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真不值钱

版主: kazaawang, wh
wh. 写了: 2023年 4月 30日 22:01 但对本地学生是有倾向的吧,记得北京学生的北清录取线、上海学生的复交录取线都比外地学生低不少?我有个同学爸妈是上海知青,中小学一直在外地读,高三忘了是回上海读,还是作为上海考生报考,最后考上交大。他说凭他的成绩在外地考是考不上的。
这个答案好像不错:
那你后来有没有看武侠书?我们绝大部分同学的古文是从武打书启蒙的。MaldiniAC 写了: 2023年 4月 30日 22:13 我小时候80年代,家里没有太多书,记得一点,
《金陵春梦》,不知我爸哪里弄来的,我也从来没看。
有一本大概叫 聊斋故事选,我看过好几遍,因为家里没多少书。
有一些小本子 故事会,我妈爱看。
有一本是关于珍珠港事件的,对 津田美津雄 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别的书一下想不起来。
看书比较多是小学五年级开始,我爸有地区图书馆借书证,基本是我在用,我自己去借 儿童文学, 少年文艺,大众电影。。。。
中学开始,爱借人物传记,中国的,外国的,徐悲鸿,我的前半生(溥仪),海明威。。。 印象中当时关于俄国作家的作品挺多,还记得那些人爱决斗。
除了传记,还爱看地理方面的。中学时不喜欢看武侠书或者琼瑶书,虽然当时很流行,但爱看武侠剧。
记得当时少年文艺还是儿童文学,会有关于女排姑娘的文章,有一次写 梁艳,印象比较深。MaldiniAC 写了: 2023年 4月 30日 22:13 我小时候80年代,家里没有太多书,记得一点,
《金陵春梦》,不知我爸哪里弄来的,我也从来没看。
有一本大概叫 聊斋故事选,我看过好几遍,因为家里没多少书。
有一些小本子 故事会,我妈爱看。
有一本是关于珍珠港事件的,对 渊田美津雄 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别的书一下想不起来。
看书比较多是小学五年级开始,我爸有地区图书馆借书证,基本是我在用,我自己去借 儿童文学, 少年文艺,大众电影。。。。
中学开始,爱借人物传记,中国的,外国的,徐悲鸿,我的前半生(溥仪),海明威。。。 印象中当时关于俄国作家的作品挺多,还记得那些人爱决斗。
除了传记,还爱看地理方面的。中学时不喜欢看武侠书或者琼瑶书,虽然当时很流行,但爱看武侠剧。
wh. 写了: 2023年 4月 30日 22:11 我们最喜欢的课本是语文课本,班里很多同学都是拿到语文课本先从头到尾翻一遍,读一读有什么好玩的文章。没人会去读数理化物政治课本。英语课文也会翻一翻,不过生词太多。不像语文书阅读无碍。除了文言文。
wh. 写了: 2023年 4月 30日 22:08 这个答案好像不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68588
“ 用了这样的句子,如果慢慢体会,你会感觉到一种孤寂。 院子外边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 这就有一种孤寂的感觉在里面。 读者看到院子外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是,必定以为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可是没有,剩下的还是枣树。 很单调,很孤单。 这种孤寂的感觉,如果用“院子外面有两棵树”来表现,肯定是达不到的。 另外表现的,就是对这种孤寂的不满。 鲁迅希望出现新鲜的社会现象,希望能有“别的树”出现,可是没有,鲁迅很期待。 这就跟那个张某人一样,很失望。”
自己估分有把握还理老师做什么,
wh. 写了: 2023年 4月 30日 22:17 是吗?不知道啊。
我怎么记得复旦交大的分数线差不多,复旦稍微高一点点。同济稍微低一点点。这三所以前是上海最高的分数线吧,后来财大、上外都高上来了,不知道有没有超过这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