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林彪倒台前联系过校长,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9日 01:39
历史是活着的即得利益者写的,又有历代即得利益者根据当时的需要修改的。林彪已死,各路即得利益者还想着利用他来把历史往自己想要的方向改。
"随后,郑介民向蒋递交了一份很长的报告。据说,这份郑介民所写的长报告,至今仍保存在台湾阳明书屋。"SOD 写了: 2023年 8月 29日 01:33 本文摘自《蒋介石轶事》,王光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蒋介石断言:我绝不相信林彪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
平均阅读时长为 6分钟
1971年9月13日,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就是“9·13林彪出逃”事件。
当蒋介石得知林彪折戟沉沙,禁不住老泪纵横。蒋介石之所以悲怆泪涌,并非留恋自己与林彪的师生之谊,而是另有隐衷……
正当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出尽风头,成为“永远健康”的副统帅,成为毛泽东的法定接班人时,偏居台湾的蒋介石凭借他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在国民党一次中常会议上就直截了当地说:“我绝不相信林彪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
会后,蒋介石的秘书陶希圣问及此事,蒋介石说:“你查一查1942年的档案就知道了。”
1942年,林彪作为中共特使、毛泽东的私人代表,曾去重庆会见蒋介石。
毛泽东原准备亲去见蒋,但周恩来认为:“见蒋时机并未成熟”。经多次研究,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派林彪为代表前去见蒋。9月初,接到国民党方面的正式通知:林彪可于近日去西安。
9月14日,林彪作为中共特使和毛泽东的私人代表,在国民党联络参谋周励武的陪同下,由延安动身去西安,17日到达西安,这时蒋介石已因故已返回重庆。林彪在西安停留20多天,9月29日,林彪由西安动身,出发去重庆。
10月13日,林彪在周恩来陪同下,会见了蒋介石。见面后,林彪口称“校长”,态度极为恭敬。蒋介石问他:“毛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他说:“毛先生本拟亲自赴渝拜见委座,无奈因患感冒,未能成行。故委托我前来代为致敬,并表示身子好后,仍愿前来与蒋先生会晤。”随后,双方开始会谈。
这次林彪的重庆之行,就谈判的内容来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对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争取团结重庆各界人士,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林彪在重庆期间,蒋介石认为他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又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曾指示特务头子戴笠,以黄埔同学会的名义,招待并影响林彪,争取把他拉到国民党阵营中来。戴笠和唐纵、康泽、滕杰、贺衷寒等人几次在漱庐集会,研究拉拢林彪的办法,商量来商量去,认为像林彪这样的人物,是很难拉拢过来的,只有请他吃几次饭,看情况再说。
据唐纵10月17日的日记中说:“林彪,黄埔第四期毕业,现任一一五师师长,前年负伤赴莫斯科医病,今年始回国,据林在苏系学习机械化,观其面部一脸阴气,深沉阴险而干练,言谈审慎。”
后来,蒋介石让军统局副局长郑介民尝试接触林彪,而据郑介民的书面汇报中来看:郑介民与林彪在嘉陵江畔的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作了几个小时的长谈。席间,林彪曾向郑介民表示过对毛泽东的不满,称毛“疑心太重”。随后,郑介民向蒋递交了一份很长的报告。据说,这份郑介民所写的长报告,至今仍保存在台湾阳明书屋。
60年代蒋介石断言林彪不会忠于毛泽东,是基于抗战时林彪在他面前的直言不讳,而且蒋手里头也确实掌握了一份有关林彪所述意见的长篇报告。林彪死后,蒋介石很难过,几次对秘书陶希圣提起:“可惜当初不相信林彪而不敢建立这条内线。”
此后,国际上发生了一连串事件,蒋介石身体也一天不似一天,他再次感到“反攻大陆”实在是遥不可及了。
远在美国的尼克松,也为中国突然发生的变化忧起心来。尽管他不知道林彪摔死的事,但知道9月中旬以来,已经有五天时间中国所有的领导人都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既没有在报纸上出现,也没在电视上露脸。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尼克松的心直往下沉。为了与中国打开关系,苦心策划了两年,难道又要出意外?总统深知一个国家的政策往往会随着领导人的更迭发生变化,对“铁幕”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接着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政治事件。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总统在电视讲话中透露,他已经派遣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到中国同周恩来会谈。他还说他已接受了在1972年5月以前访问中国的官方邀请。
