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版主: kazaawang, wh
#23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tbh,这篇任继愈的也不大行。有马匹拍马腿上的感觉。跟上一篇一样,论据不大能支持论点。wh. 写了: 2023年 10月 24日 09:57 是,我也觉得行文有花痴感不过具体信息还是不少。他这个掐分掐秒的上课很匪夷所思,百度还有一段更夸张: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 ... 99/2300595
“据许渊冲的回忆,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学时,陈岱孙一表人才,身材高大,西服笔挺,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要言不烦,掌握时间分秒不差,下课钟声一响,他也刚好讲完。有一次他讲完了课还没敲钟,后来一查,原来是钟敲晚了。”
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另外还有两段选自任继愈的《我钦敬的陈岱孙先生》,也让人觉得是个非常敬业的好老师:
“我未读经济系,听到经济系老同学传来的一些陈先生的轶闻,引起人们的兴趣。
一、讲课条理清晰,时间掌握准确,为全校第一。上课前一两分钟陈先生已站在黑板前(西南联大新校舍没有讲台),上课铃响,他开始讲课。这一点,别的老师认真去做不难办到,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同学们对他的讲课艺术既惊叹又欣赏。这一点是任何老师无法比得上的。陈先生讲课并不念讲稿,听课者只要手头勤快,记下笔记,这一节课就是完整的一章一节教科书的一部分。这种出口成章的才能,西南联大教授中只有两位,一位是陈先生,另一位是冯友兰先生。
陈先生讲课认真,以身作则,给同学作出榜样,同学们听课从未敢迟到。个别同学去迟了,不好意思进教室门,就站在教室窗外听讲。好在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有门窗而无玻璃。昆明气候温和,无狂风暴雨,有似热带雨林气候,阵雨过后,雨过天晴。也无需玻璃挡风遮雨。站在靠近讲台的一端听讲,比坐在后排还听得清楚,只是没有扶手椅,记笔记不方便。
二、陈先生还兼任经济系主任,经济系是大系,每个年级有一百多人。学年开始,选课同学拥挤在他办公桌前,他能不假思索地处理每位同学所选的课,有重修的,有复学的,有需补修课的。陈先生都毫无差错地处理得妥妥当当,几乎不到一分钟就在一张选课单上签了名,从未发现差错。(选课单系主任当面看过,签字后,才能交教务处正式登记。)在规定时限内,可以加选,也可以退选某门课程。陈先生执行起来十分认真。有一位同学,过了学校规定选课时限,来要求加选课程,抱着侥幸心理,企图碰碰运气,写了一个申请,说了一些延误的理由。陈先生看过他的申请,一言未发,把信推在旁边,接过下面另一同学的选课单。这位同学看到碰运气没有指望,也一言未发,悄然退出。陈先生办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三、陈先生在经济系开过《财政学》课程,有一次学年考试,考题是"假如我是财政部长"。这个题目等于对《财政学》的全面测试,不光考记诵,还要考联系实际的措施。可以想见陈先生教学的学风,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也可能是我最近paper看多了 lol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24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对,我也刚看到周培源和王蒂澂的长女周如玫,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的发妻。可惜青梅竹马被政治拆散:randomatrices 写了: 2023年 10月 24日 01:31 他们俩家还是亲家。
林的金徐是有那么点精神恋爱的意思, 我倾向于认为陈周王是好事者搞的, 把叶企孙那进来更是恶搞。
网上陈岱孙和王蒂瀓的故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时间点都对不上, 和周培源和王蒂瀓的经历也对不上。
“梁从诫与周如枚从小相识,1955年结婚,育有一子,名梁鉴(后改名周志兵,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文革初梁从诫被下放到农场,周如枚迅速与梁家划清界限,和梁从诫离婚带走孩子并给孩子改姓,与麻醉学家谢荣再婚,1968年生女谢兰(原新泽西州蒙哥马利市市长)。周如枚1980年去世。
第二任妻子方晶为梁从诫在燕京附属中学上学时的同学及初恋,因梁从诫转学初恋戛然而止。70年代时,处境艰难的梁从诫与成为中学老师的方晶重逢,两人再婚。他们育有一女,名梁帆。纽约市立大学攻读哲学博士,毕业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特聘专家。 ”
周如玫和梁从诫就是这张照片里前排中间的两个娃,分别坐在梁思成的左右:

还有下面这种照片里的女人我起先吃不准是王蒂澂还是林徽因:

现在觉得应该是林徽因。林有一男一女;王的两个老大都是女儿。这几家看来关系很密切。
陈岱孙和王蒂瀓的故事是有点捕风捉影哦,再抄一遍前面贴过的百度节选,有的说是陈岱孙在出国前爱上王,有的说是在国外时:
“唐师曾在《一诺千金》一文中说:“岱老一生符合世俗关于伟人的所有定义。既为伟人,世俗的毁誉褒贬便接踵而至,追随一生。学问之外,同学舌尖上的岱老是一诺千金的夕阳武士,在这个千金之诺随意打破,爱情像政治逢场作戏的世界里,简直是个亘古神话。”学生议论老师的人生经历和婚姻恋爱,是自然事,多半在宿舍的卧谈会上进行,有捕风捉影的成分。
据高年级同学讲,7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岱老和同学周培源同时爱上一位“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双方击掌盟约,将来谁先得博士谁娶其为妻。于是两位翩翩少年同时留学欧美。岱老在哈佛苦读四年终于获博士学位,他归心似箭,当即买船票辗转回国,可功亏一篑,人到北京才发现,“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已被人略施小计捷足先登。据那些笃信爱情至上的学兄讲,岱老因此终身未娶,独善其身,从27岁活到97岁。
唐师曾的这段文章中有不少传言,有传奇色彩。事情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终身未娶,独善其身”。陈岱孙终生未娶在许渊冲的文章中是另一种版本:陈岱孙和周培源在美国留学期间同时爱上一个女同学,回国后这个女同学成了周培源的夫人,陈岱孙就终身不结婚,但成了周培源家的常客。陈岱孙没有子女,于是他的好友周培源、冯友兰等的孩子都叫他“陈爸”。”
王是北师大校花。可能大家都喜欢和校花一起玩,可未必是真的追

