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系统形成了新的全局模式,就是主要平行于两个偏振片的共振模式。切断光子对的"产生"和“测量”过程,可以阻断新的全局模式形成,从而回到隐变量情形,贝尔不等式就会成立。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2年 10月 15日 08:49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因为波的原因, 两端分别放置的偏振片上反射的波原路返回到另一端,所以这样的长距作用导致了纠缠?
那么为了在实验中消除这种可能性 需要在中间设置速度极快的快门, 来切除两端波的联系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版主: verdelite, TheMatrix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both and和either or,本质区别是什么?怎么才能证明不是同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描述?一副手套中的一只在盒子里,虽然明显是either or,但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both and。
如果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看成叠加态,那不就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解释而已
如果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看成叠加态,那不就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解释而已
上次由 jump 在 2022年 10月 15日 09:02 修改。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具体什么相互作用才能改变量子态?leiya 写了: 2022年 10月 14日 21:21 每种测量的具体方案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有相互作用,也就是相互影响,可以改变原有系统的状态。哥本哈根的测量只是统计采样,没有考虑相互作用,影响仅限于坍缩到某一原有的本征态。
如果眼睛能看见纠缠的量子,看见这个动作有没有对量子作用?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either-or是隐变量,有实在性。both-and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实在,但是玻尔认为不是实在,比如猫的同时死和活。贝尔不等式相当于区别了这两个状态。原文中我后来加了一段话:
从第一节的论证中我们知道,既然贝尔实验证明了,量子态是测量的时候确定的,而不是提前确定的(局域实在性),那么当然薛定谔猫就是玻尔说的叠加态,即既死又活态。贝儿实验也顺便证明了,薛定谔坚持的只能是提前确定的死或者活态,错了。可是如果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了,全局诠释的理解才是对的,那么也就反过来证明了,至少对于猫这样的宏观物体,玻尔错了,薛定谔和爱因斯坦对了。
从第一节的论证中我们知道,既然贝尔实验证明了,量子态是测量的时候确定的,而不是提前确定的(局域实在性),那么当然薛定谔猫就是玻尔说的叠加态,即既死又活态。贝儿实验也顺便证明了,薛定谔坚持的只能是提前确定的死或者活态,错了。可是如果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了,全局诠释的理解才是对的,那么也就反过来证明了,至少对于猫这样的宏观物体,玻尔错了,薛定谔和爱因斯坦对了。
jump 写了: 2022年 10月 15日 08:57 both and和either or,本质区别是什么?怎么才能证明不是同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描述?一副手套中的一只在盒子里,虽然明显是either or,但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both and。
如果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看成叠加态,那不就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解释而已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我的问题是,什么情况下是量子态both and;什么情况下不是量子态,而是either or。有没有严谨的定义来理论区分手套盒与薛猫的不同之处。leiya 写了: 2022年 10月 15日 09:06 either-or是隐变量,有实在性。both-and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实在,但是玻尔认为不是实在,比如猫的同时死和活。贝尔不等式相当于区别了这两个状态。原文中我后来加了一段话:
从第一节的论证中我们知道,既然贝尔实验证明了,量子态是测量的时候确定的,而不是提前确定的(局域实在性),那么当然薛定谔猫就是玻尔说的叠加态,即既死又活态。贝儿实验也顺便证明了,薛定谔坚持的只能是提前确定的死或者活态,错了。可是如果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了,全局诠释的理解才是对的,那么也就反过来证明了,至少对于猫这样的宏观物体,玻尔错了,薛定谔和爱因斯坦对了。
比如说一副手套中的一只,凭啥是either or?你不测量你不知道左右,我觉得和薛猫一样。延伸下去,可以说任何未知的事情都是量子态,所以我觉得只是老瓶装新酒,换个神气的名字而已。以前说这是硬币的正面,现在说这是硬币背面的反面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在无法探测的假定下,只能各说各话,就像薛定谔和玻尔一样。
