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 / 2
#21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12:59
由 Caravel
foofy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2:40
alpha fold绝对不是旗舰
放在今天算了,如果跟100年前的比差点
#22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13:05
由 Caravel
digitneer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2:51
你这等于说中国没梅西,但是世界一线球员各个位置都不缺,而且比赛一次就能上15个,这种队谁能赢?
这个比喻不太恰当
现在中国是五大联赛一线队球员人数世界第一
但是c罗梅西这样的顶级球员还没有
#23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13:44
由 earlybird1
Caravel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1:57
自然指数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说明一线成果不少
但是旗舰型成果还是比较稀少
属于大而不强
现在是不是进入又大又强的阶段了
#24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17:08
由 digitneer
Caravel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3:05
这个比喻不太恰当
现在中国是五大联赛一线队球员人数世界第一
但是c罗梅西这样的顶级球员还没有
中国上15个一线队员,C罗梅西带队11人,怎么踢?
#25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19:49
由 DongshanGe
现在高校筛选的都是密集兑现浅层思考的,难问题不碰,坚城不攻,刷灌水指标积极,这些人已经占据了科研的各级帽子,
象张益唐佩雷尔曼这种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在高校已生态灭绝。
有人说他们上了帽子就会研究深刻问题了,但是长期灌水的根本没有训练到思考深度,打惯了追击战,是打不了攻城战的。
望周知!
#26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19:49
由 DongshanGe
中国现在科技的进步,很多是工程上的进步,是企业院所取得的,是海量工程师996取得的。 和学阀们关系不大,学阀不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东西都是学生做的,高校做工程一地鸡毛。学阀本职的工作--原创突破,表现一坨翔。
#27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19:58
由 Unclemo
国家就是找点事情给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忙乎一下,别闲着就行。重大的科研攻坚项目,国家组织人有条不紊的单独做,有效率有交代有经费,二者不是同一个系统。
#28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20:08
由 gousheng
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逐渐来。
Caravel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1:57
自然指数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说明一线成果不少
但是旗舰型成果还是比较稀少
属于大而不强
#29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21:00
由 jiujianoufu
宝书领导得好。
#30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21:28
由 NightBoat
其实我的感觉是,我们国家的大学科研水准真的是越来越好。只是不幸走到了一个科研和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奇特时代。
也许会奇怪,为何我们的大学科研越来越好,排名越来越高,但是就业却越来越难?而德国日本这些传统制造业大国,大学排名日益跌落,但是就业却越来越好?香港,新加坡这些国家也是,高校水准非常好,就业是非常卷。
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可能是混淆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科学是名气,解决基础课题,提供重大创新思路。而技术是利,实现高利润和就业,占领全球高端市场。两者都发展才是利国利民。大学为主体的科研基本是科学探索。科学的成果很多是以论文方式展现,全球科学家可以共享。但是技术是保守的,私有的,是国家赚钱就业的命根子。不过科学和技术都是要花老百姓的血税。
在这个世界,美国属于名利双收,科研和技术双头并进,因此大学水准和公司研发水准都是世界一流的。德日图利不图名,即使他们的大学排名有所降低,政府也无动于衷,相反大量扶植企业在一流技术上继续保持领先。这些国家,企业才是科研的主力军,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并且获利。在这些国家,大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初步做研究的能力。然后由企业培育他们,使他们经过5到10年严格职业研究培训和教育后成为公司的新一代主力。
我国目前阶段属于图名不图利。政府投入大量的钱给大学,花高薪从全球招揽最优秀的教授群,有多如牛马的卷论文的硕博学生。好处是让我们大学的世界排名越来越靠前。世界一流大学就在短短的20年内实现。未来也一定会产生很多诺贝尔奖。
