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 希望川普打破美国医生工会的垄断
工会,学会,一丘之貉。谁卡住了医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用垄断保障医生的收入?
工会,学会,一丘之貉。谁卡住了医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用垄断保障医生的收入?
天天吵这个的建议下次有病坚决不找md,反正现在rn和PA大把,心里的怨念也就少点了,费死脑细胞了。
医学院招生的人数靠后面的住院医生位置决定。 不然你让人花费高昂还有四年宝贵青春读完了没有住院医培训的位置咋办?
住院医的位置靠病例数量决定。 每个住院医生在做完住院医后要有足够的资历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 不然毕不了业。
国内的住院医都是拿病人试错。 在这里, 一个官司就有可能让你整个医院破产。 法律程序的不同导致市场相应的调节。 不是人为制定的。
dashuaige 写了: 2025年 9月 25日 15:29希望川普打破美国医生工会的垄断
雅美之途
川普承诺上台后会对政府动大刀子,面对医疗系统还真有件实事要做,那就是应该着手严格限制像AMA或AAMC等美国医学相关委员会的权限。他们完全就是美国医生工会的性质,联合起来有效地工作,设定规则使美国医生的收入呈现病态性的超高。
这些医生工会比任何美国工会的运转都有效,从组织MCAT考试, 到医学院申请的AMCAS以及未来住院医和专科医生的培训与出炉的配额,他们都有严格的控制,并且每一步都有各种工会性质的组织的分工。这样他们才能达到垄断价格,从而实现他们对美国消费者病人的盘剥。
很多医生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做阑尾炎或白内障的普外或眼科医生凭什么挣50万美元?阑尾炎是我们喜欢做临床的同学在同济医院和武汉中心医院实习时抢着上手术台的操作,整个过程相当简单,也就是未来外科医生的入门训练。
美国做白内障手术的眼科医生每个上午可以做5-10例,下午则去打高尔夫球,眼科医生每个上午放进口袋的钱数至少过万。让我们简单算笔账,百内障手术通常每例只需要10-20分钟的操作。但是他们可以要求拥有保险的病人支付3500-7000美元,如果沒有保险可能高达6000-12000美元。
我的日裔美国牙医的休闲方式是开飞机,他可以挣比教授海量多的收入。还有开感冒退烧药的全科医生,以及每天重复给硬膜外打麻药的麻醉科医生,他们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那些百年前发现阑尾炎穿孔导致腹膜炎会丧命的哈佛病理医生Reginald Heber Fitz令人尊重,还有发明Swan-Ganz导管的UCLA医生Jeremy Swan和William Ganz,以及将PET推向临床的圣路易斯华大的基础物理学家Michel Ter-Pogossian,但是他们都没有美国当今的外科医生富有,这是很不公平的。
美国医生工会严格控制年度的每个专科医生数量的做法需要废除,应该是面向市场的自由竞争,首先的改革措施应该是扩招医学院的学生,美国自己培养的医学生太少了。
在美国著名的医学中心,每年只能招120名学生,只有5%的医学院教授拥有教学任务,扩招到每年600名医学生后的教学量教授们都能承受。也就是说美国医学院至少应该扩招五倍,美国医学院的庞大系统拥有很多纳税人的钱,应该用到为他们培养更多的医生上。
美国还应该扩大BA/MD的招生,像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那样直接让学生从高中开始去读医学院。我在30年前就看到他们的毕业生不比从本科到MD的学生差,他们还因为早些接触社会从而更接地气。
美国从住院医到Fellow的训练时长也应该缩短,除了脑外科等精细专科外。我不是说美国有些专科不应该拿高薪,对神经外科医生挣50万,我没有意见。
美国更应该改革MD/PhD的训练计划,他们设定7-9年的时间太长了,再加上住院医和专科训练,很多人都过了人生最黄金的创造期。
现在回头看历史,我十分佩服MIT那些说话耿直的教授们,他们当时在MSTP(MD/PhD)很原始的阶段就认为该计划将会浪费人才。MSTP毕业生很可能是既做不好临床,也不易成为创造性很强的科学家, 纯粹从PhD做到顶尖大学教授的有些科学家确实对他们有微言。
