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版:
最小作用量原理,短程线,最速降线。
版主: verdelite, TheMatrix
我觉得拉格朗日力学比牛顿力学更一般,所以可以再在上面加个函数的定义,就可以推出出牛顿力学,这纯粹是个数学问题。rgg 写了: 2023年 10月 26日 22:46 我来试着写个三分钟的:
首先是个纯数学事实:(a) 假如你有一个式子L依赖于一个函数f,这个函数的一阶导f',和这个函数的自变量x,f的边界值固定已知,那么如果要求 L对x在边界内积分取得极值的话, L对f和f'的偏微分必须满足一个方程。 叫做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b) 现在加上物理, 如果f是物体的时空轨迹,自变量x是时间, 如果L取到特殊的形式(给个名字拉格朗日量), 那么给L对时间的积分也取个名字叫做作用量S,那么物理学家相信S对真实的物理轨迹取到最小值。 这个信念加上适当选取L, 带入前面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发现和牛顿力学兼容。这就是拉格朗日力学了。
(c) 再到哈密顿力学, 上面的L自变量是f, f', t, 对L做勒让德变换,H( dL/df', f,t) = T(L)叫做哈密顿量,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改写为H的一阶偏微分方程就是哈密顿方程。
我学的久了也忘了,现在理解这三部分只有b是物理。(c)作为一个纯数学变换似乎说明哈密顿力学只是一个便捷形式,不是独立的力学原理,背后还是最小做用量的假设。
再补充一句, 我粗浅的理解是拉格朗日力学(b)是不能由牛顿力学推出的,只能说两者相容。它的假设比牛顿力学更大胆,范围更广。 相对论(对t积分换成对固有时积分),量子力学(路径积分)统统适用。
很好!rgg 写了: 2023年 10月 26日 22:46 我来试着写个三分钟的:
首先是个纯数学事实:(a) 假如你有一个式子L依赖于一个函数f,这个函数的一阶导f',和这个函数的自变量x,f的边界值固定已知,那么如果要求 L对x在边界内积分取得极值的话, L对f和f'的偏微分必须满足一个方程。 叫做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b) 现在加上物理, 如果f是物体的时空轨迹,自变量x是时间, 如果L取到特殊的形式(给个名字拉格朗日量), 那么给L对时间的积分也取个名字叫做作用量S,那么物理学家相信S对真实的物理轨迹取到最小值。 这个信念加上适当选取L, 带入前面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发现和牛顿力学兼容。这就是拉格朗日力学了。
(c) 再到哈密顿力学, 上面的L自变量是f, f', t, 对L做勒让德变换,H( dL/df', f,t) = T(L)叫做哈密顿量,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改写为H的一阶偏微分方程就是哈密顿方程。
我学的久了也忘了,现在理解这三部分只有b是物理。(c)作为一个纯数学变换似乎说明哈密顿力学只是一个便捷形式,不是独立的力学原理,背后还是最小做用量的假设。
再补充一句, 我粗浅的理解是拉格朗日力学(b)是不能由牛顿力学推出的,只能说两者相容。它的假设比牛顿力学更大胆,范围更广。 相对论(对t积分换成对固有时积分),量子力学(路径积分)统统适用。
我很喜欢这个逻辑,能详细说说b吗?我没太看懂rgg 写了: 2023年 10月 26日 22:46 我来试着写个三分钟的:
(b) 现在加上物理, 如果f是物体的时空轨迹,自变量x是时间, 如果L取到特殊的形式(给个名字拉格朗日量), 那么给L对时间的积分也取个名字叫做作用量S,那么物理学家相信S对真实的物理轨迹取到最小值。 这个信念加上适当选取L, 带入前面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发现和牛顿力学兼容。这就是拉格朗日力学了。
再补充一句, 我粗浅的理解是拉格朗日力学(b)是不能由牛顿力学推出的,只能说两者相容。它的假设比牛顿力学更大胆,范围更广。 相对论(对t积分换成对固有时积分),
这也是很好的。比rgg那个差一点点。弃婴千枝 写了: 2023年 10月 27日 10:28 当你站在更高的高度,就能抛弃各种琐碎的细节,看到物理(或是说数学)的全貌
牛顿力学是以力为观测点,这也正常,因为牛顿时代能直觉认识的也只有力了
后来才认识到相空间中的能量曲面个也包含物体运动的一切信息(拉氏哈氏)
由于能量曲面(或者说能量流形)永远是个凸曲面,这样我们才能用legendre变换更换等效坐标
记住,凡是能用legendre变换的,必定是凸函数(学数学的可以找本凸分析看看)
所以很久前我说过,这物理世界,本质上就是个凸函数
好了,什么是拉氏哈氏?区别联系是什么?其实很简单
拉氏是定义在能量曲面(流形)切面(tangent)上的矢量丛(vector bundle)
哈氏是定义在能量曲面(流形)余切面(cotangent)上的矢量丛(vector bundle)
两者通过legendre变换联系起来。
在切面或者余切面上可以定义lie algebra,这样vector bundle才有了动力学
“力”也是有好处的。verdelite 写了: 2023年 10月 26日 14:49 这两个动学的本质,是去除了牛顿的“力”。力本来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定义,它并不是一个不可去除的物理量。把力去除后,这两个方程里面就都只有运动学的量,和一个东西叫做质量。
如果把质量也去除。。。
