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版主: kazaawang, wh
#21 Re: 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现在都是唯物主义者还略通一些医学生理学知识,有啥不好理解的。人的个体死亡跟其它动物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医学发达,死者也没有多大痛苦。生者需要克服自己的记忆带来的纷扰而已。
#23 Re: 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就像克林顿说看了三体书,就不在乎办公室政治斗争了,在茫茫宇宙中算个pBluesky 写了: 2024年 7月 7日 16:33 这话题太沉重,但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最近生活里,网上不断看到类似话题和实例,以前频率没那么高,感觉有些奇怪。
做一个懂得感激的人,感谢上苍给我的一切。
最近邻居老先生交谈时得知他得了癌症。还有3到4年的生命。他很乐观,准备今年9月份去邮轮周游世界。我们常常为生活里,工作上的一些肮脏事情生气,又为银行里的钱增长不够快焦虑。。。而当你清晰地面对死亡到来时,这些都算个P。
祝愿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活在每一天,其它的都不重要。

能豁达面对死亡还是很不容易哦。独自一人扛不过去的会选择宗教,宗教也是非常帮助人的精神安慰。
#25 Re: 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前一阵看过一张得奖的坐火车照片,贴在下面。没人可以陪你到终点——或者说即使有人陪你,你也不知道,到了终点就没有意识了。不过用上面middlemarch里的话说,每个陪你的人都会给你影响,你的一生因他们而丰富;你也会影响每个跟你接触的人,他们的一生也因你而丰富。即使这些影响很小,数年以后都随生命风吹云散;但这些随时间消逝的无数的小影响,构成了世界的美好……
"The effect of her being on those around her was incalculably diffusive: for the growing good of the world is partly dependent on unhistorical acts; and that things are not so ill with you and me as they might have been, is half owing to the number who lived faithfully a hidden life, and rest in unvisited tombs.”

《僧侣的姿态》 摄影:丁祖和
这是一幅近日在朋友圈刷屏的摄影作品,一列飞驰的火车,6个疲惫的旅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孩童,车上的6人或坐或卧,旅人的疲态尽收眼底,与其他5个旅人不同的是,画面左侧居中的是一个禅坐的僧人,他也是画面中唯一的老者。
僧人结跏趺坐,后背挺拔,微颔头部,这是佛家标准的禅坐姿态,僧人的长袖自然下垂,与对面熟睡的女子、画面前端卧眠的男孩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一幅有速度感的画面,飞驰的列车,匆匆的行者;
这是一幅能看见宁静的画面,禅坐的僧侣,香甜酣睡的孩子;
也许,人类的世界就是这样,无论有多少失望和痛苦,总有一些人在坚守着那方净土。
僧侣的姿态,也是我们内心最美好的姿态。
这张图片荣获了2017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人物类一等奖,有网友这样评价:僧侣的姿态、芸芸众生睡相,震撼。在而今宗教与信仰早已被物质文化追逐主流思潮替代的时代,你看到精神力量的不一样。
#32 Re: 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也是47岁去世哦。你看了他的书或者那个last lecture吗?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ndy_Pausch
Randolph Frederick Pausch (October 23, 1960 – July 25, 2008) was an American educator, a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design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 in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Pausch learned he had pancreatic cancer in September 2006. In August 2007, he was given a terminal diagnosis: "three to six months of good health left". He gave an upbeat lecture titled, "The Last Lecture: 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 on September 18, 2007 at Carnegie Mellon, which became a popular YouTube video and led to other media appearances. He co-authored a book of the same name, The Last Lecture, which became a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Pausch died of complications from pancreatic cancer on July 25, 2008, aged 47.
#34 Re: 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悲悯本身就是人性吧,和尚的悲悯很Special吗?wh 写了: 2024年 7月 7日 18:20 和尚应该有悲悯吧,就像弘一法师的遗言:悲欣交集……
记得余秋雨写白娘子说,白娘子不做神仙,只愿做人,因为神仙没有七情六欲,而她只想体验喜怒哀乐。世说新语也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和尚的冷酷才是Special的吧,他们能放下尘缘
不容易,包括自己父母的生死。
#35 Re: 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别的动物也都有记忆。刚看到一个给鲨鱼取下鱼钩的海洋生物学家,鲨鱼带好几个同伴来取鱼钩,28 年来她都没有受到鲨鱼攻击,鲨鱼把她当朋友
上次由 goFan 在 2024年 7月 8日 00:41 修改。
#40 Re: 面对死亡:A Beginner's Guide to Dying
读过这句话,不是我说的“ 父母是一堵墙,挡在你跟死亡之间,一旦父母去世,就是自己直面死亡的过程”
当去掉了一堵墙之后,认识到那句话的准确与寒凛。
最终,我必将会回到基督徒的轨道上,就是因为在所有的宗教里,只有基督教承担了关于死亡的美好诠释,死亡被交付到了宗教的手里。
其他的,都是从人的角度,人的承担,死亡还是人要经历的重担。
本站群体构成:拉风向的监狱五毛、墙内政工团委骗子窝、早年留学前跟土共签了卖身契的留学老间谍、祝上海帮外宣留学老间谍们开办的本站早日被揭露和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