但是如果公司的技术水准不上来,这么多税金投入的一流论文成果不能变现成为本土公司强劲的技术力的话,结果只能让他国公司获利,解决他国就业问题。简单的例子,屠呦呦先生发现了青蒿素获诺贝尔奖,但是获利的是具有世界一流医药材料提纯技术的欧美日本公司。我们花钱提供大规模解决技术实现的理论技术难题的论文,如果本国企业技术实力跟不上,只能是活雷锋。
所以有天我国各行各业都有世界一流研发力的公司,如果实验室顶尖设备,医院各种医疗设备,药物提纯研发设备,高尖端数字机床设备,发动机等等核心技术和设备都是我国家自己的,那么学生们学到的东西和才华就可以到处施展,就业难题也就不存在了。
#31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21:36
由 Amorphous
Caravel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1:57
自然指数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说明一线成果不少
但是旗舰型成果还是比较稀少
属于大而不强
More is different. - PW Anderson
#32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23:05
由 foofy
SOD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2:48
至少高于50篇普通Nature
一个程序解决人类所有已知二级结构在已知蛋白质上的排布问题。
(注意:一堆蛋白质已知但结构未知)
我很赞同楼主的观点
在摊子上,中国已经无与伦比
全球任意一个二级学科,中国都是前几名。
宽度世界第一,深度也很不错
但引领全球研究的还屈指可数。
蛋白质是动态的。所以说没吊用
#33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4日 23:07
由 fhnan
Caravel 写了: 2025年 6月 24日 11:57
自然指数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说明一线成果不少
但是旗舰型成果还是比较稀少
属于大而不强
科研评价体系有问题。
的确也很难找到一种客观又容易实施的科研评价方法
#34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5日 03:46
由 NightBoat
高校的论文标准指向是对的,但是论文不能当饭吃。不变线自己的技术实力,也就只是吹牛的资本。
而实际上地球70多亿人,现实生活中更关注的是饭碗,是收入。
因此如果不能改变制度让无数真正具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发展起来,这些论文繁荣总有一天都成泡沫。
因为,就业压力,学生学无所用,经济萧条,终有一天这个在大学不计成本投钱,大学疯狂扩张,无所学生青春投入到论文游戏就会熄火而止。
#35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5日 06:42
由 DongshanGe
NightBoat 写了: 2025年 6月 25日 03:46
高校的论文标准指向是对的,但是论文不能当饭吃。不变线自己的技术实力,也就只是吹牛的资本。
而实际上地球70多亿人,现实生活中更关注的是饭碗,是收入。
因此如果不能改变制度让无数真正具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发展起来,这些论文繁荣总有一天都成泡沫。
因为,就业压力,学生学无所用,经济萧条,终有一天这个在大学不计成本投钱,大学疯狂扩张,无所学生青春投入到论文游戏就会熄火而止。
因为中国科研界的话语权,是学阀掌握的,搞的好像就他们在做科研一样,给领导上课,政策咨询,也找他们。
而企业,其实技术攻关做的很不错了,但是在国家科研界的话语权微乎其微。
上头什么时候,才能意思到论文就是讲故事灌水,和真东西不等价,不能惟信学阀。多听听企业技术专家上课和政策咨询。
这些学阀除了跟风灌水,真的原创突破又搞不出来,因为灌水没有训练到深度思考能力。
#36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5日 06:46
由 DongshanGe
NightBoat 写了: 2025年 6月 25日 03:46
高校的论文标准指向是对的,但是论文不能当饭吃。不变线自己的技术实力,也就只是吹牛的资本。
现在国内都很能灌水, 编故事型论文大行其道,攻难题型论文则躲着走,由于靠期刊难以区分这两类论文,惟论文筛人是不行了。
国家之前筛选(唯一路径)的都是 灌水刷上去的。 长期思考深刻难问题的已生态灭绝。
这些人占据了所有生态,靠学术界自我改革已无可能。
国家必须赶紧启用第二路径,把解决真难题的(行业审核的)榜单引入考核机制, 同时加大学术反腐(不能靠学阀自治,要科研群众监督),
才能纠正高校完全务虚务假,不解决真问题,光刷指标的风气。
#37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5日 06:52
由 DongshanGe
大家注意下,论文有两种,一种是编故事型论文(顶刊也发),一种是攻难题型论文, 靠期刊难以区分这两类论文.
所以之前靠论文筛选会把编故事型论文的人才,筛选出来,毕竟编故事难度不大,产量也多。
于此同时,把攻难题的给淘汰了,论文少,项目和职称都难搞。
现在科研的各级帽子都是前者这种人才,后者都生态灭绝。
#38 Re: 摆在中国科学面前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25日 09:28
由 NightBoat
体制决定了政府对私有企业有戒心。都说华为是私企,但是华为能算地地道道,自由经营不受限制的私企吗?
换言之,政府对于私企的态度如同大清的洋务运动,重点在官企,官督商办之类的企业。所谓做大做强国企(其实就是党企)的目的就是保证特权阶级的地位和利益不能变,不能倒。一旦私企决定经济命运,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集权政府将被迫变成小政府,这对于特权阶级都是极其致命的。因此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