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个老片:少年情怀总是诗——《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剧透)

版主: kazaawangwh

SunnyA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48
帖子: 1841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19:47

Re: 推个老片:少年情怀总是诗——《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剧透)

帖子 SunnyA »

谁翻的这么恶心的片名?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672
帖子: 7831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推个老片:少年情怀总是诗——《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剧透)

帖子 wh(问号)楼主 »

SunnyA 写了: 2023年 7月 20日 13:20 谁翻的这么恶心的片名?
不知道,国内这么翻。你会怎么翻?
顺便贴一篇正好在豆瓣上看到的影评:

https://www.douban.com/note/558927682/? ... 753Eh8Tv2V
《死亡诗社》——死亡•施舍 ( By Leon )
诺博创意写作 2016-05-20 19:27:32

管理严苛、教学传统守旧的名校威尔顿预科学院迎来了新学期,在这里就读的学生尼尔也迎来了新的室友——托德,一个害羞、缺乏自信的男孩,还有新的英语老师——Keating,曾经这所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Keating的到来如同荒原上骤至的春风,吹开了生灵惺忪的睡眼。与其他老师枯燥乏味甚至呆板的教学比起来,Keating老师的风格在第一堂课上就让尼尔等人大开眼界——踏着上课的铃声,Keating信步踱进教室,悠闲地吹着口哨,在教室内转悠了一圈,又从后门飘了出去。大家一脸茫然,面面相觑。这时从后门伸进Keating的头来,示意大家跟随着出来。Keating带大家来到了学校的一隅,这里陈列着往届毕业生的老照片。Keating做了自我介绍,并让大家以后称呼他“ oh capitain my capitain”——出自惠特曼写给林肯的诗。接着让大家贴近照片,面对年华逝去的故人,Keating劝勉大家——卡配迪恩(希腊语,意思是把握年华)——“及时采撷你的花蕾,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从此卡配迪恩如同种子一般埋进了尼尔、托德等人的心里,并渐渐生了根发了芽。

Keating接下来的课更让同学们“触目惊心”。他让同学们轮流站上讲桌来唤起观察事物的新视角,他还痛斥了教材中学院派通过计算诗歌的“艺术面积”来量化诗歌价值的理论,并批判道阅读是通向自由的,但成规的教材却抑制了自由。更惊世骇俗的是让学生们把书中“一派胡言”的章节全部撕掉。

一次偶然,尼尔和伙伴们在一本图书馆的借书中发现了Keating学生时代参与的神秘组织——“死亡诗社”。小伙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找到Keating一问究竟,得知“死亡诗社”曾是Keating在学生时代时组织的诗歌集会,在学校附近的山洞中,深夜聚集,朗读惠特曼、梭罗、雪莱的诗,颂赞着自由和真理。心中枝叶葳蕤的尼尔和小伙伴们决定续写传奇,于是多年之后死亡诗人们在黑夜里又一次复活。

死亡诗社的成员其实也各有各的烦恼:尼尔有个严苛的父亲, 一直希望尼尔考上医科大学,并取消了尼尔本学期的一切课外活动;托德的哥哥曾是该校的优秀毕业生,而托德一直活在哥哥的阴影下,变得越发害羞、缺乏自信;诺克斯暗恋上切特的女朋友克丽丝,而且切特的父母是诺克斯父亲的世交;天性崇尚自由的查理,在这个只有男生的寄宿学校里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压抑。

尽管周围气候是“风刀霜剑严相逼”,但心中弥漫的花香激发着死亡诗人们:尼尔逐渐发现自己对表演的热爱,第一次对抗强大的父权,争取到话剧的表演机会;托德在Keating的诱导下,勇敢地当着全班同学咏出了哲思而又迷人的诗句——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震撼到了全班,也让自己战胜了内心的羞怯;诺克斯不惧怕切特的暴虐,疯狂地追求克丽丝——在她的教室里当着同学们给克丽丝献花、献诗,终抱得美人归;查理在校报发表文章要求学校招收女生,此事触怒校方,而他却在全校大会上恶作剧称是上帝要求的要招收女生,当然,查理根本不在乎快意恩仇后为此事吃点体罚的苦头。

但荒原上呼啸的狂风并不允许花开烂漫,尼尔的父亲只允许自己向儿子妥协一次,演出后的当晚他就准备让尼尔转学至另一所管理更为苛刻的军校,抗争无果的尼尔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痛不欲生的尼尔父母将丧子之因归结到Keating的“为人师表”,校方为了撇清自己的干系,唆使尼尔的同学卡梅伦诬陷Keating的教学方式导致尼尔的自戕,同时托德等人在校方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不得不在荒唐的证词上签了字。

Keating被学校驱逐,临别的课堂上,托德等人纷纷站到课桌向Keating致敬,表达着Keating带给大家的精神觉醒在心中永远都不会被驱逐!即使是荒原上最残忍的季节,也有逆着风吐露芬芳的枝芽。

Keating带给大家灵魂的苏醒,然而向着自由生长的灵魂势必要在黑暗的现实中碰壁,在绝望的裂缝中,是接受苟且的施舍还是结束施舍的苟且——To be or not to be,这其实一直都是人类的精神困境。人不能永生,恰是如此才赋予生命每时每刻以意义——当然也包括开始的意义和结束的意义。所以很多时候,我并不认为死是逃避,而恰恰是生的直面,尼尔的死就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自由的灵魂。“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肉体既然必将凋谢,我宁愿提前把肉体碾压得粉碎,也不愿委屈自己的灵魂,这样的结束至少还能榨出粉碎的香——那是我完整的灵魂!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 - 精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