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脱离五蕴的行动力或者“欲”就是佛教里说的善法欲吧nemo1936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23:22 我觉得是您说得这样。理论上任何带有某种五蕴的反应都会造成业力。后世佛教太过世俗,所以总讲善业恶业。但无论善恶都会将轮回无限进行下去,而且如正弦曲线一样有波谷就有波峰,所以业力总会从善业走向恶业(世俗所说的人性的惰性,其实就是太好运了个人的五蕴会转变行为走向负面的因果)
但如此也可以看到佛家讲selfless而不是完全没有self。否则释伽牟尼自己的涅槃就是悖论。这里面必然也是用到五蕴才能得到要涅槃的驱动力和行为。而且所谓的修行应该有“我”脱离五蕴的行动力。但这个“我”不是执迷五蕴的excuse。
“善法欲是一個佛學術語,指緣無漏法而起之貪慾。
學術語,梵語kus/alo dharma-cchandah!。指緣無漏法而起之貪慾。俱舍論卷十九(大二九·一○二中):‘若緣無漏,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舍離。(中略)住下地,心求上地,是善法欲,非謂隨眠。’然窺基之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末(大四三·四四四上):‘薩婆多師緣無漏貪,是善法欲;今大乘説,愛佛、貪滅,皆染污收。’即以善法欲為小乘之善,大乘則認為皆系染污。[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