如果医学受训人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在实验室呆更长的时间。只拥有MD就可以做出一流的科学,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MD就是很好的证明。
美国医生的各种工会组织总是疑神疑鬼,故意压低本土医生的培养数量,不够的通过外国医学院毕业生补充。这样中国医学生也在美国成就辉煌人生,反向证明美国培养的纯粹做临床的医生也就那么回事,应该放开扩招医学生。
这也证明美国医生协会就是纯粹的工会,与GM的工会沒有区别。只是美国医生工会的目的是榨取普通病人的钱,保险公司加入后则是从美国普通民众那里弄钱。工会的目的就是形成垄断,这样导致低效率。美国汽车工会几乎把他们的品牌搞垮,不行后就要求美国政府Bailout。
美国医生工会故意囤货居奇,将正牌医生人数限制得很少,因为人数不够,他们只有将医生的权限下放。最近2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职业,即PA (Physician Assistant),英文字面翻译是医生助理,有些老中则把PA翻译成“助理医生”。似乎“助理医生”的译法更靠谱,因为他们也拥有处方权等传统医生的职权。
处方权是医生多么神圣的权利,传统上医生的形象就是穿着白大褂,脖子上掛着听诊器,以及笔下开着处方。现在美国本科再读二年医学相关学制的PA也有处方权,Nurse Practitioner(NP)也有。美国医生工会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医生的变态高薪,他们对降低处方质量都在所不惜。PA和NP在美国风行后,最近在欧洲的荷兰或德国也开始实施,先以小范围地试点,然后逐渐展开。
现在美国医学院纷纷采取免学费或发放奖学金的措施,所以学医成本高也不应该成为他们以工会形式维持医生奇高收入的借口。医生不同专科的收入也是天壤之别,同济校友从华大受训去德州做GI专科医生,可以挣奇高的年薪。这令资深非手术医生都不满,他们可以嫉妒恨地说道:“GI那帮家伙懂什么?一天到晚只知道将管子往病人肠子里放”。
现在美国医学院的申请仍然是白热化的竞争,惨烈到耶鲁或圣路易斯华大的优秀的医预科学生都有几年申请不到医学院的。
有些从中国好不容易做了美国医生的校友则骄傲感曝棚,称美国最聪明的学生都学医,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咨询十几年下来,发现美国学医的学生绝非是最聪明的人,只是美国电影或电视剧喜欢把医生塑造成英俊、漂亮或富有的象征。
中国家长也是一绝,无视自己儿子是个见人说话都脸红的小中男,看见医生挣大钱非逼他去申请。结果是几年医学院申请都失败,他撞到南墙后,现在去做统计和在小屋里面对数字,这才是他应该找的职业。这不是我的学生啰,所以我可以公开说,我会直接告诉家长哪些孩子适合学医。
我遇到的美国最聪明的学生是哪些人?为哪些追求自己梦想的人。试想面对每年全美只有十个Tenure-track history professor的职位开放,那些仍然找到了教职的人比绝大多数医生都聪明。
我是学医的,但是沒有做医生。自己的孩子们也都没有学医,我都乐观其成,没有给他们什么压力,我从心底里特瞧不起逼孩子学医的人。
与我在一起工作的俩位资深教授,自己和家里都有医生,但是他们两家的六个孩子都不学医。与此相反,我同时也遇到台湾医生逼迫家中四位孩子都学医,三位学出来都不当医生,一位现在是Chief Medical Officer (CMO)。同事告诉我,自己的妹妹在父亲逼迫下学医,什么专科都不喜欢,只有当精神病医生。
我太太曾经是国内辛苦的妇产科医生,也完全通过美国医生的Board考试,但是选择不在美国走医生的路。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做临床的,她现在时常说十分庆幸能够不做医生。
在这里讲个好玩的故事,刚到美国时,教我们英语的美国老太太得知我们夫妇都是学医的,一个做科研,一个做临床,但是在中国的工资相差不大,美国老太太说道:“手术刀划在人皮肤和猪皮肤是不同的”。现在医生不值钱的状态,在国内也已经不存在了。
医生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们别说我葡萄酸,我对同济的美国名医们说过,我根本不酸你们,只是为你们的成功骄傲。我是怪打正着的人,早就实现了美国梦,现在的任务是只做自己享受的事情。
