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Re: 你们觉得本网站是一修的公共论坛吗
你听他胡扯蛋。一修只束缚国会。所有因为言论被炒鱿鱼的,被网站封禁的,都不是一修管辖的范围。
你听他胡扯蛋。一修只束缚国会。所有因为言论被炒鱿鱼的,被网站封禁的,都不是一修管辖的范围。
会按站规版规封禁,不过匿名论坛很难防止恶意攻击。像旧站水明那样刷屏,只有版务站务在线时才能暂时制止。即使封号或封ip,他也可以注册新号,换ip上线,继续违规。像那个什么ssssss就封不住,只能见号封号。幸好还没有刷屏太多的……
看到utah一个学生讽仿kirk被枪击的视频是吧,州长是不是在twitter上发帖要求学生所属的学校开除学生?然后学生所属的大学校长发帖说开除了?我忘了是在军版还是美新看到的帖子,也没看原始新闻是啥 就算是公立学校,校长也不必非得听州长的是吧?开除挺严重的,我觉得可以先给个警告啥的……
wh 写了: 2025年 9月 17日 16:07看到utah一个学生讽仿kirk被枪击的视频是吧,州长是不是在twitter上发帖要求学生所属的学校开除学生?然后学生所属的大学校长发帖说开除了?我忘了是在军版还是美新看到的帖子,也没看原始新闻是啥
就算是公立学校,校长也不必非得听州长的是吧?开除挺严重的,我觉得可以先给个警告啥的……
这个其实在边缘。这个学生可以告州政府和学校非法迫害他。如果学校是因为受到州长压力而开除这学生的,那学生赢面很大。
简短结论:有,但不是无限的。
一般情况下公立学校员工属于政府雇员,他们的言论自由是否受《第一修正案》保护,要看下面几条规则(美国法):
是否以“公民”身份发言
只要你是在履行工作职责之外发言,才可能受保护。
在履职中写的报告、课堂教学用语、给上级的办案备忘录等,一般不受保护(Garcetti 规则)。
是否谈论“公共关切”事项
涉及公共预算、学校政策、学生安全等公共议题→进入保护范围。
只涉及个人工作纠纷或内部人事抱怨→通常不受保护(Connick 规则)。
平衡测试(Pickering 平衡)
即使是受保护的主题,法院还会权衡:员工发言的价值 vs. 学校维持效率与秩序的需要。若言论造成实质性干扰、破坏信任或保密义务,学校可采取纪律措施。
K-12 与大学的差别
K-12 教师的课堂/课程言论通常被视为履职,学校可较多管控。
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言论往往享有更强保护(“学术自由”例外在多巡回法院得到承认)。
特别情形
在法庭作证(即使与工作相关)→通常受保护(Lane v. Franks)。
仇恨骚扰、真实威胁、披露学生隐私/机密、违反合法指令等→不受保护。
业余时间的社媒发言也按上面三步判断;若造成明显工作干扰或看似代表学校发声,保护可能减弱。
不适用的对象
私立学校员工不是政府雇员,第一修正案不约束私营雇主;他们的“言论权利”主要取决于州法/合同/劳动法。
这个当年Trump被Twitter/Facebook 删号的时候应该深有体会。一修里面的新闻自由应该再修覆盖网络。
Wiki里这段话也有意思:
尽管近来社会上出现许多对于言论政治正确性与仇恨言论的关注,但美国并无法律规范仇恨言论,事实上,美国法律没有“仇恨言论”一词[180];与之相反地,在美国,仇恨言论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181][182],在社会上会被视为仇恨言论的言论,在事实上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
agnis 写了: 2025年 9月 17日 22:27这个当年Trump被Twitter/Facebook 删号的时候应该深有体会。一修里面的新闻自由应该再修覆盖网络。
Wiki里这段话也有意思:
尽管近来社会上出现许多对于言论政治正确性与仇恨言论的关注,但美国并无法律规范仇恨言论,事实上,美国法律没有“仇恨言论”一词[180];与之相反地,在美国,仇恨言论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181][182],在社会上会被视为仇恨言论的言论,在事实上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
你肯定不知道英國最近百萬大遊行的原因
有啥事?
agnis 写了: 2025年 9月 17日 22:27这个当年Trump被Twitter/Facebook 删号的时候应该深有体会。一修里面的新闻自由应该再修覆盖网络。
Wiki里这段话也有意思:
尽管近来社会上出现许多对于言论政治正确性与仇恨言论的关注,但美国并无法律规范仇恨言论,事实上,美国法律没有“仇恨言论”一词[180];与之相反地,在美国,仇恨言论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181][182],在社会上会被视为仇恨言论的言论,在事实上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
没有删号吧,是封号?后来又恢复了是吧?
