物也不分给私人,都是生产队集体出售。 年底有个三瓜俩枣分红有啥奇怪的???
比如我们那, 每年过年前鱼塘打鱼分鱼卖鱼那也是一件大事。我们小屁孩放寒假了没有啥娱乐,这种事情一定是要强势围观的。
确实是穷啊。 小将滤镜,和老将滤镜都要不得。
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23 澄清一下,那个数字,XX县人均公分分红年16元,是我们从县统计局调来的机密数据,不过已经过去三十几年,应该过了解密期,我这也不算泄密。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句话是写在我党历史决议里的,人均16块人民币年收入还是不错的,起码能有个买盐的钱。
谁信口胡说,别人一看就明白。ID666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25 年底算账,有的家庭工分多的能拿回来些钱,有的还得倒找钱。
你没听说不是很正常吗? 你本来就是孤陋寡闻, 道听途说, 然后再加上老将滤镜。
农村里除了粮食,还有些别的东西啊。 比如水果,山珍,鱼塘里的鱼, 多余的蔬菜等。 还有棉花这种作物也不分给私人,都是生产队集体出售。 年底有个三瓜俩枣分红有啥奇怪的???
比如我们那, 每年过年前鱼塘打鱼分鱼卖鱼那也是一件大事。我们小屁孩放寒假了没有啥娱乐,这种事情一定是要强势围观的。
确实是穷啊。 小将滤镜,和老将滤镜都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