美国医生工资奇高是个美国独有的现象,今年我在德国与他们的医学生交谈加深了这个印象,德国普通医生的收入只是美国同行的几分之一。虽然德国医生也是他们的高收入阶层,但是远没有美国医生挣得多。这里当然是因为美国是更资本主义的国家,美国公司总裁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例,也是远高于欧洲诸国的。但是美国医生的高薪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主要是他们的工会维持的。
美国政府涉及的困难是,这些工会都是私营性质,政府不容易左右,但是医生们所赚的Medicare是联邦政府资助的。当然也应该维持现有医生的高薪,因为这是一个契约的问题,但是对未来的医生收入就应该面向市场调节了。
现在选择几位美国医生或医生相关人士的留言,也包括同济美国牛人这样的医生丈夫的受益人,这家伙认为自己住豪宅和挖坑当业余建筑学家的特权还是应该维护地:
美国执业医生:“说的很有道理,我觉得医生看的70%到80%都是常规病例,是相对容易,也比较省时间职业工作。但是20%到30%的病人会有各种不同的复杂程度和不预期性,而不少人症状也非常不典型甚至欺骗性。而这样的病例会需要极多的经验和花费很多时间处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百密而无一疏。万一出现了问题,超长的法律纠纷和天价的赔偿也是会出很多人命的。是的前期投入太大不容易,为了对付那些20%-30%的不典型的,复杂的病例,用了很多的时间做铺垫”。
同济美国牛人和美国医生夫君:“测过pH值吗?[呲牙][呲牙]。美国医学教育的成本高、学医的投入难道不应由相对应的报酬来还报?不过如果医学教育的学费降低、那医学院的教授谁来养?尤其政府对医学院教授的研究资助也被大砍的话”
美国执业专科医生:“讲的是大实话, 律师行业也黑得很[偷笑]”
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的留言,这家伙的老大拥有独立的美国医生诊所:“教授此言颇差也!哪里有吃自家锅里饭,还没吃完,就开始砸自家锅的?要知道,教授您有份好薪水的稳定工作也完全是医生界高薪后的trickling down效应。“喝水不忘挖井人”才是应有的“职业修养”。
“再加一条: 医生的薪水只是整个Healthcare Industry中极小的一部分。每一个医生还需要雇用若干护士及前台人员,你吴教授胡乱“打土豪”,迫使医生“返贫”,或者靠“医药勾结”来维持“体面的生活”,那么最优秀的年轻人就不学医而学CS了。到那个时候,你就等着算术不及格的眼科医生给你摘白内障吧[Hammer]。平均来算,一个医生的整体总收入在四十岁前是很难赶上一个优秀CS或EE工程师的。若在40岁后有机会赶上,那也是因为年老的工程师不值钱,被layoff后有可能找不到类似的高薪职位了。医生呢?是越老越值钱!”
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的继续留言:“其实,现在医生的相对收入水平早就不是你我初来美时那么显高了。而这方面主要的因素是Insurance Companies对fees的严格控制,而医生没有什么“议价权”。再这样下去,我儿子这一代医生有可能是最后一代自己愿意出来开诊所的。今后的医生也和工程师一样,在资本和大保险公司的完全控制之下,人人只能为医院或大的诊所工作,拿一份固定的薪水,今天来什么病人就看什么病,明天病人死在同事的手中“关我鸟事”。Exactly! 所以,你这老右派可千万别随着白左的鼓点起舞,为搏流量而以一已之力干翻了整个美帝医界[Chuckle]。否则,等到那因平权而算术不及格的人把你的白内障摘而不掉的时候,你就什么都“看明白”了[Happy]”
我的回复:“这个情况早就知道,医生们抱怨医院外面的豪车是MBA拥有而不是MD们拥有。在古董社区今年Picnic,我正好与脊椎骨科医生同桌,聊了好久。他就说自己诊所无法生存了,他另外的不满是医学院和住院医的多样化招生导致美国医生质量的下滑”。
网友:“先把医生几十万的学贷免了再谈扩招吧。而且学费也应该腰斩,否则行医一辈也还不清学贷。等美国人都涌向大陆治疗绝症和癌症后再谈高中毕业直接进学院吧。干嘛老盯着医生那点可怜的收入。看看华尔街人挣多少吧,一个cmu Cs毕业生,入职citadel 起薪就是50万。工作两年后再跳糟,收入更多。五年后的收入大大超过普外医生和GI doctor. 人家还没有沉重的学贷”
这哪用川普出场。从自己开始,只找Nurse Practioners。反正好多独立的,不让MDs赚毛钱。
Yesterday 写了: 2025年 9月 25日 17:09你给你
孩子投资学医,$50万进去,结果出来没有工作,咋整?
