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m 写了: 2025年 7月 26日 20:44
我中国的金领同学都会定期换血,不过是把自己的血过滤一遍又输回去。不过我还是觉得现在科学还没达到研究透彻的阶段。运动和减压还是最靠谱的,而且不花钱。
全身的血抽出来再输回去?人体会有瞬间处在完全无血的状态吗?……
看到国内一篇文章说换血治疗缺乏科学依据和临床支持:
https://www.sohu.com/a/717551828_121118847
“换血”能治疗多种疾病,甚至能返老还童?真相来了→
2023-09-04 11:08
你是否曾经想过,如果能把自己的身体变回18岁,那该有多好?有些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不惜花费巨资实施“换血”计划,希望用年轻的血液逆转衰老。但这真的可行吗?
受访专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江松福
为了追求所谓的“ 长生不老”,美国科技富豪布莱恩·约翰逊今年4月开始实施“换血”计划,希望用年轻的血液逆转衰老。由于没有感觉到任何益处,约翰逊在经历3个月6次“ 换血”之后宣告放弃。但不久后,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却宣布,通过给小鼠“换血”实现“抗衰延寿”的实验成功了。
小鼠共生实现“返老还童”
小鼠“换血”实验成果于今年7月27日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年老小鼠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寿命延长10%,血液和肝脏的表观遗传年龄也显著降低;继续观察年老小鼠2个月,发现“返老还童”效果仍存在。
对于约翰逊迫不及待实施的人体 “换血”计划,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江松福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实际上只是血浆输注,并不涉及基因等深层次的改变,最多让血液循环内多了一点年轻的血浆,对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影响微乎其微,眼睛、心脏、肺脏等组织器官仍会保持原来的状态。目前人体“换血”能否真正逆转衰老尚没有定论,现有技术更不足以支持该计划取得理想效果,反而可能存在诸多隐患。
临床上的“换血”疗法
临床上的“换血”疗法通常指血浆置换术,通过将病人体内原有血浆置换成正常血浆,达到治病目的。广义上的“换血”还包括干细胞移植、治疗性血细胞成分分离等,这些疗法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抢救和治疗危重溶血性贫血、骨髓增殖性肿瘤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江松福介绍,以血浆置换术为例,能达到减轻病理损害、清除致病物质的效果。临床上会碰到血液中红细胞过多的男性患者,血液黏滞度很高、流动缓慢,容易堵塞血管,导致中风或肺梗塞。“这种情况采用治疗性血细胞分离术将红细胞去掉,能有效降低血液黏滞度。”
干细胞移植则是医学界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该疗法一般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大多数白血病可以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现治愈, 江松福表示:“由于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干细胞,一些孕妇分娩后会选择保留脐带血,以备不时之需或者捐给公共脐带血库。”
淋巴血浆置换术是将血浆置换与免疫活性细胞去除结合起来的一项新型输血治疗技术。这一疗法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皮肤病等近40种疾病。
江松福表示,包括血浆置换术在内的各类“换血”过程,从前期血型检查,到后期输血反应,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医疗监控。
“换血”时容易出现低钙血症、凝血功能异常、低钾血症、低血压等并发症,同时存在严重感染、过敏、传染病等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给参与者带来健康风险,甚至生命威胁。目前,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的血浆置换术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的占20%左右,部分甚至危及生命。慢性排异反应发生率约为百分之十几,同样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导致肺功能变弱、喘不过气、皮肤苔藓化等问题。
警惕“换血 抗衰”骗局
01 间充质细胞治疗
30岁时抽血提取造血干细胞冷冻,50岁后再把冷冻的干细胞输回体内,可让人更年轻,甚至能“治疗”退化性疾病。
江松福表示,这种疗法目前没有大量临床试验支持,其宣传的“返老还童”效果缺乏科学依据,多是一些细胞公司在操作,是非常明显的商业行为。
02 血氧疗法
据说可以治疗高血压、中风、偏瘫等疾病,主要是从老人体内抽出静脉血液,利用机器往血液里注入活性氧,同时进行紫外线照射,最后把“活化、净化”后的血液输回身体。
江松福分析,看着血液由暗变红,人们容易产生血液变健康的错觉。实际上,暗红色的静脉血通过充氧变成鲜红色,并不代表成功“排毒”,只是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而已。如果在未取得资质的机构接受“血氧疗法”,一旦发生血液污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等,机构若不具备抢救能力,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江松福提醒:与其想着通过 “换血”保持年轻,不如从日常生活入手,养成良好心态、保持规律生活,加强有氧运动、注重均衡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延年益寿的真正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