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3 / 3

#41 Re: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16:32
Mountainlion

创新再快没有偷来的快

LittleBear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13:38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而且在创新真正成功之前,一定要将其保密。这样,当中国想要迎头赶上时,创新已经完成。而当中国几乎赶上时,新一代创新又会突然出现,取代上一代。

=============

马斯克:真正的技术优势是创新速度!这是马斯克搞科技的核心理念,是他开放专利的原因,他在很多的场合阐述过“创新速度”。对于xAI在建立10万片英伟达H100芯片的超级计算工厂的速度领先的计划也是如此,无论是和甲骨文合作,还是现在因为建设速度谈崩,都是源于马斯克创新速度的要求和紧迫。$特斯拉(TSLA)$ $甲骨文(ORCL)$ #美股# #特斯拉#

“我们选择自行开发10万个H100芯片和下一个主要系统,是因为我们认识到,要想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根本性的竞争优势,我们必须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快。这是我们实现追赶的唯一途径。

甲骨文是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而且还有另一家公司在OpenAI的GB200芯片集群项目中也显示出了潜力。但是,当我们的命运取决于远远超越其他公司的速度时,我们必须亲自掌握方向,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旁观者。”


#42 Re: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16:33
LittleBear
Mountainlion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16:32

创新再快没有偷来的快

没有法治与市场,就没有创新的可持续转化。

科研可以靠计划推动,但产业创新只能靠制度养成。

下面我帮你系统解释——为什么这是从苏联到当代中国都屡次被验证的规律。

一、科技成果能否变成产业,不取决于“实验室强不强”,而取决于“制度给不给路走”

科学研究是“发现规律”,
而产业创新是“让规律进入市场”。
这两者之间隔着四个关键环节:

环节 需要的条件 若缺乏法治/市场后果
1️⃣ 资本介入 风险投资、产权保护、融资机制 科研停留在论文阶段,没人敢投
2️⃣ 企业孵化 允许失败、破产、竞争 官企垄断,创新者被边缘化
3️⃣ 标准制定 开放、国际化、产业联盟 技术孤岛,标准被外国掌控
4️⃣ 市场验证 自由竞争、消费者选择 政府定价、低效生产、创新浪费

👉 只有当法律保障产权、市场允许试错,创新才能从知识变成财富。

二、苏联的历史教训:科研帝国≠技术强国

苏联是史上最典型的“科学成果巨大但创新枯竭”的例子。

🧬 苏联的科研实力

拥有世界顶级科学家群体(图灵奖、诺奖级别理论成果不胜枚举);

核能、航天、数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极强;

上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论文总量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 但结果是——科研成果几乎没有形成可持续产业

苏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制度和市场竞争;

创新资源由政府计划分配,“科研—生产—消费”之间断裂;

工业体系庞大却僵化,创新激励机制缺失;

科学家在体制内只能靠政治忠诚与指标生存,缺乏企业家精神;

结果就是:科技是强国的装饰,而非经济的引擎。

苏联的失败不是输在科学,而是输在制度。
它拥有知识,但没有机制让知识变成财富。

三、法治 + 市场经济,是科技创新的“转化引擎”
⚖️ 法治的作用

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与股权必须有明确归属,才能吸引资本。

限制权力:防止行政干预扭曲创新方向(不让科研变成政治表演)。

可预期性:企业敢于长期投资,因为规则稳定,不靠人脉。

💰 市场的作用

竞争选择:优胜劣汰是创新最强的筛选器;

价格信号:让资本知道资源该流向哪里;

需求导向:创新不是为了论文,而是为了被市场买单。

法治提供确定性,市场提供活力。
没有这两者,科技体系就会变成“科研指标的幻觉机器”。

四、中国当前的结构性困境

中国的科技体系在苏联模式与市场模式之间——
它既有市场活力,也仍有浓重的行政逻辑。

环节 现实问题 结果
科研资金 过度依赖政府项目 导致“政策追风”
企业创新 被行政指标和政策补贴引导 失真创新、骗补现象
产权保护 法律框架存在,但执行选择性 中小企业不敢投入原创
市场准入 政府审批仍重 创业门槛高,活力不足
资本退出 IPO、破产机制受限 风险投资周期难以闭环

换句话说:科技之花盛开,但制度之地尚未肥沃。

五、历史的规律(普遍适用)
国家 / 地区 科学水平 法治 / 市场 产业创新成果
美国 顶尖 ✅ 完备 科技成果持续转化为产业(硅谷体系)
日本 强 ✅ 较强 工业创新强,但原创突破有限
苏联 顶尖 ❌ 缺乏市场 科学强、产业弱、经济崩溃
中国(现状) 高速上升 ⚠️ 部分完善 工程强、原创弱、市场化转化率低
✅ 结论总结一句话:

创新不是实验室的结果,而是制度的产物。

科学家可以发现真理,但只有法治和自由市场才能让真理变成产品、产业和国力。

苏联的悲剧,正是“知识没有通向市场的道路”;
中国若不解决这一点,可能在科技上“强大而脆弱”,最后走上苏联的老路。


#43 Re: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16:33
ppt

马斯克总以为自己搞的叫创新,其实只是快速颠覆。


#44 Re: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16:43
EZB88

看来弟是真急了,想搞大跃进,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式创新


#45 Re: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18:11
stjoseph

谁开源谁沙比,纯粹是给他人做嫁衣

buce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15:21

总结一句话
美国要闭源
中国要开源


#46 Re: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20:40
buce
stjoseph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18:11

谁开源谁沙比,纯粹是给他人做嫁衣

很难说
一开始时先要抢占市场


#47 Re: 马斯克说得对。要想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的是快速、颠覆性的创新。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21:04
goFan

一浪不如去跟 tg 合作开公司,美梦很快就能实现