蒋介石在台北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感到恼火和沮丧。他指示驻华盛顿“大使”沈剑虹向美国当局提出严正抗议。他只能这样做了。
本来已难以视事的蒋介石几乎被击垮了。他手里拿着一份英文版的《中国日报》,问沈剑虹看过没有。沈答看过,蒋又问尼克松的北京之行及其含意。
听完,蒋介石神色凝重:“今后,我们必须比从前更要依靠自己,更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7月22日中午,副官照顾蒋介石吃午饭,没有想到他吃到一半,东西全都吐出来了。副官将他抱起,放到卧榻上时,蒋介石突然昏厥过去。医生们只好在中兴宾馆成立一个急救站,动员“荣总”的医生、护士抢救。
翁副官立刻凑近蒋介石的嘴边,细细听着他犹如呓语的每一个字———“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
1975年4月5日那天,台北的天气特别闷热,晚上8点55分,蒋介石的心脏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立刻向宋美龄和蒋经国报告这个最新消息。
这也是最后的消息——等蒋经国从七海官邸火速赶来时,蒋介石早已归西,没有给蒋经国留下任何遗言。
蒋介石死了,他的时代结束了。
本文摘自《蒋介石轶事》,王光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SOD 写了: 2023年 8月 29日 01:33 本文摘自《蒋介石轶事》,王光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蒋介石断言:我绝不相信林彪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
平均阅读时长为 6分钟
1971年9月13日,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就是“9·13林彪出逃”事件。
当蒋介石得知林彪折戟沉沙,禁不住老泪纵横。蒋介石之所以悲怆泪涌,并非留恋自己与林彪的师生之谊,而是另有隐衷……
正当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出尽风头,成为“永远健康”的副统帅,成为毛泽东的法定接班人时,偏居台湾的蒋介石凭借他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在国民党一次中常会议上就直截了当地说:“我绝不相信林彪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
会后,蒋介石的秘书陶希圣问及此事,蒋介石说:“你查一查1942年的档案就知道了。”
1942年,林彪作为中共特使、毛泽东的私人代表,曾去重庆会见蒋介石。
毛泽东原准备亲去见蒋,但周恩来认为:“见蒋时机并未成熟”。经多次研究,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派林彪为代表前去见蒋。9月初,接到国民党方面的正式通知:林彪可于近日去西安。
9月14日,林彪作为中共特使和毛泽东的私人代表,在国民党联络参谋周励武的陪同下,由延安动身去西安,17日到达西安,这时蒋介石已因故已返回重庆。林彪在西安停留20多天,9月29日,林彪由西安动身,出发去重庆。
10月13日,林彪在周恩来陪同下,会见了蒋介石。见面后,林彪口称“校长”,态度极为恭敬。蒋介石问他:“毛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他说:“毛先生本拟亲自赴渝拜见委座,无奈因患感冒,未能成行。故委托我前来代为致敬,并表示身子好后,仍愿前来与蒋先生会晤。”随后,双方开始会谈。
这次林彪的重庆之行,就谈判的内容来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对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争取团结重庆各界人士,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林彪在重庆期间,蒋介石认为他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又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曾指示特务头子戴笠,以黄埔同学会的名义,招待并影响林彪,争取把他拉到国民党阵营中来。戴笠和唐纵、康泽、滕杰、贺衷寒等人几次在漱庐集会,研究拉拢林彪的办法,商量来商量去,认为像林彪这样的人物,是很难拉拢过来的,只有请他吃几次饭,看情况再说。
据唐纵10月17日的日记中说:“林彪,黄埔第四期毕业,现任一一五师师长,前年负伤赴莫斯科医病,今年始回国,据林在苏系学习机械化,观其面部一脸阴气,深沉阴险而干练,言谈审慎。”
后来,蒋介石让军统局副局长郑介民尝试接触林彪,而据郑介民的书面汇报中来看:郑介民与林彪在嘉陵江畔的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作了几个小时的长谈。席间,林彪曾向郑介民表示过对毛泽东的不满,称毛“疑心太重”。随后,郑介民向蒋递交了一份很长的报告。据说,这份郑介民所写的长报告,至今仍保存在台湾阳明书屋。
60年代蒋介石断言林彪不会忠于毛泽东,是基于抗战时林彪在他面前的直言不讳,而且蒋手里头也确实掌握了一份有关林彪所述意见的长篇报告。林彪死后,蒋介石很难过,几次对秘书陶希圣提起:“可惜当初不相信林彪而不敢建立这条内线。”
此后,国际上发生了一连串事件,蒋介石身体也一天不似一天,他再次感到“反攻大陆”实在是遥不可及了。
