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版主: verdelite, TheMatrix
Re: 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总觉得这个新闻没有多大讨论的意义。从这个新闻出来的第一天就觉得这是件很低的事情。即使真作出了室温超导, 首先材料也极大可能不能实用,二, 他文章写的内容一看也没有任何智力上的刺激意义, 三,对这个新闻最兴奋的是装作爱科学追科学的中文自媒体。
Re: 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这三个团队没有一个重复了人家的实验,做的就不是同样的东西。
团队1、合成的三元化合物没有发现人家的色变。
团队2、没有在二元化合物上观察到超导。
团队3、在二元化合物上观察到超导,但成分比例和我帝试验不对。
团队2和团队3就是碰瓷。应该拉去枪毙。
Re: 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如何保证团队1合成的三元化合物与我帝一样成分? 不一样就纯属黑。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3月 21日 02:05 这三个团队没有一个重复了人家的实验,做的就不是同样的东西。
团队1、合成的三元化合物没有发现人家的色变。
团队2、没有在二元化合物上观察到超导。
团队3、在二元化合物上观察到超导,但成分比例和我帝试验不对。
团队2和团队3就是碰瓷。应该拉去枪毙。
Re: 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室温超导仍然在非常早期的摸索阶段,还有很多的bug要解决,不切实际的速成论期望要不得。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3月 21日 13:42 我帝团队原始论文也可能有不完善之处。可以讨论。
有人指出,室温超导可能不是三元化合物,可能是五元化合物。在高压下,可能有杂质被压进去了。
我个人认为,论文里测完超导性以后,再加压超导性消失不能排除可能也和杂质有关。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617
- 帖子: 25792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Re: 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你确信Diaz的三个结果就是用的同一个样品么?Nature的文章反应温度也出奇的低,只有65摄氏度,用水浴都可以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3月 21日 02:05 这三个团队没有一个重复了人家的实验,做的就不是同样的东西。
团队1、合成的三元化合物没有发现人家的色变。
团队2、没有在二元化合物上观察到超导。
团队3、在二元化合物上观察到超导,但成分比例和我帝试验不对。
团队2和团队3就是碰瓷。应该拉去枪毙。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617
- 帖子: 25792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Re: 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超导的样品制备相对简单,如果别人按照你的论文都做不出来,那就说明你是假的,要么就是论文不老实隐藏重大细节。一般再文章发表之前,隐藏一部分细节可以理解。但是都发了,还不公布就说不过去了。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617
- 帖子: 25792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Re: 中国三个组复现室温超导失败
Caravel 写了: 2023年 3月 16日 09:29 waterflow
大陆已经有三个不同的顶尖超导研究组复刻了dias的材料,并且解析了结构,氮掺杂样品300k附近会有结构相变,但没有超导转变。未掺杂氮样品低压下,直至极低温压根没有超导。值得注意的是,颜色转变是真的,这点dias没造假 。有表达不严谨的地方勿喷~具体的结果等后续各地的结果上传,另外我们也期待dias的重复性验证。
编辑于 2023-03-14 22:35・IP 属地浙江
1. 要证明或证伪Dias的成果,总要重复其实验步骤,看看是否能得到相同或相似结果。如果未得到类似结果,严肃的物理学家必须要自己对比自己的实验与原作者Dias的实验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是否会影响结果。只有在严格检查并确认的自己的实验完全重复了原作者的步骤而无法复现其结果,才能认为原结论不可靠。至于原因是未知实验条件不同还是有意造假,还需谨慎研究才能做出结论。
2. 此文中提到的三个研究组没有一个做到了严格重复Dias的实验步骤。现有超导理论都是基于能带的,样品必须是晶体,有固定的结构才有能带。掺杂会改变晶体的几何结构,从而改变能带的结构。因此掺杂对固体物理是非常重要的。Dias的文章中报道的是氮掺杂的镥氢化合物。我没有读Dias的原文,但是任何做物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里氮的掺杂绝不能是可有可无。可是这里的三个研究组中的两个根本就没有做氮掺杂,这样的结论如何能证伪Dias的结果?
3.至于另外一个做了氮掺杂的研究组,在军版的一篇文章里提到闻海虎的文章,居然说电子能谱结果证实样品的某些部位含氮元素。我当时看到这种表述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这是正式物理文章的说法,以为是翻译的错。后来还去查了原文,发现确实是闻海虎原文。他们对样品随机选取10个位置测量电子发射能谱,只有4个有氮元素信号,而且极不均匀。难道胡乱掺一点氮就算“直截了当地重复了 Ranga Dias 的材料配方和实验路径”?连电子能谱都证明了60%的区域根本不含氮元素,这也算“成功获得了氮掺杂氢化镥(LuH2±xNy)材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