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的童年
版主: kazaawang, wh
#166 Re: 53的童年
这事和逻辑没啥关系,就是一个描述概念定义域问题。
如果没有“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也就不会有改革开放。
中国农村绝对不是什么快乐的田园,看看路遥所有小说里唯一的主体就是,跳出农门,下辈子不能再当农民,知道这些也就够了。
如果没有“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也就不会有改革开放。
中国农村绝对不是什么快乐的田园,看看路遥所有小说里唯一的主体就是,跳出农门,下辈子不能再当农民,知道这些也就够了。
ID666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32 一个壮劳力分红一年 18 块很正常。但不等于 一年工分就值 18 元。
你要有点逻辑。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9802531
1978年,全国受灾,农民生活更为困难。这一年农村人口为8.032亿,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仅有133元,其中90%以上为实物,货币收入不足10%。
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仅有133元,刨除老人孩子, 一个壮劳力工分收入 200 正常吧? 货币收入 10% 的话,20 元。 这样数字对得上。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167 Re: 53的童年
你这是童年滤镜。并且极大可能是75后。
农村种棉花和粮食都得在大块平地上。并且种什么种多少不是农民自己决定的了。水果,山珍,鱼塘里的鱼, 蔬菜等都是计划决定的,没有多余的,有了也只能村里分分吃了,没有市场给你出售。
有多余的出售那是1983年以后的事了。
农村种棉花和粮食都得在大块平地上。并且种什么种多少不是农民自己决定的了。水果,山珍,鱼塘里的鱼, 蔬菜等都是计划决定的,没有多余的,有了也只能村里分分吃了,没有市场给你出售。
有多余的出售那是1983年以后的事了。
ID666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25 年底算账,有的家庭工分多的能拿回来些钱,有的还得倒找钱。
你没听说不是很正常吗? 你本来就是孤陋寡闻, 道听途说, 然后再加上老将滤镜。
农村里除了粮食,还有些别的东西啊。 比如水果,山珍,鱼塘里的鱼, 多余的蔬菜等。 还有棉花这种作物也不分给私人,都是生产队集体出售。 年底有个三瓜俩枣分红有啥奇怪的???
比如我们那, 每年过年前鱼塘打鱼分鱼卖鱼那也是一件大事。我们小屁孩放寒假了没有啥娱乐,这种事情一定是要强势围观的。
确实是穷啊。 小将滤镜,和老将滤镜都要不得。
#168 Re: 53的童年
中国农村问题其实一直没有解决,这些年不似那么严重不过是引流了农业人口进城打工,或者去外向型工厂打工。而中国农村本身的农业生态根本无法支持自我发展。务农的农民一样是中国最穷的一个群体。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169 Re: 53的童年
也不一定。现在勤快点的都是包几家地来种,盖个房子是没问题的。就是不知道如果经济下滑,外出的人少了,自种自地还能不能活得够好。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8月 6日 14:51 中国农村问题其实一直没有解决,这些年不似那么严重不过是引流了农业人口进城打工,或者去外向型工厂打工。而中国农村本身的农业生态根本无法支持自我发展。务农的农民一样是中国最穷的一个群体。
---------
我欲乘机归去,又恐穷楼鬱府,高处不能酣
我欲乘机归去,又恐穷楼鬱府,高处不能酣
#170 Re: 53的童年
你还留有小时候的照片吗?Hercubic 写了: 2025年 8月 5日 11:36 感觉是城里53的童年…没有咱农村娃的…连这个冰棍箱子也比小时候我看到的高级…悲哀…
https://m.digitaling.com/articles/387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