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
bigbendan
- 职业作家

- 帖子互动: 19
- 帖子: 596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10日 03:02
帖子
由 bigbendan »
斯人。
这个石碑像新刻的。
-
HeXuan(和玄)
- 职业作家

- 帖子互动: 4
- 帖子: 54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9日 06:12
帖子
由 HeXuan(和玄) »
bigbendan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08
斯人。
这个石碑像新刻的。
《四库全书》呢?
还有各种《四书集注》的善本呢?
和弦,是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将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的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就成为和弦。
-
HeXuan(和玄)
- 职业作家

- 帖子互动: 4
- 帖子: 54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9日 06:12
帖子
由 HeXuan(和玄) »
《鲁冰花》里面的歌词,乍一听是这样的,“爷爷想起妈妈的话”
和弦,是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将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的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就成为和弦。
-
lahei(专用)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961
- 帖子: 27180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9
帖子
由 lahei(专用) »
HeXuan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02
人教没胡说,一直都是“是人”。各种图片都翻出来了。
因为孟子是圣人,圣人书一直都是不敢乱改的。
上面有四库钦定,鳖不会乱搞的
-
marclee
- 论坛支柱

- 帖子互动: 541
- 帖子: 980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1:40
帖子
由 marclee »
是“斯人”,我查过我留的课本了。
其实不用查,也不会弄错,背得这么熟的不可能错,平卷舌发音根本不一样的两个。
上次由 marclee 在 2022年 10月 28日 10:16 修改。
-
Tea
- 论坛精英

- 帖子互动: 429
- 帖子: 7583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2日 22:41
帖子
由 Tea »
HeXuan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06
这个56个民族网上还能搜到不少,
-
srx楼主
- 著名点评

- 帖子互动: 70
- 帖子: 485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8:53
帖子
由 srx楼主 »
赶紧上个图
marclee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15
是“斯人”,我查过我留的课本了。
-
Tea
- 论坛精英

- 帖子互动: 429
- 帖子: 7583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2日 22:41
帖子
由 Tea »
marclee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15
是“斯人”,我查过我留的课本了。
发个照片上来,可以将网上这股歪风刹住了。
-
HeXuan(和玄)
- 职业作家

- 帖子互动: 4
- 帖子: 54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9日 06:12
帖子
由 HeXuan(和玄) »
新白娘子传奇《千年等一回》的歌词:
。。。chi~chi~na~,chi~chi~na~。。。
甚至连主演赵雅芝等人都不知道,以为那就是间奏那里的合声。
和弦,是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将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的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就成为和弦。
-
none
- 论坛元老

20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 帖子互动: 725
- 帖子: 23416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3:46
帖子
由 none »
受“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影响吧。。。
我是觉得是“斯人”,但当时背诵的时候是什么早就忘了。
也许课文上是“是人”,但日常生活中是“斯人”,
所以就久而久之混淆了。
srx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09:19
清楚的记得原来学的是斯人,结果现在都是是人,而且没人能拿出印着“斯人”的教材,尼玛,平行宇宙?
-
hillrock1
- 论坛点评

- 帖子互动: 264
- 帖子: 3004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1:26
帖子
由 hillrock1 »
srx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09:19
清楚的记得原来学的是斯人,结果现在都是是人,而且没人能拿出印着“斯人”的教材,尼玛,平行宇宙?
尼玛, 我也清楚地记得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这句话学了后经常挂在嘴边,应该不会记错。
-
HeXuan(和玄)
- 职业作家

- 帖子互动: 4
- 帖子: 54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9日 06:12
帖子
由 HeXuan(和玄) »
none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18
受“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影响吧。。。
我是觉得是“斯人”,但当时背诵的时候是什么早就忘了。
也许课文上是“是人”,但日常生活中是“斯人”,
所以就久而久之混淆了。
还有杜甫的诗句 “斯人独憔悴”
和弦,是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将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的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就成为和弦。
-
greendot(清风拂山岗)
- 正式写手

- 帖子互动: 2
- 帖子: 205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23:16
帖子
由 greendot(清风拂山岗) »
marclee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15
是“斯人”,我查过我留的课本了。
其实不用查,也不会弄错,背得这么熟的不可能错,平卷舌发音根本不一样的两个。
没有照片就是挖坑
-
Tea
- 论坛精英

- 帖子互动: 429
- 帖子: 7583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2日 22:41
帖子
由 Tea »
-
Tea
- 论坛精英

- 帖子互动: 429
- 帖子: 7583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2日 22:41
帖子
由 Tea »
就是欺负大家找不到老教材而已。
-
srx楼主
- 著名点评

- 帖子互动: 70
- 帖子: 485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8:53
帖子
由 srx楼主 »
感觉有些牵强,现在是90%以上的人 认为/记得 当时学的是斯人
none 写了: 2022年 10月 28日 10:18
受“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影响吧。。。
我是觉得是“斯人”,但当时背诵的时候是什么早就忘了。
也许课文上是“是人”,但日常生活中是“斯人”,
所以就久而久之混淆了。
-
srx楼主
- 著名点评

- 帖子互动: 70
- 帖子: 485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8:53
帖子
由 srx楼主 »
-
HeXuan(和玄)
- 职业作家

- 帖子互动: 4
- 帖子: 54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9日 06:12
帖子
由 HeXuan(和玄) »
看起来,教材里两种都有。
有些教材可能就是后来粗制滥造的。
和弦,是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将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的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就成为和弦。
-
greendot(清风拂山岗)
- 正式写手

- 帖子互动: 2
- 帖子: 205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23:16
帖子
由 greendot(清风拂山岗) »
-
srx楼主
- 著名点评

- 帖子互动: 70
- 帖子: 485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8:53
帖子
由 srx楼主 »
看来问题就是,当年大部分人根本不是用的人教版教材,而其他版本基本全是斯人。集体记忆错误这种东西,也许有,但在这件事上有点离谱,因为大家印象太深刻了,背的滚瓜烂熟的东西怎么可能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