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石勒在位的時候幾乎把山東人殺光了。
华人历史上被屠杀的事件与死亡人数
版主: kazaawang, wh
#23 Re: 华人历史上被屠杀的事件与死亡人数
转:五代十国时期的屠杀惨剧与人口锐减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之后的又一个大分裂与战乱时期。在短短53年间,中原地区相继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迭,同时南方和北方边缘地区也先后并存着十余个割据政权。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迅速、社会动荡不安,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死亡和迁徙。虽然具体的屠杀事件和精确的死亡人数在史料中记载有限,但通过人口统计数据的巨大变化和一些骇人听闻的暴行记录,我们仍能窥见那个时代的残酷。
人口锐减:一个时代的悲歌
五代十国最直观的浩劫体现在人口的急剧下降上。根据史料推算,唐朝中后期(如唐武宗会昌年间,约841-846年)全国的户数约有496万户。而到了五代末期的后周世宗时期(955-960年),全国的户数锐减至约120万户,到北宋初期也仅恢复到200余万户。这意味着在唐末至五代这一百多年的动荡期里,全国的户数损失了约76%。
考虑到一家多人的情况,人口的损失数量无疑是惊人的。据估计,在公元960年五代十国结束、北宋建立之初,总人口约为两千万人,与唐朝巅峰时期相比,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这背后是无数次战争、屠城、饥荒和瘟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骇人听闻的屠杀与暴行
虽然史书对平民的死亡多以“白骨蔽野”、“千里无人烟”等词语笼统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但一些由统治者主导的、针对特定人群的屠杀事件依然留下了明确的记载。
- “白马驿之祸”:士大夫阶层的灭顶之灾
“白马驿之祸”是五代时期最为著名且影响深远的屠杀事件之一。公元905年,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为了扫清其篡唐的障碍,听信其党羽李振“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的谗言,在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内)将以唐朝宰相裴枢为首的三十余名朝廷重臣和名士全部处死,并投入黄河。
这次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政治谋杀,更是对唐末残存的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阶层的一次毁灭性打击。朱温通过这次暴行,彻底摧毁了旧有的统治精英,为其篡位铺平了道路,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断裂。遇难者中包括多位前宰相和朝廷高级官员,是当时政治和文化精英的代表。
- 朱温的残暴统治与战争
朱温以其残忍好杀著称。在他与各路军阀的争霸战争中,屠城和滥杀行为屡见不鲜。例如,他曾在一场战役后,将俘虏的李克用三百名侍卫全部杀死。虽然史书没有详细记录他在每次战争中屠杀平民的具体数量,但其“军队所过,赤地千里”的描述足以说明其战争的残酷性。
- “打草谷”:契丹的掠夺与杀戮
在五代时期,北方的契丹(后来的辽国)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契丹军队有一种被称为“打草谷”的军事惯例,即在军事行动中不携带或少带粮草,依靠就地抢掠平民的财物和粮食为生。这种做法给中原北部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每当契丹军队南下, 村庄 和城镇都会遭到洗劫,反抗者被屠杀,大量平民被掳掠为奴。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为换取契丹的支持而割让燕云十六州,更是将这一富庶地区的人民置于契丹的直接统治和掠夺之下。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后,纵兵抢掠,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破坏,虽无确切的屠城数字,但其带来的灾难是毋庸置疑的。
- 刘守光等军阀的暴政
五代十国时期的许多割据军阀都以残暴著称。例如,盘踞幽州的刘守光,史载其为人“残暴”,其统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这类军阀在其控制区域内实行高压统治,滥用酷刑,随意杀戮,也是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
-
- 论坛元老
cellcycle1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953
- 帖子: 6822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5:59
#26 Re: 华人历史上被屠杀的事件与死亡人数
那个应该是一开始就明确是造反的吧?陕甘回乱比较奇葩的就是两边都不反政府,纯民族矛盾仇杀。后来清廷看实在闹的太大了,就出兵把占上风的回族武力教训了一顿,然后回族那边就乖乖投降了,还被清廷收编成了正规军了,就是后来的西北马家军。
#27 Re: 华人历史上被屠杀的事件与死亡人数
为了制止血亲复仇循环(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萧氏父子和慕容氏父子父仇子报,母仇子报),社会/国家设立刑法和法庭代行复仇之责,以此终止没完没了的冤冤相报。
人类直到二战之后才设立国际法庭审判国际战争罪等,目的也是代行复仇,终止国家/民族等团体没完没了的冤冤相报。国际法庭审判过纳粹,也审判过日本侵略者,目的是代行复仇,终止个体(国家)之间的报复,震慑或预防类似行为,而不是鼓励或煽动仇恨,助长潜在的报复欲望。
黑暗时代三女哲之一的汉娜·阿伦特曾就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受审写过一系列文章分析屠杀,审判与参与者,大概算现代的观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E ... 2%E5%86%B7
再重复一遍,国际法庭审判国际战争罪等,目的也是代行复仇,终止国家/民族等团体没完没了的冤冤相报。国际法庭审判过纳粹,也审判过日本侵略者,目的是代行复仇,终止个体(国家)之间的报复,震慑或预防类似行为,而不是鼓励或煽动仇恨,助长潜在的报复欲望。
这句话适用于日本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也适用于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可惜现代国际社会的审判和刑法因为国际政治而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