宏观物体力比较容易想象,如果作用对象是波函数,量子场,力则不好想象TheMatrix 写了: 2023年 10月 27日 15:05 “力”也是有好处的。
动力学的特征,我觉得有两条:
1,时间演化的特征,状态一步一步往前走,有马尔可夫链的特征,还有迭代的特征。
2,借助另一个概念,(这个我觉得应该叫隐变量,但是隐变量似乎是一个专有名词,我太清楚到底指啥),两个概念交替作用,才能推动状态的时间演化。力就是这么一个概念。有了这么一个概念,使每一步状态推动变得简单。我们关心系统下一步状态,但是系统状态是由“力”推动的,而“力”又是被系统上一步状态决定的。相互作用起来,这也是动力学的一个特征。电场磁场也有这个特征。
其实也简单,要描述一个体系的演化,需要知道当前的状态q,以及当前状态怎么变化dq/dt, 最简单的情形没有力,dq/dt保持不变,,如果dq/dt有变化,那就是二阶导数,那就是力弃婴千枝 写了: 2023年 10月 27日 10:28 当你站在更高的高度,就能抛弃各种琐碎的细节,看到物理(或是说数学)的全貌
牛顿力学是以力为观测点,这也正常,因为牛顿时代能直觉认识的也只有力了
后来才认识到相空间中的能量曲面个也包含物体运动的一切信息(拉氏哈氏)
由于能量曲面(或者说能量流形)永远是个凸曲面,这样我们才能用legendre变换更换等效坐标
记住,凡是能用legendre变换的,必定是凸函数(学数学的可以找本凸分析看看)
所以很久前我说过,这物理世界,本质上就是个凸函数
好了,什么是拉氏哈氏?区别联系是什么?其实很简单
拉氏是定义在能量曲面(流形)切面(tangent)上的矢量丛(vector bundle)
哈氏是定义在能量曲面(流形)余切面(cotangent)上的矢量丛(vector bundle)
两者通过legendre变换联系起来。
在切面或者余切面上可以定义lie algebra,这样vector bundle才有了动力学
你凸函数这个地方的叙述,有点神秘化了。弃婴千枝 写了: 2023年 10月 27日 10:28 当你站在更高的高度,就能抛弃各种琐碎的细节,看到物理(或是说数学)的全貌
牛顿力学是以力为观测点,这也正常,因为牛顿时代能直觉认识的也只有力了
后来才认识到相空间中的能量曲面个也包含物体运动的一切信息(拉氏哈氏)
由于能量曲面(或者说能量流形)永远是个凸曲面,这样我们才能用legendre变换更换等效坐标
记住,凡是能用legendre变换的,必定是凸函数(学数学的可以找本凸分析看看)
所以很久前我说过,这物理世界,本质上就是个凸函数
好了,什么是拉氏哈氏?区别联系是什么?其实很简单
拉氏是定义在能量曲面(流形)切面(tangent)上的矢量丛(vector bundle)
哈氏是定义在能量曲面(流形)余切面(cotangent)上的矢量丛(vector bundle)
两者通过legendre变换联系起来。
在切面或者余切面上可以定义lie algebra,这样vector bundle才有了动力学
力在平衡动力学问题里,是一个好的表征,能量要繁琐和麻烦得多,虽然看上去简单。verdelite 写了: 2023年 10月 26日 14:49 这两个动学的本质,是去除了牛顿的“力”。力本来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定义,它并不是一个不可去除的物理量。把力去除后,这两个方程里面就都只有运动学的量,和一个东西叫做质量。
如果把质量也去除。。。
比如说碗里放个小球滚来滚去,我们知道小球的动能K和重力势能V加起来能量守恒。 但能不能说更多呢? 考虑动能和势能的差,定义L=K-V, 那么物理学家假设大自然很懒,除了能量守恒, 在这个过程中, 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也要最小。 S= int(L*dt)取得极值。bullogger 写了: 2023年 10月 27日 14:44 我很喜欢这个逻辑,能详细说说b吗?我没太看懂
如果L取到特殊的形式(给个名字拉格朗日量), 那么给L对时间的积分也取个名字叫做作用量S,那么物理学家相信S对真实的物理轨迹取到最小值。
这么写,懂的都懂,不懂的还是不懂。学过而且数学基础好的觉得综述得好,没学过即使数学基础好,也半懂不懂。rgg 写了: 2023年 10月 26日 22:46 我来试着写个三分钟的:
首先是个纯数学事实:(a) 假如你有一个式子L依赖于一个函数f,这个函数的一阶导f',和这个函数的自变量x,f的边界值固定已知,那么如果要求 L对x在边界内积分取得极值的话, L对f和f'的偏微分必须满足一个方程。 叫做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b) 现在加上物理, 如果f是物体的时空轨迹,自变量x是时间, 如果L取到特殊的形式(给个名字拉格朗日量), 那么给L对时间的积分也取个名字叫做作用量S,那么物理学家相信S对真实的物理轨迹取到最小值。 这个信念加上适当选取L, 带入前面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发现和牛顿力学兼容。这就是拉格朗日力学了。
(c) 再到哈密顿力学, 上面的L自变量是f, f', t, 对L做勒让德变换,H( dL/df', f,t) = T(L)叫做哈密顿量,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改写为H的一阶偏微分方程就是哈密顿方程。
我学的久了也忘了,现在理解这三部分只有b是物理。(c)作为一个纯数学变换似乎说明哈密顿力学只是一个便捷形式,不是独立的力学原理,背后还是最小做用量的假设。
再补充一句, 我粗浅的理解是拉格朗日力学(b)是不能由牛顿力学推出的,只能说两者相容。它的假设比牛顿力学更大胆,范围更广。 相对论(对t积分换成对固有时积分),量子力学(路径积分)统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