医学在美国是一项昂贵的投资,金钱有价,生命无价。 医学生最好年华的投入,不能像H1被人抢走。
那些投胎到美国的,20年$100万进去,结果还是没有工作,咋整?还不是照样活着,下次投胎路看准了。
医疗毒瘤是必须先收拾的。这是因,保险毒瘤才是果。律师就是这样,放开后,最好的收高价不就行了。当你需要律师的时候生命也是无价的。现在你去看个病难道NP只收你一半钱?难道人家学渣医生收你的钱少?其实对于学医的也一样,凭什么你一名校的,想多挣点钱还要去和学渣一样学会摆摊开业?另外现在的行会毒瘤只会让更多的外国人进来蚕食本地人的市场。
wansui 写了: 2025年 9月 25日 23:02那些投胎到美国的,20年$100万进去,结果还是没有工作,咋整?还不是照样活着,下次投胎路看准了。
医疗毒瘤是必须先收拾的。这是因,保险毒瘤才是果。律师就是这样,放开后,最好的收高价不就行了。当你需要律师的时候生命也是无价的。现在你去看个病难道NP只收你一半钱?难道人家学渣医生收你的钱少?其实对于学医的也一样,凭什么你一名校的,想多挣点钱还要去和学渣一样学会摆摊开业?另外现在的行会毒瘤只会让更多的外国人进来蚕食本地人的市场。
投资没有回报会导致医学院招不到好学生。
美帝什么最昂贵? 看看空难美国赔多少,中国赔多少就知道了
wansui 写了: 2025年 9月 25日 23:02那些投胎到美国的,20年$100万进去,结果还是没有工作,咋整?还不是照样活着,下次投胎路看准了。
医疗毒瘤是必须先收拾的。这是因,保险毒瘤才是果。律师就是这样,放开后,最好的收高价不就行了。当你需要律师的时候生命也是无价的。现在你去看个病难道NP只收你一半钱?难道人家学渣医生收你的钱少?其实对于学医的也一样,凭什么你一名校的,想多挣点钱还要去和学渣一样学会摆摊开业?另外现在的行会毒瘤只会让更多的外国人进来蚕食本地人的市场。
那么鸡粪干嘛? 你觉得医生钱好赚你也可以去申请啊。
lexian 写了: 2025年 9月 25日 19:06医学院招生的人数靠后面的住院医生位置决定。 不然你让人花费高昂还有四年宝贵青春读完了没有住院医培训的位置咋办?
住院医的位置靠病例数量决定。 每个住院医生在做完住院医后要有足够的资历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 不然毕不了业。
国内的住院医都是拿病人试错。 在这里, 一个官司就有可能让你整个医院破产。 法律程序的不同导致市场相应的调节。 不是人为制定的。
开塞露喝到计划经济水平,牛。
ai五年干掉大部分医生,炒个屁。
喝你的开塞露去吧, 你他妈懂个屁
少他妈咧咧,
保险是附加的一条蚂蟥,医生是吸血鬼
那个混帐是个liar
美国医疗是赔款额巨大,但是每个医生的每年全保在2-3万美元的样子,是有问题,
但和垄断导致的50万美元的收入比起来,九牛一毛
我对这个亚美之徒绝大多数观点都不赞同
但对医疗费用的问题100%赞同,这才是在学医出身,医学院干了几十年的人的深刻理解
美国各种保守派都反对计划经济
美国医疗工会是最大的计划经济毒瘤
lexian 写了: 2025年 9月 25日 19:06医学院招生的人数靠后面的住院医生位置决定。 不然你让人花费高昂还有四年宝贵青春读完了没有住院医培训的位置咋办?
住院医的位置靠病例数量决定。 每个住院医生在做完住院医后要有足够的资历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 不然毕不了业。
国内的住院医都是拿病人试错。 在这里, 一个官司就有可能让你整个医院破产。 法律程序的不同导致市场相应的调节。 不是人为制定的。
医生,行会,保险公司,医疗的法律系统,都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都爽了。不爽的是客户-病人。这在任何其它专业是看不到的。
要打破这个利益共同体,首先就要降低医生的门槛,五年的本科学习,再经过正规的board考试,就可以称为医生了。其余的经验,应该在实践中学习。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增加供应量是降低价格的最好办法。
ROS 写了: 2025年 9月 26日 00:30那个混帐是个liar
美国医疗是赔款额巨大,但是每个医生的每年全保在2-3万美元的样子,是有问题,
但和垄断导致的50万美元的收入比起来,九牛一毛
你个粪嘴, 知道2万的保险保多少么? 1M/3M 知道啥意思?
简单说, 保险根本吃屎都不够。
jiujianoufu 写了: 2025年 9月 26日 00:52医生,行会,保险公司,医疗的法律系统,都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都爽了。不爽的是客户-病人。这在任何其它专业是看不到的。
要打破这个利益共同体,首先就要降低医生的门槛,五年的本科学习,再经过正规的board考试,就可以称为医生了。其余的经验,应该在实践中学习。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增加供应量是降低价格的最好办法。
当然, 各种形形色色的天价赔付最终都是顾客-就是病人买单。
马公如果出了个bug, 整个公司要破产, 那马工的培训也会拉长到12年,工资也会涨到50万,你也得每个州申请执照才能上班, 每年还要补课。 软件的费用也会成天价。
我用过Costco 的$29,他们就是卖处方,对买药的人来说,其实这$29买处方的钱也是浪费,应该是非处方化。
首先能改革的是去医学院之前不要求必须先学一个乱七八糟屁用没有的本科。莫名其妙,简直车尼玛比的蛋。
internal medicine也许可以,外科手术你也找AI做?现在医疗费用高,主要就是手术费用高,包括牙科手术。给你清洁牙齿的护士和医生才挣几个钱,是吧,那个收入一年二十万还算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