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版主: hci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43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Whyisthis 写了: 2025年 7月 27日 02:49 把一个大project decouple成为很多200行左右相互独立互相没有影响的函数,我有时间做这个,还不如自己去写。要把这些东西设计出来并把要求输入给AI,还要说清楚,讲明白,花的时间是我自己写代码的几倍。

AI现在只能做一些小工具,复杂一点的就做不了。就算是你说的那个Swift app的例子,你只用了一两个控件,调用一两个API,AI是可以,但如果一个view上面有10个甚至更多控件,相互之间都有联系,操作一个控件,其他的控件内容也会跟着变,而且还有谁先变,谁后变的时序问题,AI就傻眼了。甚至不是AI傻眼了,你自己就傻眼了,因为你把这些期待behaviors给AI说明白都需要很长时间。要想精确说明那更是要长篇大论。而你想把这种高度entangled的界面decouple成独立的小functions,我觉得基本上不可能:说都说不清楚,就算说清楚,AI也会抓瞎,因为AI没法测试看效果。

我以前有一个Android的APP,我想把它翻译成Swift,试过各种AI,直接把Android的JAVA代码丢进去,让AI翻译成Swift。代码应该是很精确的behavior的描述了,结果AI还是不行,翻译是可以翻译,但是运行起来错误一大堆,甚至不能编译,还得我自己调。当然我那时对Swift不熟悉,只能借用AI,否则有些东西google上根本搜不到。随着对Swift逐步熟悉,我现在就不怎么用AI了,最多把它当更好的google。所以我看你在这里吹AI怎么牛逼,估计是没有什么大项目的经验,只是在大厂做过一些小模块而已。
我现在做的是个潜在user超过billion的新项目。我估计完事大约三四万行代码。
把一个大project decouple成为很多200行左右相互独立互相没有影响的函数,对我来说很容易。尤其是怎么做这事已经讨论了两年的情况下。
AI现在的能力,让我对resource的需求下降一个数量级。

标签/Tags: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44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GAGAMA 写了: 2025年 7月 27日 09:17 大项目design factors/blockers 很多都不是code level,有时候是产品限制,有时候是L&C,更多时候是Legacy 和backward compatibility. 这些context是没法从code里看到的,有的甚至连doc都没有。要不然TL每天不停开会难道是在补CS domain knowledge?

我的point是AI确实能帮你干活儿,但AI能帮的都是低级活儿,都是不需要考虑历史和其他dependency,建个standalone的独立service这种活儿。这些本来就没啥难度,无非就是有了AI开发时间由3天变1天而已,凡是code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真正复杂的,让人头疼的问题,我没看到AI能有啥大的帮助。你觉得帮助很大是因为你还是implementation focused
AI现在帮你干的是低级活。但是显然一个以前要十个人的项目两个人就干了。人跟人少五倍沟通,效率高十倍不止。
大厂的engineer 也大部分是L4,L5,本来就在干低级活。啥叫code能解决的问题?80%的engineer 干的就是这种。能让80人月的活,变成20,能对这产业没冲击?
现在AI coding 是有真金白银用户付钱的,属于AI应用营收增长最快的,说AI在这个领域没用的,不是坏就是蠢。不过一般人坏,就是因为蠢。
x1 图片
GAGAMA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63
帖子: 465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7日 01:44

#45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GAGAMA »

你从头到尾都是L4视野和思维,我猜你平时遇到的问题都是AI能解决的,所以觉得AI牛。对于充斥着legacy和dependency hierarchy的code base, 我试过copilot 和cursor,各种低级错误,基本需要你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walk them through. 所以省的也就是敲代码的时间而已。对于很多L5/L6或以上,本来就不需要亲自敲代码,都是context + spec, 所以AI并没有颠覆性改变

至于“非蠢既坏”,你狭隘了
sdehc 写了: 2025年 7月 27日 16:35 AI现在帮你干的是低级活。但是显然一个以前要十个人的项目两个人就干了。人跟人少五倍沟通,效率高十倍不止。
大厂的engineer 也大部分是L4,L5,本来就在干低级活。啥叫code能解决的问题?80%的engineer 干的就是这种。能让80人月的活,变成20,能对这产业没冲击?
现在AI coding 是有真金白银用户付钱的,属于AI应用营收增长最快的,说AI在这个领域没用的,不是坏就是蠢。不过一般人坏,就是因为蠢。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46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GAGAMA 写了: 2025年 7月 27日 17:48 你从头到尾都是L4视野和思维,我猜你平时遇到的问题都是AI能解决的,所以觉得AI牛。对于充斥着legacy和dependency hierarchy的code base, 我试过copilot 和cursor,各种低级错误,基本需要你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walk them through. 所以省的也就是敲代码的时间而已。对于很多L5/L6或以上,本来就不需要亲自敲代码,都是context + spec, 所以AI并没有颠覆性改变