远在美国的尼克松,也为中国突然发生的变化忧起心来。尽管他不知道林彪摔死的事,但知道9月中旬以来,已经有五天时间中国所有的领导人都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既没有在报纸上出现,也没在电视上露脸。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尼克松的心直往下沉。为了与中国打开关系,苦心策划了两年,难道又要出意外?总统深知一个国家的政策往往会随着领导人的更迭发生变化,对“铁幕”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接着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政治事件。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总统在电视讲话中透露,他已经派遣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到中国同周恩来会谈。他还说他已接受了在1972年5月以前访问中国的官方邀请。
蒋介石在台北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感到恼火和沮丧。他指示驻华盛顿“大使”沈剑虹向美国当局提出严正抗议。他只能这样做了。
本来已难以视事的蒋介石几乎被击垮了。他手里拿着一份英文版的《中国日报》,问沈剑虹看过没有。沈答看过,蒋又问尼克松的北京之行及其含意。
听完,蒋介石神色凝重:“今后,我们必须比从前更要依靠自己,更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7月22日中午,副官照顾蒋介石吃午饭,没有想到他吃到一半,东西全都吐出来了。副官将他抱起,放到卧榻上时,蒋介石突然昏厥过去。医生们只好在中兴宾馆成立一个急救站,动员“荣总”的医生、护士抢救。
翁副官立刻凑近蒋介石的嘴边,细细听着他犹如呓语的每一个字———“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
1975年4月5日那天,台北的天气特别闷热,晚上8点55分,蒋介石的心脏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立刻向宋美龄和蒋经国报告这个最新消息。
这也是最后的消息——等蒋经国从七海官邸火速赶来时,蒋介石早已归西,没有给蒋经国留下任何遗言。
蒋介石死了,他的时代结束了。
本文摘自《蒋介石轶事》,王光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主席要宰他的原因是啥?难道投奔蒋光头就能摆脱这宿命?要投奔蒋光头真发生了的话,不是他宰了蒋光头就是蒋光头宰了他。就跟韩信一样,给项羽打工给刘邦打工下场没区别,最终还是因瞧不起老板而丢命。
象光头这种杰出人物,是不可能不智到宰林彪的Scraper 写了: 2023年 8月 29日 01:56 主席要宰他的原因是啥?难道投奔蒋光头就能摆脱这宿命?要投奔蒋光头真发生了的话,不是他宰了蒋光头就是蒋光头宰了他。就跟韩信一样,给项羽打工给刘邦打工下场没区别,最终还是因瞧不起老板而丢命。
广州有他四野老部下,广州军区大部分都是四野的老底子,如果能取得老部下支持,跟蒋介石呼应也有戏。
没觉得梅毒比腊肉强大到能迷倒永远健康。如果林彪在国民党地位与他在共产党地位一样,他与第一把手还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蒋光头不杀林彪,林彪就杀蒋光头。
王光远这书和金陵春梦一样都是都是道听途说。也就是林总成林贼了,可以随便抹屎。SOD 写了: 2023年 8月 29日 01:33 本文摘自《蒋介石轶事》,王光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蒋介石断言:我绝不相信林彪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
平均阅读时长为 6分钟
1971年9月13日,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就是“9·13林彪出逃”事件。
当蒋介石得知林彪折戟沉沙,禁不住老泪纵横。蒋介石之所以悲怆泪涌,并非留恋自己与林彪的师生之谊,而是另有隐衷……
正当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出尽风头,成为“永远健康”的副统帅,成为毛泽东的法定接班人时,偏居台湾的蒋介石凭借他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在国民党一次中常会议上就直截了当地说:“我绝不相信林彪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
会后,蒋介石的秘书陶希圣问及此事,蒋介石说:“你查一查1942年的档案就知道了。”
1942年,林彪作为中共特使、毛泽东的私人代表,曾去重庆会见蒋介石。
毛泽东原准备亲去见蒋,但周恩来认为:“见蒋时机并未成熟”。经多次研究,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派林彪为代表前去见蒋。9月初,接到国民党方面的正式通知:林彪可于近日去西安。
9月14日,林彪作为中共特使和毛泽东的私人代表,在国民党联络参谋周励武的陪同下,由延安动身去西安,17日到达西安,这时蒋介石已因故已返回重庆。林彪在西安停留20多天,9月29日,林彪由西安动身,出发去重庆。
10月13日,林彪在周恩来陪同下,会见了蒋介石。见面后,林彪口称“校长”,态度极为恭敬。蒋介石问他:“毛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他说:“毛先生本拟亲自赴渝拜见委座,无奈因患感冒,未能成行。故委托我前来代为致敬,并表示身子好后,仍愿前来与蒋先生会晤。”随后,双方开始会谈。