仇恨言论很难明确界限吧?这个站也没有规定仇恨言论属于违规,只有威胁人身安全、宣扬或支持严重暴力(比如杀人)才算违规。
英國新立法禁止言論歧視伊斯蘭教。
On 13 September, up to 150,000 people gathered in central London for a march organised by Tommy Robinson called the Unite the Kingdom rally.
datoumao 写了: 2025年 9月 17日 16:19简短结论:有,但不是无限的。
一般情况下公立学校员工属于政府雇员,他们的言论自由是否受《第一修正案》保护,要看下面几条规则(美国法):
是否以“公民”身份发言
只要你是在履行工作职责之外发言,才可能受保护。
在履职中写的报告、课堂教学用语、给上级的办案备忘录等,一般不受保护(Garcetti 规则)。
是否谈论“公共关切”事项
涉及公共预算、学校政策、学生安全等公共议题→进入保护范围。
只涉及个人工作纠纷或内部人事抱怨→通常不受保护(Connick 规则)。
平衡测试(Pickering 平衡)
即使是受保护的主题,法院还会权衡:员工发言的价值 vs. 学校维持效率与秩序的需要。若言论造成实质性干扰、破坏信任或保密义务,学校可采取纪律措施。
K-12 与大学的差别
K-12 教师的课堂/课程言论通常被视为履职,学校可较多管控。
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言论往往享有更强保护(“学术自由”例外在多巡回法院得到承认)。
特别情形
在法庭作证(即使与工作相关)→通常受保护(Lane v. Franks)。
仇恨骚扰、真实威胁、披露学生隐私/机密、违反合法指令等→不受保护。
业余时间的社媒发言也按上面三步判断;若造成明显工作干扰或看似代表学校发声,保护可能减弱。
不适用的对象
私立学校员工不是政府雇员,第一修正案不约束私营雇主;他们的“言论权利”主要取决于州法/合同/劳动法。
好复杂。不过我也没啥出格言论,没啥可担心的 就是这个站时不时会有人要求删帖,说涉及隐私,或造谣,不删就打官司。可大部分这类帖子都是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包括油管视频;是不是造谣我哪知道。好麻烦。
magagop 写了: 2025年 9月 18日 01:31英國新立法禁止言論歧視伊斯蘭教。
On 13 September, up to 150,000 people gathered in central London for a march organised by Tommy Robinson called the Unite the Kingdom rally.
这么严重。英国有没有禁止言论歧视其他宗教的法规?单独列出一个宗教好像不太合适。
学生也是少不更事,这下给自己和家里人都添麻烦。utah对这个刺杀案肯定比其他地方更敏感。开除对学校来说大概是更安全的做法。
https://theconversation.com/englands-ne ... ies-262080
UK law prohibits, for example, certain core expressions of racism, anti-LGBTQ+ hatred, Islamophobia, antisemitism, or glorification of terrorism.
新法可以反基督教,但不能反伊斯蘭教;可以歧視英國正常人,但不能歧視LGBTQ+,所以保守派怒了。
是曹长青本人?不过他也不拿美国政府钱吧,就是在各个媒体发表反共言论?
wh 写了: 2025年 9月 18日 01:39好复杂。不过我也没啥出格言论,没啥可担心的
就是这个站时不时会有人要求删帖,说涉及隐私,或造谣,不删就打官司。可大部分这类帖子都是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包括油管视频;是不是造谣我哪知道。好麻烦。
仅供参考
先说结论:像你这种“网站管理人员经常被要求删帖”的情况,在美国(尤其是加州)有一整套“怎么收、怎么评、怎么回”的标准做法,可以把风险降得很低。下面给你一份简明操作手册(不是法律意见,遇到高风险个案要找律师):
版权(DMCA)
诽谤 / 造谣(非版权)
让对方提供:
具体URL、具体语句、为何为可核实的事实性虚假(而非观点)、名誉损害点、并最好提供法院命令/判决或可核查证据。
不要承诺真假裁判;你不是法院。一般流程:
接收 → 记录 → 初步核对是否明显违法(如人身威胁、赤裸人身信息等)。
明显违法/高风险(人肉、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医疗隐私、报复性色情、未成年人信息、直接威胁等)→ 迅速移除或编辑打码。
非明显且无法院命令 → 通知原发布者征求说明、在必要时临时隐藏争议段落、或要求申请法院禁令。
小技巧:对“事实指控类”贴文,可要求发布者补充来源、用“据称/据报道”标注、或加上作者自负免责声明,降低你平台“实质参与”风险。
隐私/人肉/骚扰
你的网站规则里明令禁止:家庭住址、私人电话、身份证/SSN、银行/健康信息、儿童信息、报复性色情、定向威胁。
一经举报,快速处理(下架或打码),必要时封禁相关账号并保留证据。
公开规则:
表单化收件(把对方“说不清楚”的成本转移回去):
版权表单(DMCA合规字段齐全)。
非版权表单(必须填URL、具体句子、为何虚假、证据/判决/警方报告、有无紧急风险)。
标准回函模板:
已收悉并分流(版权/非版权/隐私);缺信息→请补件;非版权→建议寻求法院命令;紧急风险→已临时处理并保留证据。
证据与日志:
留存所有请求、时间戳、处理动作、版本快照(对方真起诉时,这是你的护身符)。
员工操作边界:
禁止编辑用户贴文实质内容;需要调整时优先整体下架或打码,避免陷入“你成了共同作者”的风险。
YouTube等外链/嵌入:
一般由平台(YouTube)承担首责;如对方主张版权,要求其先走YouTube的版权通道;你这边仍按自家DMCA流程记录与配合。
“转载别站内容,我要不要删?”