至于“非蠢既坏”,你狭隘了
我L6,需要亲自敲代码。我倒发现很多L4,L5脑袋浆糊,天天盯着让AI fix bug, 其实根本不知道该问AI什么问题。
我现在需要拉个team做project ,但是过去几周的经历,我感觉让我跟其他地区engineer 开会的努力,不如我自己做。
Whyisthis(为什么会这样)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54
帖子: 475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16:22

#47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Whyisthis(为什么会这样) »

sdehc 写了: 2025年 7月 27日 15:01 我现在做的是个潜在user超过billion的新项目。我估计完事大约三四万行代码。
把一个大project decouple成为很多200行左右相互独立互相没有影响的函数,对我来说很容易。尤其是怎么做这事已经讨论了两年的情况下。
AI现在的能力,让我对resource的需求下降一个数量级。
我看了就好笑。你要么就是大厂的实习生什么都不懂,要么就是做AI的,指望靠AI发财,所以才这样吹牛。
大部分软件project,其实都是没法decouple的。这就是为什么面向过程的语言在软件开发中被面向对象的语言所取代的原因。面向过程的语言,比如不用class的Python,可以很容decouple,但是它无法描述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一旦涉及到对象之间的作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所有的对象都考虑到,这天生的就是一个高度关联的结构,根本无法切块。
举个常用的例子,一个App的一个View上面有十个控件A,B,C......J。任何一个控件被用户操作,都会引起其他控件被触发。你准备如何decouple这个View?你可能会说我生成10个函数,funcA用户处理A的操作,funcB用于处理B的操作...。但问题是如果用户对A的操作触发了B,但B的变化又会反过来触发A,你准备怎么处理?你可能会说我可以用迭代,比如
func A(){
...
funcB()
...
}
func B() {
...
funcA()
...
}
。但用户对A的操作不但会触发B,也会触发C,C也会发过来再次出发A,你准备怎么办?把funcA, funcB, funcC改成
func A(){
...
funcB()
funcC()
...
}
func B() {
...
funcA()
funcC()
...
}
func B() {
...
funcA()
funcC()
...
}
?但问题是B反过来触发A和C反过来触发A不见得是按照先B后C的顺序,你必须用一个if语句,如果是先C后B怎么样,如果是先B后C怎么样。或者,如果是B反过来触发A就是先B后C,如果是C反过来触发A就是先C后B... 这样写下去,你的逻辑不但无法分解成200行以内的小模块,反而成了典型的意大利面条,把AI和你自己都会绕傻,测试都没法测试。
TeacherWei
知名人士
知名人士
帖子互动: 8
帖子: 55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21日 20:01

#48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TeacherWei »

这个问题抽象出来就是:目前的AI编程能对付多复杂的状态自动机?状态数超过多少AI就对付不了了?其实人脑也很suck。短时记忆只能记住5-7个东西。再多只能用纸笔写下来。

Whyisthis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08:39 我看了就好笑。你要么就是大厂的实习生什么都不懂,要么就是做AI的,指望靠AI发财,所以才这样吹牛。
大部分软件project,其实都是没法decouple的。这就是为什么面向过程的语言在软件开发中被面向对象的语言所取代的原因。面向过程的语言,比如不用class的Python,可以很容decouple,但是它无法描述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一旦涉及到对象之间的作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所有的对象都考虑到,这天生的就是一个高度关联的结构,根本无法切块。
举个常用的例子,一个App的一个View上面有十个控件A,B,C......J。任何一个控件被用户操作,都会引起其他控件被触发。你准备如何decouple这个View?你可能会说我生成10个函数,funcA用户处理A的操作,funcB用于处理B的操作...。但问题是如果用户对A的操作触发了B,但B的变化又会反过来触发A,你准备怎么处理?你可能会说我可以用迭代,比如
func A(){
...
funcB()
...
}
func B() {
...
funcA()
...
}
。但用户对A的操作不但会触发B,也会触发C,C也会发过来再次出发A,你准备怎么办?把funcA, funcB, funcC改成
func A(){
...
funcB()
funcC()
...
}
func B() {
...
funcA()
funcC()
...
}
func B() {
...
funcA()
funcC()
...
}
?但问题是B反过来触发A和C反过来触发A不见得是按照先B后C的顺序,你必须用一个if语句,如果是先C后B怎么样,如果是先B后C怎么样。或者,如果是B反过来触发A就是先B后C,如果是C反过来触发A就是先C后B... 这样写下去,你的逻辑不但无法分解成200行以内的小模块,反而成了典型的意大利面条,把AI和你自己都会绕傻,测试都没法测试。
x1 图片
webdriver(不折腾不舒服斯基)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66
帖子: 1234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1日 12:30
来自: 火星

