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是黄埔的时候定的
如果告诉你中国第一次阅兵跟美国现在差不多,你会不会对美国兵肃然起敬
版主: Softfist
#22 Re: 如果告诉你中国第一次阅兵跟美国现在差不多,你会不会对美国兵肃然起敬
批评
1942年初,延安开展整风运动。为了指导和推动这一运动,毛泽东作了一系列报告。2月8日,他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其中,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毛泽东接着阐述说:
早几年,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 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可是那个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写的一直,而是转了两个弯子。人字呢?在右边一笔加了三撇。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很难得到解释。
钟灵645 (2).jpg
这条标语是钟灵1938年冬写的。那时,他刚17岁,是鲁艺美术系的学员。一天,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来鲁艺,要他们在街头书写标语。美术系主任沃渣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钟灵。钟灵带了几个“红小鬼”,扛着梯子在延安街头忙碌起来。他写这条标语时觉得,这条标语中 “工人”两字的笔画太少,与别的字(当时还没有简体字)的笔画不谐调,写出来不好看,便把这两个字按隶书的写法变了形。毛泽东在延安街头看到了这条标语,便记在心里。在讲《反对党八股》时,信手拈来,进行了批评。
整风学习开始后,钟灵得知这个批评,颇为紧张。这件事只有鲁艺系主任和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都为钟灵保密。 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钟灵才知道紧张是多余的。整风的目的,在说明一切形式的宣传,要使群众易懂,乐于接受,并非针对哪一件事,哪一个人的。所以,在整风中除了他自愿作了一次自我批评外,没有人再提此事,或“上纲上线”揪住不放。
1942年初,延安开展整风运动。为了指导和推动这一运动,毛泽东作了一系列报告。2月8日,他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其中,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毛泽东接着阐述说:
早几年,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 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可是那个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写的一直,而是转了两个弯子。人字呢?在右边一笔加了三撇。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很难得到解释。
钟灵645 (2).jpg
这条标语是钟灵1938年冬写的。那时,他刚17岁,是鲁艺美术系的学员。一天,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来鲁艺,要他们在街头书写标语。美术系主任沃渣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钟灵。钟灵带了几个“红小鬼”,扛着梯子在延安街头忙碌起来。他写这条标语时觉得,这条标语中 “工人”两字的笔画太少,与别的字(当时还没有简体字)的笔画不谐调,写出来不好看,便把这两个字按隶书的写法变了形。毛泽东在延安街头看到了这条标语,便记在心里。在讲《反对党八股》时,信手拈来,进行了批评。
整风学习开始后,钟灵得知这个批评,颇为紧张。这件事只有鲁艺系主任和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都为钟灵保密。 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钟灵才知道紧张是多余的。整风的目的,在说明一切形式的宣传,要使群众易懂,乐于接受,并非针对哪一件事,哪一个人的。所以,在整风中除了他自愿作了一次自我批评外,没有人再提此事,或“上纲上线”揪住不放。
#23 Re: 如果告诉你中国第一次阅兵跟美国现在差不多,你会不会对美国兵肃然起敬
美国大肚兵自信地住井里 不给外面的月饼一个中指 无论时间如何前进 我依然是我
草你特铐谱祖宗十八代加后十八代 你踏马的去死吧
#26 Re: 如果告诉你中国第一次阅兵跟美国现在差不多,你会不会对美国兵肃然起敬
看样子你说的是对的,当时解放军陆军是沿用国民党的操练,海军和陆军的步法还不一样
http://www.mod.gov.cn/gfbw/gfjy_index/j ... 007_3.html
http://www.mod.gov.cn/gfbw/gfjy_index/j ... 007_3.html
阅兵式中徒步方队走的不是正步,海军和陆军步伐也有区别
新中国刚成立时,当时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并没有统一的队列行进标准,很大一个原因是近代中国引进的军事训练操典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海军历史上受英国影响较深,我军最早的海军官兵主要是原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因此海军方队走的是类似英军的高摆臂大齐步;而陆军沿袭的则是国民党陆军的小幅正步,这是受近代清末新军采用德军队列训练影响的结果。
参加开国大典的水兵方队。
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徒步方队走的也不是像现在的正步,而是“大齐步”,摆臂比正常的齐步走幅度要大,这从开国大典阅兵式的录像中可以看出来。这种情况,从1950年我军借鉴苏军队列训练、并结合我军特点进行规范之后才有改观。从1951年国庆二周年阅兵开始,徒步方队通过天安门时开始走正步。
#27 Re: 如果告诉你中国第一次阅兵跟美国现在差不多,你会不会对美国兵肃然起敬
至于德军操法引入中国,则主要受到1870年普法战争普鲁士大胜的影响,当时李鸿章命令淮军改用德军的操典,也可视为对此前采用英、法操练方式的一大修正;甲午战后清廷新建陆军时,已是按照德国陆军的编制以及操法,在步法的方面,包含了正步、慢步、便步、跑步等等,这也是袁世凯练兵相当着重的“步队初学”。
到了民国初年,北洋军大多是沿袭新军的做法。而黄埔军校成立后,虽然大规模引入苏联的教员,但以正步步法来说,国军依然保留德式正步的传统,尤其是1930年代国军装备“德械师”(中央教导团)更引入不少德国教员,例如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等人来华协助训练,中国军队的德式步伐,可是说是从普法战争以后逐渐确立,直到抗战都没有改变。
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当时解放军各兵种并没有统一的队列行进标准,海军走的是类似英军的高摆臂大齐步,陆军沿袭的则是国民党陆军的小幅德式正步,后来制定了一套步兵操典,系以德军正步为模板,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加以改动。
到了民国初年,北洋军大多是沿袭新军的做法。而黄埔军校成立后,虽然大规模引入苏联的教员,但以正步步法来说,国军依然保留德式正步的传统,尤其是1930年代国军装备“德械师”(中央教导团)更引入不少德国教员,例如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等人来华协助训练,中国军队的德式步伐,可是说是从普法战争以后逐渐确立,直到抗战都没有改变。
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当时解放军各兵种并没有统一的队列行进标准,海军走的是类似英军的高摆臂大齐步,陆军沿袭的则是国民党陆军的小幅德式正步,后来制定了一套步兵操典,系以德军正步为模板,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加以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