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 请教普通话标准的艾迪们
普通话44业
北京话42业
普通话44业
北京话42业
https://www.sohu.com/a/431543714_120873510
根据《现汉》的释义,有的读者对“作料”和“佐料”的词义做了区分,认为:“佐料”侧重制作完成,也就是已经熟了,在熟食中放置;而“作料”侧重制作进行中尚未完成,在正在烹调的未熟的食物中放置。
wmysh 写了: 2025年 9月 19日 18:33https://www.sohu.com/a/431543714_120873510
关于“作料”和“佐料”是否同义,学者们做过一些讨论。有的学者认为“作料”“佐料”词义不同,例如“大街小巷的饭馆里几乎随处可见味道浓重、佐料丰富、焖得酥烂的羊肉”这个句子中“所用的‘佐料’实为‘作料’之误”(叶才林,1998;参看左慎五,1998);有的学者认为“葱、姜、蒜、酱等烹饪用料,既可称‘作料’,也可称‘佐料’,还可称配料、调料等, 本是一组同义词”(花早芳,1998;参看柳碧华,1998)。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读者还提出“‘佐料’能否替换‘作料’”的疑问(杜永道,2015)。因此本文打算结合词典释义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探讨,说明“作料”和“佐料”的词义,并讨论释义如何适应词义,提出改进词典释义的具体方法。
作坊也是4声。所以作料如果存在应该也是4声。2声的是佐料。
如果老牛听到作料,首先想到的是喂牲口(如马)的。
wmysh 写了: 2025年 9月 19日 18:33https://www.sohu.com/a/431543714_120873510
根据《现汉》的释义,有的读者对“作料”和“佐料”的词义做了区分,认为:“佐料”侧重制作完成,也就是已经熟了,在熟食中放置;而“作料”侧重制作进行中尚未完成,在正在烹调的未熟的食物中放置。
这种分类就属于吃饱了撑的。
你尽然拿出了现代汉语词典,那么就按照上面的注音,作料读zuo2料。
清入字的变调?该第二声,比如“不对”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8817612?write
汉语普通话丢了入声。但在实际口语中广泛存在。连读会变调;重(chong2)读会吞音。
你北京的?不对啊,你不是大西北的吗?
量子战士 写了: 2025年 9月 19日 18:16有很多地方的方言口音不重视声母(辅音),zcs跟zhchsh不分,n跟ng不分,nlr不分,等等。却费劲巴拉搞一堆声调,包括入声。
我觉得普通话方案搞得好。充分利用了语素,最大限度保持辨识度,也使注音变得更简单和标准化。
非也 不是不分 很多方言保留了尖团 浊音 以及 元音高化/颚化 与普通话方向不一样 如果知道对应关系其实很容易分清 然而现在的语文教育方言部分基本一片空白 对方言区的人普通话发音基本要死记 当然就是现在这样
作和业是入声 大部分官话区入派阳平 所以西南官话区 是 zu4 zuo2 ye2. 新湘语是 zou4 zo6 ye6 不过湘语的入声就是个调值 已经没有喉塞了 听起来和阳平差不多(音高高一点)
antinoil 写了: 昨天 18:38非也 不是不分 很多方言保留了尖团 浊音 以及 元音高化/颚化 与普通话方向不一样 如果知道对应关系其实很容易分清 然而现在的语文教育方言部分基本一片空白 对方言区的人普通话发音基本要死记 当然就是现在这样
作是入声 大部分官话区入派阳平 所以西南官话区 是 zu4 zuo2 ye2.
上海话后面两个发音好像和西南官话一样。但做的声调不是第四声,还是第二声。三个字都发第二声。
上海人说做爱与作爱一样吗?
这俩在普通话里就没区别吧?我还吃不准上海话怎么读,太文绉绉了……
感觉这个时候上海话与普通话都发音“作”了。
难道你是上海老乡?搞了半天住上海小阁楼的是你呀
哪里,那个住阁楼的是天才,LOL
你们方言不会是念“住作业”吧
antinoil 写了: 昨天 18:38非也 不是不分 很多方言保留了尖团 浊音 以及 元音高化/颚化 与普通话方向不一样 如果知道对应关系其实很容易分清 然而现在的语文教育方言部分基本一片空白 对方言区的人普通话发音基本要死记 当然就是现在这样
作和业是入声 大部分官话区入派阳平 所以西南官话区 是 zu4 zuo2 ye2. 新湘语是 zou4 zo6 ye6 不过湘语的入声就是个调值 已经没有喉塞了 听起来和阳平差不多(音高高一点)
看来我家算西南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