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一个做优步,一个开宝马,不正好显示了家境不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版主: kazaawang, wh
-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awaydream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620
- 帖子: 542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7:43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苏小小到底是良家,还是名妓?这里说她 “远离红尘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西湖山水之间。”
wh.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16:57 https://www.jianshu.com/p/a585faf3766d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作者:亲爱的狐狸
日期:2019.05.12
(杭州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空士类,貌绝青楼。她的故事,我大致是知道的。离别阮郁,赠金鲍仁,都是她生命中的一些经过。“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千百年来人们流传吟诵的,就是她那一乘油壁轻车。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明朝文人张岱说,这也是她的作品。
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她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远离红尘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西湖山水之间。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象一朵高洁溢香的梅花开在西冷桥畔,虽然赏花者甚多,然而让她倾心的却寥寥无几。
终于,红杏初熟般的苏小小碰到了俊美的公子阮郁。山色青翠中两人一见倾心,形影不离,但阮老爷坚决反对,阮郁还是忧郁地离开了她。爱情已去,虽然没有了那青骢马,但山水还在。西湖边又有人看见了那油壁轻车。可怜她年仅二十四岁就香消玉殒,魂飘九霄了。
张岱记载她:“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坞。芳魂不殁,往往花间出现”。 宋代司马槱在洛阳梦见苏小小,又在杭州为官之时,梦中与苏小小同寝,最终相思至死。这司马槱也称的上是古往今来第一痴人了。 唐代诗人韩翊写了诗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被清代的钱塘才子袁枚读到,便把后半句刻了一个章,带在身上,写了诗句以后,也常把这章印上。
名妓总能引来无穷遐想,流传无尽故事。年代太久,那些遐想与故事,已难辨真假。好在历代文人也不在乎这些。李贺的《苏小小墓》这样写:
“ 幽兰露, 如啼眼。无物结同心, 烟花不堪剪。草如茵, 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 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李贺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不愧诗鬼,诗太好,只是太幽怨了些。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康与之《长相思》的描写更合苏小小的生活。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唐代李贺写过《苏小小墓》的诗,倒不是现代人才编出来的。故事有不同版本,不过猜想人和诗还是真实的?
抄一下百度:
《乐府广题》(唐末宋初人沈建撰)记载:“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
《方舆胜览》(南宋地理方志)记载:“苏小小墓在嘉兴县西南六十步,乃晋之歌妓。今有片石在通判厅,题曰苏小小墓。”
关于苏小小墓址,历来传说不一。《西湖拾遗》记述墓在“西泠桥侧”,但《临安志》和《武林旧事》都说墓在湖上。但《春渚纪闻》却记述司马才仲与苏小小相爱,并说墓在“廨舍后”。根据陆广微《吴地志》的说法,其墓更是远在嘉兴。而《西湖新游记》却说“墓实系伪作。盖康熙南巡,偶向侍臣询及苏小小,浙抚乃连夜抔土西泠桥下,一夕成冢,以备御览。”
相传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湖西泠桥畔,后人仰慕她的文采在此建墓。南宋时仍有墓在。墓前有石碑,上面有题字:“钱塘苏小小之墓。”墓小而精致,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做“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中提到:“苏小小,在西湖上,有‘湖堤步游客’之句,此即题苏氏之墓也”。明代书画家徐渭(1521年-1593年)来此凭吊时,墓还完好。到清雍正十年1746年,“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郑板桥到西湖西泠桥畔遍寻苏小小埋玉处不果,曾写信向熟悉西湖掌故朋友打听苏小小墓所在。根据《浮生六记》作者(清)长洲人沈复的记述,在西泠桥侧的苏小墓,最初仅半丘黄土而已,乾隆皇帝1780年圣驾南巡,曾询问苏小小墓。1784年春,乾隆帝再次南巡,沈复随父亲迎接圣驾,那时苏小墓已石筑为八角形,上立一石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沈复叹道:“馀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王韬在咸丰八年(1858年)游杭州西湖孤山。在《漫游随录图记·西泠放棹》中叙述过慕才亭的来历:“苏小小墓在山麓,绕孤山行数百步即是,近为特鉴堂将军所修治,建亭其上,题曰慕才。”
苏小小墓几经毁建,1964年墓亭被毁坏,1988年在西泠桥畔墓亭原址上修建慕才亭,2004年为体现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在慕才亭内复建苏小小墓。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这段我还不知道。Qiingxuan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21:03 1894年,杭州涌金门,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地修筑着城墙。可工人们挖着挖着就见到了一口棺材,众人便合力将这口棺材出了出来,好继续进行施工。
待众人将棺材起了出来,放置好,才发现这口已经腐朽的棺木竟然比寻常的棺材更长更大,整个棺材的漆色也是黑中泛有红色,可见这口棺材年代之久。
众人有些好奇这是谁的棺材?怎么周围连个墓碑都没有。疑惑之际,有人在棺材板的头部发现了四个六寸见方左右的凸刻贴金宋体字,众人仔细辨认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棺材板上竟写着“武松之柩”!
在1894年涌金门发现的武松棺椁中,人们竟然从已经朽掉的棺木中发现里面竟然真的有遗骨!
后来上海滩大亨张啸林、黄金荣和杜月笙出资,将武松的棺椁葬在了西冷桥。
文革期间,革命小将掘墓撒骨,武松的尸骨被丢乱葬岗了。
现在的武松墓是在西冷桥武松墓的原址上重修的,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
现在的武松墓里有“压胜物”,内有一枚记录重修历史的印章;一张光盘,内用文字、图片、画面资料记载了该墓的历史、文献和重修过程;一卷书法作品,上书百余字,记该墓的来历和重修情况;一轴《普庵咒经》经卷。内装铁函,外装青石石函,分置于墓穴中。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你看得仔细。第二首查到是宋代司马槱的《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5ce30bed3090.aspx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据张耒《柯山集》载,司马制举中第,调关中第一幕官,行次里中,一日昼寐,恍惚间见一美妇人,衣裳甚古,人帘执板歌唱此词的上半阕,歌罢而去。司马因续成此曲。此词以优美的意境和音韵,描写钱塘江畔歌妓的生活。”
不知道是张岱胡说,还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看错……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VladPutin 写了: 2023年 8月 27日 23:59 弱问一下这个油壁车有啥讲究?不就是油漆过的马车吗?是不是当时能坐这种马车特别有面子,必须强调一下,好比现在法拉利一样?翻成现在的话就是妾乘法拉利,郎骑电动车?
仔细读前贴,你搞反了。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还不知道唐代的油壁车是公交车。不过唐代之前就有油壁车,不然南齐苏小小的这首诗也是伪托的了。百度列的最早的出处也是南齐的:
《南齐书·鄱阳王锵传》:“制局监谢粲说锵及随王子隆曰: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
金·元好问《芳华怨》诗:“小小油壁车,轧轧出东华。”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苏小小)遂叫人去制造一驾小小的香车来乘坐,四围有幔幕垂垂,遂命名为油壁车。”亦省称“油壁”。
唐·李商隐《木兰诗》:“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明·高启《雨中春望》诗:“郡楼高望见江头,油壁行春事已休。”
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缠头掷锦,携手倾杯,催妆艳句,迎婚油壁。”记述油壁车是用来接新娘的。
那个《西湖佳话》是清朝人写的,很想看一看。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青骢马”最早见于《孔雀东南飞》, 是宝马吗?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高飞,逝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