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很确定。肯定有。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版主: kazaawang, wh
#24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北京市至少到我出国的1998年还有小中专,北京卫生职业学校,培养小护士。我知道是因为我同学想让我赚点外快去教课。我嫌报酬太低没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25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嗯,我知道的这个人是很好的重点高中的,复习一年也没考上,后来一直比较失意。不过具体高考的情况不太清楚。。。
第一印象差的某些男id,现在看来印象依然很差。
黑色的好吃,我每天都要吃。
听说我是自认为台湾人的日本人,自学中文成才
#27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咋这么说阿?光是平庸也没什么吧?我受不了的是平庸还装。。。
第一印象差的某些男id,现在看来印象依然很差。
黑色的好吃,我每天都要吃。
听说我是自认为台湾人的日本人,自学中文成才
#29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对就是这个还装烦人
包括我的父母老师很多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 Aaron Swartz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34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我是说城里改革开放后80年代
基本上是提拔入城干部的子女
他们本来没学历
轮不上提职的
但下了一个叫6835的政策
开始提拔35岁以下的人
基本是给体制内的人用的
所以53的父母们基本在该提职的时候被压制了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 Aaron Swartz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35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说贪是玩笑话。官方说法是政策法规的执行者
上次由 wmysh 在 2025年 3月 24日 16:28 修改。
There are two ways to conquer and enslave a country. One is by the sword. The other is by debt. - John Adams
#36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这个脑回路清奇,清奇到胡说八道。
初中的时候我们市最好的化学老师和我们说,化学老师人才断档了两代。那些文革前的大学生本来可以发挥大得多的作用,到你这里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你要是有点常识,知道1980年代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运动是如何饥不择食,就知道毛的荒唐导致的中国各方面人才大断档了。
把90年代考公当成人才留在地方更是胡说八道。中国1980-2005年左右,最好的学生都是往大城市、往国外跑的。特别是1990-2000年代前期,好的学生都是不愿意进入体制内的。这个我从中国TOP2高校毕业生去向有一手资料。可以说直到2010年往后,才出现了最好的学生成规模进体制内的现象。
就是到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也是虹吸效应明显。北上广深从全国掐尖人才,各省省会从地级市掐尖人才,各地级市又对所属县区有虹吸作用。你去中国广大的县看看,除了各地的仿古一条街,哪里还有生机?不要说别的,你看看北京上海饭店服务员的平均年龄和三线城市服务员的平均年龄就直到年轻人都去哪里了。中国直到2000年代初期还有不错的县中,现在县中普遍衰落,就是连下一代都提前流失了。
初中的时候我们市最好的化学老师和我们说,化学老师人才断档了两代。那些文革前的大学生本来可以发挥大得多的作用,到你这里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你要是有点常识,知道1980年代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运动是如何饥不择食,就知道毛的荒唐导致的中国各方面人才大断档了。
把90年代考公当成人才留在地方更是胡说八道。中国1980-2005年左右,最好的学生都是往大城市、往国外跑的。特别是1990-2000年代前期,好的学生都是不愿意进入体制内的。这个我从中国TOP2高校毕业生去向有一手资料。可以说直到2010年往后,才出现了最好的学生成规模进体制内的现象。
就是到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也是虹吸效应明显。北上广深从全国掐尖人才,各省省会从地级市掐尖人才,各地级市又对所属县区有虹吸作用。你去中国广大的县看看,除了各地的仿古一条街,哪里还有生机?不要说别的,你看看北京上海饭店服务员的平均年龄和三线城市服务员的平均年龄就直到年轻人都去哪里了。中国直到2000年代初期还有不错的县中,现在县中普遍衰落,就是连下一代都提前流失了。
x1

#37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我们说的是两类人,我说的第一类是到农村县乡当中学老师当火种的liufanghe 写了: 2025年 3月 24日 16:25 我是说城里改革开放后80年代
基本上是提拔入城干部的子女
他们本来没学历
轮不上提职的
但下了一个叫6835的政策
开始提拔35岁以下的人
基本是给体制内的人用的
所以53的父母们基本在该提职的时候被压制了
#39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大师说的这些都是城市化的实情,但和我说的不矛盾。大师如果是53小镇做题家,回想下自己的中学老师,是不是有文革前的大学生/大专生,按能力是不会在农村的,但是被时代按在了小地方,传播了火种。还有大师那些去上中专的53同学,是不是都在县市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这些能人客观上是为农村县乡做了贡献的,毕竟至少还有一半的人不在大城市和省会。shale 写了: 2025年 3月 24日 16:27 这个脑回路清奇,清奇到胡说八道。
初中的时候我们市最好的化学老师和我们说,化学老师人才断档了两代。那些文革前的大学生本来可以发挥大得多的作用,到你这里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你要是有点常识,知道1980年代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运动是如何饥不择食,就知道毛的荒唐导致的中国各方面人才大断档了。
把90年代考公当成人才留在地方更是胡说八道。中国1980-2005年左右,最好的学生都是往大城市、往国外跑的。特别是1990-2000年代前期,好的学生都是不愿意进入体制内的。这个我从中国TOP2高校毕业生去向有一手资料。可以说直到2010年往后,才出现了最好的学生成规模进体制内的现象。
就是到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也是虹吸效应明显。北上广深从全国掐尖人才,各省省会从地级市掐尖人才,各地级市又对所属县区有虹吸作用。你去中国广大的县看看,除了各地的仿古一条街,哪里还有生机?不要说别的,你看看北京上海饭店服务员的平均年龄和三线城市服务员的平均年龄就直到年轻人都去哪里了。中国直到2000年代初期还有不错的县中,现在县中普遍衰落,就是连下一代都提前流失了。
#40 Re: 中国能有今天 应该感谢两拨人
“ 中国1980-2005年左右,最好的学生都是往大城市、往国外跑的。特别是1990-2000年代前期,好的学生都是不愿意进入体制内的” 这在95年以前也不一定的,那时候很多农村孩子为了跳农门,都选择了中专而不是高中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