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 童话书里藏了多少性犯罪(ZZ)
发表于 : 2024年 2月 27日 11:50
织女变成田螺姑娘了WarmFall 写了: 2024年 2月 27日 11:37 想起来我给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娃说:eww, 他怎么可以看girl洗澡。
后来跟国内亲戚当笑话说起来,侄女说现在都改了:
https://www.hwjyw.com/article/3265.html

织女变成田螺姑娘了WarmFall 写了: 2024年 2月 27日 11:37 想起来我给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娃说:eww, 他怎么可以看girl洗澡。
后来跟国内亲戚当笑话说起来,侄女说现在都改了:
https://www.hwjyw.com/article/3265.html
夸父和精卫犯了啥?
我觉得没啥问题。夸张的一根筋说明他们的坚持,也是一种力量。又没影响别人。跟古代神话童话随意性侵凶杀还当作是楷模,对儿童的影响不是一回事。
嗯,夸父和精卫都是一根筋
悟空本来就是外星人,参见七龙珠
同样一根筋的愚公,影响到后世子孙的前途就不好了。
臘肉睡你呢?蛤蟆睡你呢?豬頭睡你呢?
他们睡谁,大家也知道这是羞耻的事情,并没有写入童话让大家觉得浪漫
砍了脑袋的刑天我记得在一本小画书上看到的。现在还记得。。。的确对小孩会造成不适。
这个她刊公众号是很女权,有时候有点过度,不过也常有犀利独见
没看过哎,常听说
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这想象力不错
无语wh. 写了: 2024年 2月 27日 12:18 这个她刊公众号是很女权,有时候有点过度,不过也常有犀利独见说起来我看迪斯尼公主也觉得没劲,人生目标就是嫁个王子
![]()
这篇文章后面还有两节。第二节就不贴了,说神话故事里的女主总是品质恒定,美丽、善良、温顺、无私奉献。她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和屈服。神话是对女人的道德训诫,善良、温顺、无私的女人得到奖赏,有野心和欲望的女人会招致惩罚。第三节还挺好玩,贴在下面,讲女性本可以和神话里披荆斩棘的男人一样穿起盔甲,当个wonder woman![]()
3 当女人们拿起笔,当女人张开嘴
童话需要被重新想象。
2020年,英国作家凯莉和乔恩出版了一部童话故事集,没有新故事,没有新人物。
怎么重新讲童话呢?
他们设计了一种算法,把经典童话中的性别全部互换了一遍。
《美女与野兽》变成《帅哥与野兽》。《长发公主》变成《长发先生》、公主变成战士,争先恐后地营救熟睡的王子......
(《性别互换童话》封面为长发先生与女战士)
看似微小的改动,却暴露出原始文本中潜藏的巨大性别偏见。
如《卫报》作者Ceri Radford所言,童话性别互换并不新鲜,但她在阅读本书时却感到不安,因为性别颠倒后,几乎每出现一个年轻男孩,就只会强调他的外貌和衣服。她说自己只读了半个小时,就开始陷入对年轻男孩的贬低中,觉得他们只是软弱无用的花瓶。
“知道厌恶女性的刻板印象存在是一回事,窥视创造它们的机器是另一回事。”
《性别互换童话》打碎了一种习以为常,打碎了长久以来每个女孩都照过的一面镜子。
而这样的改写和重述,那些率先拿起笔杆的女性前辈们,从未放弃过努力。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大批女性主义作家开始重读、重写经典童话。
1979年出版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圣经《阁楼上的疯女人》,指出“白雪公主”和“后母”其实是一个女人的两面,在父权社会,狠毒而神经质的继母就是白雪公主老去后的下场。
同一年,英国著名作家安吉拉·卡特推出童话改写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在她改编的《小红帽》故事《与狼为伴》中,狼变成英俊的男子,女主人公没有慌乱逃跑,而是选择脱衣上床,“ 睡在温柔的狼爪间”。她试图让女性变成欲望的主体。
卡特还搜集了世界各地以女性为主角的童话和民间故事,整理为《悍妇精怪故事集》,故事中的女人智慧、勇敢、狡猾,力大无穷的女壮士,还会炫耀自己“一张狐皮都盖不住”的阴蒂......