#29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比如:
“一、讲课条理清晰,时间掌握准确,为全校第一。上课前一两分钟陈先生已站在黑板前(西南联大新校舍没有讲台),上课铃响,他开始讲课。这一点,别的老师认真去做不难办到,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同学们对他的讲课艺术既惊叹又欣赏。这一点是任何老师无法比得上的。陈先生讲课并不念讲稿,听课者只要手头勤快,记下笔记,这一节课就是完整的一章一节教科书的一部分。这种出口成章的才能,西南联大教授中只有两位,一位是陈先生,另一位是冯友兰先生。”
条理清晰后面完全没提。
“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近似妖。除非不停看表。这算优点?中性吧
不念讲稿不知道说的什么。是说不按课本,讲到哪算哪?还是说不念课本?大部分老师都不是照着念课本吧。出口成章不是这么用的吧,看着别扭,加个引号可好?
这不是还有一位冯吗?所以全校前二?
下面那两个也感觉不到是优点。算有趣刻板的老师?
+2.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31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条理清晰没有论证我觉得没问题,这毕竟不是科学论文,不是每个论点都要论证Dzeko 写了: 2023年 10月 24日 11:04 比如:
“一、讲课条理清晰,时间掌握准确,为全校第一。上课前一两分钟陈先生已站在黑板前(西南联大新校舍没有讲台),上课铃响,他开始讲课。这一点,别的老师认真去做不难办到,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同学们对他的讲课艺术既惊叹又欣赏。这一点是任何老师无法比得上的。陈先生讲课并不念讲稿,听课者只要手头勤快,记下笔记,这一节课就是完整的一章一节教科书的一部分。这种出口成章的才能,西南联大教授中只有两位,一位是陈先生,另一位是冯友兰先生。”
条理清晰后面完全没提。
“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近似妖。除非不停看表。这算优点?中性吧
不念讲稿不知道说的什么。是说不按课本,讲到哪算哪?还是说不念课本?大部分老师都不是照着念课本吧。出口成章不是这么用的吧,看着别扭,加个引号可好?
这不是还有一位冯吗?所以全校前二?
下面那两个也感觉不到是优点。算有趣刻板的老师?

不念讲稿,我觉得是说他没有照本宣科地读讲义或课本,而是脱稿讲课,但每句话又很严谨,速记下来可以当作课本。大部分老师都不是照本宣科,不过讲解基本都比较口语化,很难全程用严谨的书面语讲课。出口成章大概也是说的这一点。
条理清晰大概冯陈并列,时间掌握准确貌似是陈的独门功夫。第一句话可以改成两个分句,这样更严谨

第二点是说他熟悉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吧?什么课需要重修之类。
第三点是说教学结合实际。这两点不算有趣,算敬业和教得好吧。
#32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你这一定是看了照骗和“言情小说”之后写的 lolwh. 写了: 2023年 10月 24日 11:23 条理清晰没有论证我觉得没问题,这毕竟不是科学论文,不是每个论点都要论证![]()
不念讲稿,我觉得是说他没有照本宣科地读讲义或课本,而是脱稿讲课,但每句话又很严谨,速记下来可以当作课本。大部分老师都不是照本宣科,不过讲解基本都比较口语化,很难全程用严谨的书面语讲课。出口成章大概也是说的这一点。
条理清晰大概冯陈并列,时间掌握准确貌似是陈的独门功夫。第一句话可以改成两个分句,这样更严谨
第二点是说他熟悉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吧?什么课需要重修之类。
第三点是说教学结合实际。这两点不算有趣,算敬业和教得好吧。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34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求放过!今天早饭都白吃了 lol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36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谢谢啊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39 Re: 那位停课听雨的西南联大老师
我觉得都可以是优点Dzeko 写了: 2023年 10月 24日 11:04 比如:
“一、讲课条理清晰,时间掌握准确,为全校第一。上课前一两分钟陈先生已站在黑板前(西南联大新校舍没有讲台),上课铃响,他开始讲课。这一点,别的老师认真去做不难办到,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同学们对他的讲课艺术既惊叹又欣赏。这一点是任何老师无法比得上的。陈先生讲课并不念讲稿,听课者只要手头勤快,记下笔记,这一节课就是完整的一章一节教科书的一部分。这种出口成章的才能,西南联大教授中只有两位,一位是陈先生,另一位是冯友兰先生。”
条理清晰后面完全没提。
“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近似妖。除非不停看表。这算优点?中性吧
不念讲稿不知道说的什么。是说不按课本,讲到哪算哪?还是说不念课本?大部分老师都不是照着念课本吧。出口成章不是这么用的吧,看着别扭,加个引号可好?
这不是还有一位冯吗?所以全校前二?
下面那两个也感觉不到是优点。算有趣刻板的老师?
如果你上过那种拖着不下课的老师或者是半堂就把课讲完的老师,确实挺boring的
有这种下课铃响刚好把课讲完的老师,我都遇到过,非常牛逼,当然不用不停看表,说明他对自己的讲课真的把握的非常到位了
出口成章是褒义词啊,文思敏捷口才出众,这种讲哲学社科文科的老师就应该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