#49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webdriver(不折腾不舒服斯基) »

隔行如隔山,这个情况在码农界也如此,都拿自己的那部分经验去论证AI做得好与坏,得出结论跟自己观点不一致的都是“绯村极坏”,那才是纯BS
x1 图片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50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Whyisthis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08:39 我看了就好笑。你要么就是大厂的实习生什么都不懂,要么就是做AI的,指望靠AI发财,所以才这样吹牛。
大部分软件project,其实都是没法decouple的。这就是为什么面向过程的语言在软件开发中被面向对象的语言所取代的原因。面向过程的语言,比如不用class的Python,可以很容decouple,但是它无法描述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一旦涉及到对象之间的作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所有的对象都考虑到,这天生的就是一个高度关联的结构,根本无法切块。
举个常用的例子,一个App的一个View上面有十个控件A,B,C......J。任何一个控件被用户操作,都会引起其他控件被触发。你准备如何decouple这个View?你可能会说我生成10个函数,funcA用户处理A的操作,funcB用于处理B的操作...。但问题是如果用户对A的操作触发了B,但B的变化又会反过来触发A,你准备怎么处理?你可能会说我可以用迭代,比如
func A(){
...
funcB()
...
}
func B() {
...
funcA()
...
}
。但用户对A的操作不但会触发B,也会触发C,C也会发过来再次出发A,你准备怎么办?把funcA, funcB, funcC改成
func A(){
...
funcB()
funcC()
...
}
func B() {
...
funcA()
funcC()
...
}
func B() {
...
funcA()
funcC()
...
}
?但问题是B反过来触发A和C反过来触发A不见得是按照先B后C的顺序,你必须用一个if语句,如果是先C后B怎么样,如果是先B后C怎么样。或者,如果是B反过来触发A就是先B后C,如果是C反过来触发A就是先C后B... 这样写下去,你的逻辑不但无法分解成200行以内的小模块,反而成了典型的意大利面条,把AI和你自己都会绕傻,测试都没法测试。
好笑。你先学点基本的design principles 。
说到底,programming 就跟建筑设计师一样。你说的话,总结一下就是建房子就靠手艺,建到哪算哪,这个管接那个管,这个砖叠那个砖,复杂的很。上海中心这样的,建一步看一步,只有你这样的老手艺人知道怎么搞。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51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TeacherWei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1:15 这个问题抽象出来就是:目前的AI编程能对付多复杂的状态自动机?状态数超过多少AI就对付不了了?其实人脑也很suck。短时记忆只能记住5-7个东西。再多只能用纸笔写下来。
人脑只能对付树状结构,一个类如果超过七八种内部变量描述的状态,状态之间又相互作用,人脑就很难handle,应该考虑能不能进一步分开了。
树状的好处,就是每次看code想code,都只需要明白dependencies的功能,和当前模块的实现。
我相信AI能handle比人更大的state machine ,可是即使它能行,你要清楚的告诉它这个逻辑,你自己就得先把逻辑decouple 。
所以目前的AI,还取代不了architect。因为大点的project ,它就hallucinate了。
不过就凭它能handle几百行,四五个变量的逻辑,就可以颠覆现有的编程实践了。
x1 图片
TeacherWei
知名人士
知名人士
帖子互动: 8
帖子: 55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21日 20:01

#52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TeacherWei »

