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的是不同的水库位置了。视频里说的是地下水,不是塔里木河吧。你说的沿河而居的是上游不断水的地方。塔里木河既然是季节性河流,断流的中下游除了兵团和油田、公路单位,基本没有其他居民吧。地下水就在公路下面,这里既然能建油田和公路,建水库应该也不是问题,只是怎样平衡生态的问题。
另外塔里木河也不是兵团截流的,很早就季节性干涸了,好像还是因为上游居民增加、用水增加的缘故。查到一条新闻说兵团在本世纪初治水,结束了一段河道的断流现象: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 ... 654197.htm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气候极端干旱。所幸环绕盆地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等山脉在山顶形成的巨大冰川为盆地提供了珍贵的冰雪融水。塔里木河主要靠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补给,沿着盆地内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由西向东流淌。从最长的源流叶尔羌河算起,塔里木河全长2486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
从1950年至2000年,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口增加了3倍,灌溉面积增加了近5倍,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在上中游成倍增长的人口和耕地的压力下几乎崩溃。统计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末,塔里木河上中游胡杨林面积由600万亩减少到360万亩,下游胡杨林面积由81万亩减少到11万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4团,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的一个灌溉单位,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间。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34团在亘古荒原开发建设,种地植树,建起一道阻止两大沙漠合拢的“绿色屏障”。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危机引起了中国高层的高度重视。200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开始实施。
截至目前,塔里木河近期治理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实现年节增水量26亿立方米,项目建设全面进入收尾阶段。
据中科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塔里木河干流下游地下水位大幅回升;塔河下游植被恢复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植物物种增加到46种,大量的盐渍化耕地得到改良,沙地面积减少204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塔格沙漠合拢趋势得到遏制。
治理项目的实施,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以下河道连续断流30年的历史,初步遏制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极大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如今,凭借着高压节水滴灌技术,34团人均收入连年增长,越来越多的职工过上拥有“一片园子、一套房子、一部车子”的小康日子,塔里木垦区也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棉花生产大面积单产最高的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