薛定谔猫如果是量子态,而且盒子就是能屏蔽所有测量,那么薛定谔猫是可以复活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343424.html
薛定谔猫如果是量子态,而且盒子就是能屏蔽所有测量,那么薛定谔猫是可以复活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343424.html
jump 写了: 2022年 10月 15日 09:54 我的问题是,什么情况下是量子态both and;什么情况下不是量子态,而是either or。有没有严谨的定义来理论区分手套盒与薛猫的不同之处。
比如说一副手套中的一只,凭啥是either or?你不测量你不知道左右,我觉得和薛猫一样。延伸下去,可以说任何未知的事情都是量子态,所以我觉得只是老瓶装新酒,换个神气的名字而已。以前说这是硬币的正面,现在说这是硬币背面的反面![]()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量子都喜欢这样答非所问。我关心的不在于是什么系统的一部分,我关心的是,无论你采用什么手段,你能否单独改变一个你已经知道的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如果不能,就是手套,无所谓你测量前你认为它是否确定,是不是系统的一部分。同时改变一对光子的状态也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这依旧可视为交换了两个盒子中的手套而已。必须要能证明,一对手套,确认你打开的盒子里是左手,你能把它变成右手,而之前对应盒子里的手套能够自己从右手变成左手。我听说,量子一旦测量就不能恢复成量子态,也就没有量子纠缠了,那么这就证明上述过程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量子纠缠也就没有任何通讯上的实用意义。
上次由 Pta 在 2022年 10月 15日 10:37 修改。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量子态不能copy paste,但可以cut and paste
Pta 写了: 2022年 10月 15日 10:36 量子都喜欢这样答非所问。我关心的不在于是什么系统的一部分,我关心的是,无论你采用什么手段,你能否单独改变一个你已经知道的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如果不能,就是手套,无所谓你测量前你认为它是否确定,是不是系统的一部分。同时改变一对光子的状态也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这依旧可视为交换了两个盒子中的手套而已。必须要能证明,一对手套,确认你打开的盒子里是左手,你能把它变成右手,而之前对应盒子里的手套能够自己从右手变成左手。我听说,量子一旦测量就不能恢复成量子态,也就没有量子纠缠了,那么这就证明上述过程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量子纠缠也就没有任何通讯上的实用意义。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我听说,量子一旦测量就不能恢复成量子态”
哥本哈根诠释的测量定义是坍缩到一个本征态,但是本征态仍然是量子态。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里面就没有经典图像,什么都是波函数。
探测双缝实验中粒子路径,导致系统状态改变,是你说的状态改变吗?
哥本哈根诠释的测量定义是坍缩到一个本征态,但是本征态仍然是量子态。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里面就没有经典图像,什么都是波函数。
探测双缝实验中粒子路径,导致系统状态改变,是你说的状态改变吗?
Pta 写了: 2022年 10月 15日 10:36 量子都喜欢这样答非所问。我关心的不在于是什么系统的一部分,我关心的是,无论你采用什么手段,你能否单独改变一个你已经知道的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如果不能,就是手套,无所谓你测量前你认为它是否确定,是不是系统的一部分。同时改变一对光子的状态也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这依旧可视为交换了两个盒子中的手套而已。必须要能证明,一对手套,确认你打开的盒子里是左手,你能把它变成右手,而之前对应盒子里的手套能够自己从右手变成左手。我听说,量子一旦测量就不能恢复成量子态,也就没有量子纠缠了,那么这就证明上述过程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量子纠缠也就没有任何通讯上的实用意义。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假如人眼能看见纠缠的正负电子,实际上是照射到正负电子的反射折射光子打击到视网膜。
这种情况下,和人眼相互作用的是光子,并不是在纠缠的正负电子。
如果光子和纠缠正负电子作用,导致波函数坍塌状态确定,那反而好研究了。
Re: 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所以现在只是选择一种新说法,把旧事物重新描述一下,手套盒和薛猫是一样的,两者并不存在either or与both and的区别,我的理解没错吧?leiya 写了: 2022年 10月 15日 10:15 在无法探测的假定下,只能各说各话,就像薛定谔和玻尔一样。
薛定谔猫如果是量子态,而且盒子就是能屏蔽所有测量,那么薛定谔猫是可以复活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3434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