这次林彪的重庆之行,就谈判的内容来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对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争取团结重庆各界人士,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林彪在重庆期间,蒋介石认为他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又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曾指示特务头子戴笠,以黄埔同学会的名义,招待并影响林彪,争取把他拉到国民党阵营中来。戴笠和唐纵、康泽、滕杰、贺衷寒等人几次在漱庐集会,研究拉拢林彪的办法,商量来商量去,认为像林彪这样的人物,是很难拉拢过来的,只有请他吃几次饭,看情况再说。
据唐纵10月17日的日记中说:“林彪,黄埔第四期毕业,现任一一五师师长,前年负伤赴莫斯科医病,今年始回国,据林在苏系学习机械化,观其面部一脸阴气,深沉阴险而干练,言谈审慎。”
后来,蒋介石让军统局副局长郑介民尝试接触林彪,而据郑介民的书面汇报中来看:郑介民与林彪在嘉陵江畔的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作了几个小时的长谈。席间,林彪曾向郑介民表示过对毛泽东的不满,称毛“疑心太重”。随后,郑介民向蒋递交了一份很长的报告。据说,这份郑介民所写的长报告,至今仍保存在台湾阳明书屋。
60年代蒋介石断言林彪不会忠于毛泽东,是基于抗战时林彪在他面前的直言不讳,而且蒋手里头也确实掌握了一份有关林彪所述意见的长篇报告。林彪死后,蒋介石很难过,几次对秘书陶希圣提起:“可惜当初不相信林彪而不敢建立这条内线。”
此后,国际上发生了一连串事件,蒋介石身体也一天不似一天,他再次感到“反攻大陆”实在是遥不可及了。
远在美国的尼克松,也为中国突然发生的变化忧起心来。尽管他不知道林彪摔死的事,但知道9月中旬以来,已经有五天时间中国所有的领导人都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既没有在报纸上出现,也没在电视上露脸。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尼克松的心直往下沉。为了与中国打开关系,苦心策划了两年,难道又要出意外?总统深知一个国家的政策往往会随着领导人的更迭发生变化,对“铁幕”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接着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政治事件。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总统在电视讲话中透露,他已经派遣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到中国同周恩来会谈。他还说他已接受了在1972年5月以前访问中国的官方邀请。
蒋介石在台北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感到恼火和沮丧。他指示驻华盛顿“大使”沈剑虹向美国当局提出严正抗议。他只能这样做了。
本来已难以视事的蒋介石几乎被击垮了。他手里拿着一份英文版的《中国日报》,问沈剑虹看过没有。沈答看过,蒋又问尼克松的北京之行及其含意。
听完,蒋介石神色凝重:“今后,我们必须比从前更要依靠自己,更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7月22日中午,副官照顾蒋介石吃午饭,没有想到他吃到一半,东西全都吐出来了。副官将他抱起,放到卧榻上时,蒋介石突然昏厥过去。医生们只好在中兴宾馆成立一个急救站,动员“荣总”的医生、护士抢救。
翁副官立刻凑近蒋介石的嘴边,细细听着他犹如呓语的每一个字———“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
1975年4月5日那天,台北的天气特别闷热,晚上8点55分,蒋介石的心脏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立刻向宋美龄和蒋经国报告这个最新消息。
这也是最后的消息——等蒋经国从七海官邸火速赶来时,蒋介石早已归西,没有给蒋经国留下任何遗言。
蒋介石死了,他的时代结束了。
本文摘自《蒋介石轶事》,王光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来就不可能。Scraper 写了: 2023年 8月 29日 02:07 没觉得梅毒比腊肉强大到能迷倒永远健康。如果林彪在国民党地位与他在共产党地位一样,他与第一把手还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蒋光头不杀林彪,林彪就杀蒋光头。
显然没有这东西。林彪在重庆都是周恩来陪同,周恩来不在董必武伍云甫陪同。TestCases 写了: 2023年 8月 29日 01:41 "随后,郑介民向蒋递交了一份很长的报告。据说,这份郑介民所写的长报告,至今仍保存在台湾阳明书屋。"
先看看有没有这个报告。有的话看看什么内容。我们就是闲聊。这种文献对搞历史的专业人士来说就是金饭碗,先到先得,怎么会放过这个报告。
兄台这么短的时间能把这两个人的关系捋这么清楚啊,厉害。lgw 写了: 2023年 8月 29日 02:44 显然没有这东西。林彪在重庆都是周恩来陪同,周恩来不在董必武伍云甫陪同。
这是我党纪律。
郑介民和林彪又没渊源,郑介面是25年毕业后就去莫斯科留学,27年回国去陆军大学读书,毕业回来在蒋介石总部搞情报。林彪25年郑介民去苏联后才到黄埔,毕业后一直打仗,然后南昌起义。
两人应该之前根本没见过面。郑介民还一广东佬,说话大家都听不懂,还单独见面?
一个二期一个四期,不是同学不是同乡没当过同时不是好朋友没见过面语言还不好沟通,然后林彪和他单独见面。我去,这不扯淡嘛。
林可谓毛一手提拔的,你说,凭哪门子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