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空军当然也是从前线机场安东、庙沟、大堡、大孤山这几个前线机场起飞。苏联方面的叙述说的很清楚了。而中方不提也不等于否认。中方也没提朝鲜海军的战斗过程,也没提苏联空军的详细战斗过程。韩德彩击落费希尔的战斗,中方资料从始至终都没提还有苏联飞行员驾驶的米格机参战,并且费希尔有可能是被苏联飞行员击落的这回事。
况且按你否定卢今昔证词可信度的同样逻辑,中方所有公开出版物无论是战史还是回忆录都不可靠,都要经过严格审查。苏联解体档案解密前,中方也从来没提什么苏联空军参战这回事。
第64航空军的另一项任务是帮助中朝联合空军,不仅为其训练飞行员,而且协助他们作战。中朝联合空军是在1951年秋天以后参加作战行动的,由于语言的障碍,中朝空军与苏联空军并没有混合编队和联合作战,但双方在协调作战方针、统一使用兵力等问题上始终都是经过协商的。第64航空军的机组人员负责击退在F-86歼击机强大掩护下的大批轰炸机,而中朝联合空军的飞行员只是负责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增援。他们在前线主要是与小股敌机进行战斗。苏联歼击机还需要为中朝空军提供援助,如在危急情况下拦截追击中国和朝鲜驾驶员的F-86飞机。甚至当中朝联合空军在前线机场安东、庙沟、大堡、大孤山的飞机总数超过了第64航空军的米格飞机时,苏联飞行员仍然需要继续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如在1952-1953年冬天,复杂的气象条件使得飞行技术尚不熟练的中朝联合空军部队无法投入战斗,因此而加重了第64航空军的作战任务。1953年苏联空军战斗飞行的月平均数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3%。
Pta 写了: 2025年 10月 9日 12:40我的全部结论都有完整的因果关系证据链。而你的所谓证据,在证据链逻辑上漏洞百出。比如你说苏联在中国训练朝鲜飞行员,无论从操作上还是历史证据上都是一派胡言。
志愿军空军的装备都是中国自己买的,不是苏联无偿提供的,志愿军飞行员都在中国航校里培训出来的,虽然有苏联顾问,教官,但航校本身是解放军空军编制,没有任何回忆文章提到过在解放军的航校里培训过朝鲜米格15飞行员。不仅如此,人民军完全学习苏军,也不大可能愿意到中国学米格15,更有可能是到苏联去学。此外,培训飞行员不是直接参战,不影响苏联假装的中立不参战地位,苏联没有理由不干。
朝鲜空战中没有任何关于人民军米格15作战的记录,但是各方都有人民军螺旋桨机双翼机出击的记录,这证明,不是人民军空战没有记录,而是没有人民军米格15的作战记录。没有各方只记载人民军螺旋桨机作战,不记录米格15作战的道理,除非人民军压根就没有米格15参战。
人民军如果米格15参战,从那个机场起飞,谁分配他们作战任务,如何与中苏空军协同?要知道,志愿军战史中充斥着中苏空军如何分工,如何协同的记载,但从来没有提及和人民军米格15的任何协同分工任务安排。倒是提到过人民军双翼机螺旋桨机的出击。
你,需要解决的是这个证据链的问题,不是网上找一些没有明确背景的词语当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