我这几天反复说了:什么情况下几句话就能让AI突出代码?什么情况下还不够和它废话的?其实这个并不难总结。好的码农应该心里有数。
而且第一种情况下,这类问题已经不值钱了。其实没有AI以前也不应该值钱,当时是over value而已。
sdehc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2:45 人脑只能对付树状结构,一个类如果超过七八种内部变量描述的状态,状态之间又相互作用,人脑就很难handle,应该考虑能不能进一步分开了。
树状的好处,就是每次看code想code,都只需要明白dependencies的功能,和当前模块的实现。
我相信AI能handle比人更大的state machine ,可是即使它能行,你要清楚的告诉它这个逻辑,你自己就得先把逻辑decouple 。
所以目前的AI,还取代不了architect。因为大点的project ,它就hallucinate了。
不过就凭它能handle几百行,四五个变量的逻辑,就可以颠覆现有的编程实践了。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53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TeacherWei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2:49 我这几天反复说了:什么情况下几句话就能让AI突出代码?什么情况下还不够和它废话的?其实这个并不难总结。好的码农应该心里有数。
而且第一种情况下,这类问题已经不值钱了。其实没有AI以前也不应该值钱,当时是over value而已。
第一种怎么不值钱?你拉个team,就是要告诉其他人你的设计,你得开多少个会?多少misunderstanding然后反复澄清?AI绝对比大部分L4工程师对你意图理解准确。人跟人的沟通成本,在软件工程里少说占一半。
AI能让team的size少说降一半,效率增加四倍。
TeacherWei
知名人士
知名人士
帖子互动: 8
帖子: 55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21日 20:01

#54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TeacherWei »

这个还真不一定。我个人即使team为零仍然可以做大工程。对我来讲有没有AI其实没啥根本差别。即使目前AI能100%取代码工,对我也没有影响。

我创建团队的规模和是否用AI无关。

你刚刚说了:“人脑只能对付树状结构。”你可以搜一下,我手头公开了的批准了的树状结构的专利有多少?当然还有目前尚未公开的。
sdehc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2:56 第一种怎么不值钱?你拉个team,就是要告诉其他人你的设计,你得开多少个会?多少misunderstanding然后反复澄清?AI绝对比大部分L4工程师对你意图理解准确。人跟人的沟通成本,在软件工程里少说占一半。
AI能让team的size少说降一半,效率增加四倍。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55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我相信有人一个人也能干大工程。Linux一开始也就Linus一个人干。但是第一10x engineer能有几个?第二你要让人相信你能handle,得付出多大代价?第三大公司就是知道你能干,也不能让你自己干。你跑路了,谁接手?
你风格应该适合自己搞startup。
TeacherWei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3:05 这个还真不一定。我个人即使team为零仍然可以做大工程。对我来讲有没有AI其实没啥根本差别。即使目前AI能100%取代码工,对我也没有影响。

我创建团队的规模和是否用AI无关。

你刚刚说了:“人脑只能对付树状结构。”你可以搜一下,我手头公开了的批准了的树状结构的专利有多少?当然还有目前尚未公开的。
freelikewind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44
帖子: 50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5:32

#56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freelikewind »

Caravel 写了: 2025年 7月 25日 13:01 属实,现在AI越来越强大

搜索文献效率比google高很多

现在问题是没有学术数据库access
你用什么ai检索文献?
TeacherWei
知名人士
知名人士
帖子互动: 8
帖子: 55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21日 20:01

#57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TeacherWei »

关键还是对于不同的项目,AI能帮多大的忙的问题。刚刚webdriver的的体验就很好。其实AI最适合做那种把数据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种应用。

但是,目前的AI,对于我目前的项目,帮助是很有限的。这个你也要承认。所有人家有网友说要看具体情况,人家也没说错。没必要上升到激烈的程度。
sdehc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3:29 我相信有人一个人也能干大工程。Linux一开始也就Linus一个人干。但是第一10x engineer能有几个?第二你要让人相信你能handle,得付出多大代价?第三大公司就是知道你能干,也不能让你自己干。你跑路了,谁接手?
你风格应该适合自己搞startup。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58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TeacherWei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4:30 关键还是对于不同的项目,AI能帮多大的忙的问题。刚刚webdriver的的体验就很好。其实AI最适合做那种把数据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种应用。

但是,目前的AI,对于我目前的项目,帮助是很有限的。这个你也要承认。所有人家有网友说要看具体情况,人家也没说错。没必要上升到激烈的程度。
魏老师说得对,当然要看具体情况。我就是上两周突然被AI shock了,跟大家谈谈我感觉到with Agent,AI能力的边界在大大扩张。

上面两位,一个扯到天上,基本说界定产品scope最重要,定了后怎么coding无所谓。另一个举的例子,是典型的MVVM能handle的东西。一个说我focus实现,没他高级,另一个说我实习生。我要耐心跟他交流,不是他骂我我还得教他知识?
TeacherWei
知名人士
知名人士
帖子互动: 8
帖子: 55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21日 20:01