“我不懂真假,咋办?”
你无需裁判真假。要求举证或法院命令;对高风险隐私内容先行处理。
“我改一改就行吗?”
慎重。实质性改写可能丢Section 230保护。更安全做法是整体下架/打码或让作者自改。
“对方扬言起诉,我怕。”
标准回函+证据保全。若明显滥诉/恐吓,咨询律师考虑反SLAPP。
“用户重复侵权怎么办?”
执行重复侵权者政策(记录、警告、终止)。
“匿名爆料怎么办?”
可先隐藏关键隐私,要求更确凿证据;对“公共人物+公共关切”报道,可更宽松,但仍注意隐私线。
“跨州/跨国怎么办?”
统一用你站点的准据法与管辖条款(写在服务条款里)。遇到欧盟/GDPR或加州CCPA请求,按隐私政策的流程处理数据访问/删除(新闻言论豁免要写清)。
“我需要24小时全删吗?”
版权DMCA有时限要求;非版权无统一硬性时限,但及时回应并记录。
“我们要不要买保险?”
建议媒体/平台责任险(含诽谤、隐私、版权扩展),给你争议处理更多回旋空间。
“站内置顶什么声明?”
“用户言论仅代表其个人;平台提供转发/嵌入功能不表示立场;举报途径在此;紧急威胁请报警并同步我们。”
① 初收回函(非版权)
我们已收到您关于【URL】的投诉。为进一步评估,请在7日内提供:
- 具体涉嫌不实的语句;2) 该语句为何为可核实的事实并为虚假;3) 支持材料或生效法院命令;4) 涉及的隐私要点(如有)。
在未收到充分材料或法院命令前,我们通常不会移除争议性言论,但会在必要时临时隐藏个人敏感信息并通知发布者。
② DMCA版权通知回函
我们已根据DMCA接收并登记您的版权通知,对应内容已被下架/限制访问。我们已通知上传者,其如提交反通知且您未在时限内提起诉讼,我们将依法恢复内容。详情请参阅我们的版权政策与重复侵权者政策。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把上述表单字段+回函模板整理成可复制的Markdown/HTML文档给你用在网站后台。
datoumao 写了: 2025年 9月 18日 02:03仅供参考
先说结论:像你这种“网站管理人员经常被要求删帖”的情况,在美国(尤其是加州)有一整套“怎么收、怎么评、怎么回”的标准做法,可以把风险降得很低。下面给你一份简明操作手册(不是法律意见,遇到高风险个案要找律师):
一、你通常有哪些“盾牌”
- CDA 第230条(Section 230):对用户发布的内容(含转载、贴链接、嵌入 YouTube)引发的诽谤等侵权,大多数情况下你不承担发布者责任。
- 例外:你自己撰写/编辑实质内容、引导用户违法、或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写”可能丢失豁免。
- DMCA 安全港(版权专用):只要你按规则处理版权通知(见下),通常可免承担版权赔偿责任。
- 反SLAPP(加州常见):若有人用诉讼手段打压言论,你可能有工具快速反制并索赔律师费(需律师评估)。
二、把“删帖请求”分三类处理
版权(DMCA)
- 要求对方提交合格的DMCA通知(权利人/代理、作品描述、目标URL、诚信声明、电子签名)。
- 你下架涉案内容,同时通知发布者;若发布者发反通知且权利人10–14个工作日未起诉,可恢复内容。
- 务必在版权局登记你的网站DMCA代理人,保留\*\*“重复侵权者处理政策”\*\*并执行。
诽谤 / 造谣(非版权)
让对方提供:
具体URL、具体语句、为何为可核实的事实性虚假(而非观点)、名誉损害点、并最好提供法院命令/判决或可核查证据。
不要承诺真假裁判;你不是法院。一般流程:
接收 → 记录 → 初步核对是否明显违法(如人身威胁、赤裸人身信息等)。
明显违法/高风险(人肉、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医疗隐私、报复性色情、未成年人信息、直接威胁等)→ 迅速移除或编辑打码。
非明显且无法院命令 → 通知原发布者征求说明、在必要时临时隐藏争议段落、或要求申请法院禁令。
