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写了: 2024年 6月 29日 17:57
是从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的镇馆之宝,找到这篇网文的。一共14件镇馆之宝,你们见过几个?知道几个?
https://www.sohu.com/a/683816402_99992249
一次看全!陕西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价值不可估量!
2023-06-10
陕西作为文物大省,目前备案的博物馆数量达221座,馆藏文物100余万件,达到等级以上珍贵文物10万件。每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今天就带你打卡陕西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探寻这些国宝背后的故事......
1 镶金兽首玛瑙杯
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高6.5 厘米,长15.6厘米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是中国唐代的一件稀世珍品,制作精美,寓意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它的外壳是用金箔镶嵌在玛瑙上的,杯子的底部是镶嵌有金片的白玉,这使得整个杯子看起来华丽而尊贵。
杯身上的图案是以兽首为主题,左右两侧分别镶嵌了两个兽首,杯身上的其他地方还有不少各式各样的图案,如古代华丽的花卉纹样和神话传说的动物图案,这些图案都非常细致,制作精湛,更展现出了当时的审美观和工艺水平。
2 青釉提梁倒灌壶
古陶瓷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其中蜚声中外的耀州窑青瓷也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次拍出数百万美元的天价。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五代青釉提梁倒灌壶,更是耀瓷中至精至美的瑰宝,它集“三王”的灵气、霸气、美艳于一身,可谓巧夺天工,很可能是宫廷贡品。
3 人面鱼纹盆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
人面鱼纹盆是半坡文化的典型器物,在陶盆内壁,绘有对称的两个人面和两条鱼纹。
该器物1955年被发现,出土点在半坡遗址居住区内。这也是半坡遗址首次发现,完整的人面鱼纹这种陶瓷图案。
4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1970年出土于何家村窖藏
通体银质镂空,内层球体可自由旋转,通过钩链和活轴与外壁相连,使球囊能够随意转动而香料不会洒出。千余年后仍能灵活转动,令现代人叹服。
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香囊具有华丽精美的时代审美特点,体现了开放的唐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 ,是发现直径最大的一件 。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中国文化历史中一件珍贵的文物,它不仅是工艺品中的珍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这个香囊制作精美,形态独特,纹饰华丽,因此备受国内外收藏家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5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1981年,这件帝王的礼物在陕西兴平县茂陵出土,虽然经历千年但仍然熠熠生辉。
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这件,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堪称镇馆之宝。
我国古代有焚香的习俗,或燃香洁室或熏衣染被。西汉时期,汉武帝就曾把一个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当做礼物赏赐给他的姐姐阳信长公主,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汉朝大将卫青的妻子平阳长公主。
6 鸳鸯莲瓣纹金碗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有一件唐代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内出土,共出两件,代表了盛唐时期我国北方金银器制作的高度成就。
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这是唐代金银器中仅见的最堂皇的金碗。金碗多为皇帝所使用,由此可知鸳鸯莲瓣纹金碗的珍贵。
7 四股十二环锡杖
提到锡杖,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国剧经典《西游记》中唐三藏手中所持之物。1987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唐塔地宫发掘中,出土了这枚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
这枚锡杖整体以白银制成,表面纹饰鎏金。它的杖头有象征佛教至高级别的四股十二环,四股以银条盘曲而成,代表四谛,是指苦、集、灭、道,是人生的四种真理;每股套装雕花金环三枚共十二环,代表十二因缘,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