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亲戚那么多,人物关系和事情你怎么能记得一清二楚的……我只记得表姐师妹,其他全都一锅粥湬子胥 写了: 2024年 4月 14日 01:38 我们当地传统国统区,没什么革命家。
我家也不是书香门第,泥腿子贫农出身。
我朋友家是书香门第,明朝家族里有尚书和锦衣卫,清朝也出了不少读书人。他曾祖就是举人。
举人在刚解放的时候气死了,因为想不通土匪得了天下。
我家读书的起点是我伯祖(爷爷的哥哥)参加国军攒了点军饷。我曾祖则是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爷爷的姑姑给国军将军当了姨太太,爷爷的大哥则参加了国军。伯祖无子,我父亲过继过去,伯祖用攒下的银元让我父亲读了私塾。但是这与人举人家(我朋友祖上)和秀才家(编字典的那位他父亲)完全不可比。举人家大公子和秀才家的公子念的都是新式学堂,还是同班同学。举人家的大公子中学毕业后,回家抓政权抓军权,从此走向了共匪的对立面。秀才家显然资源有限,其公子就只能一路读下去,先念清华,再读到留洋博士,回西南联大当教授。
我父亲的亲姐姐和大妹都没读过书,一天学都没上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