(《安吉拉·卡特精怪故事集》)
美国作家芭芭拉·沃克则在著作《丑女与野兽》中尝试颠覆男权神话。
她把《白雪公主》改编成《夜雪公主》,邪恶的反派不是继母,而变成一个频繁骚扰公主的狩猎长。拯救公主的人也不是王子,而是继母。
改编自《小红帽》的《小白帽》,森林中最危险的动物不是狼,而是猎人。小白帽的母亲警告女儿,某些男人会伤害小女孩。
奥斯卡获奖电影《房间》的原著作者爱玛·多诺霍,在新童话集《亲吻女巫》中,让灰姑娘抛弃英俊的王子,带着仙女教母跑了。
(Kissing The Witch - A New Play by Emma Donoghue)
还有写出《使女的故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她替那些古老叙事中被冒犯的女人反击。
她让丑姐姐发声:你以为我不憎恨她们的同情,她们那佯装的善意?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具有何等美德,无论我多么兢兢业业,我永远也不会变得美丽。不像她,她只要随便坐在那里就能受人仰慕。
她让继母发声:我让那些姑娘在厨房里做牛做⻢,去雪地里办事时,他们的父亲在哪里?在办公室加班。推卸责任。
她让女巫发声:那些被丢在森林里的孩子,父母一心想要他们死去,就算我吃了几个又能怪谁,更何况这是诽谤。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好骨头》)
当然无论哪种改写和重述,其目的都不在于创造一个多么正确的模板,而是尽力打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给予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女孩可以大胆冒险,男孩也可以被动温柔。
我们拒绝的并非故事本身,而是一成不变的讲述故事的方式。
尤其是当这样古老的故事,被讲给今天的孩子时。
我们呼吁一种更为平等的性别意识的反思和启迪。
如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所言,“改变世界的关键是改变故事。”(她改写的灰姑娘决定和王子只做朋友,还开了一家蛋糕店,收留逃离战乱的难民儿童)
想起在豆瓣看到一则帖子,女儿在试卷里读到一篇《湘妃竹》的故事。
她对妈妈感叹道,又是一个女人为丈夫哭死的故事。
孟姜女也是如此,丈夫死后,她哭倒长城,最后撞死在长城上。
女儿很困惑,“为什么中国的民间故事总是描绘女人在丈夫死后选择哭死或者自杀呢?”
“为什么这些女人要为丈夫死呢?她们难道没有自己的生活吗?”
这位妈妈耐心地跟女儿分析,以前女性的地位很低,话语权都掌握在男人手里。女人的形象和命运,自然是由男性定义,为男性服务。
“如果由女性来编写这些故事,那将会是完全不同的版本吗?”
女儿发出疑问,妈妈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她鼓励女儿尝试想象不同的故事。
女孩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反正我不会让她们自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啊?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
wh. 写了: 2024年 2月 27日 12:18 这个她刊公众号是很女权,有时候有点过度,不过也常有犀利独见说起来我看迪斯尼公主也觉得没劲,人生目标就是嫁个王子
![]()
这篇文章后面还有两节。第二节就不贴了,说神话故事里的女主总是品质恒定,美丽、善良、温顺、无私奉献。她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和屈服。神话是对女人的道德训诫,善良、温顺、无私的女人得到奖赏,有野心和欲望的女人会招致惩罚。第三节还挺好玩,贴在下面,讲女性本可以和神话里披荆斩棘的男人一样穿起盔甲,当个wonder woman![]()
3 当女人们拿起笔,当女人张开嘴
童话需要被重新想象。
2020年,英国作家凯莉和乔恩出版了一部童话故事集,没有新故事,没有新人物。
怎么重新讲童话呢?
他们设计了一种算法,把经典童话中的性别全部互换了一遍。
《美女与野兽》变成《帅哥与野兽》。《长发公主》变成《长发先生》、公主变成战士,争先恐后地营救熟睡的王子......
