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 职场吐槽老印
发表于 : 2024年 1月 3日 17:23
对了,我还是想问问,你们吐槽的“烙印”,是单单指印度国移民的人吗?
之前没有人回答我
之前没有人回答我
我说的aggressive就是排外,抢credits之类。sugarbabylove 写了: 2024年 1月 3日 16:05 工作中aggressive没有问题。问题是ethnically exclusive。但是至少在表面上都是定义上的minorities,不像白人那样,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可以挑毛病。我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不回答是因为大家只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不好替别人说话,这里没有啥共识。不过,我认为就是单指印度。
这个感受太深了。nemo1936 写了: 2024年 1月 3日 16:42 是的,俺说的团结烙印不是因为政治正确性,是因为我们恐怕无法靠copy对方同样的手段生存下去或者赢得竞争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小孩子都明白的理论,但你能赢是必须要比对方玩得更好。
“烙印全招聘的都是烙印,为什么华人不能只招华人”,对的你当然可以,但如何做到?这种提议其实是悖论。因为如果按世界人口比例算华人全找华人那就根本不会有烙印招烙印,因为经理全是华人。所以靠排挤我们玩不过对方
ICC里面很多老中在给印度老板赚钱,这就是我们在输,烙印在赢。同样我们想和对方对抗和赢,就得把对方那边的仁人义士争取过来。以族群为分水岭跟对方一味的排斥只会输的更厉害。
这个时代不求合作,就会被一点点孤立和排除。这个合作总被狭义民族主义者称作媚外,但合作是有条件的,不是按肤色种族什么人都要合作。搞笑的是因为不能合作,这些狭义的民族主义者自己也在孤军奋战。看看这个网站的任何话题,任何超过三到五页的帖子到后面都是互相谩骂。狭义的人可以以民族去狭义,换个话题会以出生地,阶层,收入,性别,学历,语言等等等等去狭义,骨子里就不懂得合作,永远在找“异己”去排除,最终没有赢家。
我当时一个穷博后,印度人五十多岁,我办绿卡找人写推荐信,都爱答不理的,因为我啥都不是。他不仅认真写了信,还特意在日期那里搞了trick,就是今后无论何时打开这个文档,都是当天的日期,可以直接投出去。
Highly 写了: 2024年 1月 3日 18:47 我当时一个穷博后,印度人五十多岁,我办绿卡找人写推荐信,都爱答不理的,因为我啥都不是。他不仅认真写了信,还特意在日期那里搞了trick,就是今后无论何时打开这个文档,都是当天的日期,可以直接投出去。
然后我找教职,他做reference,也是一叫帮忙马上帮。就是能让你感到在你背后十分用力推你那种,我在华人中还没遇上过这么给力的同胞,属于一旦认识后,就是一辈子帮你到底那种人。
我找到教职后,他就退休了。我后来也没有什么机会回报一下,一直感到挺遗憾的。
我的故事也相似。当时我直接manager对我办绿卡不理不睬,这个老印是和我manager平级都在一个boss下。我在这个team里是很边缘化的人因为原来的team没了刚被发配过去。有一次和我半正式谈话聊到绿卡问题他主动承担下来,启动了流程。我看着他用了10年时间从一个程序员做到公司的evp,也不是特别大的官,管60多人吧。后来跳槽到一个小公司做CIO。Highly 写了: 2024年 1月 3日 18:47 我当时一个穷博后,印度人五十多岁,我办绿卡找人写推荐信,都爱答不理的,因为我啥都不是。他不仅认真写了信,还特意在日期那里搞了trick,就是今后无论何时打开这个文档,都是当天的日期,可以直接投出去。
然后我找教职,他做reference,也是一叫帮忙马上帮。就是能让你感到在你背后十分用力推你那种,我在华人中还没遇上过这么给力的同胞,属于一旦认识后,就是一辈子帮你到底那种人。
我找到教职后,他就退休了。我后来也没有什么机会回报一下,一直感到挺遗憾的。
你现在也可以报答Highly 写了: 2024年 1月 3日 18:47 我当时一个穷博后,印度人五十多岁,我办绿卡找人写推荐信,都爱答不理的,因为我啥都不是。他不仅认真写了信,还特意在日期那里搞了trick,就是今后无论何时打开这个文档,都是当天的日期,可以直接投出去。
然后我找教职,他做reference,也是一叫帮忙马上帮。就是能让你感到在你背后十分用力推你那种,我在华人中还没遇上过这么给力的同胞,属于一旦认识后,就是一辈子帮你到底那种人。
我找到教职后,他就退休了。我后来也没有什么机会回报一下,一直感到挺遗憾的。
握手aaabbb_11 写了: 2024年 1月 3日 21:27 我的故事也相似。当时我直接manager对我办绿卡不理不睬,这个老印是和我manager平级都在一个boss下。我在这个team里是很边缘化的人因为原来的team没了刚被发配过去。有一次和我半正式谈话聊到绿卡问题他主动承担下来,启动了流程。我看着他用了10年时间从一个程序员做到公司的evp,也不是特别大的官,管60多人吧。后来跳槽到一个小公司做CIO。
一个常识:网上读到的故事,凡是你觉得不可思议,奇葩,哪里不太对的,都是真事。现实是不跟你讲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