#59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TeacherWei »

AI要是能帮我做设计,顺便帮我把专利申请了,就好了。当然目前的AI还做不到。把系统设计成100%合理,而且理论证明是最优的,才能拿得出手。这个才是我这些年面临的问题。

你说:“人脑只能对付树状结构。”10年前的7月份,我申请了几个专利。其中就有给定一个树结构的schema,自动生成tree editor的界面帮助用户创建这个树结构。还有一个专利就是给定一个树结构的schema,以及一个树结构的数据,schema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自然语言的翻译字符串,来present这个树结构。

这些申请最终都批准了。因为uspto花了4年审查,还给了我18个月的延期补偿。
sdehc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5:16 魏老师说得对,当然要看具体情况。我就是上两周突然被AI shock了,跟大家谈谈我感觉到with Agent,AI能力的边界在大大扩张。

上面两位,一个扯到天上,基本说界定产品scope最重要,定了后怎么coding无所谓。另一个举的例子,是典型的MVVM能handle的东西。一个说我focus实现,没他高级,另一个说我实习生。我要耐心跟他交流,不是他骂我我还得教他知识?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60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TeacherWei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5:41 AI要是能帮我做设计,顺便帮我把专利申请了,就好了。当然目前的AI还做不到。把系统设计成100%合理,而且理论证明是最优的,才能拿得出手。这个才是我这些年面临的问题。

你说:“人脑只能对付树状结构。”10年前的7月份,我申请了几个专利。其中就有给定一个树结构的schema,自动生成tree editor的界面帮助用户创建这个树结构。还有一个专利就是给定一个树结构的schema,以及一个树结构的数据,schema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自然语言的翻译字符串,来present这个树结构。

这些申请最终都批准了。因为uspto花了4年审查,还给了我18个月的延期补偿。
魏老师这个把系统设计成100%合理,应该适合深耕一个框架。
我面对的大部分project,现实中未来的需求是不确定的。以前合理的假设,以后不一定合理。设计对我最重要的,是定下哪些是fundamental的东西,依赖关系如何,然后把系统分解成个树状结构。如果结构合理,以后product因为UI,privacy,function等需求变化,结构应该能hold住,只需要改几个接口,或者新功能只需要在树上某个节点加个依赖。
“理论证明是最优的,才能拿得出手”,对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有理想主义气质。

“其中就有给定一个树结构的schema,自动生成tree editor的界面帮助用户创建这个树结构。” 这个树结构是code还是data?
TeacherWei
知名人士
知名人士
帖子互动: 8
帖子: 55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21日 20:01

#61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TeacherWei »

树结构是data。帮助任意普通用户创建任意复杂的任务,用户只需要输入规定的树结构数据。

所谓“有事说事,不需要说任何没用的。”用户只需要输入最少量必须的数据。描述任务的代码都是别人的事情,是不是要AI做无所谓。

所以理论证明设计最优化,我目前还是可以做到的。
sdehc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6:26 魏老师这个把系统设计成100%合理,应该适合深耕一个框架。
我面对的大部分project,现实中未来的需求是不确定的。以前合理的假设,以后不一定合理。设计对我最重要的,是定下哪些是fundamental的东西,依赖关系如何,然后把系统分解成个树状结构。如果结构合理,以后product因为UI,privacy,function等需求变化,结构应该能hold住,只需要改几个接口,或者新功能只需要在树上某个节点加个依赖。
“理论证明是最优的,才能拿得出手”,对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有理想主义气质。

“其中就有给定一个树结构的schema,自动生成tree editor的界面帮助用户创建这个树结构。” 这个树结构是code还是data?
sdehc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25
帖子: 2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6:40

#62 Re: 我最近用AI coding 的成功体验

帖子 sdehc楼主 »

TeacherWei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6:33 树结构是data。帮助任意普通用户创建任意复杂的任务,用户只需要输入规定的树结构数据。

所谓“有事说事,不需要说任何没用的。”用户只需要输入最少量必须的数据。描述任务的代码都是别人的事情,是不是要AI做无所谓。

所以理论证明设计最优化,我目前还是可以做到的。
最终用户是什么类型的?如果面对一般人,能老老实实坐下来,把自己想干什么整理成树状结构的,应该十中无一。
你这个加个AI层,把用户口述的要求,转成配置文件,应该是AI的潜在应用。
回复

回到 “葵花宝典(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