(《性别互换童话》封面为长发先生与女战士)
看似微小的改动,却暴露出原始文本中潜藏的巨大性别偏见。
如《卫报》作者Ceri Radford所言,童话性别互换并不新鲜,但她在阅读本书时却感到不安,因为性别颠倒后,几乎每出现一个年轻男孩,就只会强调他的外貌和衣服。她说自己只读了半个小时,就开始陷入对年轻男孩的贬低中,觉得他们只是软弱无用的花瓶。
“知道厌恶女性的刻板印象存在是一回事,窥视创造它们的机器是另一回事。”
《性别互换童话》打碎了一种习以为常,打碎了长久以来每个女孩都照过的一面镜子。
而这样的改写和重述,那些率先拿起笔杆的女性前辈们,从未放弃过努力。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大批女性主义作家开始重读、重写经典童话。
1979年出版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圣经《阁楼上的疯女人》,指出“白雪公主”和“后母”其实是一个女人的两面,在父权社会,狠毒而神经质的继母就是白雪公主老去后的下场。
同一年,英国著名作家安吉拉·卡特推出童话改写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在她改编的《小红帽》故事《与狼为伴》中,狼变成英俊的男子,女主人公没有慌乱逃跑,而是选择脱衣上床,“ 睡在温柔的狼爪间”。她试图让女性变成欲望的主体。
卡特还搜集了世界各地以女性为主角的童话和民间故事,整理为《悍妇精怪故事集》,故事中的女人智慧、勇敢、狡猾,力大无穷的女壮士,还会炫耀自己“一张狐皮都盖不住”的阴蒂......
(《安吉拉·卡特精怪故事集》)
美国作家芭芭拉·沃克则在著作《丑女与野兽》中尝试颠覆男权神话。
她把《白雪公主》改编成《夜雪公主》,邪恶的反派不是继母,而变成一个频繁骚扰公主的狩猎长。拯救公主的人也不是王子,而是继母。
改编自《小红帽》的《小白帽》,森林中最危险的动物不是狼,而是猎人。小白帽的母亲警告女儿,某些男人会伤害小女孩。
奥斯卡获奖电影《房间》的原著作者爱玛·多诺霍,在新童话集《亲吻女巫》中,让灰姑娘抛弃英俊的王子,带着仙女教母跑了。
(Kissing The Witch - A New Play by Emma Donoghue)
还有写出《使女的故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她替那些古老叙事中被冒犯的女人反击。
她让丑姐姐发声:你以为我不憎恨她们的同情,她们那佯装的善意?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具有何等美德,无论我多么兢兢业业,我永远也不会变得美丽。不像她,她只要随便坐在那里就能受人仰慕。
她让继母发声:我让那些姑娘在厨房里做牛做⻢,去雪地里办事时,他们的父亲在哪里?在办公室加班。推卸责任。
她让女巫发声:那些被丢在森林里的孩子,父母一心想要他们死去,就算我吃了几个又能怪谁,更何况这是诽谤。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好骨头》)
当然无论哪种改写和重述,其目的都不在于创造一个多么正确的模板,而是尽力打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给予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女孩可以大胆冒险,男孩也可以被动温柔。
我们拒绝的并非故事本身,而是一成不变的讲述故事的方式。
尤其是当这样古老的故事,被讲给今天的孩子时。
我们呼吁一种更为平等的性别意识的反思和启迪。
如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所言,“改变世界的关键是改变故事。”(她改写的灰姑娘决定和王子只做朋友,还开了一家蛋糕店,收留逃离战乱的难民儿童)
想起在豆瓣看到一则帖子,女儿在试卷里读到一篇《湘妃竹》的故事。
她对妈妈感叹道,又是一个女人为丈夫哭死的故事。
孟姜女也是如此,丈夫死后,她哭倒长城,最后撞死在长城上。
女儿很困惑,“为什么中国的民间故事总是描绘女人在丈夫死后选择哭死或者自杀呢?”
“为什么这些女人要为丈夫死呢?她们难道没有自己的生活吗?”
这位妈妈耐心地跟女儿分析,以前女性的地位很低,话语权都掌握在男人手里。女人的形象和命运,自然是由男性定义,为男性服务。
“如果由女性来编写这些故事,那将会是完全不同的版本吗?”
女儿发出疑问,妈妈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她鼓励女儿尝试想象不同的故事。
女孩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反正我不会让她们自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