小技巧:对“事实指控类”贴文,可要求发布者补充来源、用“据称/据报道”标注、或加上作者自负免责声明,降低你平台“实质参与”风险。
隐私/人肉/骚扰
你的网站规则里明令禁止:家庭住址、私人电话、身份证/SSN、银行/健康信息、儿童信息、报复性色情、定向威胁。
一经举报,快速处理(下架或打码),必要时封禁相关账号并保留证据。
三、最省事的“标准化”配置
公开规则:
- 《服务条款》《社区规范》《版权政策(DMCA)》《隐私政策》《重复侵权者政策》《举报与申诉流程》。
表单化收件(把对方“说不清楚”的成本转移回去):
版权表单(DMCA合规字段齐全)。
非版权表单(必须填URL、具体句子、为何虚假、证据/判决/警方报告、有无紧急风险)。
标准回函模板:
已收悉并分流(版权/非版权/隐私);缺信息→请补件;非版权→建议寻求法院命令;紧急风险→已临时处理并保留证据。
证据与日志:
留存所有请求、时间戳、处理动作、版本快照(对方真起诉时,这是你的护身符)。
员工操作边界:
禁止编辑用户贴文实质内容;需要调整时优先整体下架或打码,避免陷入“你成了共同作者”的风险。
YouTube等外链/嵌入:
一般由平台(YouTube)承担首责;如对方主张版权,要求其先走YouTube的版权通道;你这边仍按自家DMCA流程记录与配合。
四、你最常见的“十问十答”
“转载别站内容,我要不要删?”
- 看类别:版权→走DMCA;诽谤/隐私→按上面非版权流程。没有法院命令且不明显违法,可不删,但要规范化应答并保留证据。
“我不懂真假,咋办?”
你无需裁判真假。要求举证或法院命令;对高风险隐私内容先行处理。
“我改一改就行吗?”
慎重。实质性改写可能丢Section 230保护。更安全做法是整体下架/打码或让作者自改。
“对方扬言起诉,我怕。”
标准回函+证据保全。若明显滥诉/恐吓,咨询律师考虑反SLAPP。
“用户重复侵权怎么办?”
执行重复侵权者政策(记录、警告、终止)。
“匿名爆料怎么办?”
可先隐藏关键隐私,要求更确凿证据;对“公共人物+公共关切”报道,可更宽松,但仍注意隐私线。
“跨州/跨国怎么办?”
统一用你站点的准据法与管辖条款(写在服务条款里)。遇到欧盟/GDPR或加州CCPA请求,按隐私政策的流程处理数据访问/删除(新闻言论豁免要写清)。
“我需要24小时全删吗?”
版权DMCA有时限要求;非版权无统一硬性时限,但及时回应并记录。
“我们要不要买保险?”
建议媒体/平台责任险(含诽谤、隐私、版权扩展),给你争议处理更多回旋空间。
“站内置顶什么声明?”
“用户言论仅代表其个人;平台提供转发/嵌入功能不表示立场;举报途径在此;紧急威胁请报警并同步我们。”
五、你可以直接拿去用的两段模板
① 初收回函(非版权)
② DMCA版权通知回函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把上述表单字段+回函模板整理成可复制的Markdown/HTML文档给你用在网站后台。
哈哈,谢谢!gpt那么贴心,还有回复模式 gpt也知道人肉——我以为只是这个论坛的俗语
这些做法非常正规。版权还没人在这里投诉过,其他做法确实差不多。我先收藏了,以后说不定派用场
曹长青当然拿美国钱啊。不拿美国钱他怎么生活?所谓的民主基金,曹长青,陈光诚,都拿
magagop 写了: 2025年 9月 18日 01:49https://theconversation.com/englands-ne ... ies-262080
UK law prohibits, for example, certain core expressions of racism, anti-LGBTQ+ hatred, Islamophobia, antisemitism, or glorification of terrorism.
新法可以反基督教,但不能反伊斯蘭教;可以歧視英國正常人,但不能歧視LGBTQ+,所以保守派怒了。
这是没有阅读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