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
版主: Softfist
Re: 习近平: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
红旗渠的源头,陕西的漳河地区本也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红旗渠当时不顾漳河两岸人民的坚决反对,悍然取走大量的漳河水。这本是个损人利己的工程,却受到当时最高领导人毛和周的大力赞赏。漳河人民后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上游修水库,节流流到红旗渠的水。并多次砸掉红旗渠,迫使红旗渠断流。bgrc 写了: 2022年 10月 30日 23:21 不造谣一天都活不了吗?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0365?full=y&archive
请使用文章顶部或底部的共享按钮来进行共享文章的链接。未经允许复制文章内容分享给他人是违反FT中文网条款和条件以及版权政策的行为。发送电子邮件至licensing@ftchinese.com以购买其他权利。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ftchinese.com/m/corp/copyright.html。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0365?full=y&archive
来自河南省郑州市 [ junqiang2010 ] 的原贴: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五毛,也是政府工作人员,但我就是喝红旗渠水长大的林县人,暑假的时候在安阳地方媒体工作的时候,参与过红旗渠的记录片的制作和拍摄,对这个从小就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东西显然不是仅仅听过那么简单。
作者这样子说首先忽略了一个大的背景,林县为什么修红旗渠?是为了贯彻所谓的毛泽东思想,或者要放什么卫星吗?不是的!林县这个地方历史上从来就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缺水的程度是让外人难以想象的,更是那些国际友人难以理解的。我们当地又一句民谣:十年就有九年荒。说的就是因为干旱,林县十年就有九年的的收成很不好!我父亲就经常跟我讲,他们小的时候,经常要走上10公里左右的路去挑水。你能想象吗?去十公里之外去挑水,还要排很长的队。但这一切都是真的。
后来在林县广为流传的那个故事,说一个刚刚娶进门没有几天的新媳妇。大年三十的时候,公公耗了一天的时候从很远的地方挑水回来,新媳妇想要表达一下孝顺,于是在村口把挑子接了过来,结果没走几步,一不小心摔倒了,桶里的水当然也倒得一干二净,于是全家人除夕夜下锅煮饺子的水也没有了。新媳妇羞愧难当,当晚就上吊自绝了。第二天,家人一看这个情况,把新媳妇埋了,全家于大年初一上山西逃荒去了。(所谓的逃荒就是沿街要饭、乞讨)。这个故事在于它的真实,也就是1949年建国以后发生的真实事情!不知道能不能让作者理解当时林县的缺水到了什么地步?而且当时这种很极端的缺水情况,在全县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以为杨贵、李贵为代表的林县地方领导人做出了修建红旗渠的决定。作为一个林州人,我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当时地方他们不修渠,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林县的历史罪人!修渠完全是得到了地方群众的强烈拥护的!
而且我负责的讲:但是很多林县人就是“志愿”,红旗渠的特等劳模张买江,但是仅仅才15岁,父亲因为事故死在红旗渠工地上。他大年初五就背着父亲留下的劳动工具上了红旗渠工地。为什么?当时真的是缺水,真的为了水不惜一切代价!
至于说红旗渠今天失去了当年的巨大功效变成了旅游景点,而将红旗渠完全否定,这是很不负责的!你想想,如果但是不修红旗渠怎么办?当时,林县60多万人总不能每年都上山西逃荒乞讨吧。难道这就是作者期望的结局吗?
再说了,红旗渠今天还在发挥着灌溉功能,而不仅仅是所谓的旅游景点。
如果说当时的林县父老乡亲受到了蒙蔽,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也这么久了,当时的修渠书记杨贵回到林县的时候,还会出现万人空巷的场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质朴的农民,质朴的乡亲在怀念他尊敬他?
南水北调这个工程可能是有点问题,我个人也认为这个工程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但是你要拿它来诋毁红旗渠。我以一个林县人的名义坚持反对!同时,我作为一个林州人,我更欢迎你随时到林县来看看,但要详细的看看,详细的问问当事人。
历史虽不如某些教科书描写的那么完美,但从来不是谁想涂改就能涂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